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大冲击的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965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大冲击的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大冲击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减震储能机构中气缸被压缩后,气缸中活塞两侧的空间体积变化率因为活塞杆的存在是不一样的;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增加补偿空间,这种方法的使用会造成机构复杂度提升。所以设计一种活塞能够根据活塞杆的移动调节活塞本身的厚度以适应活塞两侧的空间变化的减震储能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抗大冲击的减震器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抗大冲击的减震器,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抗大冲击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支撑板、减震弹簧、缓冲机构、下支撑板、马达进气口、马达出气口、马达支撑、气动马达、发电机、电机支撑,其中缓冲机构的一端安装下支撑板上;缓冲机构的另一端安装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嵌套在缓冲机构外侧;马达支撑安装在下支撑板的外圆面上;气动马达上具有马达出气口和马达进气口;气动马达安装在马达支撑上;发电机通过三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电机支撑安装在驱动马达上侧,且发电机的输入轴与气动马达的马达转轴连接。

上述缓冲机构包括推杆、上活塞板、第一转轴、触发齿条、第二转轴、第三螺纹杆、压缩弹簧、缓冲弹簧、第四转轴、下活塞板、螺旋片、活塞外壳、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活塞进气管、齿牙安装轮、第一涡卷弹簧、第二涡卷弹簧、单向环、转轴支撑、第四齿轮、推杆孔、活塞出气管、齿条孔、拨动齿牙,其中活塞外壳一侧的端面上具有推杆孔;活塞进气管安装在活塞外壳具有推杆孔一侧的端面上,且活塞进气管与活塞外壳内侧相通;活塞出气管安装在活塞外壳未具有推杆孔一侧的外圆面上,且活塞进气管与活塞外壳内侧相通;活塞外壳未具有推杆孔的一端安装在下支撑板上;下活塞板上具有齿条孔;下活塞板安装在活塞外壳内侧,且下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下侧的端面之间安装有一个压缩弹簧;第四转轴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上,且位于下活塞板上侧;第四转轴与下活塞板之间安装有第一涡卷弹簧,且第一涡卷弹簧的内端安装在第四转轴上,第一涡卷弹簧的外端安装在下活塞板上;齿牙安装轮的外圆面上具有拨动齿牙;齿牙安装轮安装在第四转轴上;螺旋片安装在第四转轴的另一端;第三螺纹杆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上,且位于下活塞板上侧;第二齿轮分为光滑端和齿牙端;第二齿轮光滑端的外圆面上具有拨动齿牙;第二齿轮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第二齿轮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三螺纹杆上,且第二齿轮上的拨动齿牙与齿牙安装轮上的拨动齿牙配合;第二齿轮上的拨动齿牙和齿牙安装轮上的拨动齿牙分别与螺旋片配合;第二齿轮与下活塞板之间安装有第二涡卷弹簧,且第二涡卷弹簧的内端安装在第二齿轮上,第二涡卷弹簧的外端安装在下活塞板上;第一转轴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上,且位于下活塞板上侧;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上的齿牙端啮合;第二转轴的一端具有锥齿;第二转轴通过转轴支撑安装在下活塞板上侧,且第二转轴具有锥齿的一端与第一齿轮之间通过单向环连接;第四齿轮安装在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上活塞板安装在活塞外壳内侧,且上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上侧的端面之间安装有一个压缩弹簧;推杆的一端安装在上活塞板上,且推杆的另一端穿过推杆孔与上支撑板连接;上活塞板和下活塞板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齿牙安装轮和第四齿轮分别位于下活塞板上侧的两端;螺旋片与缓冲弹簧配合;触发齿条的一端安装在上活塞杆上;触发齿条的另一端与第四齿轮啮合;触发齿条与齿条孔配合。

