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桥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5264发布日期:2018-08-31 20:5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要求2016年11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358163的优先权,并且还要求2015年11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259679和2016年3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313212的权益。每个上述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合并,如同在此完全详细阐述一样。

本公开涉及对具有输入小齿轮和齿圈这种类型的车桥总成的改进,该输入小齿轮和齿圈经由配置为处理旋转负载和推力负载两者的单个轴承支撑以相对于桥壳旋转并进行轴向止推(axialthrust)。这些改进涉及将输入小齿轮轴承固定到桥壳,提供具有开放式差速器、限滑差速器、锁止式差速器和扭矩矢量分配配置的模块化车桥总成族,以及在具有锁止式差速器的车桥配置中配置桥壳和离合器。



背景技术:

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no.9,157,515和no.9,028,358公开了新型车桥总成,其对于用于客运车辆的传统索尔兹伯里和班卓式(salisburyandbanjo-style)车桥总成而言是一种改进。虽然这些配置在本领域中相对较新,但它们仍容许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提供本公开的大致概要,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范围或其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在一种形式中,本教导提供一种车桥总成,其包括壳体、输入小齿轮、小齿轮轴承、保持板、多个螺纹紧固件、差速器总成和齿圈。所述壳体限定小齿轮轴承孔。所述小齿轮轴承被接收在所述小齿轮轴承孔中,并相对于所述壳体支撑所述输入小齿轮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并沿所述第一轴线在相反方向上进行轴向止推。所述保持板在所述单个轴承的与所述壳体相反的端部上抵接所述单个轴承。所述螺纹紧固件围绕一螺栓分布圆设置,并且将所述保持板固定到所述壳体。所述螺纹紧固件具有中心线和大径。所述差速器总成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以围绕不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旋转。所述齿圈与所述输入小齿轮啮合,并被联接到所述差速器总成以随所述差速器总成围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第一数量的所述螺纹紧固件的中心线聚集在一部段中。所述部段跨越所述螺栓分布圆的小于180度,并以小于或等于所述螺纹紧固件的大径的五倍的距离从所述第一轴线径向向外延伸超过所述螺栓分布圆。较小的第二数量的所述螺纹紧固件不被设置在所述部段内。

在另一种形式中,本教导提供一种车桥总成,其包括桥壳组件、输入小齿轮、小齿轮轴承、齿圈、齿圈轴承、差速器总成、第一轴、第二轴和离合器。所述桥壳组件具有承载壳体和安装到所述承载壳体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承载壳体协作限定差速器腔,而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承载壳体协作限定离合器腔。所述输入小齿轮延伸到所述差速器腔中。所述小齿轮轴承相对于所述承载壳体支撑所述输入小齿轮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并沿所述第一轴线在相反方向上进行轴向止推。所述齿圈被设置在所述差速器腔中并与所述输入小齿轮啮合。所述齿圈轴承相对于所述承载壳体支撑所述齿圈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并沿所述第二轴线在相反方向上进行轴向止推。所述第二轴线不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所述差速器总成被接收在所述差速器腔中,并且被配置成接收成从所述齿圈接收旋转动力。所述差速器总成具有第一差速器输出部和第二差速器输出部。所述第一轴被驱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出部。所述第二轴被驱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差速器输出部。所述离合器被接收在所述离合器腔中并具有第一离合器构件和第二离合器构件。所述离合器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构件之间选择性地传递旋转动力。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被联接以随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出部旋转,而所述第二离合器构件被联接以随所述第二轴旋转。所述离合器是具有多个第一离合器片的多片式摩擦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具有第一环形安装部分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分径向外侧的第二环形安装部分。所述第一离合器片被不能旋转但能轴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分上。所述承载壳体限定环形突出部,所述环形突出部径向地在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分和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分之间轴向延伸到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中。

在又一种形式中,本教导提供一种车桥总成,其包括桥壳组件、输入小齿轮、小齿轮轴承、齿圈、齿圈轴承、差速器总成、第一轴、第二轴和扭矩矢量分配机构。所述桥壳组件具有承载壳体和安装到所述承载壳体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承载壳体协作限定差速器腔,而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承载壳体协作限定扭矩矢量分配腔。所述输入小齿轮延伸到所述差速器腔中。所述小齿轮轴承相对于所述承载壳体支撑所述输入小齿轮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并沿所述第一轴线在相反方向上进行轴向止推。所述齿圈被设置在所述差速器腔中并与所述输入小齿轮啮合。所述齿圈轴承相对于所述承载壳体支撑所述齿圈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并沿所述第二轴线在相反方向上进行轴向止推。所述第二轴线不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所述差速器总成被接收在所述差速器腔中,并且被配置成从所述齿圈接收旋转动力。所述差速器总成具有第一差速器输出部和第二差速器输出部。所述第一轴被驱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出部。所述第二轴被驱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差速器输出部。所述扭矩矢量分配机构被接收在所述扭矩矢量分配腔中并被配置成在空挡模式、第一扭矩矢量分配模式和第二扭矩矢量分配模式下操作,所述空挡模式不影响通过所述差速器总成传递到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旋转动力,在所述第一扭矩矢量分配模式下,传递通过所述第一轴的旋转动力相对于所述空挡模式减小,在所述第二扭矩矢量分配模式下,传递通过所述第二轴的旋转动力相对于所述空挡模式减小。

