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8830阅读:1055来源:国知局
堵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性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堵头。



背景技术:

在带水冷通道的金属壳体的电子组装产品的生产制程中,为了保证水道的密封性,需要对带水道的金属壳体进行气压密封性检测。壳体水道上一般会有两个水嘴,一个用于进水流入,一个用于出水流出,在气密测试时需要将一个水嘴堵死,然后在另一水嘴灌入高压气体进行水道气密性测试,以检测水道是否漏水漏气。在堵死一个水嘴时,需要一种能快速插接的堵头。

现有技术中,通过做测试工装,在需要堵死的水嘴的位置上设一个可移动的橡胶锥形堵头,将需要堵住的水嘴堵死密封,以免漏气造成误判。然而橡胶锥形堵头与水嘴之间为环形线接触,接触面小,密封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测试误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堵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堵头,包括:

主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压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

密封圈,滑动套设于所述主杆外周侧且位于所述压件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套管,滑动套设于所述主杆外周侧且位于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套管的外周侧具有朝向所述压件的定位端面,所述压件和所述密封圈伸入待密封通道时,所述定位端面抵接所述待密封通道的端面;及

推拉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套管之间,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端朝远离所述套管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压件朝向所述套管移动并压紧所述密封圈,使得所述密封圈的径向尺寸增大且与所述待密封通道紧密接触形成密封结构。

其中,所述推拉组件包括:

手柄,包括转动端、握持端及连接于所述转动端与所述握持端之间的中间段,所述转动端铰接所述第二端;和

连接件,一端铰接所述中间段,另一端铰接所述套管。

其中,所述连接件铰接于所述套管靠近所述第二端的连接端。

其中,所述套管包括主体段和连接所述主体段的转接段,所述转接段的外周侧具有安装平面,所述连接件铰接所述安装平面。

其中,所述转接段螺接或卡接于所述主体段。

其中,所述套管还包括压紧段,所述压紧段连接于所述主体段远离所述转接段的一端,所述压紧段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段的外径。

其中,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主杆外周侧且位于所述压件与所述密封圈之间,所述垫圈的外径等于所述压紧段的外径。

其中,所述手柄呈L形或V形。

其中,所述主杆的外周侧具有相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一限位端面和第二限位端面,所述套管的内周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卡位端面和第二卡位端面,所述第一限位端面和所述第二限位端面位于所述第一卡位端面和所述第二卡位端面之间。

其中,所述压件螺接所述第一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所述堵头可通过所述推拉组件改变所述密封圈的径向尺寸,因此所述堵头可先将径向尺寸较小的所述密封圈伸入所述待密封通道,然后通过所述推拉组件快速地增大所述密封圈的径向尺寸,从而使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待密封通道紧密接触形成密封结构,操作方便,效率高。此时,所述密封圈密封在所述主杆与所述待密封通道之间,确保了所述堵头与所述待密封通道之间良好的密封性能,在进行气压密封性检测时,不会造成气体泄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堵头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2是图1所示堵头与壳体的待密封通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堵头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4是图3所示堵头与壳体的待密封通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堵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堵头的沿Ⅵ-Ⅵ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堵头100,所述堵头100 可用于密封待进行密封性检测的壳体200的待密封通道300。

所述堵头100包括主杆1、压件2、密封圈3、套管4及推拉组件5。所述主杆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压件2固定于所述第一端 11。所述密封圈3滑动套设于所述主杆1外周侧且位于所述压件2与所述第二端12之间。所述套管4滑动套设于所述主杆1外周侧且位于所述密封圈3与所述第二端12之间。所述套管4的外周侧具有朝向所述压件2的定位端面41,所述压件2和所述密封圈3伸入待密封通道300时,所述定位端面41抵接所述待密封通道300的端面301。所述推拉组件5连接于所述第二端12与所述套管4 之间,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端12朝远离所述套管4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压件2 朝向所述套管4移动并压紧所述密封圈3,使得所述密封圈3的径向尺寸增大且与所述待密封通道300紧密接触形成密封结构。