上述活塞进气管与马达出气口通过软管连接;活塞出气管与马达进气口通过软管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单向环包括单向内环、单向外环,其中单向内环与第一齿轮连接;单向外环的一端具有锥齿;单向外环与第二转轴上的锥齿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上活塞板通过导块与导槽的配合安装在活塞外壳内侧;下活塞板通过导块与导槽的配合安装在活塞外壳内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齿轮在向上移动过长中;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完全脱离时,第二齿轮未脱离第三螺纹杆。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缓冲弹簧的弹性强度为100mpa,通过多次实验当缓冲弹簧的弹性强度为100mpa时,下活塞板在初始移动过程中下活塞板与活塞外壳之间的气体对下活塞板的影响最小;压缩弹簧的弹性强度为1mpa,通过多次实验当压缩弹簧的弹性强度为1mpa时,下活塞板在初始移动过程中压缩弹簧壳可忽略不计。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活塞外壳内侧位于上活塞板和下活塞板两侧的空间内充满高压氦气。

相对于传统的减震器技术,本发明设计的减震器中的活塞能够根据活塞杆的移动调节活塞本身的厚度以适应活塞两侧的空间变化。

本发明中缓冲机构的一端安装下支撑板上;缓冲机构的另一端安装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嵌套在缓冲机构外侧;气动马达安装在马达支撑上;发电机通过三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电机支撑安装在驱动马达上侧,且发电机的输入轴与气动马达的马达转轴连接;对于缓冲机构,活塞外壳未具有推杆孔的一端安装在下支撑板上;下活塞板上具有齿条孔;下活塞板安装在活塞外壳内侧,且下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下侧的端面之间安装有一个压缩弹簧;第四转轴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上;第四转轴与下活塞板之间安装有第一涡卷弹簧;齿牙安装轮安装在第四转轴上;螺旋片安装在第四转轴的另一端;螺旋片与缓冲弹簧配合;第三螺纹杆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上;第二齿轮分为光滑端和齿牙端;第二齿轮光滑端的外圆面上具有拨动齿牙;第二齿轮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第二齿轮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三螺纹杆上,且第二齿轮上的拨动齿牙与齿牙安装轮上的拨动齿牙配合;第二齿轮上的拨动齿牙和齿牙安装轮上的拨动齿牙分别与螺旋片配合;第二齿轮与下活塞板之间安装有第二涡卷弹簧;第一转轴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上;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上的齿牙端啮合;第二转轴的一端具有锥齿;第二转轴通过转轴支撑安装在下活塞板上侧,且第二转轴具有锥齿的一端与第一齿轮之间通过单向环连接;第四齿轮安装在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上活塞板安装在活塞外壳内侧,且上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上侧的端面之间安装有一个压缩弹簧;推杆的一端安装在上活塞板上,且推杆的另一端穿过推杆孔与上支撑板连接;上活塞板和下活塞板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触发齿条的一端安装在上活塞杆上;触发齿条的另一端与第四齿轮啮合;活塞进气管与马达出气口通过软管连接;活塞出气管与马达进气口通过软管连接。本发明中单向内环与第一齿轮连接;单向外环的一端具有锥齿;单向外环与第二转轴上的锥齿啮合。上活塞板通过导块与导槽的配合安装在活塞外壳内侧;下活塞板通过导块与导槽的配合安装在活塞外壳内侧。第二齿轮在向上移动过长中;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完全脱离时,第二齿轮未脱离第三螺纹杆。当上支撑板受到撞击时;上支撑板就会被压缩,向下移动;上支撑板向下移动就会压缩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下支撑板向下移动就会带动推杆向下移动;推杆向下移动带动上活塞板向下移动;上活塞板向下移动就会拉伸压缩弹簧;同时上活塞板向下移动就会通过缓冲弹簧带动下活塞板向下移动;在下活塞板向下移动过程中下活塞板与对应活塞壳之间的高压氦气就会通过活塞出气管和马达进气口流动到气动马达内;流入气动马达内的气体就会使得气动马达工作;即使得气动马达上的马达转轴转动;马达转轴转动带动发电机输入轴转动;即使得发电机发电;而气动马达内的气体最后会通过马达出气口和活塞进气管流入下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下侧的空间内;本发明中由于活塞壳内气体的流入和流出的体积相同;但是上活塞板和下活塞板在一起移动过程中,移动到活塞壳内侧的长度不断增加;即上活塞板和下活塞板在一起移动过程中;上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上侧空间的体积与下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下侧空间的体积差不断加大;所以此时流入下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下侧的空间内的多余气体就会挤压上活塞板;使得上活塞板相对于下活塞板向下移动;上活塞板向下移动就会带动触发齿条向下移动;触发齿条向下移动就会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单向环转动;单向环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由于第二齿轮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三螺纹杆上,第三螺纹杆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上;所以在第二齿轮转动的同时第二齿轮也会沿着第三螺纹杆向上移动;第二齿轮转动就会通过第二齿轮上的拨动齿牙使得齿牙安装轮转动;齿牙安装轮转动带动第四转轴转动;第四转轴转动带动螺旋片转动;螺旋片转动就会压缩缓冲弹簧;使得缓冲弹簧与螺旋片的接触点不断向上移动;即缓冲弹簧上对上活塞板起作用的缓冲弹簧的弹性强度不断变大;即缓冲弹簧上对上活塞板起作用的缓冲弹簧就变得不易被压缩;即上活塞板在向下移动过程中;上活塞板受到的阻力不断加大;即推杆受到撞击时,推动杆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震动幅度变小;从而达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因为推杆受到较大撞击时,推杆幅度较大而损害整体机构;本发明中在第二齿轮向上移动过程中;当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完全脱离时;第一齿轮转动就不会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即上活塞板的移动就不会对第二齿轮造成影响;即不会对螺旋片带来影响;所以本发明设计上活塞板在移动过程中上活塞板与下活塞板之间的间隙不断减小;通过减小上活塞板与下活塞板之间的间隙来弥补上活塞板和下活塞板在一起移动过程中;上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上侧空间的体积与下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下侧空间的体积差;本发明中第一涡卷弹簧和第二涡卷弹簧的作用是保证螺旋片、齿牙安装轮和第二齿轮在减震完成后能过顺利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本发明中单向环的作用是保证触发齿条和第二齿轮在恢复过程中第二转轴和第一齿轮之间不会发生干涉。本发明中位于上活塞板和下活塞板两侧的空间内充满高压氦气通过本身就可以对推杆起到减震的作用。

