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磨的大弧度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014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耐磨的大弧度弯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耐磨的大弧度弯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过管道来传输物料时,受到传输方向、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时常需利用弯头来对物料的传输路径进行改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与原管道截面相等的弯头,然而此类弯头的耐磨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3068033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耐磨弯头,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避免物料堆积、阻塞,且耐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耐磨弯头。包括进料口、出料口和具有腔室的弯曲形本体,所述本体腔室的背部开设有背部隆起腔,所述背部隆起腔包括靠近所述出料口的背部隆起腔一和靠近所述进料口的背部隆起腔二,所述背部隆起腔一的弧度大于所述背部隆起腔二的弧度。本实用新型可使得进入背部隆起腔的物料在自身重力、背部隆起腔的弧度以及速度差产生的压强差等作用下,可经由背部隆起腔一自然流入背部隆起腔二,并与后续进入本体内的物料汇合,由出料口流出;从而使得物料在背部隆起腔一、背部隆起腔二和本体中形成旋流,有效的避免了物料在背部隆起腔中产生的堆积、阻塞等问题。但是现有耐磨弯头存在着耐磨性差,容易出现堵塞现象,结构强度不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耐磨的大弧度弯头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耐磨的大弧度弯头,以解决现有高层建筑玻璃清洗装置存在着调整结构复杂,适应性差,清洗劳动量大,效率低,难以实现理想的清洗效果的问题。一种新型耐磨的大弧度弯头,包括加强筋,管体,管腔,通气孔,气管,连轴,单向阀片,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的加强筋设置在管体的外侧;所述的管腔设置在管体内部;所述的通气孔设置在加强筋的内部;所述的通气孔连接在管腔与气管之间;所述的通气孔与管腔连接处通过连轴安装单向阀片;所述的上接头安装在管体的上端;所述的下接头安装在管体的下端;所述的管体包括支撑层,耐磨层,耐磨颗粒和分流条,所述的支撑层内侧面涂覆耐磨层;所述的耐磨层设置在管腔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的耐磨层内部设置耐磨颗粒;所述的分流条设置耐磨层的下部。

所述的耐磨层采用厚度为2毫米至5毫米的橡胶层,所述的耐磨层上层设置釉质层,有利于提高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分流条下端设置圆弧凸起,有利于将较强冲击力分散,降低物料对管腔的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单向阀片采用厚度为1毫米至3毫米的不锈钢圆片,有利于阻挡物料从通气孔泄漏。

所述的通气孔采用直径为3毫米至5毫米的通孔,有利于通过通气孔向管腔通入高压空气,有利于防止管腔堵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耐磨的大弧度弯头广泛应用于管道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气孔的设置,有利于通过通气孔向管腔通入高压空气,

有利于防止管腔堵塞。

2.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片的设置,有利于阻挡物料从通气孔泄漏。

3.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条的设置,有利于将较强冲击力分散,降低物料

对管腔的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耐磨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加强筋,2-管体,21-支撑层,22-耐磨层,23-耐磨颗粒,24-分流条,25-管腔,3-管腔,4-通气孔,5-气管,6-连轴,7-单向阀片,7-上接头,9-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耐磨的大弧度弯头,包括加强筋1,管体2,管腔3,通气孔4,气管5,连轴6,单向阀片7,上接头8和下接头9,所述的加强筋1设置在管体2的外侧;所述的管腔3设置在管体2内部;所述的通气孔4设置在加强筋1的内部;所述的通气孔4连接在管腔3与气管5之间;所述的通气孔4与管腔3连接处通过连轴6安装单向阀片7;所述的上接头8安装在管体2的上端;所述的下接头9安装在管体2的下端;所述的管体2包括支撑层21,耐磨层22,耐磨颗粒23和分流条24,所述的支撑层21内侧面涂覆耐磨层22;所述的耐磨层22设置在管腔3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的耐磨层22内部设置耐磨颗粒23;所述的分流条24设置耐磨层22的下部。

所述的耐磨层22采用厚度为2毫米至5毫米的橡胶层,所述的耐磨层22上层设置釉质层,有利于提高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分流条24下端设置圆弧凸起,有利于将较强冲击力分散,降低物料对管腔3的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单向阀片7采用厚度为1毫米至3毫米的不锈钢圆片,有利于阻挡物料从通气孔4泄漏。

所述的通气孔4采用直径为3毫米至5毫米的通孔,有利于通过通气孔4向管腔3通入高压空气,有利于防止管腔3堵塞。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当管腔3出现堵塞或者流通不畅时,气管5通过通气孔4向管腔25内通入高压气体,促进液体流通,具有较强的冲击的物流遇到分流条24,消弱了冲击力,减低了对管腔25内壁的磨损。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