其它应用领域由在此提供的描述将变得显而易见。本概要中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旨在用于例示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所选实施例而非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的例示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至图4是穿过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车桥总成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另一示例性车桥总成的透视图;

图6是图5的车桥总成的一部分的前视图;和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另一示例性车桥总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在附图的若干视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第一车桥总成总体由附图标记10表示。车桥总成10可分别包括壳体组件12、输入小齿轮14、齿圈16、差速器总成18以及第一半轴20和第二半轴22。

壳体组件12可以包括主壳体30和第一端盖32。主壳体30可以由诸如铸铁、钢、铝或镁之类的适合的材料形成。在所提供的示例中,主壳体30在压铸过程中由铝形成。主壳体30可具有可限定小齿轮安装部36、齿圈安装部38、第一半轴安装部40和第一盖安装部42的壁构件34。小齿轮安装部36可限定沿第一轴线48设置的小齿轮孔46以及用于接收相关的轴承的一个或多个轴承安装部,该相关的轴承相对于主壳体30支撑输入小齿轮14围绕第一轴线48旋转。齿圈安装部38可被构造为环形毂50,其围绕第二轴线52设置并且可限定肩部54,肩部54可被设置在第一轴线48的与第一半轴安装部40相反的横向侧上。第一半轴安装部40可包括轴承孔58,该轴承孔58可与环形毂50同轴。第一盖安装部42可限定盖孔60和第一盖法兰62,盖孔60可围绕第二轴线52与环形毂50同轴地形成,第一盖法兰62可围绕盖孔60延伸。在所提供的示例中,盖孔60是阶梯状或埋头孔状,以便限定第一孔部分66、第二孔部分68和第一肩部70,第二孔部分68的直径与第一孔部分66相比可相对较小,第一肩部70可被设置在第一孔部分66和第二孔部分68之间。

第一端盖32可被配置成关闭主壳体30的设置有盖孔60的横向侧,并且可与主壳体30协作以形成差速器腔74。第一端盖32可由诸如铸铁、钢、铝或镁之类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所提供的特定示例的车桥总成10被配置成使得显著的推力负载不被传递到或通过第一端盖32,并且因此,第一端盖32可由塑料材料形成,塑料材料可包括诸如玻璃纤维的结构填充材料。第一端盖32可包括壁构件80,壁构件80可限定第二半轴安装部82和主壳体安装部84。第二半轴安装部82可限定可以与环形毂50同轴的轴承孔88。主壳体安装部84可被配置成与第一盖安装部42协作以将轴承孔88的轴线排列成与第二轴线52重合,并且便于将第一端盖32联接到主壳体30。在所提供的示例中,主壳体安装部84包括安装突出部90和第二盖法兰92。安装突出部90可沿第二轴线52在轴向方向上从第二盖法兰92延伸,并且可包括第一部分94和第二部分96,第一部分94和第二部分96可协作以限定肩部98。第二部分96的直径可以比第一部分94的直径大,并且可沿第二轴线52设置在第二盖法兰92和第一部分94之间。安装突出部90可被接收在盖孔60中,使得安装突出部90的第一部分94被接收在盖孔60的第二孔部分68的内径表面上(并且可选地以滑动配合方式接合该内径表面),安装突出部90的第二部分96被接收在盖孔60的第一孔部分66的内径表面上(并且可选地以滑动配合方式接合该内径表面),并且由第一盖法兰62和第二盖法兰92分别限定的平坦表面彼此邻接。诸如o形环的环形密封构件100可被接收在安装突出部90的第一部分94上,并且密封地接合到盖孔60的第一孔部分66的内径表面。附加地或替代地,垫片或密封剂材料(未示出)可被接收在第一盖法兰62和第二盖法兰92的平坦表面之间,以在主壳体30和第一端盖32之间形成液密密封。第一盖法兰62和第二盖法兰92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彼此联接,并且可被永久地彼此固定或者可松脱地彼此联接。在所提供的示例中,多个螺纹紧固件104被接收穿过形成在第二盖法兰92中的孔,并螺纹接合到形成在第一盖法兰62中的螺纹孔,从而将第一端盖32固定地但可松脱地联接到主壳体30。

在所提供的示例中,输入小齿轮14被描绘为准双曲面(螺旋锥形)小齿轮,从而第一轴线从第二轴线52偏离并且不与第二轴线52相交,但是将理解,输入小齿轮14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小锥齿轮。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输入小齿轮14以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no.9103427中描述的方式构造,其公开内容由此通过引用被合并,如同在此完全详细阐述一样。简言之,输入小齿轮14整体形成为包括轴部分150和小齿轮部分152。轴部分150限定集成轴承座圈156,并且可以是大体中空的以在其中接收小齿轮法兰158的一部分,小齿轮法兰158有助于将输入小齿轮14联接到诸如传动轴(未示出)的可旋转轴。在所提供的示例中,输入小齿轮14由四点角接触轴承160支撑以相对于主壳体30旋转,该四点角接触轴承160是用于在壳体组件12和输入小齿轮14之间传递推力负载的唯一装置。四点角接触轴承160可包括外座圈162、内座圈(即,集成轴承座圈156)和可被接收在外座圈162和内座圈156上的多个轴承滚珠166。外座圈162可包括第一座圈构件170和第二座圈构件172。第一座圈构件170可被接收在可与小齿轮孔46同轴的轴承安装部174中的第一个中,并抵接形成在小齿轮安装部36上的肩部。第二座圈构件172可被接收在小齿轮孔46中,并且可在轴承滚珠166的与第一座圈构件170相反的一侧上接合轴承滚珠166。环形保持板180可被接收为围绕输入小齿轮14,并固定地联接到主壳体30,以将第二座圈构件172固定在小齿轮孔46中并且可将预加载力施加到外座圈162。可以是滚珠轴承或滚柱轴承的第二轴承184可被接收在主壳体30中的第二轴承安装部186中,并且可接合可从小齿轮部分152延伸的轴构件188。虽然输入小齿轮14已被例示和描述为具有集成轴承座圈并且由四点角接触轴承支撑以相对于主壳体30旋转,但是将理解,可以替代地采用其它输入小齿轮配置,并且因此输入小齿轮14可以替代地由一对锥形滚柱轴承(未示出)支撑。