人们使用本发明设计的减震机构时;当上支撑板受到撞击时;上支撑板就会被压缩,向下移动;上支撑板向下移动就会压缩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下支撑板向下移动就会带动推杆向下移动;推杆向下移动带动上活塞板向下移动;上活塞板向下移动就会拉伸压缩弹簧;同时上活塞板向下移动就会通过缓冲弹簧带动下活塞板向下移动;在下活塞板向下移动过程中下活塞板与对应活塞壳之间的高压氦气就会通过活塞出气管和马达进气口流动到气动马达内;流入气动马达内的气体就会使得气动马达工作;即使得气动马达上的马达转轴转动;马达转轴转动带动发电机输入轴转动;即使得发电机发电;而气动马达内的气体最后会通过马达出气口和活塞进气管流入下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下侧的空间内;本发明中由于活塞壳内气体的流入和流出的体积相同;但是上活塞板和下活塞板在一起移动过程中,移动到活塞壳内侧的长度不断增加;即上活塞板和下活塞板在一起移动过程中;上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上侧空间的体积与下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下侧空间的体积差不断加大;所以此时流入下活塞板与活塞壳内下侧的空间内的多余气体就会挤压上活塞板;使得上活塞板相对于下活塞板向下移动;上活塞板向下移动就会带动触发齿条向下移动;触发齿条向下移动就会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单向环转动;单向环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由于第二齿轮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三螺纹杆上,第三螺纹杆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上;所以在第二齿轮转动的同时第二齿轮也会沿着第三螺纹杆向上移动;第二齿轮转动就会通过第二齿轮上的拨动齿牙使得齿牙安装轮转动;齿牙安装轮转动带动第四转轴转动;第四转轴转动带动螺旋片转动;螺旋片转动就会压缩缓冲弹簧;使得缓冲弹簧与螺旋片的接触点不断向上移动;即缓冲弹簧上对上活塞板起作用的缓冲弹簧的弹性强度不断变大;即缓冲弹簧上对上活塞板起作用的缓冲弹簧就变得不易被压缩;即上活塞板在向下移动过程中;上活塞板受到的阻力不断加大;即推杆受到撞击时,推动杆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震动幅度变小;从而达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因为推杆受到较大撞击时,推杆幅度较大而损害整体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图2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3是整体部件剖视平面示意图。

