金属塑料复合管材与塑料承插管件的熔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765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金属塑料复合管材与塑料承插管件的熔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塑料复合管材与塑料承插管件的熔接结构,属于管道连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CN202065674 U公开了一种全程免维护应用的曲弹矢量结构管道系统,连接管件2具有加长段7(见图3),主体管材1具有外管4(见图2),当连接管件2与主体管材1两者连接后如图4可见:连接管件2的加长段7内壁与主体管材1的外管4之间存在缝隙,此缝隙的存在将不可克服地导致该主体管材1的金属端面接触流体,从而使得该主体管材1的金属端面腐蚀而形成“撕布效应”,造成管材多层结构破坏的问题。

另处,缝隙的存在将影响连接管件2与主体管材1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金属塑料复合管材与塑料承插管件的熔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金属塑料复合管材与塑料承插管件的熔接结构,包括金属塑料复合管材和连接所述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塑料承插管件,所述金属塑料复合管材具有外塑料管层、内塑料管层和复合于这二管层间的金属管层,在该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前端形成有内塑料管层的裸露段,所述塑料承插管件具有至少两个连通的连接端,且至少一个连接端制有承插主体段、位于此承插主体段外侧的承插延伸段和位于此承插主体段内侧的内壁加厚段,在金属塑料复合管材与塑料承插管件热熔插接时,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裸露段、外塑料管层分别与塑料承插管件的承插主体段、承插延伸段热熔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措施:

上述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外塑料管层的壁厚小于内塑料管层的壁厚。

塑料承插管件在其内壁加厚段位置的内径与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内径一致。

管件内径与管材内径一致,在连接处不缩径、不产生流阻,不影响管道的流量。

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置入塑料承插管件的外塑料管层长度小于裸露段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金属塑料复合管材与塑料承插管件热熔插接后,塑料承插管件的承插延伸段与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外塑料管层实现了熔接密封,由此杜绝了该管材端面接触流体,从而避免了金属管层出现端面腐蚀,避免管材多层结构破坏现象的发生,而且金属塑料复合管材与塑料承插管件的熔接强度得到增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的一端切削去除外塑料管层及金属管层后裸露出一段内塑料管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外塑料管层-11,金属管层-12,内塑料管层-13,内塑料管层的裸露段-130;

塑料承插管件-2:连接端-20,承插主体段-22,承插延伸段-21,内壁加厚段-2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金属塑料复合管材与塑料承插管件的熔接结构,包括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和连接所述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的塑料承插管件2,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具有外塑料管层11、内塑料管层13和复合于这二管层间的金属管层12,在该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的前端形成有内塑料管层的裸露段130,塑料承插管件2具有至少两个连通的连接端20,且至少一个连接端制有承插主体段22、位于此承插主体段22外侧的承插延伸段21和位于此承插主体段22内侧的内壁加厚段23,在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与塑料承插管件2热熔插接时,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的裸露段130、与塑料承插管件2的承插主体段22热熔连接,而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的外塑料管层11与塑料承插管件2的承插延伸段21热熔连接。

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的金属管层12可采用不锈钢管、铝合金管或者是铜管;塑料承插管件2可以是二通管件、三通管件或者是弯头管件,本实施例中的塑料承插管件2选用三通管件。

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的裸露段130通过切削方法得到,采用管材夹具和带有牙座的管材铰板手进行切削,切削去除金属衬塑管材1一段外塑料管层及金属管层后,裸露出内塑料管层的裸露段130。

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的外塑料管层11的壁厚小于内塑料管层13的壁厚。其中,外塑料管层11的壁厚为0.3-1.5mm,本实施例选用0.5mm。

塑料承插管件2在其内壁加厚段23位置的内径与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的内径一致。

金属塑料复合管材1置入塑料承插管件2的外塑料管层11长度小于裸露段长度13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