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7620阅读:1198来源:国知局
机油泵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发动机用的机油泵。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对发动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机油泵的密封性、灵活性以及工作压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有部分发动机在原有功率的基础上提升功率,但是没有设计对应的油道,影响发动机寿命,而另一部分的发动机为了增加机油泵供油量,只增加了转子厚度,导致机油泵的密封性及压力控制性差,使得机油泵的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转动灵活、工作压力稳定的机油泵。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油泵,包括泵体、泵盖、泵轴、内转子、外转子、O型密封圈以及限压装置;泵盖位于泵体上,泵体上设有转子腔,内外转子置于转子腔内;泵盖上设置的定位轴与泵体上设置的转子腔自动定位;泵体的接合处设有密封槽,所述的O型密封圈置于密封槽内;转子腔底部设有进油腔和出油腔,对应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泵轴的一端与内转子连接,另一端铣有扁身;所述的限压装置包含钢珠和调压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外转子之间存在偏心距,且内、外转子进行同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外转子具有不同的齿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油泵,O型密封圈以及密封槽的设置可以防止机油泵在工作时表面出现渗漏现象,泵盖上设置的定位轴与泵体上设置的转子腔自动定位,能够提高机油泵转动灵活性,限压装置的设置可调节机油泵的工作压力,消除因机油泵压力过高引起的油管爆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泵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泵体,2-外转子,3-泵轴,4-泵盖,5-内转子,6-O型密封圈,7-钢珠,8-调压弹簧,9-进油腔,10-出油腔,11-进油口,12-出油口,13-定位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机油泵,如图1所示,包括泵体1、泵盖4、泵轴3、内转子5、外转子2、O型密封圈6以及限压装置;泵盖4位于泵体1上,泵体1上设有转子腔,内外转子置于转子腔内。

如图3所示,泵盖4上设置的定位轴13与泵体1上设置的转子腔自动定位,提高机油泵在运转时的灵活性。

泵体1的接合处设有密封槽,所述的O型密封圈6置于密封槽内,可防止机油泵在工作时发生渗漏。

如图2所示,转子腔底部设有进油腔9和出油腔10,对应设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其中进油口11与进油腔9相通,出油口12与出油腔10相通。

泵轴3的一端与内转子5连接,另一端铣有扁身,泵轴3通过扁身进行旋转,使内外转子进行同向转动,内转子5与外转子2之间存在偏心距,内转子4有4个齿,外转子3有5个齿。

所述的限压装置包含钢珠7和调压弹簧8,机油泵在高速运转压力过高时,钢珠7会挤压调压弹簧8,泵内机油从出油口12流出,从而减小泵内压力,防止因压力过高造成的油管爆裂,使机油泵工作稳定。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他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