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式双轴枢轴器堆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9085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切换式双轴枢轴器堆栈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现显示屏幕转动的枢轴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切换式双轴枢轴器堆栈结构。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之类的可移动电子设备基本上由可彼此相对打开或关闭的显示屏幕上盖与主机系统端所组成,用以使显示屏幕上盖与主机系统端可进行开合动作的构件主要是装在显示屏幕上盖与主机系统端之间的枢轴器。现有双轴枢轴器的结构主要是具有一个与上盖显示屏幕一同转动的第一转轴,及以一个与主机系统端一同转动的第二转轴。此类双轴式的枢轴器在打开较大角度时,通常先使其中一转轴旋转到特定角度后,再通过切换机构使另一转轴旋转。同时,为使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上盖到达方便操作的设定角度,通常必须依靠此类枢轴器的相关机构加以定位,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双轴的每一转轴的轴身上设置由若干弹性垫片所组成的扭力提供机构,所述弹性垫片通常状态通过螺栓抵紧,并在双轴转动时与弹性垫片及相对凹凸轮之类构件作为扭力源来产生转轴的定位扭力。

如图1所示,这是一种常见的切换式双轴枢轴器结构,包含第一、二转轴100、200,所述第一、二转轴100、200的一端分别设有组接笔记本电脑之类移动电子设备显示屏幕上盖与主机系统端的第一、二固定承架101、201,以形成一固定承架区域102;同时,并按顺序在第一、二转轴100、200的轴身上套设有切换机构部件103及扭力机构104,在上述切换机构部件103及扭力机构104的外周表面并套设有一外护罩105。由于在上述结构的双轴枢轴器中,其一端设有突出的第一、二固定承架101、201,因此必须由另一端套设同时遮蔽切换机构部件103及扭力机构104的外护罩105,整个外护罩105必须延伸较长的长轴向距离A,使此类双轴枢轴器的制造成本提升,同时,在电子设备必须进行外观空间缩短设计的状态下难以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换式双轴枢轴器堆栈结构,该切换式双轴枢轴器堆栈结构能够有效缩短外观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换式双轴枢轴器堆栈结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上固定承架、下固定承架、扭力提供机构、切换机构和外护盖,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一端形成具有设定长度的直径内缩的杆身,第一轴的杆身依次穿过切换结构上端和上固定承架并最终与一个扭力提供机构相连,第二轴的杆身依次穿过切换结构下端和下固定承架并最终与另一个扭力提供机构相连,所述两个扭力提供机构分别给第一轴和第二轴转动提供转动扭力,外护盖能够拆卸的套设于第一、二轴上的切换机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固定承架上形成有一轴套,该轴套上设有第一组接孔,第一轴的杆身插设于该组接孔内;所述下固定承架上形成有一延伸片,该延伸片设有第二组接孔,第二轴的杆身插设于该第二组接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固定承架上设有若干与显示屏幕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孔,下固定承架上设有若干与系统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内限位架、外限位架、上切换块、下切换块和滑动销,所述内限位架和外限位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穿孔,第一轴的杆身顺序穿过外限位架和内限位架一端的穿孔,第二轴的杆身顺序穿过外限位架和内限位架另一端的穿孔,上切换块圆周方向止动套设于与第一轴上,下切换块圆周方向止动套设于第二轴上,且上切换块和下切换块均夹设于外限位架和内限位架之间,滑动销能朝向第一轴及第二轴方向滑动的安装于内、外限位架之间,滑动销圆周外侧分别紧抵上切换块和下切换块相对的圆周外侧壁上,所述上切换块和下切换块圆周外侧表面分别形成有与滑动销圆周外侧壁匹配的内凹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限位架和外限位支架上分别设有长条形的插孔,滑动销两端分别设有扁形插杆,扁形插杆分别能够滑动的插设于内、外下位架上的长条形插孔内,且滑动销两端分别止挡于内、外限位架相对的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一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穿过外限位架的长条形插孔并最终与滑动销螺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限位架背向滑动销的一侧上还设有一与其长条形插孔位置正对的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螺纹穿孔,连接螺栓活动螺接于该螺纹穿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中间限位架,中间限位架介于内限位架和上、下切换块之间,所述中间限位架和内限位架之间夹设有第一垫片,内限位架和上、下固定承架之间夹设有第二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扭力提供机构包括由若干弹片组成的弹片组、螺帽和垫片,所述第一、二轴的轴杆分别顺序穿过弹片组和垫片并最终与螺帽螺接,弹片组两端弹性紧抵上、下固定承架和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由上固定承架和下固定承架组成的固定承架区夹设于由两个扭力提供机构组成的扭力区及切换机构之间,使所述切换机构所在位置的一端成为短轴向自由端,该短轴向自由端外侧套设用的外护盖等套设产品尺寸可以设计的较短,用料少,制造成本低,同时还达到缩短外观空间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套设外护盖所形成的轴向长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切换式双轴枢轴器堆栈结构,包括第一轴10、第二轴20、上固定承架40、下固定承架50、扭力提供机构60、切换机构30和外护盖70,所述第一轴10和第二轴20一端形成具有设定长度的直径内缩的杆身,第一轴10的杆身依次穿过切换结构上端和上固定承架40并最终与一个扭力提供机构60相连,第二轴20的杆身依次穿过切换结构下端和下固定承架50并最终与另一个扭力提供机构60相连,所述两个扭力提供机构60分别给第一轴10和第二轴20转动提供转动扭力,外护盖70能够拆卸的套设于第一、二轴上的切换机构30外侧,该切换式双轴枢轴器通过切换机构30可以切换第一、二轴中的一个旋转另一个止动,由上固定承架40和下固定承架50组成的固定承架区夹设于由两个扭力提供机构60组成的扭力区及切换机构30之间,使所述切换机构30所在位置的一端成为短轴向自由端,该短轴向自由端外侧套设用的外护盖70等套设产品尺寸可以设计的较短,用料少,制造成本低,同时还达到缩短外观空间设计要求。

