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拆快速连接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287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易拆快速连接管接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连接管接头领域,尤其是一种易拆快速连接管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快速连接管接头发展迅速,快速连接管接头因其安装方便、施工难度低、省时且使用成本更低,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管道之间焊接的连接方式,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管道连接系统;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4962090 U就公开了一种压缩气体管道快速连接头,包括管道快速连接头100和压盖200,压盖200和管道快速连接头100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在管道快速连接头100的端头部设置一推顶件300,推顶件的一端设置在压盖200的内部,还包括设有第一开口的内牙卡环400,在内牙卡环400的内壁上设置有内牙,压盖200的内壁为漏斗形,内牙卡环400设置在压盖200的内部 ;使用时,旋紧套设在管道快速连接头100上的压盖200,管道快速连接头100通过推顶件300使内牙卡环400在压盖200中移动,压盖200的内壁径向给内牙卡环400施加压力使其向内收敛,内牙将设置在管道快速连接头100中的管体900咬住,防止管体900脱出。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连接的管体900均是伸入到管道快速连接头100内部且是靠近管道快速连接头100的中心的位置的(如图1所示,图1是压缩气体管道快速连接头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这样的结构虽然能够使得相连接的管道不易挣脱,使得相连接的管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但是,当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缩气体管道快速连接头损坏后需要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者维护、维修时,维护人员将压盖松开后,还需要将管体从管道快速连接头中退出,即需要挪动管体,才能成功地将整个压缩气体管道快速连接头拆卸下来,但是,由于管体是固定住的,而且通常是与其他管体连接并构成一个巨大的网状管道系统,因此,管体不仅不易退出,而且即使退出,其中任意一个管体的退出,都会影响到其他管体的位置的固定,即 “牵一发而动全身”,非常的麻烦,任意一个管体的退出工程都很大,耗费的成本也高,因此,给日常的管道系统的维护和维修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快速连接管接头不仅容易拆装、而且不用牵动管体的,装拆方便、成本低,更加有利于管道系统的维护和维修的易拆快速连接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易拆快速连接管接头,包括连接头本体、与连接头本体配合连接的压盖,所述压盖的一侧呈漏斗状,在所述压盖内设有第一支撑垫、垫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支撑垫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连接头本体相抵,所述第一支撑垫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垫圈相抵,所述垫圈与压盖配合形成与管体上的凸环相吻合的环形凹槽,使用时,管体的端口始终平齐于同侧的连接头本体端口,或者始终位于所述连接头本体之外。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位于所述压盖内的紧箍垫圈,所述紧箍垫圈位于所述压盖的远离连接头本体的一侧,所述紧箍垫圈代替压盖与所述垫圈配合形成与管体上的凸环相吻合的环形凹槽,所述紧箍垫圈是由两个弧形半垫圈构成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环形凹槽的尺寸略大于管体上的凸环的尺寸。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支撑垫的纵截面是呈“L”型,所述垫圈的纵截面是呈与所述第一支撑垫对应吻合的“7”字型,使用时,所述第二密封圈抵压于管体的外壁。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连接头本体的端口设有第一半弧形槽,所述第一支撑垫设有与所述第一半弧形槽对应且共同构成闭合空间的第二半弧形槽,所述闭合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密封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连接头本体设有带螺纹的第一连接耳,所述压盖设有带螺纹的第二连接耳,通过螺杆连接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实现所述连接头本体和所述压盖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易拆快速连接管接头,包括压盖,所述压盖的一侧呈漏斗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盖内设有第一支撑垫、垫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支撑垫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用于与第二支撑垫相抵,所述第一支撑垫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垫圈相抵,所述垫圈与压盖配合形成与管体上的凸环相吻合的环形凹槽,使用时,管体的端口始终平齐于或者低于与管体同侧的压盖的内端口。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位于所述压盖内的紧箍垫圈,所述紧箍垫圈位于所述压盖的外端口侧,所述紧箍垫圈代替压盖与所述垫圈配合形成与管体上的凸环相吻合的环形凹槽,所述紧箍垫圈是由两个弧形半垫圈构成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环形凹槽的尺寸略大于管体上的凸环的尺寸。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支撑垫的纵截面是呈“L”型,所述垫圈的纵截面是呈与所述第一支撑垫对应吻合的“7”字型,使用时,所述第二密封圈抵压于管体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所述压盖内设有第一支撑垫、垫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支撑垫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连接头本体相抵,所述第一支撑垫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垫圈相抵,所述垫圈与压盖配合形成与管体上的凸环相吻合的环形凹槽,使用时,管体的端口始终平齐于同侧的连接头本体端口,或者始终位于所述连接头本体之外;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拆卸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接头时,松开所述压盖与连接头本体之间的螺杆后,所述压盖与连接头本体之间的连接便松开,这样便可以直接将连接头本体取下,而不需要将连接的管体后退,也就不需要移动管体,就可以实现连接管接头的拆卸,而安装时,将第一支撑垫、垫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装在压盖内后,然后直接将连接头本体安装,一样无需挪动管体,安装迅速,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安装或者