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6632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挡手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换挡手柄。



背景技术:

对机械手动变速器,换挡手柄可方便驾驶员了解整车的排挡情况,使驾驶员换挡时手感舒适。

目前车辆的换挡手柄一般由多个部件连接而成且都是固定连接的,不易拆卸,容易拆卸的则结构强度差,连接可靠性低,拆卸时容易损坏,难以再次使用,造成使用寿命低,且换挡手柄与杆体之间的配合性差,从而影响换挡精度,还存在受力易变形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靠、易拆卸、换挡精度高的换挡手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挡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置于手柄本体内的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第一卡槽,手柄本体上设有与第一卡槽适配的第一卡块,第一卡块上相对于第一卡块与手柄本体连接端的另一端上设有环形凸起,手柄本体上设有上套,手柄本体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的一端与手柄本体连接,第一限位部的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第一限位部与手柄本体的连接端上设有第二卡槽,上套上设有可插入第二卡槽的第二卡块,第二卡槽内壁靠近槽底的一端设有第三卡槽,第二卡槽内壁远离槽底的一端上设有弹性槽,第二卡块上设有与第三槽适配的第三卡块,第二卡槽的槽宽由槽口至槽底呈逐渐减小状,上套与第二卡块的连接端上设有与手柄本体连接的卡扣,上套的外侧还设有上盖,上盖设有定位块,上套上设有与定位块适配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本体套于支撑架外,手柄本体与支撑架之间通过相适配的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块连接,第一卡块上相对于第一卡块与手柄本体连接端的另一端上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增大了第一卡块的外径,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卡块从第一卡槽内轻易滑脱,手柄本体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上套,上套便于手柄本体的拆卸和内部的维修,手柄本体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的一端与手柄本体连接,第一限位部的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第一限位部对手柄本体和支撑架起到支撑作用,第一限位部与手柄本体的连接端上设有第二卡槽,上套上设有可插入第二卡槽的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卡接便于拆卸,第二卡槽内壁靠近槽底的一端设有第三卡槽,第二卡槽内壁远离槽底的一端上设有弹性槽,第二卡块上设有与第三槽适配的第三卡块,第三卡块和第三卡槽进一步卡合,提高卡合效果,弹性槽置于第二卡槽的槽口处,可以降低第二卡槽槽口处的壁厚,便于第二卡槽受力变形,即便于可便于第三卡块可通过第二卡槽卡合于第三卡槽内,且由于第二卡槽的槽宽由槽口至槽底呈逐渐减小状,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的卡合力度逐渐增大,卡合效果好,也便于第三卡块可通过第二卡槽卡合于第三卡槽内,上套与第二卡块的连接端上设有与手柄本体连接的卡扣,卡扣起到进一步限位作用,上套的外侧还设有上盖,上盖主要用于标注挡位,便于使用,上盖设有定位块,上套上设有与定位块适配的定位槽,卡合连接且上盖与上套也可采用粘接,增加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套上还设有卡接部,支撑架上设有与卡接部适配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套与一端通过卡块与手柄本体连接,上套的另一端要置于手柄本体的外侧,上套上的卡接部穿过手柄本体与卡接槽连接,从而进一步增加上套与支撑架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与上套抵触的固定架,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限位部,固定架置于通孔的一端,第二限位部置于通孔的另一端,第二限位部的外侧壁设有支承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用于与杆体适配,固定架与杆体起到固定作用,增加杆体的稳定性,第二限位部可与杆体的外壁适配,从而进一步增加杆体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二限位部为多个排布与通孔其中一端的内壁上,支承环呈环形置于多个第二限位部的外侧壁上,支承环具有弹性,便于与杆体配合,防止杆体与内骨架之间产生间隙,进一步增加杆体转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换挡时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本体内填充有支承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承体对手柄本体起到支撑定型的作用,用于降低手柄本体受力而变形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的外壁上还设有下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套置于支撑架的最下端的外壁上,对支撑架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