油封190可被固定地安装到环形保持板180。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油封190具有密封唇192,密封唇192由ptfe形成并且接合形成在输入小齿轮14上的油封表面194。为了确保油封190的密封唇192与油封表面194同轴地定位在主壳体30上,在使用多个螺纹紧固件196将环形保持板180固定到主壳体30之前,油封190可被组装到输入小齿轮14上,并且环形保持板180可抵接主壳体30(以允许油封表面194相对于主壳体30定位油封192和环形保持板180)。替代地,环形保持板180可被配置有定位特征部,诸如环形唇198,其可以在主壳体30的一部分上进行引导,从而将密封唇192定位成与油封表面194同轴。虽然油封190已被描述为具有由ptfe材料形成的密封唇192,但是将理解,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油封。

尽管已经将保持板180例示为相对薄壁的部件,但是将理解,保持板180可以如图5和图6中所示的以更强固的方式构造。以此方式构造允许(前)安装部fm与保持板180整合。

具体参见图6,螺纹紧固件196可围绕第一轴线48以聚集的方式设置,其不必是对称的。在所提供的示例中,螺纹紧固件196聚集在四点角接触轴承160经受相对高负载的区域中。该区域是螺纹紧固件196设置所围绕的螺栓分布圆bc的部段s。如果螺纹紧固件196的中心线被设置在由部段s界定的区域内或者以小于或等于螺纹紧固件196的大径的五(5)倍的距离(距第一轴线48)从其径向向外,则认为螺纹紧固件196在部段s内。部段s跨越小于180度并且优选地小于120度。在所示的例子中,部段s跨越小于90度。当部段s可围绕第一轴线48定向为使得设置在该部段内的螺纹紧固件196的数量超过设置在螺栓分布圆bc上但其中心线未落在部段s内的螺纹紧固件196的数量时,聚集发生。在所示的示例中,由于部段s跨越90度(其小于180度)并且部段s可被定向到所示的位置,所以发生螺纹紧固件196的聚集,这将四个螺纹紧固件196布置在部段s的区域内,或者以小于或等于螺纹紧固件196的大径的五(5)倍的距离从其径向向外,同时仅三个螺纹紧固件196在部段s的外侧沿着螺栓分布圆bc。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螺栓分布圆bc的直径可以大于小齿轮法兰158的直径,以在小齿轮法兰158已联接到输入小齿轮14之后,允许螺纹紧固件196插入穿过保持板180并拧紧至主壳体30。替代地,小齿轮法兰158可以是有圆齿的(scalloped),以为螺纹紧固件196和拧紧螺纹紧固件196所需的工具(例如,套筒扳手)提供间隙。

齿圈16可被设置在壳体组件12中的差速器腔74中以围绕第二轴线52旋转,并且可以啮合到输入小齿轮14的小齿轮部分152。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齿圈16以在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no.9103427中描述的方式构造。简言之,齿圈16可限定集成轴承座圈204,并且可以为大体中空的以在其中接收主壳体30的环形毂50的一部分。在所提供的示例中,齿圈16由四点角接触轴承206支撑以相对于主壳体30旋转,该四点角接触轴承206是用于在壳体组件12与齿圈16之间传递推力负载的唯一装置。四点角接触轴承206可包括外座圈(即,集成轴承座圈204)、内座圈208和可被接收在外座圈204和内座圈208上的多个轴承滚珠210。内座圈208可包括第一座圈构件212和第二座圈构件214。第一座圈构件212可被接收在可形成在环形毂50上的轴承安装部220中的第三个中。轴承安装部220中的第三个可限定肩部,第一座圈构件212可抵接该肩部。第二座圈构件214可被接收在环形毂50上并且可在轴承滚珠210的与第一座圈构件212相反的一侧上接合轴承滚珠210。环形保持板222可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224被安装到环形毂50的轴向端,该多个螺纹紧固件224延伸穿过环形保持板222中的孔并且被接收在形成在主壳体30中的螺纹孔中,从而将保持板222固定地联接到主壳体30并且向内座圈208施加预加载力。

