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456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一种传动,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目前使用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是圆齿轮(如渐开线齿轮、摆线齿轮、圆弧齿轮等)。随着CAD 和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非圆齿轮也开始被少量应用,常见的主要是椭圆形状的渐开线齿廓非圆齿轮、圆柱齿轮与非圆面齿轮组合齿轮等,实现某一变速比传动。

然而,为了实现实际中所需的减速、加速、变速、停歇等复杂的混合运动,往往需要使用非圆齿轮与减速圆齿轮、加速圆齿轮等多组齿轮进行串联组合,或者应用传统圆齿轮通过伺服控制来实现,前者多级复合运动使得传动链过长、结构复杂、传动空间过大、传动效率降低,后者伺服控制技术要求高、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式传动轮,解决现有多级复合运动结构复杂、传动空间过大、传动效率降低或技术要求高、成本很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所述主动轮设有第一旋转中心,所述主动轮的外轮廓至少由两个不同类型或不同尺寸的第一齿廓组成,所述第一齿廓的类型包括第一加速齿廓、第一减速齿廓、第一变速齿廓、第一停歇齿廓;

所述从动轮设有第二旋转中心,所述从动轮的外轮廓至少由两个不同类型或不同尺寸的第二齿廓组成,所述第二齿廓的类型包括第二加速齿廓、第二减速齿廓、第二变速齿廓、第二停歇齿廓;所述主动轮上的任意一个第一齿廓至少与从动轮上的其中一个第二齿廓相对应并配合。

所述主动轮的外轮廓至少由三个不同类型的第一齿廓组成,所述第一齿廓的类型包括第一加速齿廓、第一减速齿廓、第一变速齿廓、第一停歇齿廓;所述从动轮的外轮廓至少由三个不同类型的第二齿廓组成,所述第二齿廓的类型包括第二加速齿廓、第二减速齿廓、第二变速齿廓、第二停歇齿廓;所述主动轮上的任意一个第一齿廓至少与从动轮上的其中一个第二齿廓相对应并配合。

其中,所述主动轮共设有5个第一齿廓,5个所述第一齿廓依次为第一加速齿廓、第一变速齿廓、第一停歇齿廓、第一减速齿廓、第一变速齿廓;所述从动轮的第二齿廓与主动轮的第一齿廓相对应,5个所述第二齿廓依次为第二加速齿廓、第二变速齿廓、第二停歇齿廓、第二减速齿廓、第二变速齿廓。

所述第一加速齿廓为以第一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齿渐开线齿廓,所述第二加速齿廓为以第二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齿渐开线齿廓,所述第一加速齿廓分度圆半径大于第二加速齿廓分度圆半径,所述第一加速齿廓与第二加速齿廓相啮合。

所述第一减速齿廓为以第一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齿渐开线齿廓,所述第二减速齿廓为以第二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齿渐开线齿廓,所述第一减速齿廓分度圆半径小于第二减速齿廓分度圆半径,所述第一减速齿廓与第二减速齿廓相啮合。

所述主动轮的第一加速齿廓或第一减速齿廓的分度圆半径与从动轮的第二加速齿廓或第二减速齿廓的分度圆半径相等时,并相互啮合实现等速传动。

所述第一变速齿廓与第二变速齿廓均为非圆曲线齿廓,且所述第一变速齿廓与第二变速齿廓相互对称,通过紧密贴合进行传动。

所述第一停歇齿廓与第二停歇齿廓均为非圆曲线凸齿廓,且所述第一停歇齿廓与第二停歇齿廓之间存在间隙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可以仅通过一对传动轮的结构,即可实现加速、减速、变速、停歇等系列传动效果,通过一对传动轮代替部分周期性操作的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伺服控制系统,代替复杂多级齿轮传动系统,实现稳定的批量化生产,大大简化传动结构、节省成本和设备传动空间,提高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动轮,11-第一旋转中心,12-第一加速齿廓,13-第一减速齿廓,14-第一变速齿廓,15-第一停歇齿廓,2-从动轮,21-第二旋转中心,22-第二加速齿廓,23-第二减速齿廓,24-第二变速齿廓,25-第二停歇齿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1、从动轮2,所述主动轮1设有第一旋转中心11,所述主动轮1的外轮廓由5个不同类型的第一齿廓组成,5个所述第一齿廓依次为第一加速齿廓12、第一变速齿廓14、第一停歇齿廓15、第一减速齿廓13、第一变速齿廓14;