使用时,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所述推拉组件5带动所述第二端12朝靠近所述套管4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压件2与所述套管4之间间距较大,所述密封圈3处于松弛状态或被轻微压紧状态,所述密封圈3的径向尺寸小,此时所述堵头100处于解锁状态;然后,如图2所示,令处于解锁状态的所述堵头100 的所述压件2、所述密封圈3、部分所述主杆1及部分所述套管4伸入所述待密封通道300,直至所述定位端面41抵接所述待密封通道300的端面;接着,如图3和图4所示,通过所述推拉组件5带动所述第二端12朝远离所述套管4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压件2朝向所述套管4移动并压紧所述密封圈3,使得所述密封圈3的径向尺寸增大且与所述待密封通道300紧密接触形成密封结构,此时所述堵头100处于锁紧状态,锁紧状态的所述堵头100的所述密封圈3密封在所述主杆1与所述待密封通道300之间;待所述壳体200完成密封性检测后,通过所述推拉组件5带动所述第二端12朝靠近所述套管4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压件2与所述套管4之间间距增大,所述密封圈3恢复为松弛状态或被轻微压紧状态,所述密封圈3的径向尺寸减小,所述堵头100由锁紧状态转为解锁状态,最后将所述堵头100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堵头100可通过所述推拉组件5改变所述密封圈3 的径向尺寸,因此所述堵头100可先将径向尺寸较小的所述密封圈3伸入所述待密封通道300,然后通过所述推拉组件5快速地增大所述密封圈3的径向尺寸,从而使所述密封圈3与所述待密封通道300紧密接触形成密封结构,操作方便,效率高。此时,所述密封圈3密封在所述主杆1与所述待密封通道300之间,确保了所述堵头100与所述待密封通道300之间良好的密封性能,在进行气压密封性检测时,不会造成气体泄漏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着所述主杆1中心轴的方向为轴向,垂直于所述主杆1中心轴的方向为径向。所述压件2、所述密封圈3及伸入所述待密封通道300部分的所述套管4的外径与所述待密封通道300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压件2和伸入所述待密封通道300部分的所述套管4的外径可以小于或等于所述待密封通道300的内径。所述密封圈3的外径可以略小于或等于所述待密封通道300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推拉组件5可以为弹性推拉组件、卡位拉伸组件或偏心轮组件等。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图5以及图6,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推拉组件5包括手柄51和连接件52。所述手柄51包括转动端511、握持端512及连接于所述转动端511与所述握持端512之间的中间段513,所述转动端511铰接所述主杆1的所述第二端12。所述连接件52的一端铰接所述中间段513,所述连接件52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套管4。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所述手柄51的握持端512,使所述中间段513相对所述第二端12转动,从而通过所述连接件52带动所述套管4移动,使得所述套管4与所述第二端12之间的距离缩小或增大,从而使得所述压件2与所述套管4相配合以压紧所述密封圈3或放松所述密封圈3。

可选的,所述转动端511通过销轴71铰接所述第二端12。所述连接件52 的一端通过销轴72铰接所述中间段513,所述连接件5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73 铰接所述套管4。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52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地连接在所述中间段513与所述套管4之间。所述推拉组件5还包括限位条53,所述限位条5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52,用于实现限位作用。具体而言,通过转动所述手柄51,使所述第二端12朝远离所述套管4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压件2与所述套管4配合以挤压所述密封圈3。所述手柄51被转动到一定角度后,所述限位条 53抵接所述主杆1,从而限定所述手柄51转动的最大角度,也因此限定了所述压件2与所述套管4配合挤压所述密封圈3的最大程度,避免因过度挤压损伤所述密封圈3,提高所述堵头100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手柄51呈L形或V形。

