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管道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018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用于三通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通管道阀。



背景技术:

三通管道阀用于控制流体流向,现有的三通管道阀结构臃肿、复杂,很难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满足不同场合要求的三通管道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通管道阀,包括内部设有阀腔的阀体、设在所述阀腔中的阀芯和可驱动所述阀芯在阀腔的前止点和后止点间动作的驱动机构,阀腔包括前后分隔的前止点腔和后止点腔,所述阀体后端设有与后止点腔相通的流体入口和第一流体出口,所述阀体的前端设有与前止点腔相通的第二流体出口,所述阀芯内部具有前后导通的流道,所述前止点腔内设有密封挡圈,所述密封挡圈外围设有通流孔,中部设有可与所述流道配合的密封部,阀芯运动至后止点时,流道的前端与密封部分离,流道的后端与流体入口对接从而导通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出口,同时阻断第一流体出口;阀芯运动到前止点时,流道的后端与流体入口分离从而导通流体入口和第一流体出口,同时流道的前端与密封部配合,阻断第二流体出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后止点腔在流体入口的内侧设有锥形的腔壁,所述阀芯的后端设有可与所述腔壁对接配合的外锥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密封部具有锥形凸台,所述阀芯的前端设有可与所述锥形凸台配合的内锥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嵌装在所述阀体中的气阀体和设在所述阀芯上并可在气阀体的气阀腔中前后运动的活塞体,气阀体的气阀腔在活塞体的两侧形成气阀开启腔和气阀关闭腔,所述气阀体上设有与气阀开启腔相通的气阀开启孔和与气阀关闭腔相通的气阀关闭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阀关闭腔的后端通过气阀端盖封闭,所述气阀端盖与活塞体之间设有弹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体包括设在气阀体前端的出口端盖和设在气阀体后端的入口端盖,出口端盖的内部设有前止点腔,入口端盖的内部设有后止点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芯上于前止点腔内套装有前导向耐磨环,于后止点腔内套装有后导向耐磨环。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前导向耐磨环的前侧设有压紧密封挡圈边缘的密封压圈。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体上于前导向耐磨环和后导向耐磨环的位置处设有泄漏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原始状态下,阀芯紧压密封挡圈的密封部,形成密封作用使得第二流体出口与流体入口为阻断的现象,而流体流体经过流体入口进入后止点腔内部,从第一流体出口流出;驱动机构驱动阀芯向右运动与流体入口接触形成密封作用,将第一流体出口与流体入口阻断,同时阀芯离开密封挡圈,密封挡圈上设计有多个通流孔使得密封挡圈左右能够导通,因此流体入口可以与第二流体出口能够联通。换向状态下,流体经过流体入口进入管道阀内部,从第二流体出口流出。这两种状态可以随时切换,随时控制流体的流向。本三通管道阀,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流体的流向,满足不同场合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通管道阀,包括内部设有阀腔的阀体1、设在所述阀腔中的阀芯2和可驱动所述阀芯2在阀腔的前止点和后止点间动作的驱动机构3,所述阀腔包括前后分隔的前止点腔11和后止点腔12,所述阀体1后端设有与后止点腔12相通的流体入口13和第一流体出口14,所述阀体1的前端设有与前止点腔11相通的第二流体出口15,所述阀芯2内部具有前后导通的流道21,所述前止点腔11内设有密封挡圈4,所述密封挡圈4外围设有通流孔,中部设有可与所述流道21配合的密封部41,阀芯2运动至后止点时,流道21的前端与密封部41分离,流道21的后端与流体入口13对接从而导通流体入口13和第二流体出口15,同时阻断第一流体出口14;阀芯2运动到前止点时,流道21的后端与流体入口13分离从而导通流体入口13和第一流体出口14,同时流道21的前端与密封部41配合,阻断第二流体出口15。

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嵌装在所述阀体1中的气阀体31和设在所述阀芯2上并可在气阀体31的气阀腔中前后运动的活塞体22,气阀体31的气阀腔在活塞体22的两侧形成气阀开启腔32和气阀关闭腔33,所述气阀体31上设有与气阀开启腔32相通的气阀开启孔34和与气阀关闭腔33相通的气阀关闭孔35。

结构及详细动作如下:

1.原始状态下,流体从流体入口13输入,经过直接从第一流体出口14流出。

2.换向状态下,气压从气阀开启孔34进入,通过活塞体22推动阀芯2前进,阀芯2末端与流体入口13对接,使得第一流体出口14封闭,流体经过阀芯2中间流道21从第二流体出口15流出。

3.重新控制流体从第一流体出口14流出,气压从气阀关闭孔35进入,通过活塞体22推动阀芯2后退,阀芯2末端与密封挡圈4形成密封面,使得第二流体出口15封闭,流体直接从第一流体出口14流出。

4.重复第2、3步实现控制流体流向。

其中,为了获得更佳的密封效果,所述后止点腔12在流体入口的内侧设有锥形的腔壁,所述阀芯2的后端设有可与所述腔壁对接配合的外锥面。所述密封部41具有锥形凸台,所述阀芯2的前端设有可与所述锥形凸台41配合的内锥面。

所述气阀关闭腔33的后端通过气阀端盖36封闭,所述气阀端盖36与活塞体22之间设有弹簧37。本三通管道阀通过上述结构形成安全保护功能,在失去控制力的情况下靠弹簧37强行复位到原始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阀体1包括设在气阀体31前端的出口端盖16和设在气阀体31后端的入口端盖17,出口端盖16的内部设有前止点腔11,入口端盖17的内部设有后止点腔12。所述阀芯2上于前止点腔11内套装有前导向耐磨环51,于后止点腔12内套装有后导向耐磨环52,用于导向和密封。前导向耐磨环51的前侧设有压紧密封挡圈4边缘的密封压圈6。

所述阀体1上于前导向耐磨环51和后导向耐磨环52的位置处设有泄漏观察孔18,可以通过检查泄漏观察孔处有没有流体溢出来判断阀体内部的密封状况。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