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化阀的射流器腔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9238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软化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软水系统对失效树脂的常用再生方式是使用盐溶液进行置换。常见问题有:1、国内工业自动软化系统由于系统较大、树脂量多、再生耗盐量很大,一般再生用盐都使用质量较为粗劣,价格较为便宜的普通粗盐。此类盐杂质很多,溶解后会随盐溶液一起吸入盐管进入软化控制阀内部。所以工业软化系统常用方法是在吸盐管口处增加一道滤网。而工业系统处理前的水质较为复杂,水质的浊度较高。所以控制阀本身安装射流器的腔体内也会有滤网设置,从而将射流器的堵塞情况减小。但由于流量要求,滤网不能使用很小的孔径,所以射流器堵塞现象还是很频繁。且为保证射流器正常使用,定时清洁滤网成为必要的工作。2、家用的自动软化机一般都会使用较为干净的专用软化盐,所以盐溶液的杂质较小,由于盐溶液的问题堵塞现象较少,而且一般使用自来水进行处理。但由于家用机型号都很小,射流器的孔径较小,滤网的孔眼更小。而正常使用的软化树脂都会有一定的破碎率,随着使用的时间越长破损的树脂越多。同时,美国等国家普遍使用地下水源,后期的软化处理是家用管路必须的一部分。所以,家用机的射流器腔体虽然清洁的频率不如工业产品,但由于使用地点不一样,清洁的必要性和方便性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软化阀的射流器腔体结构,用于解决软水阀中射流器腔体拆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软化阀的射流器腔体结构,在腔体上设置流入口和流出口分别与阀体内腔联通,其中流入口内设置有逆止阀,流出口内设置有逆止阀,且逆止阀均朝向阀体内腔一侧逆止;在腔体内部设置有射流器和滤网,所述滤网设置于流入口与射流器的入口位置之间,射流器的喷出口位置位于流出口处;还包括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设置在腔体外并穿过腔体侧壁后调节杆的另一端对准逆止阀的堵头,所述调节杆与腔体侧壁通过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盐阀盖,所述盐阀盖通过螺钉固定在软化控制阀上并形成上述腔体侧壁。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盐阀盖位于腔体内部的一侧上设置有一空心柱体,空心柱体的端部设置有盖板,所述调节杆依次穿过盐阀盖、空心柱体内腔和盖板后对准逆止阀的堵头;位于空心柱体内部的调节杆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与空心柱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逆止阀通过倒扣固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2个逆止阀和1个调节杆,在使用软化阀时可以清洁射流器腔体内的所有零件,且不要停止软化阀的工作,无需关闭管路和软化自动控制阀的进水开关,方便维修的同时不影响供水系统;并且更换和清洗的操作方便,仅旋动调节杆就可以切换清洁和工作状态,且两个动作都是向两个方向旋至尽头,不会有操作不到位的问题,在调节杆外部做上标识后可以防止误操作;除原配件外,两个逆止阀都为标准的弹簧逆止阀,方便购买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软化阀的射流器腔体结构,在腔体3上设置有流入口8和流出口10分别与软化控制阀14的阀体内腔联通,其中流入口8内通过倒扣设置有逆止阀7,流出口10内通过倒扣设置有逆止阀9,且逆止阀7、9均朝向阀体内腔一侧逆止;在腔体3内部设置有射流器11和滤网13,所述滤网13设置于流入口8与射流器11的入口位置之间用于挡住进入射流器11的杂质,射流器11的喷出口位置位于流出口10处,射流器11的侧开口12通过吸盐口1与盐阀的出口联通用于吸入盐溶液;还包括调节杆5和盐阀盖2,所述盐阀盖2通过螺钉固定在软化控制阀14上并形成腔体3侧壁,所述盐阀盖3位于腔体3内部的一侧上设置有一空心柱体,空心柱体的端部焊接有盖板6,所述调节杆5依次穿过盐阀盖2、空心柱体内腔和盖板6后对准逆止阀7的堵头,所述调节杆5与盐阀盖2通过螺纹配合可以将调节杆5旋进或退出;位于空心柱体内部的调节杆5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与空心柱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

软化阀正常运行时,将调节杆5向腔体3内旋到底,调节杆5的台阶会被盖板6挡住,同时调节杆5将逆止阀7中间的堵头向后推开。阀体内腔的液体从流入口8经过逆止阀7进入腔体3,再经过滤网13进入射流器11。液体经过射流器11的同时将盐溶液从吸盐口1吸入,经过射流器11的侧开口12一起混合后经过逆止阀9,通过流出口10回到阀体内腔完成吸盐动作。

需要清洁腔体3、滤网13和射流器11时,将调节杆5向阀体14外旋到底。调节杆5向外退出,逆止阀7的堵头恢复原位。此时流出口10和流入口8分别被逆止阀9、逆止阀7止住,阀体内腔的液体不能进入腔体3。此时可以打开盐阀盖2,清洁腔体3、滤网13和射流器11,且不影响软化控制阀14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