所述上固定承架40上形成有一轴套41,该轴套41上设有第一组接孔,第一轴10的杆身插设于该组接孔内;所述下固定承架50上形成有一延伸片51,该延伸片51设有第二组接孔,第二轴20的杆身插设于该第二组接孔内,该结构实现了上、下固定承架50的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所述上固定承架40上设有若干与显示屏幕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孔,下固定承架50上设有若干与系统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切换机构30包括内限位架31、外限位架33、上切换块36、下切换块37和滑动销38,所述内限位架31和外限位架33的两端分别设有穿孔,第一轴10的杆身顺序穿过外限位架33和内限位架31一端的穿孔,第二轴20的杆身顺序穿过外限位架33和内限位架31另一端的穿孔,上切换块36圆周方向止动套设于与第一轴10上,下切换块37圆周方向止动套设于第二轴20上,且上切换块36和下切换块37均夹设于外限位架33和内限位架31之间,滑动销38能朝向第一轴10及第二轴20方向滑动的安装于内、外限位架33之间,滑动销38圆周外侧分别紧抵上切换块36和下切换块37相对的圆周外侧壁上,所述上切换块36和下切换块37圆周外侧表面分别形成有与滑动销38圆周外侧壁匹配的内凹结构,通过滑动销38沿第一、二轴径向滑动实现其与上切换块36或下切换块37的卡合,以及其与另一个切换块圆周表面接触,进而使第一、二轴中的一个可以旋转,另一个不可以旋转,进而满足双轴式的枢轴器较大角度打开的需求,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所述内限位架31和外限位支架上分别设有长条形的插孔,滑动销38两端分别设有扁形插杆,扁形插杆分别能够滑动的插设于内、外下位架上的长条形插孔内,且滑动销38两端分别止挡于内、外限位架33相对的侧壁上,通过长条形插孔实现滑动销38的滑动限位和导向。

还设有一连接螺栓71,连接螺栓71穿过外限位架33的长条形插孔并最终与滑动销38螺接,连接螺栓71可以实现滑动销38的止动定位,也可以是卡扣等连接件。

所述外限位架33背向滑动销38的一侧上还设有一与其长条形插孔位置正对的连接块39,连接块39上设有螺纹穿孔,连接螺栓71活动螺接于该螺纹穿孔内。

还设有中间限位架32,中间限位架32介于内限位架31和上、下切换块37之间,所述中间限位架32和内限位架31之间夹设有第一垫片35,内限位架31和上、下固定承架50之间夹设有第二垫片34,通过增加限位架,提高整体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第一、二轴的平行度稳定性。

所述扭力提供机构60包括由若干弹片组成的弹片组、螺帽61和垫片,所述第一、二轴的轴杆分别顺序穿过弹片组和垫片并最终与螺帽61螺接,弹片组两端弹性紧抵上、下固定承架50和垫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