所述从动轮2设有第二旋转中心21,所述从动轮2的外轮廓由5个不同类型的第二齿廓组成,5个所述第二齿廓依次为第二加速齿廓22、第二变速齿廓24、第二停歇齿廓25、第二减速齿廓23、第二变速齿廓24。

如图所示,主动轮1的A1-A2段为第一加速齿廓12,所述第一加速齿廓12为以第一旋转中心11为圆心的圆齿渐开线齿廓,从动轮2的B1-B2段为第二加速齿廓22,所述第二加速齿廓22为以第二旋转中心21为圆心的圆齿渐开线齿廓,且所述第一加速齿廓12分度圆半径大于第二加速齿廓22分度圆半径,所述主动轮1与从动轮2之间通过第一加速齿廓12与第二加速齿廓22啮合实现加速传动。

如图所示,主动轮1的A2-A3段为第一变速齿廓14,从动轮2的B2-B3段为第二变速齿廓24,所述第一变速齿廓14与第二变速齿廓24均为非圆曲线齿廓,所述主动轮1与从动轮2之间通过第一变速齿廓14与第二变速齿廓24相互对称,通过紧密贴合实现变速传动。

如图所示,主动轮1的A3-A4段为第一停歇齿廓15,从动轮2的B3-B4段为第二停歇齿廓25,其中B3与B4为同一点,所述第一停歇齿廓15为非圆曲线凸齿廓,所述主动轮1与从动轮2之间通过第一停歇齿廓15与第二停歇齿廓25的不接触不配合实现停歇传动。

如图所示,主动轮1的A4-A5段为第一减速齿廓13,所述第一减速齿廓13为以第一旋转中心11为圆心的圆齿渐开线齿廓,从动轮2的B4-B5段为第二减速齿廓23,所述第二减速齿廓23为以第二旋转中心21为圆心的圆齿渐开线齿廓,且所述第一减速齿廓13分度圆半径小于第二减速齿廓23分度圆半径,所述主动轮1与从动轮2之间通过第一减速齿廓13与第二减速齿廓23啮合实现加速传动。

如图所示,主动轮1的A5-A1段为第一变速齿廓14,从动轮2的B5-B1段为第二变速齿廓24,所述第一变速齿廓14与第二变速齿廓24均为非圆曲线齿廓,所述主动轮1与从动轮2之间通过第一变速齿廓14与第二变速齿廓24相互对称,通过紧密贴合实现变速传动。

仅通过主动轮1与从动轮2的配合,就能依次实现加速、变速、停歇、减速、变速的5个传动方式并循环,将各个传动方式结合在一组传动轮上,从而代替部分周期性操作的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伺服控制系统,代替复杂多级齿轮传动系统,实现稳定的批量化生产,大大简化传动结构、节省成本和设备传动空间,提高传动效率。

除了上述结构以外,主动轮外轮廓可以是第一加速齿廓12、第一减速齿廓13、第一变速齿廓14中的一种,但具有多个不同的尺寸,同时实现各种不同传动比的加速或减速或变速;从动轮外齿廓则根据主动轮外齿廓对应设计。

主动轮的第一加速齿廓12或第一减速齿廓13的分度圆半径与从动轮的第二加速齿廓22或第二减速齿廓23的分度圆半径相等时,可实现等速传动。

主动轮外轮廓也可以是第一加速齿廓12、第一减速齿廓13、第一变速齿廓14、第一停歇齿廓15中的两种或三种,每种第一齿廓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不同尺寸,同时实现各种不同传动比的加速或减速或变速或停歇;从动轮外齿廓则根据主动轮外齿廓对应设计。

所述传动机构的具体传送方式是根据现有确定的传动关系进行设计并制造,因此主动轮与从动轮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当确定了某种传动关系后,首先根据确定的传动关系设计出主动轮,然后根据传动关系采用反转法和结构包络法,包络出一个与主动轮相互依存的从动轮。

另外,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外轮廓的具体结构不局限于上述的传统传动结构,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同样功能的曲线齿廓。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