差速器总成18可以是能够在齿圈16与第一半轴20和第二半轴22之间传递旋转动力的任何类型的机构。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差速器总成18是具有内齿轮300、行星架302、多个行星齿轮304和太阳齿轮306的开放式正齿轮差器。内齿轮300可被定尺寸为在与齿圈16相反的一侧稍微突出于行星齿轮304,并且可以在包括冷精压内齿轮300的内齿的过程中形成。内齿轮300可(例如通过螺纹紧固件或一个或多个焊接部)被固定地联接到齿圈16。行星架302可包括第一架体310、第二架体312以及在第一架体310和第二架体312之间延伸的多个架销314。第一架体310可包括环形突出部320,该环形突出部320可被接收到主壳体30上的环形毂50中。诸如滚柱轴承322的轴承可被接收在环形毂50和环形突出部320之间,以支撑第一架体310相对于主壳体30旋转。第二架体312可具有带内花键或内齿的孔口330。架销314可在第一架体310和第二架体312之间延伸。每个行星齿轮304可被轴颈地(journally)支撑在架销314中对应的一个上。在所提供的示例中,行星齿轮304包括多个行星齿轮副。每个行星齿轮副由与内齿轮300的齿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332以及与第一行星齿轮332和太阳齿轮306的齿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未具体示出)组成。在所提供的示例中,轴承334被设置在每个行星齿轮304和其相关联的架销314之间。太阳齿轮306可限定带内花键或内齿的孔口340。

第一半轴20可被接收通过主壳体30中的第一轴孔350,该第一轴孔350同轴地延伸穿过环形毂50。第一半轴20可包括带外花键或外齿的部段352,其可接合到太阳齿轮306中的带内花键的孔口340,使得第一半轴20不能旋转地联接到太阳齿轮306。第一半轴轴承360可被接收在第一半轴安装部40中的轴承孔58中,并且可支撑第一半轴20相对于主壳体30旋转。在所提供的示例中,主壳体30的壁构件34限定围绕第二轴线52与轴承孔58同轴但从轴承孔58轴向偏移地延伸的环形壁370。第一车桥密封件372可被接收到环形壁370中并且可密封地接合环形壁370和第一半轴20。

第二半轴22可被接收在形成于第一端盖32中的第二轴孔400中。第二半轴22可包括带外花键或外齿的部段402,其可接合到第二架体312中的带内花键的孔口330,使得第二半轴22不能旋转地联接到行星架302。第二半轴轴承406可被接收在第二半轴安装部82中的轴承孔88中,并且可支撑第二半轴22相对于第一端盖32旋转。在所提供的示例中,第一端盖32的壁构件80限定围绕第二轴线52与轴承孔88同轴但从轴承孔88轴向偏移地延伸的环形壁410。第二车桥密封件412可被接收到环形壁中并且可密封地接合环形壁410和第二半轴22。

参见图2,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第二车桥总成总体由附图标记10a表示。车桥总成10a大致类似于车桥总成10(图1),不同之处在于车桥总成10a包括具有螺旋齿轮组的机械限滑差速器总成18a。更具体地说,差速器总成18a是具有内齿轮300a、行星架302a、多个行星齿轮304a和太阳齿轮306a的开放式螺旋齿轮差速器。内齿轮300a可(例如通过螺纹紧固件或一个或多个焊接部)被固定地联接到齿圈16,并且包括内螺旋齿轮齿。行星架302a可包括第一架体310a和第二架体312a,第二架体312a可固定地联接到第一架体310a。行星架302a可限定多个小齿轮槽窝500,行星齿轮304a可被接收在该多个小齿轮槽窝500中。第一架体310a可包括可被接收到主壳体30上的环形毂50中的环形突出部320a、带内花键或内齿的孔口340a、以及第一推力构件504。诸如滚柱轴承322的轴承可被接收在环形毂50与环形突出部320a之间以支撑第一架体310a相对于主壳体30旋转。第一半轴20上的带外花键的部段352可接合到带内花键的孔口340a,从而将第一半轴20不能旋转地联接到第一架体310a。第一推力构件504可以是可靠近形成在齿圈16上的第二推力构件508设置的环形结构。第一环形推力垫片510可被接收在第一推力构件504和第二推力构件508之间。第二架体312可被安装在形成在内齿轮300a上的环形突出部510上。可以使用诸如内部卡环512的保持器来限制第二架体312沿第二轴线52在远离内齿轮300a的方向上移动。

在所提供的示例中,行星齿轮304a包括多个行星齿轮副,并且每个行星齿轮副被接收在小齿轮槽窝500中对应的一个中。每个行星齿轮副由与内齿轮300a的螺旋齿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332a以及与第一行星齿轮332a的螺旋齿和太阳齿轮306a的螺旋齿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未具体示出)组成。第一行星齿轮(332a)和第二行星齿轮之间的扭矩传递使每个行星齿轮副的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抵靠它们关联的小齿轮槽窝500的内表面滑动。太阳齿轮306a可限定带内花键或内齿的孔口330a和其上接收第二架体312a的环形突出部520。第二半轴22上的带外花键的部段402可与太阳齿轮306a中的带内花键的孔口330a接合,从而将太阳齿轮306a和第二半轴22不能旋转地联接。第二环形推力垫片524可被接收在第二架体312a和太阳齿轮306a之间。第三环形推力垫片526可被接收在太阳齿轮306a和第一架体310a之间。