图4是整体部件剖视示意图。

图5是缓冲机构剖视平面示意图。

图6是缓冲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活塞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8是螺旋片安装示意图。

图9是螺旋片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齿牙安装轮安装示意图。

图11是下活塞板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二齿轮安装示意图。

图13是单向环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第二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缓冲弹簧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6是缓冲弹簧弹性系数变化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上支撑板;2、推杆;3、减震弹簧;4、缓冲机构;5、下支撑板;6、马达进气口;7、马达出气口;8、马达支撑;9、气动马达;10、发电机;11、上活塞板;12、第一转轴;13、马达转轴;14、触发齿条;15、第二转轴;16、第三螺纹杆;17、压缩弹簧;18、缓冲弹簧;19、第四转轴;20、下活塞板;21、螺旋片;22、活塞外壳;23、电机支撑;24、第一齿轮;25、第二齿轮;26、活塞进气管;27、齿牙安装轮;28、第一涡卷弹簧;29、第二涡卷弹簧;30、单向环;31、转轴支撑;32、第四齿轮;33、推杆孔;34、活塞出气管;35、齿条孔;36、单向内环;37、单向外环;38、拨动齿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它包括上支撑板1、减震弹簧3、缓冲机构4、下支撑板5、马达进气口6、马达出气口7、马达支撑8、气动马达9、发电机10、电机支撑23,其中如图1所示,缓冲机构4的一端安装下支撑板5上;缓冲机构4的另一端安装有上支撑板1;如图4所示,上支撑板1与下支撑板5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3,且减震弹簧3嵌套在缓冲机构4外侧;马达支撑8安装在下支撑板5的外圆面上;如图1所示,气动马达9上具有马达出气口7和马达进气口6;气动马达9安装在马达支撑8上;发电机10通过三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电机支撑23安装在驱动马达上侧,且发电机10的输入轴与气动马达9的马达转轴13连接。

如图5所示,上述缓冲机构4包括推杆2、上活塞板11、第一转轴12、触发齿条14、第二转轴15、第三螺纹杆16、压缩弹簧17、缓冲弹簧18、第四转轴19、下活塞板20、螺旋片21、活塞外壳22、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活塞进气管26、齿牙安装轮27、第一涡卷弹簧28、第二涡卷弹簧29、单向环30、转轴支撑31、第四齿轮32、推杆孔33、活塞出气管34、齿条孔35、拨动齿牙38,其中如图7所示,活塞外壳22一侧的端面上具有推杆孔33;活塞进气管26安装在活塞外壳22具有推杆孔33一侧的端面上,且活塞进气管26与活塞外壳22内侧相通;活塞出气管34安装在活塞外壳22未具有推杆孔33一侧的外圆面上,且活塞进气管26与活塞外壳22内侧相通;活塞外壳22未具有推杆孔33的一端安装在下支撑板5上;如图11所示,下活塞板20上具有齿条孔35;下活塞板20安装在活塞外壳22内侧,且如图6所示,下活塞板20与活塞壳内下侧的端面之间安装有一个压缩弹簧17;如图10所示,第四转轴19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20上,且位于下活塞板20上侧;第四转轴19与下活塞板20之间安装有第一涡卷弹簧28,且第一涡卷弹簧28的内端安装在第四转轴19上,第一涡卷弹簧28的外端安装在下活塞板20上;齿牙安装轮27的外圆面上具有拨动齿牙38;齿牙安装轮27安装在第四转轴19上;如图12所示,螺旋片21安装在第四转轴19的另一端;第三螺纹杆16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20上,且位于下活塞板20上侧;如图14所示,第二齿轮25分为光滑端和齿牙端;第二齿轮25光滑端的外圆面上具有拨动齿牙38;第二齿轮25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第二齿轮25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三螺纹杆16上,且第二齿轮25上的拨动齿牙38与齿牙安装轮27上的拨动齿牙38配合;如图9所示,第二齿轮25上的拨动齿牙38和齿牙安装轮27上的拨动齿牙38分别与螺旋片21配合;第二齿轮25与下活塞板20之间安装有第二涡卷弹簧29,且第二涡卷弹簧29的内端安装在第二齿轮25上,如图16所示,第二涡卷弹簧29的外端安装在下活塞板20上;第一转轴12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20上,且位于下活塞板20上侧;第一齿轮24安装在第一转轴12上;第一齿轮24与第二齿轮25上的齿牙端啮合;第二转轴15的一端具有锥齿;第二转轴15通过转轴支撑31安装在下活塞板20上侧,且第二转轴15具有锥齿的一端与第一齿轮24之间通过单向环30连接;第四齿轮32安装在第二转轴15的另一端;上活塞板11安装在活塞外壳22内侧,且上活塞板11与活塞壳内上侧的端面之间安装有一个压缩弹簧17;推杆2的一端安装在上活塞板11上,且推杆2的另一端穿过推杆孔33与上支撑板1连接;上活塞板11和下活塞板20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18,且缓冲弹簧18与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齿牙安装轮27和第四齿轮32分别位于下活塞板20上侧的两端;如图8所示,螺旋片21与缓冲弹簧18配合;触发齿条14的一端安装在上活塞杆上;触发齿条14的另一端与第四齿轮32啮合;触发齿条14与齿条孔35配合。