拆卸连接管接头时,都无需挪动连接的管体,更不会影响整个管道系统的其他管道的连接,拆装迅速,操作简单,更加方便拆装,拆装的成本更低,更加有利于日常的管道系统的维护和维修,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不仅容易拆装、而且不用挪动管体的,装拆方便、成本低,更加有利于管道系统的维护和维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气体管道快速连接头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D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先参见图2至图4,图2至图4揭示的是易拆快速连接管接头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连接头本体1、与连接头本体1配合连接的压盖2,所述压盖2的一侧呈漏斗状,本实用新型中,是在靠近所述连接头本体1的一侧呈漏斗状,在所述压盖2内设有第一支撑垫3、垫圈4、第一密封圈51和第二密封圈52,所述第一支撑垫3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51与所述连接头本体1相抵,所述第一支撑垫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圈52与所述垫圈4相抵,所述垫圈4与压盖2配合形成与管体9上的凸环91相吻合的环形凹槽2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头本体1设有带螺纹的第一连接耳11(如图4所示),所述压盖2设有带螺纹的第二连接耳21,通过螺杆6连接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实现所述连接头本体1和所述压盖2的连接;使用时,管体的端口90始终平齐于同侧的连接头本体端口10,或者始终位于所述连接头本体1之外;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将连接管接头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或者维修时,松开所述压盖2和连接头本体1之间的螺杆6,所述压盖2和连接头本体1之间的连接便松开,此时由于管体的端口90始终平齐于同侧的连接头本体端口10,或者始终位于所述连接头本体1之外,便可以直接将连接头本体1取下,然后将压盖2内的第一支撑垫3、垫圈4、第一密封圈51和第二密封圈52取出即可,整个拆卸的过程都不需要将连接的管体9后退,也就不需要移动管体9,便可以实现连接管接头的拆卸;而安装时,将第一支撑垫3、垫圈4、第一密封圈51和第二密封圈52装在压盖2内后,然后直接将连接头本体1安装,一样无需挪动连接头本体1两侧的管体9,便可快速安装;本实用新型安的连接管接头拆装迅速、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安装或者拆卸连接管接头时,都无需挪动连接的管体,更不会影响整个管道系统的其他管道的连接,拆装迅速,操作简单,操作更加方便,拆装的成本更低,更加有利于日常的管道系统的维护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20的尺寸略大于管体9上的凸环91的尺寸;这样的好处在于方便压盖2从管体9上松开。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垫3的纵截面是呈“L”型,所述垫圈4的纵截面是呈与所述第一支撑垫3对应吻合的“7”字型,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拆卸时,所述压盖2内的第一支撑垫3、垫圈4、第一密封圈51和第二密封圈52更加容易拆卸,省时省力,使用时,所述第二密封圈52抵压于管体9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连接头本体的端口10设有第一半弧形槽100,所述第一支撑垫3设有与所述第一半弧形槽100对应且共同构成闭合空间的第二半弧形槽30,所述闭合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密封圈51,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一密封圈51至于所述第二半弧形槽30内,然后安装连接头本体1,将所述连接头本体的端口10处的第一半弧形槽100与所述第一密封圈51对应,这样就可以将第一密封圈51成功装进所述闭合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为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5至图6所示),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压盖2内的紧箍垫圈7,所述紧箍垫圈7位于所述压盖2的远离连接头本体1的一侧,所述紧箍垫圈7代替压盖2与所述垫圈4配合形成与管体9上的凸环91相吻合的环形凹槽20,所述紧箍垫圈7是由两个弧形半垫圈构成的;本实施例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由于所述紧箍垫圈7的存在,这样所述压盖2的内径就远远大于管体9的凸环91的外径,拆卸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管接头时,当将连接头本体1、压盖2内的第一支撑垫3、垫圈4、第一密封圈51、第二密封圈52和紧箍垫圈7取出时,所述压盖2便也可以顺利通过管体9的凸环91,从而所述压盖2也可以从所述管体9上取出,方便压盖2损坏后的更换和维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紧箍垫圈7是由两个弧形半垫圈构成的,这样有利于紧箍垫圈7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为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7至图8所示),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易拆快速连接管接头,包括压盖2,所述压盖2的一侧呈漏斗状,在所述压盖2内设有第一支撑垫3、垫圈4、第一密封圈51和第二密封圈52,所述第一支撑垫3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51用于与第二支撑垫相抵,所述第一支撑垫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圈52与所述垫圈4相抵,所述垫圈4与压盖2配合形成与管体9上的凸环91相吻合的环形凹槽20,使用时,管体的端口90始终平齐于或者低于与管体9同侧的压盖的内端口201。

本实用新型还可设为第四种实施方式(如图9至图10所示),第四种实施方式与第三种实施方式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压盖2内的紧箍垫圈7,所述紧箍垫圈7位于所述压盖的外端口202侧,所述紧箍垫圈7代替压盖2与所述垫圈4配合形成与管体9上的凸环91相吻合的环形凹槽20,所述紧箍垫圈7是由两个弧形半垫圈构成的。本实施例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由于所述紧箍垫圈7的存在,这样所述压盖2的内径就远远大于管体9的凸环91的外径,拆卸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管接头时,当将压盖2内的第一支撑垫3、垫圈4、第一密封圈51、第二密封圈52和紧箍垫圈7取出时,所述压盖2便也可以顺利通过管体9的凸环91,从而所述压盖2也可以从所述管体9上取出,方便压盖2损坏后的更换和维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紧箍垫圈7是由两个弧形半垫圈构成的,这样有利于紧箍垫圈7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头本体1除了是直通型的连接头本体之外,还可以是弯头连接头本体、三通连接头本体,图1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即连接头本体1是三通连接头本体,图1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即连接头本体1是弯头连接头本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