将理解,由于构成差速器总成18a的齿轮装置的螺旋构型,在车桥总成10a操作期间将产生推力。例如,当旋转动力从齿圈16传递到差速器总成18a以驱动第一半轴20和第二半轴22(即,驱动状态)时,第二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306a之间的啮合可产生可从太阳齿轮306a朝向第一架体310a引导的推力。驱动状态下的推力负载可从太阳齿轮306a通过第三环形推力垫片526传递到第一架体310a,传递通过第一环形推力垫片510并传递到齿圈16中。将理解,第一环形推力环510和第三环形推力环526可被配置成提供第一偏压比。作为另一示例,当旋转动力从差速器总成18a传递到齿圈16(即,滑行状态)时,第二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306a之间的啮合可产生可从太阳齿轮306a通过第二环形推力环524引导到第二架体312a中的推力。将理解,第二环形推力环524可被配置成提供第二偏压比。第一环形推力环510和第三环形推力环526和/或第二环形推力环524的各种特性可被选择而以期望的方式改变第一偏压比和第二偏压比。这些特性包括:形成推力环的材料、推力环的构型和表面积、推力环的热处理、施加到推力环上的涂层和/或镀层,以及在推力环或者与该推力环接触的部件上的一种或多种摩擦材料的使用。

参见图3,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第三车桥总成总体由附图标记10b表示。车桥总成10b大致类似于车桥总成10(图1),不同之处在于车桥总成10b包括锁紧离合器600,并且壳体组件12b已被更改为能够容纳锁紧离合器600。

壳体组件12b大致类似于壳体组件12(图1),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第二端盖602,并且主壳体30b被更改以接收第二端盖602。主壳体30b的壁构件34b限定环形壁370b、第二环形壁604和第二盖安装部608。环形壁370b的外径表面和第二环形壁604的内径表面可被机加工为使得它们同轴并协作以限定活塞腔610。第二盖安装部608可限定盖孔612和可围绕盖孔612延伸的第三盖法兰614,盖孔612可围绕第二轴线52与环形毂50同轴形成。在所提供的示例中,盖孔612是阶梯状或埋头孔状,以限定第一孔部分620、第一肩部622和第二孔部分624,第二孔部分624的直径与第一孔部分620的直径相比可相对较小。

为了使形成主壳体30b的铸件可与主壳体30(图1)共用,铸件被形成有可根据需要机加工以形成第二环形壁604和第二盖安装部608的结构。将理解,当要形成主壳体30(图1)时,不需要机加工该附加结构。此外,将理解,当要铸件被用于形成主壳体30b时,第一半轴安装部40(图1)中的轴承孔58(图1)和环形壁370b的内径表面不需要被机加工。

第二端盖602可被配置为与主壳体30b协作以形成离合器腔630。第二端盖602可由诸如铸铁、钢、铝或镁之类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第二端盖602可包括壁构件632,该壁构件632可限定第三半轴安装部634和主壳体安装部636。第三半轴安装部634可限定轴承孔638和环形壁640,轴承孔638可被配置成接收可支撑第一半轴20b相对于壳体组件12b旋转的第一半轴轴承360,第一车桥密封件372可被接收到环形壁640中。主壳体安装部636可被配置成与盖安装部608协作以将轴承孔638的轴线排列成与第二轴线52重合,并且便于将第二端盖602联接到主壳体30b。在所提供的示例中,主壳体安装部636包括安装突出部634和第四盖法兰646。安装突出部634可沿第二轴线52在轴向方向上从第四盖法兰646延伸,并且可包括第一部分650、肩部652和第二部分654,第二部分654可通过肩部652与第一部分650分离。第二部分654的直径可以大于第一部分650的直径,并且可沿第二轴线52设置在第四盖法兰646和第一部分650之间。安装突出部634可被接收在盖孔608中,使得安装突出部634的第一部分650被接收在盖孔612的第二孔部分624的内径表面上(并且可选地以滑动配合方式接合该内径表面),安装突出部634的第二部分654被接收在盖孔608的第一孔部分620的内径表面上(并且可选地以滑动配合方式接合该内径表面),并且分别由第三盖法兰614和第四盖法兰646限定的平坦表面彼此邻接。诸如o形环之类的环形密封构件660可被接收在安装突出部634的第一部分650上,并且密封地接合到盖孔608的第二孔部分620的内径表面。附加地或替代地,垫片或密封材料(未示出)可被接收在第三盖法兰614和第四盖法兰646的平坦表面之间,以在主壳体30b和第二端盖602之间形成液密密封。第三盖法兰614和第四盖法兰646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彼此联接,并且可被永久地彼此固定或者可松脱地彼此联接。在所提供的示例中,多个螺纹紧固件664被接收穿过形成在第四盖法兰646中的孔,并且螺纹接合到形成在第三盖法兰614中的螺纹孔,从而将第二端盖602固定但可松脱地联接到主壳体30b。

锁紧离合器6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离合器,并且可被集成到车桥总成中以选择性地抑制第一半轴20b和第二半轴22之间的速度差。在所提供的特定示例中,锁紧离合器600是具有第一离合器构件650、第二离合器构件660、离合器单元(clutchpack)662、离合器弹簧664和离合器活塞668的液压操作的多片式摩擦离合器。

第一离合器构件650可被联接到第一架体310b以随其旋转。例如,第一架体310b上的环形突出部320b可相对于图1的实施例延长,并且可包括可由第一离合器构件650的第一环形安装部分672接合的带外花键或外齿的部段670。将理解,虽然环形突出部320b被例示为与第一架体310b整体且一体地形成,但是环形突出部320b和第一架体310b可被形成为以适当的方式(诸如通过摩擦焊接)固定联接在一起的分立的部件。第一离合器构件650可进一步包括第二环形安装部分674和第一径向延伸部分674,第二环形安装部分674可围绕第一环形安装部分672同轴设置,第一径向延伸部分674可将第一环形安装部分672联接到第二环形安装部分674。

