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斯特林发动机活塞杆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9394阅读:2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斯特林发动机活塞杆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斯特林发动机的活塞杆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靠封闭在发动机内部冷、热两个腔体间气体循环振荡而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外燃机。其内部工作气体在热端吸收热量,处于高温高压状态,通过回热器及冷却器后温度及压力有所降低,但也仍然具有一定的压力,如果工作介质泄漏,会造成斯特林发动机工作压力降低,且发动机效率会降低。

由于其对材料技术和密封技术要求较高,虽然从其发明到现在近二百年时间,但其不象内燃机一样发展迅速,究其原因一是由于高温高压部件材料的热强度不够,另一原因是无法解决高温高压下氢气的动密封问题,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高温合金可解决零部件的热强度问题。当密封技术发展,解决高温高压下的动密封问题,斯特林发动机就能得到更快的发展。原来的活塞杆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

在原来这种结构中,活塞杆上端连接连杆、曲轴等机械部件,并且与大气相通,下端是密封的活塞工作腔,当活塞上下往复动时,工作气体会从活塞杆与主密封之间的缝隙1向上泄漏,当气体从下方经过缝隙1后,就从气缸内漏到气缸外,主密封采用高分子材料,与活塞杆接触,在主密封的外圈,用橡胶O型圈作为一个弹性体,给主密封提供一个持续的径向力,让其紧密与活塞杆接触,将气体密封在气缸内。但由于活塞杆是高速往复运动,且内部气体又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因此长期工作磨损后,此结构的密封性能会大幅下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活塞杆密封结构密封性能下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斯特林发动机活塞杆密封结构,包括活塞杆、O型圈和缸体,缸体上端安装有主密封,主密封和缸体顶部之间安装有O型圈,缸体的圆柱内壁面上安装有压紧套,主密封中部直径相对两端较小,压紧套和主密封之间形成环状的空腔;活塞杆穿过主密封。

主密封上有两个环形的凸起部,上方直径较大的凸起部上沿与缸体之间安装O型圈,压紧套上端面和主密封上方直径较大的凸起部下沿配合,压紧套内壁面和主密封下方直径较小的凸起部外沿配合。

O型圈外套装有支撑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结构中将主密封加长,并在主密封的中间部位将其外径减小,这样当高压气体在工作腔内时,从缝隙3处泄漏过来的气体来到主密封外径较小处,此时由于气体的压力作用,高压气体会将主密封向内压,当泄漏气体压力越大,主密封受到的压力越大,其与活塞杆之间的作用力也越大,主密封与活塞杆就贴得越紧,缝隙2就越小,也就减少气体泄漏的机会,为了提升密封效果,将密封长度加得越长,密封效果就越好,而经缝隙3处泄漏的气体到缝隙1处由于是静密封,很容易被O型圈封闭在空腔内,不会向外泄漏。采用这种结构后活塞杆处的密封性能大大提高,有效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压力,使得发动机的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密封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2,缸体6上端安装有主密封4,主密封4上有两个环形的凸起部,上方直径较大的凸起部上沿与缸体6之间安装O型圈2,O型圈2外套装有支撑套3。缸体6的圆柱内壁面上安装有压紧套5,压紧套5上端面和主密封4上方直径较大的凸起部下沿配合,压紧套5内壁面和主密封4下方直径较小的凸起部外沿配合。主密封4中部直径较小,压紧套5和主密封4之间形成环状的空腔;活塞杆1穿过主密封4。

如同原方案,上图中活塞杆1上端连接连杆、曲轴等机械部件,并且与大气相通,下端是密封的活塞工作腔,在上图这种结构中,气体泄漏路径有两条,一条是从活塞杆1与主密封4的缝隙②处泄漏,气体直接流入活塞杆上端;另一条是从主密封4与支撑套5间的缝隙③处漏到主密封外侧,然后再通过缝隙①处漏入活塞杆的上端。在第二条泄漏路径中,由于两处都是静密封,较容易实现气体的密封,因此关键在于缝隙②处的密封。

本结构正是利用了缝隙①处静密封较容易实现的优点,允许部分气体经缝隙③漏到主密封的外面,本结构中将主密封加长,并在主密封的中间部位将其外径减小,这样当高压气体在工作腔内时,从缝隙③处泄漏过来的气体来到主密封外径较小处,此时由于气体的压力作用,高压气体会将主密封向内压,当泄漏气体压力越大,主密封受到的压力越大,其与活塞杆之间的作用力也越大,主密封与活塞杆就贴得越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