上述活塞进气管26与马达出气口7通过软管连接;活塞出气管34与马达进气口6通过软管连接。

如图13所示,上述单向环30包括单向内环36、单向外环37,其中单向内环36与第一齿轮24连接;单向外环37的一端具有锥齿;单向外环37与第二转轴15上的锥齿啮合。

上述上活塞板11通过导块与导槽的配合安装在活塞外壳22内侧;下活塞板20通过导块与导槽的配合安装在活塞外壳22内侧。

上述第二齿轮25在向上移动过长中;在第二齿轮25与第一齿轮24完全脱离时,第二齿轮25未脱离第三螺纹杆16。

上述缓冲弹簧18的弹性强度为100mpa,通过多次实验当缓冲弹簧18的弹性强度为100mpa时,下活塞板20在初始移动过程中下活塞板20与活塞外壳22之间的气体对下活塞板20的影响最小;压缩弹簧17的弹性强度为1mpa,通过多次实验当压缩弹簧17的弹性强度为1mpa时,下活塞板20在初始移动过程中压缩弹簧17壳可忽略不计。

上述活塞外壳22内侧位于上活塞板11和下活塞板20两侧的空间内充满高压氦气。

综上所述:

本发明设计的减震器中的活塞能够根据活塞杆的移动调节活塞本身的厚度以适应活塞两侧的空间变化。

本发明中缓冲机构4的一端安装下支撑板5上;缓冲机构4的另一端安装有上支撑板1;上支撑板1与下支撑板5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3,且减震弹簧3嵌套在缓冲机构4外侧;气动马达9安装在马达支撑8上;发电机10通过三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电机支撑23安装在驱动马达上侧,且发电机10的输入轴与气动马达9的马达转轴13连接;对于缓冲机构4,活塞外壳22未具有推杆孔33的一端安装在下支撑板5上;下活塞板20上具有齿条孔35;下活塞板20安装在活塞外壳22内侧,且下活塞板20与活塞壳内下侧的端面之间安装有一个压缩弹簧17;第四转轴19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20上;第四转轴19与下活塞板20之间安装有第一涡卷弹簧28;齿牙安装轮27安装在第四转轴19上;螺旋片21安装在第四转轴19的另一端;螺旋片21与缓冲弹簧18配合;第三螺纹杆16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20上;第二齿轮25分为光滑端和齿牙端;第二齿轮25光滑端的外圆面上具有拨动齿牙38;第二齿轮25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第二齿轮25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三螺纹杆16上,且第二齿轮25上的拨动齿牙38与齿牙安装轮27上的拨动齿牙38配合;第二齿轮25上的拨动齿牙38和齿牙安装轮27上的拨动齿牙38分别与螺旋片21配合;第二齿轮25与下活塞板20之间安装有第二涡卷弹簧29;第一转轴12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20上;第一齿轮24安装在第一转轴12上;第一齿轮24与第二齿轮25上的齿牙端啮合;第二转轴15的一端具有锥齿;第二转轴15通过转轴支撑31安装在下活塞板20上侧,且第二转轴15具有锥齿的一端与第一齿轮24之间通过单向环30连接;第四齿轮32安装在第二转轴15的另一端;上活塞板11安装在活塞外壳22内侧,且上活塞板11与活塞壳内上侧的端面之间安装有一个压缩弹簧17;推杆2的一端安装在上活塞板11上,且推杆2的另一端穿过推杆孔33与上支撑板1连接;上活塞板11和下活塞板20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18;触发齿条14的一端安装在上活塞杆上;触发齿条14的另一端与第四齿轮32啮合;活塞进气管26与马达出气口7通过软管连接;活塞出气管34与马达进气口6通过软管连接。