可选的,所述手柄51的所述握持端512上壳缠绕防滑胶条,能够增大摩擦力,同时起到护手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图5以及图6,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连接件 52铰接于所述套管4靠近所述第二端12的连接端,也即所述推拉组件5连接于所述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端12之间。由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端12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所述推拉组件5所需要连接调节的距离较小,有利于缩小所述推拉组件5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4包括主体段43和连接所述主体段43的转接段44,所述转接段44的外周侧具有安装平面441,所述连接件52铰接所述安装平面 441。此时,所述转接段44位于所述连接端。由于所述转接段44具有平整度高的安装平面441,因此所述连接件52与所述安装平面441的铰接关系稳定可靠,有利于保障所述堵头100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转接段44的外周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安装平面441。

可选的,所述转接段44螺接或卡接于所述主体段43。所述套管4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接段44与所述主体段43之间的螺母46。当然,所述转接段44也可与所述主体段43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4还包括压紧段45,所述压紧段45连接于所述主体段 43远离所述转接段44的一端,所述压紧段45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段43的外径。此时,所述主体段43的连接所述压紧段45的端面形成所述定位端面41。

可选的,所述压紧段45螺接或卡接于所述主体段43。当然,所述压紧段 45也可与所述主体段43一体成型。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所述堵头100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压件2与所述密封圈3紧密相连,甚至在所述压件2的挤压作用下,所述密封圈3部分包裹所述压件2,使得所述压件2与所述密封圈3之间无缝隙,所述压件2可充分挤压所述密封圈3。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6,所述堵头100还包括垫圈6,所述垫圈6套设于所述主杆1外周侧且位于所述压件2与所述密封圈3之间。所述垫圈6的外径等于所述压紧段45的外径。此时,所述垫圈6在所述压件2 的挤压力下,能够与所述压紧段45相配合,从而更充分地挤压所述密封圈3的两端。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垫圈6的外径也可略小于所述压紧段45 的外径。

可选的,所述密封圈3在松弛状态下的径向尺寸等于所述压紧段45的外径尺寸。

可选的,所述密封圈3可呈封闭的圈体(例如O形),或不封闭的圈体(例如C形)。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主杆1的外周侧具有相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端11与所述第二端12之间的第一限位端面13和第二限位端面14,所述套管4的内周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卡位端面46和第二卡位端面 47,所述第一限位端面13和所述第二限位端面14位于所述第一卡位端面46和所述第二卡位端面47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位端面46能够限制所述第一限位端面13的位置,所述第二卡位端面47能够限制所述第二限位端面14的位置,从而使得所述套管4可对所述主杆1进行轴线限位,避免所述主杆1脱离所述套管4。

所述主杆1可通过设置成外径尺寸不同的多段杆段,以获得所述第一限位端面13和所述第二限位端面14,例如中间外径大、两头外径小。

可以理解的,由于主杆1较细且较长,为了便于加工,可将所述主杆1设置成螺接或卡接的多段杆段,确保所述主杆1的牢固性。此时,不同外径尺寸的多段杆段彼此连接时的连接端面,即可形成所述第一限位端面13和所述第二限位端面14。

所述套管4可通过设置成多段内径尺寸不同的管段,以获得所述第一卡位端面46和所述第二卡位端面47,例如中间内径大,两头内径小。当所述转接段 44螺接或卡接于所述主体段43时,所述转接段44可部分伸入所述主体段43的内部,所述转接段44的伸入所述主体段43的端面可形成所述第一卡位端面46 或所述第二卡位端面47。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压件2螺接所述第一端 11。所述压件2可为螺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所述压件2在所述主杆1上的位置,可以调节所述压件2与所述套管4之间的间距范围,从而通过调整所述密封圈3被挤压的距离来调整所述密封圈3的径向尺寸的变化大小,使得所述堵头100对于所述待密封通道300密封的松紧程度可调范围更大,增加了所述堵头100所适用的所述待密封通道300的口径范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