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容器钢瓶的监测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2686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容器钢瓶的监测阀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压力容器钢瓶的监测阀门。



背景技术:

监测阀门应用广泛,能运用在灭火瓶、氮钢瓶等瓶装气体的控制阀门;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装置是一套简单、低成本且高度可靠的独立系统,它无需任何电源,无需专门的烟、温感探测器,无需复杂的设备及管线,利用自身储压,依靠一根已经充压的火探管及一套火探瓶组就能快速、准确、有效地探测及扑灭火源,集报警和灭火于一体,将火患扑灭在最初阶段。既可大幅度降低工程的造价,也可降低每次灭火的费用,并且不会对人员造成任何伤害。采用火探装置,可由原来对较大封闭空间的房间保护改为直接对各种较小封闭空间的贵重设备进行保护。现在的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装置的监测阀门监测方式单一,不能及时检测出气态、液态及混合态的灭火药剂量,不能提醒使用人员及时更换,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不能及时检测出灭火药剂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压力容器钢瓶的监测阀门,能够监测钢瓶内的液态药剂及气态药剂,及时检查出异常,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容器钢瓶的监测阀门,包括容器阀、液位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容器阀内腔的气压传感器,所述容器阀的外侧设置有火探管接口、充气接口、出口、检测接口以及压力表,容器阀底侧设置有虹吸管;所述的检测接口上设置有与外部报警盒电连接的数据传输导线;所述的液位传感器设置在虹吸管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的容器阀为调压阀。当钢瓶内为液态时,其内部压力太高,必须减压才适合喷洒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出口设置有气体流量计。

作为优选,所述的报警盒设置有蜂鸣器及警报灯。

作为优选,所述的报警盒内设置有控制电路、供电装置及控制按键;所述的供电装置、控制按键、液位传感器以及气压传感器分别通过数据传输导线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当灭火器钢瓶内部的药剂量异常时,报警盒通过蜂鸣器及警报灯发出信号提醒使用人员及时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压力容器钢瓶的监测阀门,能够监测钢瓶内的液态药剂及气态药剂,及时检查出异常,发出警报,提醒使用人员,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钢瓶的监测阀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钢瓶的监测阀门的电路框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压力容器钢瓶的监测阀门,包括容器阀1、液位传感器2以及设置在容器阀1内腔的气压传感器4,所述容器阀1的外侧设置有火探管接口11、充气接口12、出口3、检测接口13以及压力表14,容器阀1底侧设置有虹吸管15;所述的检测接口11上设置有与外部报警盒电连接的数据传输导线5;所述的液位传感器2设置在虹吸管15内壁。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钢瓶的监测阀门,灭火剂为液态时,通过液位传感器2检测瓶组内的液位,从而反映瓶组内的药剂量,能够检测瓶组内液化的药剂;灭火剂为气态时通过气压传感器4检测气态的药剂,从而监测钢瓶内药剂的变化。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压力容器钢瓶的监测阀门,包括容器阀1、液位传感器2以及设置在容器阀1内腔的气压传感器4,所述容器阀1的外侧设置有火探管接口11、充气接口12、出口3、检测接口13以及压力表14,容器阀1底侧设置有虹吸管15;所述的检测接口11上设置有与外部报警盒电连接的数据传输导线5;所述的液位传感器2设置在虹吸管15内壁。

所述的容器阀1为调压阀。当钢瓶内为液态时,其内部压力太高,必须减压才适合喷洒使用。所述的出口设置有气体流量计。

所述的报警盒设置有蜂鸣器44及警报灯45。所述的报警盒内设置有控制电路41、供电装置42及控制按键43;所述的供电装置42、控制按键43、液位传感器2以及气压传感器4分别通过数据传输导线5与控制电路41电连接;其中,控制电路41为预设单片机控制电路,并且采用M68HC11型号的单片机,当灭火器钢瓶内部的药剂量异常时,报警盒通过蜂鸣器44及警报灯45发出信号提醒使用人员及时更换。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钢瓶的监测阀门,能够监测钢瓶内的液态药剂及气态药剂,及时检查出异常,发出警报,提醒使用人员,安全性高。当灭火药剂(如:二氧化碳气体)因高压储存,由常温常压下是气态的灭火药剂,储存状态变为液态储存时,通过内壁的液位传感器,监测瓶组内药剂的储存量。当灭火药剂在钢瓶内储存状态是气态时,通过容器阀内腔的气压传感器监测瓶组内的气压,从而监测瓶组内药剂的储存量。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