本发明中单向内环36与第一齿轮24连接;单向外环37的一端具有锥齿;单向外环37与第二转轴15上的锥齿啮合。上活塞板11通过导块与导槽的配合安装在活塞外壳22内侧;下活塞板20通过导块与导槽的配合安装在活塞外壳22内侧。第二齿轮25在向上移动过长中;在第二齿轮25与第一齿轮24完全脱离时,第二齿轮25未脱离第三螺纹杆16。当上支撑板1受到撞击时;上支撑板1就会被压缩,向下移动;上支撑板1向下移动就会压缩减震弹簧3;通过减震弹簧3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下支撑板5向下移动就会带动推杆2向下移动;推杆2向下移动带动上活塞板11向下移动;上活塞板11向下移动就会拉伸压缩弹簧17;同时上活塞板11向下移动就会通过缓冲弹簧18带动下活塞板20向下移动;在下活塞板20向下移动过程中下活塞板20与对应活塞壳之间的高压氦气就会通过活塞出气管34和马达进气口6流动到气动马达9内;流入气动马达9内的气体就会使得气动马达9工作;即使得气动马达9上的马达转轴13转动;马达转轴13转动带动发电机10输入轴转动;即使得发电机10发电;而气动马达9内的气体最后会通过马达出气口7和活塞进气管26流入下活塞板20与活塞壳内下侧的空间内;本发明中由于活塞壳内气体的流入和流出的体积相同;但是上活塞板11和下活塞板20在一起移动过程中,移动到活塞壳内侧的长度不断增加;即上活塞板11和下活塞板20在一起移动过程中;上活塞板11与活塞壳内上侧空间的体积与下活塞板20与活塞壳内下侧空间的体积差不断加大;所以此时流入下活塞板20与活塞壳内下侧的空间内的多余气体就会挤压上活塞板11;如图15a所示,使得上活塞板11相对于下活塞板20向下移动;上活塞板11向下移动就会带动触发齿条14向下移动;触发齿条14向下移动就会带动第四齿轮32转动;第四齿轮32转动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第二转轴15转动带动单向环30转动;单向环30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4转动;第一齿轮24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5转动;由于第二齿轮25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三螺纹杆16上,第三螺纹杆16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20上;所以在第二齿轮25转动的同时第二齿轮25也会沿着第三螺纹杆16向上移动;第二齿轮25转动就会通过第二齿轮25上的拨动齿牙38使得齿牙安装轮27转动;齿牙安装轮27转动带动第四转轴19转动;第四转轴19转动带动螺旋片21转动;螺旋片21转动就会压缩缓冲弹簧18;如图15b、15c所示,使得缓冲弹簧18与螺旋片21的接触点不断向上移动;如图16所示,即缓冲弹簧18上对上活塞板11起作用的缓冲弹簧18的弹性强度不断变大;即缓冲弹簧18上对上活塞板11起作用的缓冲弹簧18就变得不易被压缩;即上活塞板11在向下移动过程中;上活塞板11受到的阻力不断加大;即推杆2受到撞击时,推动杆在缓冲弹簧18的作用下震动幅度变小;从而达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因为推杆2受到较大撞击时,推杆2幅度较大而损害整体机构;本发明中在第二齿轮25向上移动过程中;当第二齿轮25与第一齿轮24完全脱离时;第一齿轮24转动就不会带动第二齿轮25转动;即上活塞板11的移动就不会对第二齿轮25造成影响;即不会对螺旋片21带来影响;所以本发明设计上活塞板11在移动过程中上活塞板11与下活塞板20之间的间隙不断减小;通过减小上活塞板11与下活塞板20之间的间隙来弥补上活塞板11和下活塞板20在一起移动过程中;上活塞板11与活塞壳内上侧空间的体积与下活塞板20与活塞壳内下侧空间的体积差;本发明中第一涡卷弹簧28和第二涡卷弹簧29的作用是保证螺旋片21、齿牙安装轮27和第二齿轮25在减震完成后能过顺利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本发明中单向环30的作用是保证触发齿条14和第二齿轮25在恢复过程中第二转轴15和第一齿轮24之间不会发生干涉。