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体式活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6290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体式活塞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体式活塞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气缸和油缸等设备上,其活塞结构应用相当的广泛和普遍,现有的活塞结构主要包括一活塞缸及设置于活塞缸内的活塞柱,活塞柱在活塞缸内作往复运动,从而利用连杆正向做功或反向做功,实际使用发现,现在的活塞柱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与活塞缸出现较大的磨损,同时,组装和调试的难度较高,有鉴于此,发明人对现有的结构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球体式活塞结构,本活塞结构具有耐磨性好,功率损耗小和易于组装和调试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球体式活塞结构,包括活塞缸和设置于活塞缸中活塞,所述活塞缸为柱状缸体,所述活塞为球体状。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伸出端连接有飞轮或曲轴。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表面设置有塞槽,所述塞槽装设有塞环。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顶部设置有内凹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还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内设置有润滑脂。

优选的,所述油槽底部装设有橡胶环,所述润滑脂设置于橡胶环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球体式活塞结构,包括活塞缸和设置于活塞缸中活塞,所述活塞缸为柱状缸体,所述活塞为球体状;本活塞结构将活塞采用了球体状,活塞利用球体的圆周与活塞缸进行摩擦,活塞可以采用较小的接触面与活塞缸进行接触,同时,活塞在反复运动过程中,与活塞缸的接触面总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功率损耗,延长活塞的使用寿命,且该结构中活塞与连杆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无须活塞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承受较大的周期性负荷,这种球体状活塞在安装与调试时,更加方便和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活塞缸--1,活塞--2,塞槽--21,塞环--22,内凹弧面--23,油槽--24,连杆--3,飞轮--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2,一种球体式活塞结构,包括活塞缸1和设置于活塞缸1中活塞2,所述活塞缸1为柱状缸体,所述活塞2为球体状;本活塞结构将活塞2采用了球体状,活塞2利用球体的圆周与活塞缸1进行摩擦,活塞2可以采用较小的接触面与活塞缸1进行接触,同时,活塞2在反复运动过程中,与活塞缸1的接触面总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功率损耗,延长活塞2的使用寿命,这种球体状活塞2在安装与调试时,更加方便和容易。

在本活塞结构中,,所述活塞2固定连接有连杆3,采用该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无须活塞销,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承受较大的周期性负荷,根据使用的需要,所述连杆3的伸出端连接有飞轮4;也可以适用于发动机中,连杆3的伸出端连接曲轴。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2的表面设置有塞槽21,所述塞槽21装设有塞环22。所述塞环22可以提高活塞2与活塞缸1的密封性能,同时便于维修和替换。

当本活塞结构应用于内燃机时,所述活塞2的顶部设置有内凹弧面23。当活塞缸1内喷入油雾时,在与内弧面进行接触时,即可使油雾分散于燃烧室中,在活塞2进一步的推进后,该内凹弧面23可以提高燃烧空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2还设置有油槽24,所述油槽24内设置有润滑脂。利用该润滑脂可以进一步提高活塞2的润滑,减少磨损。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油槽24底部装设有橡胶环,所述润滑脂设置于橡胶环上方。所述橡胶环便于更换润滑脂,更换时,将整个橡胶环取出,即可将润滑脂全部带出。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