手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手柄实施例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手柄实施例图2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手柄实施例图2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手柄本体,2-支撑架,3-第一卡槽,4-第一卡块,5-环形凸起,6-上套,7-第一限位部,8-第二卡槽,9-第二卡块,10-第三卡槽,11-弹性槽,12-第三卡块,13-卡扣,14-上盖,15-定位块,21-卡接部,22-卡接槽,30-通孔,31-固定架,32-第二限位部,33-支承环,40-支承体,50-下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换挡手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换挡手柄,包括手柄本体1和置于手柄本体1内的支撑架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2上还设有第一卡槽3,手柄本体1上设有与第一卡槽3适配的第一卡块4,第一卡块4上相对于第一卡块4与手柄本体1连接端的另一端上设有环形凸起5,手柄本体1上设有上套6,手柄本体1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7,第一限位部7的一端与手柄本体1连接,第一限位部7的另一端与支撑架2连接,第一限位部7与手柄本体1的连接端上设有第二卡槽8,上套6上设有可插入第二卡槽8的第二卡块9,第二卡槽8内壁靠近槽底的一端设有第三卡槽10,第二卡槽8内壁远离槽底的一端上设有弹性槽11,第二卡块9上设有与第三槽适配的第三卡块12,第二卡槽8的槽宽由槽口至槽底呈逐渐减小状,上套6与第二卡块9的连接端上设有与手柄本体1连接的卡扣13,上套6的外侧还设有上盖14,上盖14设有定位块15,上套6上设有与定位块15适配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本体1套于支撑架2外,手柄本体1与支撑架2之间通过相适配的第一卡槽3和第一卡块4连接,第一卡块4上相对于第一卡块4与手柄本体1连接端的另一端上设有环形凸起5,环形凸起5增大了第一卡块4的外径,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卡块4从第一卡槽3内轻易滑脱,手柄本体1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上套6,上套6便于手柄本体1的拆卸和内部的维修,手柄本体1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7,第一限位部7的一端与手柄本体1连接,第一限位部7的另一端与支撑架2连接,第一限位部7对手柄本体1和支撑架2起到支撑作用,第一限位部7与手柄本体1的连接端上设有第二卡槽8,上套6上设有可插入第二卡槽8的第二卡块9,第二卡块9与第二卡槽8卡接便于拆卸,第二卡槽8内壁靠近槽底的一端设有第三卡槽10,第二卡槽8内壁远离槽底的一端上设有弹性槽11,第二卡块9上设有与第三槽适配的第三卡块12,第三卡块12和第三卡槽10进一步卡合,提高卡合效果,弹性槽11置于第二卡槽8的槽口处,可以降低第二卡槽8槽口处的壁厚,便于第二卡槽8受力变形,即便于可便于第三卡块12可通过第二卡槽8卡合于第三卡槽10内,且由于第二卡槽8的槽宽由槽口至槽底呈逐渐减小状,第二卡块9与第二卡槽8的卡合力度逐渐增大,卡合效果好,也便于第三卡块12可通过第二卡槽8卡合于第三卡槽10内,上套6与第二卡块9的连接端上设有与手柄本体1连接的卡扣13,卡扣13起到进一步限位作用,上套6的外侧还设有上盖14,上盖14主要用于标注挡位,便于使用,上盖14设有定位块15,上套6上设有与定位块15适配的定位槽,卡合连接且上盖14与上套6也可采用粘接,增加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套6上还设有卡接部21,支撑架2上设有与卡接部21适配的卡接槽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套6与一端通过卡块与手柄本体1连接,上套6的另一端要置于手柄本体1的外侧,上套6上的卡接部21穿过手柄本体1与卡接槽22连接,从而进一步增加上套6与支撑架2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2上设有通孔30,通孔30的内壁上设有与上套6抵触的固定架31,通孔3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限位部32,固定架31置于通孔30的一端,第二限位部32置于通孔30的另一端,第二限位部32的外侧壁设有支承环3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30用于与杆体适配,固定架31与杆体起到固定作用,增加杆体的稳定性,第二限位部32可与杆体的外壁适配,从而进一步增加杆体与支撑架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二限位部32为多个排布与通孔30其中一端的内壁上,支承环33呈环形置于多个第二限位部32的外侧壁上,支承环33具有弹性,便于与杆体配合,防止杆体与内骨架之间产生间隙,进一步增加杆体转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换挡时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本体1内填充有支承体4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承体40对手柄本体1起到支撑定型的作用,用于降低手柄本体1受力而变形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2的外壁上还设有下套5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套50置于支撑架2的最下端的外壁上,对支撑架2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