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偏心轴少齿差NN型行星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6127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偏心轴少齿差NN型行星减速器。

背景技术:
减速器,用于在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力矩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现有的减速器根据传动结构不同可分为蜗杆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等,他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场所。蜗杆减速器体积过大、摆线针轮减速器结构过于复杂,谐波减速器具有柔轮不断在作高频变形,薄壁容易疲劳破坏的缺点,因此,目前比较通用的为行星减速器。行星减速器主要利用齿轮齿数差异带来的功效实现上述降低转速、增加力矩的作用。少齿差行星减速器是行星减速器的一种,其主要利用具有齿数相差的外齿轮与内齿轮组成的啮合齿轮副实现降低转速、增加力矩的作用。现有的少齿差减速器,例如公开号为CN102221069A公开的一种“少齿差减速器”,其在输入轴一端设置偏心轴头,利用摆动锥齿轮和固定锥齿轮加大转速比,然而此种结构由于仅采用一侧偏心结构,在高速运转时,偏心惯性矩过大,导致运转时噪音过大、振动较剧烈。又如公开号为CN2458461A公开的一种“双偏心轴少齿差减速器”,其通过设置两根偏心轴以提高运动的平稳性,但是其结构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紧凑、运行平稳的双偏心轴少齿差NN型行星减速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双偏心轴少齿差NN型行星减速器,其包括:双偏心轴,与输入轴连接,包括左段部、中段部以及右段部;所述双偏心轴的中段部包括左端部与右端部,所述左端部中心线与双偏心轴中心线相距第一距离,所述右端部中心线与双偏心轴中心线相距第二距离;偏心双联齿轮,包括左端齿轮与右端齿轮;所述偏心双联齿轮被双偏心轴带动以绕双偏心轴中心线公转同时左端齿轮绕所述左端部中心线自转,右端齿轮绕所述右端部中心线自转;第一内齿轮,所述左端齿轮自转时与所述第一内齿轮的齿依次啮合和脱开;所述第一内齿轮与左端齿轮存在齿差;第二内齿轮,与输出结构连接,所述右端齿轮自转时与所述第二内齿轮的齿依次啮合和脱开;所述第二内齿轮与右端齿轮存在齿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齿轮或第二内齿轮固定不动。进一步地,所述左端齿轮、右端齿轮、第一内齿轮和第二内齿轮的齿形均为S形。进一步地,所述左端部中心线与右端部中心线分列于双偏心轴中心线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偏心双联齿轮相对双偏心轴的一侧形成轴承座;所述左端齿轮和右端齿轮与双偏心轴之间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转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双偏心轴的左段部与所述第一内齿轮内圆通过左圆锥滚子轴承转动配合,所述双偏心轴的右段部与所述第二内齿轮内圆通过右圆锥滚子轴承转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左圆锥滚子轴承以及右圆锥滚子轴承的中心线与双偏心轴中心线重合。进一步地,所述左圆锥滚子轴承滚道的延长线以及右圆锥滚子轴承滚道的延长线均交汇于双偏心轴中心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齿轮外圆内侧形成轴承座,所述第一内齿轮外圆内侧与第二内齿轮外圆外侧之间通过第二滚动轴承转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少齿差NN型行星减速器左端还设置有左密封圈以及将左密封圈固定的密封端盖,右端还设置有右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在一根双偏心轴上实现双偏心的效果,通过双偏心双联齿轮配合双偏心轴运转,进而在实现减速的基础上,使得本实用新型减速器的结构更为紧凑且运转更为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减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减速器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减速器的右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减速器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图2中A-A剖视图;图6为双偏心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左、右、上、下等方位仅用于方便理解,不作为对本申请各结构具体方位关系的限定。