第二离合器构件660可被联接以随第一半轴20b旋转。在所提供的示例中,第一半轴20b包括带外花键的部段680,其接合到由第二离合器构件660的第三环形安装部分682形成的带内花键的部段。第三环形安装部分682可被接收在第一环形安装部分672内。第二离合器构件660可进一步包括第四环形安装部分684和第二径向延伸部分684,第四环形安装部分684可围绕第二环形安装部分674和第三环形安装部分682同轴设置,第二径向延伸部分684可将第三环形安装部分682联接到第四环形安装部分684。

离合器单元662可包括压盘690、多个第一摩擦片692和多个第二摩擦片694。压盘690和第二摩擦片694可被不能旋转但能轴向滑动地接合到第二环形安装部分674。第一摩擦片692可以被不能旋转但能轴向滑动地接合到第四环形安装部分684,并且与第二摩擦片694并可选地与压盘690交错。压盘690可沿第二轴线5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第一摩擦片692与第二摩擦片694彼此接合,以允许在第一离合器构件650和第二离合器构件660之间传递预定量的旋转动力(即,扭矩),在第二位置,第一摩擦片692与第二摩擦片694彼此相对较少地接合。在第二位置,第一摩擦片692与第二摩擦片694可以彼此安全脱离接合,或者可以仅仅彼此触碰,或者可以以比它们在第一位置中接合的程度小的程度接合。

离合器弹簧664可被配置为将压盘690朝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一偏压。在所提供的示例中,离合器弹簧664包括多个螺旋压缩弹簧,该多个螺旋压缩弹簧被设置在压盘690和第一径向延伸部分674之间,并且将压盘690朝第二位置偏压。

离合器活塞668可被接收在活塞腔610中,并且可被密封地但滑动地接合环形壁370b的外径表面和第二环形壁604的内径表面。在所提供的示例中,离合器活塞668被描绘为具有组装到离合器活塞668的其余部分的分立密封件,诸如o形环式密封件,但是将理解,密封件中的一个或两个可被配置为唇形密封件,可以被二次成型至(即有内聚力地结合至)离合器活塞668的其余部分上。活塞腔610可联接到液压的源(未示出),该液压可被选择性地施加到离合器活塞668以驱动压盘690进入第一位置。轴向推力轴承696可被接收在离合器活塞668和压盘690之间,以及第二径向延伸部分684和第二端盖602的壁构件632之间。可选地,轴向推力轴承698可被接收在第一径向延伸部分674和第二径向延伸部分684之间。

当锁紧离合器600未被操作(即,液压未施加到离合器活塞668上以使离合器弹簧664可将压盘690移动到第二位置中)时,差速器总成18b以开放式差速器的方式操作。当锁紧离合器600被操作(即,液压被施加到离合器活塞668以使压盘690移动到第一位置)时,锁紧离合器600将第一半轴20b联接到第一架体310b以共同旋转。由于第一架体310b与第一架体310和第二半轴22同步旋转,所以锁紧离合器600的操作引起第一半轴20b和第二半轴22的共同旋转,使得第一半轴20b和第二半轴22之间的速度差被抑制。

参见图7,示出类似于图3的车桥总成的车桥总成的一部分。在该示例中,压盘690被描绘为包括邻接离合器弹簧664的弹簧支脚sf。压盘690可在其轴向位于第一离合器构件650内并且径向位于第一环形安装部分672和第二环形安装部分674之间的径向内侧终止。附加地,环形壁370b可以比图3的示例中所例示的环形壁370b略长,以便轴向地在第一离合器构件650内并且径向地在第一环形安装部分672和第二环形安装部分674之间终止。以此方式配置环形壁370b有助于将润滑剂引导至第一离合器构件650中。

参见图4,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第四车桥总成总体由附图标记10c表示。车桥总成10c大致类似于车桥总成10b(图3),不同之处在于车桥总成10c包括扭矩矢量分配机构700,而不是锁紧离合器600(图3),并且壳体组件12c已被更改为能够容纳扭矩矢量分配机构700。

壳体组件12c大体类似于壳体组件12b(图3),不同之处在于壳体组件12c包括第三端盖602c,并且主壳体30c被更改成在第一半轴安装部40中包括(机加工的)轴承孔58。第三端盖602c大致类似于第二端盖602(图3),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带内花键或内齿的孔口702和第二活塞腔704。

扭矩矢量分配机构700可包括第一太阳齿轮710、第二太阳齿轮712、第三太阳齿轮714、多个复合行星齿轮716、行星架718、第一扭矩矢量分配离合器720和第二扭矩矢量分配离合器722。

第一太阳齿轮710可被固定地联接到第一架体310b。在所提供的示例中,第一太阳齿轮710具有带内花键的孔口726,其被接合到第一架体310b的环形突出部320b上的带外花键的部段。第二太阳齿轮712可被固定地联接到第一半轴20b。在所提供的示例中,第二太阳齿轮712具有带内花键的孔口728,该带内花键的孔口728被接合到第一半轴20b上的带外花键的部段730。第三太阳齿轮714可被能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半轴20b上。轴承734可被接收在第三太阳齿轮714与第一半轴20b之间。