本发明中位于上活塞板11和下活塞板20两侧的空间内充满高压氦气通过本身就可以对推杆2起到减震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人们使用本发明设计的减震机构时;当上支撑板1受到撞击时;上支撑板1就会被压缩,向下移动;上支撑板1向下移动就会压缩减震弹簧3;通过减震弹簧3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下支撑板5向下移动就会带动推杆2向下移动;推杆2向下移动带动上活塞板11向下移动;上活塞板11向下移动就会拉伸压缩弹簧17;同时上活塞板11向下移动就会通过缓冲弹簧18带动下活塞板20向下移动;在下活塞板20向下移动过程中下活塞板20与对应活塞壳之间的高压氦气就会通过活塞出气管34和马达进气口6流动到气动马达9内;流入气动马达9内的气体就会使得气动马达9工作;即使得气动马达9上的马达转轴13转动;马达转轴13转动带动发电机10输入轴转动;即使得发电机10发电;而气动马达9内的气体最后会通过马达出气口7和活塞进气管26流入下活塞板20与活塞壳内下侧的空间内;本发明中由于活塞壳内气体的流入和流出的体积相同;但是上活塞板11和下活塞板20在一起移动过程中,移动到活塞壳内侧的长度不断增加;即上活塞板11和下活塞板20在一起移动过程中;上活塞板11与活塞壳内上侧空间的体积与下活塞板20与活塞壳内下侧空间的体积差不断加大;所以此时流入下活塞板20与活塞壳内下侧的空间内的多余气体就会挤压上活塞板11;使得上活塞板11相对于下活塞板20向下移动;上活塞板11向下移动就会带动触发齿条14向下移动;触发齿条14向下移动就会带动第四齿轮32转动;第四齿轮32转动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第二转轴15转动带动单向环30转动;单向环30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4转动;第一齿轮24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5转动;由于第二齿轮25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三螺纹杆16上,第三螺纹杆16的一端安装在下活塞板20上;所以在第二齿轮25转动的同时第二齿轮25也会沿着第三螺纹杆16向上移动;第二齿轮25转动就会通过第二齿轮25上的拨动齿牙38使得齿牙安装轮27转动;齿牙安装轮27转动带动第四转轴19转动;第四转轴19转动带动螺旋片21转动;螺旋片21转动就会压缩缓冲弹簧18;使得缓冲弹簧18与螺旋片21的接触点不断向上移动;即缓冲弹簧18上对上活塞板11起作用的缓冲弹簧18的弹性强度不断变大;即缓冲弹簧18上对上活塞板11起作用的缓冲弹簧18就变得不易被压缩;即上活塞板11在向下移动过程中;上活塞板11受到的阻力不断加大;即推杆2受到撞击时,推动杆在缓冲弹簧18的作用下震动幅度变小;从而达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因为推杆2受到较大撞击时,推杆2幅度较大而损害整体机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