本实施例中左、右、上、下方位根据图1-图5中示出的方位进行理解。其中左侧和右侧可分别被理解为减速器的输入侧以及输出侧。请参照图1-图6,本较佳实施例中,双偏心轴少齿差NN型行星减速器主要包括双偏心轴100、偏心双联齿轮200、第一内齿轮300以及第二内齿轮400。本实施例的双偏心轴100包括左段部110、中段部120以及右段部130。左段部110与右段部130均大致呈圆柱形,且具有相同的中心线,即双偏心轴100整体的中心线O-0。中段部120分别向外侧延伸形成了左端部121以及右端部122,且左端部121的中心线O1-O1向上偏离中心线O-O第一距离,右端部122的中心线O2-O2向下偏离中心线O-O第二距离。由此,双偏心轴100形成了双偏心。偏心双联齿轮200同样包括左端齿轮210与右端齿轮220,左端齿轮210与右端齿轮220分别与双偏心轴中段部120的左端部121、右端部122相对应。偏心双联齿轮200相对双偏心轴的一侧形成轴承座,由此,左端齿轮210内圆侧与左端部121外侧,以及右端齿轮220内圆侧与右端部122外侧之间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10转动配合。双偏心轴100转动时,通过两第一滚动轴承10将转动传递至偏心双联齿轮200。第一滚动轴承10同时还使得偏心双联齿轮200具有稳定支撑,可消除来自轴向和径向载荷对传动结构的干扰,保持机构运转稳定。双偏心轴100将转动传递给偏心双联齿轮200后,偏心双联齿轮200整体绕偏心轴100中心线O-O公转;在偏心双联齿轮200整体绕双偏心轴100中心线O-O公转的同时,左端齿轮210与第一内齿轮300的齿依次啮合和脱开,由于第一内齿轮300被固定在机体上,因此使得左端齿轮210绕左端部121中心线O1-O1自转。左端齿轮210绕左端部121中心线O1-O1自转时使得右端齿轮220绕右端部122中心线O2-O2自转,并与第二内齿轮400依次啮合和脱开使得第二内齿轮旋转输出。左端齿轮210与第一内齿轮300存在齿数差。当齿数差为1个齿时,第一内齿轮300将推动左端齿轮210自转过1个齿;若假设左端齿轮210齿数为Z1,则当偏心双联齿轮公转1周时,左端齿轮自转1/Z1转。同理,右端齿轮220自转时,与第二内齿轮400的齿依次啮合和脱开,使右端齿轮220与第二内齿轮400的齿数差与左端齿轮210与第一内齿轮300的齿数差相等。可以想象地,也可将第二内齿轮400固定,而第一内齿轮300作为输出齿轮。本双偏心轴少齿差NN型行星减速器通过齿数差达到降低转速、提高转轴的作用;通过在双偏心结构以克服双偏心轴仅一端偏心时造成的转动不平稳、噪音大的问题。由于左端齿轮210与第一内齿轮300,右端齿轮220与第二内齿轮400之间经常啮合和脱开,为了减少接触冲击,增大齿轮间的接触强度;本实施例中,左端齿轮210、右端齿轮220、第一内齿轮300、第二内齿轮400的齿形均为S形。并且S形齿轮还具有挠性,可降低齿根弯曲应力,提高减速器的输出负载。更为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各S形齿轮可采用25度齿形压力角齿轮,以进一度提高抗弯强度、减少接触冲击、增大齿轮间的接触强度。双偏心轴100与第一内齿轮300、第二内齿轮400之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转动配合;也即,双偏心轴100的左段部110外侧与第一内齿轮300内圆通过左圆锥滚子轴承20转动配合,双偏心轴100的右端部120外侧与第二内齿轮400内圆通过右圆锥滚子轴承30转动配合。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左圆锥滚子轴承20与右圆锥滚子轴承30的中心线与双偏心轴100的中心线O-O重合以使得轴承可承受联合载荷(同时作用的径向和轴向载荷)。更为优选地,左圆锥滚子轴承20与右圆锥滚子轴承30滚道的延长线交汇于中心线O-O上,实现真正的滚动和低摩擦。为了提高传动的负载转矩和运动平稳性,第一内齿轮300与第二内齿轮400之间也通过滚动轴承转动配合。即第一内齿轮300外圆内侧形成轴承座,所述第一内齿轮300外圆内侧与第二内齿轮外圆400外侧之间通过第二滚动轴承40转动配合。第二滚动轴承40使得第二内齿轮400具有稳定支撑,可同时消除来自轴向和径向载荷对传动机构的干扰,保持机构稳定运转。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内齿轮400的外圆周面上还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其他设备以输出动力的连接孔410。另外,为了平衡双偏心轴偏心造成的重心移动及偏心质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还在双偏心轴100上钻有平衡孔。本双偏心轴少齿差NN型行星减速器作为工业设备实际使用时,还需保证各轴承与零件之间的润滑性能,为了防止灰尘等落入减速器内部,还在减速器左端设置有左密封圈50以及用于将左密封圈固定的密封圈端盖60;在减速器右端设置右密封圈70。在减速器左端还设置有讲减速器与电机连接在一起的输入法兰8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