每个复合行星齿轮716包括彼此联接以共同旋转的第一行星齿轮740、第二行星齿轮742和第三行星齿轮744。第一行星齿轮740与第一太阳齿轮710啮合,第二行星齿轮742与第二太阳齿轮712啮合,并且第三行星齿轮744与第三太阳齿轮714啮合。

行星架718可包括架体750和多个架销752(仅示出一个)。架体750可通过第一轴承756和第二轴承758被支撑以相对于壳体组件12c旋转,第一轴承756可被接收在第一半轴安装部40中的轴承孔58中,第二轴承758可被设置在架体750和第三太阳齿轮714之间。每个架销752可被安装到架体750,并且可轴颈地支撑复合行星齿轮716中相关的一个。

第一扭矩矢量分配离合器720可以是任意类型的产生可变力的离合器,诸如具有第一内离合器毂760、第一离合器单元762和第一活塞筒764的液压操作的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第一内离合器毂760可被形成在架体750上,并且可包括带齿或花键的毂构件。第一离合器单元762可包括第一反作用构件770、多个第一离合器片772、多个第二离合器片774和压盘776。第一反作用构件770可被不能旋转且轴向地固定到第三端盖602c中的带内花键的孔口702的花键。第一离合器片772可以被能轴向滑动但不能旋转地联接到第一内离合器毂760。第二离合器片774可以与第一离合器片772交错,并且可以被能轴向滑动但不能旋转地联接到第三端盖602c中的带内花键的孔口702的内花键。压盘776可以被能轴向滑动但不能旋转地安装在带内花键的孔口702的内花键上。第一活塞筒764可包括第一活塞780和复位弹簧筒782。第一活塞780可被接收在主壳体30c上的活塞腔610中,并且可以密封地但滑动地接合到环形壁370b的外径表面和第二环形壁604的内径表面。活塞腔610可联接到液压的源(未示出),该液压可被选择性地施加到第一活塞780以将压盘776朝第一反作用构件770驱动。复位弹簧筒782可包括多个螺旋压缩弹簧,其可围绕环形壁370b安装并且被固定至环形壁370b。复位弹簧筒782的螺旋压缩弹簧可沿第二轴线52在远离第一反作用构件770的方向上偏压第一活塞780。

第二扭矩矢量分配离合器722可以是任意类型的产生可变力的离合器,诸如具有第二内离合器毂860、第二离合器单元862和第二活塞筒864的液压操作的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第二内离合器毂860可被联接到第三太阳齿轮714以共同旋转,并且可包括带齿或花键的毂构件。第二离合器单元862可包括第二反作用构件870、多个第一离合器片872、多个第二离合器片874和第二压盘876。第二反作用构件870可被不能旋转且轴向地固定到第三端盖602c中的带内花键的孔口702的花键。第一离合器片872可以被能轴向滑动但不能旋转地联接到第二内离合器毂860。第二离合器片874可与第一离合器片872交错,并且可被能轴向滑动但不能旋转地联接到第三端盖602c中的带内花键的孔口702的内花键。第二压盘876可以被能轴向滑动但不能旋转地安装在带内花键的孔口702的内花键上。第二活塞筒864可包括第二活塞880和第二复位弹簧筒882。第二活塞880可被接收在第三端盖602c中的第二活塞腔704中,并且可以密封地但滑动地接合到第三端盖602c。第二活塞腔704可联接到液压的源(未示出),该液压可被选择性地施加到第二活塞880,以将第二压盘876朝第二反作用构件870驱动。第二复位弹簧筒882可包括多个螺旋压缩弹簧,其可围绕第三端盖602c上的环形壁890被安装并被固定到第三端盖602c上的环形壁890,该环形壁890限定第二活塞腔704的内径表面。第二复位弹簧筒864的螺旋压缩弹簧可沿第二轴线52在远离第二反作用构件870的方向上偏压第二活塞880。

当扭矩矢量分配机构700未被操作时,液压流体不被提供到第一活塞780或第二活塞880,从而第一扭矩矢量分配离合器720和第二扭矩矢量分配离合器722不影响差速器总成18b的正常(开放式)配置。在第一半轴20b和第二半轴22以不同的速率旋转的情况下,第一太阳齿轮710和第二太阳齿轮712之间的相对旋转将引起行星架718围绕第二轴线52的相应旋转。

扭矩矢量分配机构700可以在第一扭矩矢量分配模式和第二扭矩矢量分配模式下操作,以将更多的扭矩传递到第一半轴20b和第二半轴22中的一个,并减少传递到第一半轴20b和第二半轴22中的另一个的扭矩量。第一扭矩矢量分配离合器720的操作(即,向第一活塞780施加液压以将第一压盘776朝第一反作用构件770驱动)可使行星架718围绕第二轴线52的旋转减缓或停止。由于第一太阳齿轮710和第二太阳齿轮712之间的节径的差异,相对较小的第二太阳齿轮712将比相对较大的第一太阳齿轮710旋转得相对更快,从而导致更多的扭矩传递到第一半轴20b,并且传递到第二半轴22的扭矩量相应减少。第二扭矩矢量分配离合器722的操作(即,向第二活塞880施加液压以将第二压盘876朝第二反作用构件870驱动)可以加速复合行星齿轮716的旋转并导致行星架718围绕第二轴线52的旋转方向反向。由于第一太阳齿轮710和第二太阳齿轮712之间的节径的差异,行星架718的反向旋转将对传递到第二太阳齿轮712的扭矩具有相对较大的负面影响,并且因此更多的扭矩(经由第一行星架718b)传递到第二半轴22,并且传递到第一半轴20b的扭矩量相应减少。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提供了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其不旨在穷举或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例的单独元件或特征通常不限于该特定实施例,而是在适用的情况下可互换并且可被用于选定的实施例中,即使没有特别示出或描述。特定实施例的单独元件或特征在也可以以许多方式改变。这样的改变不被认为是脱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样的更改旨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车桥总成,包括:

限定小齿轮轴承孔的壳体;

输入小齿轮;

小齿轮轴承,被接收在所述小齿轮轴承孔中,并相对于所述壳体支撑所述输入小齿轮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并沿所述第一轴线在相反方向上进行轴向止推;

保持板,在所述单个轴承的与所述壳体相反的端部上抵接所述单个轴承;

将所述保持板固定到所述壳体的多个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围绕一螺栓分布圆设置,所述螺纹紧固件具有中心线和大径;

差速器总成,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以围绕不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旋转;和

齿圈,与所述输入小齿轮啮合,并被联接到所述差速器总成以随所述差速器总成围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

其中所述多个螺纹紧固件不以共同的间隔对称地间隔开,其中所述多个螺纹紧固件由第一数量的所述螺纹紧固件和第二数量的所述螺纹紧固件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数量的所述螺纹紧固件的中心线聚集在一部段中,所述部段跨越所述螺栓分布圆的小于180度并以小于或等于所述螺纹紧固件的大径的五倍的距离从所述第一轴线径向向外延伸超过所述螺栓分布圆,其中所述第二数量的所述螺纹紧固件不被设置在所述部段内,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桥总成,其中所述部段跨越所述螺栓分布圆的120度或更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桥总成,其中所述部段跨越所述螺栓分布圆的90度或更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桥总成,进一步包括固定联接至所述保持板的车桥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桥总成,其中所述小齿轮轴承为四点角接触轴承。

6.一种车桥总成,包括:

桥壳组件,具有承载壳体和安装到所述承载壳体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承载壳体协作限定差速器腔,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承载壳体协作限定离合器腔;

延伸到所述差速器腔中的输入小齿轮;

小齿轮轴承,相对于所述承载壳体支撑所述输入小齿轮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并沿所述第一轴线在相反方向上进行轴向止推;

在所述差速器腔中并与所述输入小齿轮啮合的齿圈;

齿圈轴承,相对于所述承载壳体支撑所述齿圈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并沿所述第二轴线在相反方向上进行轴向止推,其中所述第二轴线不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

差速器总成,被接收在所述差速器腔中,并被配置成从所述齿圈接收旋转动力,所述差速器总成具有第一差速器输出部和第二差速器输出部;

第一轴,被驱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出部;

第二轴,被驱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差速器输出部;和

离合器,被接收在所述离合器腔中并具有第一离合器构件和第二离合器构件,所述离合器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构件之间选择性地传递旋转动力,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被联接以随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出部旋转,所述第二离合器构件被联接以随所述第二轴旋转;

其中所述离合器是具有多个第一离合器片的多片式摩擦离合器,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具有第一环形安装部分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分径向外侧的第二环形安装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片被不能旋转但能轴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分上,并且其中所述承载壳体限定环形突出部,所述环形突出部径向地在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分和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分之间轴向延伸到所述第一离合器构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桥总成,其中所述离合器进一步包括压盘,所述压盘具有径向内端,所述径向内端终止于径向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部分和所述第二环形安装部分之间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桥总成,其中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出部包括行星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桥总成,其中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出部进一步包括固定联接至所述行星架的环形突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桥总成,其中所述环形突出部被焊接至所述行星架。

11.一种车桥总成,包括:

桥壳组件,具有承载壳体和安装到所述承载壳体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承载壳体协作限定差速器腔,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承载壳体协作限定扭矩矢量分配腔;

延伸到所述差速器腔中的输入小齿轮;

小齿轮轴承,相对于所述承载壳体支撑所述输入小齿轮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并沿所述第一轴线在相反方向上进行轴向止推;

在所述差速器腔中并与所述输入小齿轮啮合的齿圈;

齿圈轴承,相对于所述承载壳体支撑所述齿圈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并沿所述第二轴线在相反方向上进行轴向止推,其中所述第二轴线不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

差速器总成,被接收在所述差速器腔中,并被配置成从所述齿圈接收旋转动力,所述差速器总成具有第一差速器输出部和第二差速器输出部;

第一轴,被驱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出部;

第二轴,被驱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差速器输出部;和

接收在所述扭矩矢量分配腔中的扭矩矢量分配机构,所述扭矩矢量分配机构被配置成在空挡模式、第一扭矩矢量分配模式和第二扭矩矢量分配模式下操作,所述空挡模式不影响通过所述差速器总成传递到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旋转动力,在所述第一扭矩矢量分配模式下,传递通过所述第一轴的旋转动力相对于所述空挡模式减小,在所述第二扭矩矢量分配模式下,传递通过所述第二轴的旋转动力相对于所述空挡模式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桥总成,其中所述扭矩矢量分配机构包括第一摩擦离合器,所述第一摩擦离合器将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出部可变地联接至所述桥壳组件以产生第一制动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桥总成,其中所述扭矩矢量分配机构包括第二摩擦离合器,所述第二摩擦离合器将所述第二差速器输出部可变地联接至所述桥壳组件以产生第二制动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