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扣防滑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7069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连环扣防滑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力传动结构,尤其涉及连环扣防滑离合器。



背景技术:

在助力车或机器上,尤其是在自行车、汽车、电动车上往往用到力学上的助力传动,这个助力传动把力由主动轴传送到从动轴,从而保证能量守恒,同时保证力的传输和接收,完成机械做功。在这一科研领域,人们在主动轴传和从动轴的配合和衔接上下了很大功夫,然而在主动轴的力量传输端与从动轴的力量接收端的衔接上不够严谨,在相对磨损下容易出现打滑,在多次打滑后就容易出现力量传输端和力量接收端的崩裂、失效。显然使用寿命短。还有人把主动轴与力量传输端一体化设置,把从动轴和力量接收端一体化设置,这样的设置导致在力量传输端或力量接收端损坏时,需要整体更换,浪费更多原材料,造成物价高,更换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了连环扣防滑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连环扣防滑离合器,其基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上连接有力量传输端,从动轴上连接力量接收端,力量传输端和力量接收端均包括一短管体结构,在短管体结构的其中一端面上设有端面齿轮,在短管体结构的外部管面上设有均匀排布的、突起于外部管面的凸块结构,每个凸块结构结构之间形成相同的凹槽,所述端面齿轮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斜三角状齿体,端面齿轮与短管体结构的端面所构成的内角为锐角;所述力量传输端的端面齿轮与所述接力量接收端的端面齿轮配合形成反扣式衔接。

所述短管体结构的内部管壁上设有内螺纹结构。

所述锐角小于或等于70°。

所述凸块结构与力量传输端或力量接收端上设置与其相配合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

所述内螺纹结构与力量传输端或力量接收端上设置与其相配合的外螺纹结构进行连接。

在所述力量接收端的端面齿轮上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凹坑;在所述力量传输端的端面齿轮上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与所述凹坑相配合衔接的凸块。

在所述力量接收端的端面齿轮上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阻尼带;在所述力量传输端的端面齿轮上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与所述阻尼带相配合衔接的被动阻尼带。

所述阻尼带包括纵向排布的槽体、杆体、槽体,所述被动阻尼带包括纵向排布的杆体、槽体、杆体;所述槽体和杆体配合衔接来完成阻尼带与被动阻尼带的紧密衔接。

所述凸块结构与力量传输端或力量接收端上设置与其相配合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该连接结构通常是具有套管的力量传输结构,在套管的内部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凸块结构进行配合连接的凹块结构。

所述内螺纹结构与力量传输端或力量接收端上设置与其相配合的外螺纹结构进行连接。该外螺纹结构通常设置在具有横轴的力量传输结构,把内螺纹结构与外螺纹结构拧结实现力量传输端或力量接收端与所述力量传输结构的连接。

使用时,把力量传输端安装在主动轴上,把力量接收端安装在从动轴上,选用力量传输端和力量接收端的端面齿轮直接配接,完成传动。

使用时,把力量传输端安装在主动轴上,把力量接收端安装在从动轴上,选用力量传输端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凹坑,力量接收端的端面齿轮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凸块,把凸块与凹坑配接,完成传动。

使用时,把力量传输端安装在主动轴上,把力量接收端安装在从动轴上,选用力量传输端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阻尼带,力量接收端的端面齿轮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被动阻尼带,把阻尼待带与被动阻尼带配接,完成传动。

在使用时,要选择与所述力量传输端以及力量接收端相配套的从动轴和主动轴,要么是螺纹连接,要么是把凸块结构卡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节省材料,既方便更换,又方便灵活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图2、图3、图4所示,连环扣防滑离合器,其基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上连接有力量传输端,从动轴上连接力量接收端,力量传输端和力量接收端均包括一短管体结构,在短管体结构的其中一端面上设有端面齿轮1,在短管体结构的外部管面上设有均匀排布的、突起于外部管面的凸块结构2,每个凸块结构结构之间形成相同的凹槽,所述端面齿轮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斜三角状齿体,端面齿轮与短管体结构的端面所构成的内角为锐角;所述力量传输端的端面齿轮与所述接力量接收端的端面齿轮配合形成反扣式衔接。

所述短管体结构的内部管壁上设有内螺纹结构3。

所述锐角小于或等于70°。

所述凸块结构与力量传输端或力量接收端上设置与其相配合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

所述内螺纹结构与力量传输端或力量接收端上设置与其相配合的外螺纹结构进行连接。

在所述力量接收端的端面齿轮上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凹坑4;在所述力量传输端的端面齿轮上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与所述凹坑相配合衔接的凸块5。

在所述力量接收端的端面齿轮上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阻尼带6;在所述力量传输端的端面齿轮上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与所述阻尼带相配合衔接的被动阻尼带7。

所述阻尼带包括纵向排布的槽体8、杆体9、槽体,所述被动阻尼带包括纵向排布的杆体、槽体、杆体;所述槽体和杆体配合衔接来完成阻尼带与被动阻尼带的紧密衔接。

使用时,把力量传输端安装在主动轴上,把力量接收端安装在从动轴上,选用力量传输端和力量接收端的端面齿轮直接配接,完成传动。

使用时,把力量传输端安装在主动轴上,把力量接收端安装在从动轴上,选用力量传输端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凹坑,力量接收端的端面齿轮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凸块,把凸块与凹坑配接,完成传动。

使用时,把力量传输端安装在主动轴上,把力量接收端安装在从动轴上,选用力量传输端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阻尼带,力量接收端的端面齿轮的待连接端面上设有一组被动阻尼带,把阻尼待带与被动阻尼带配接,完成传动。

在使用时,要选择与所述力量传输端以及力量接收端相配套的从动轴和主动轴,要么是螺纹连接,要么是把凸块结构卡接。

在使用中,凸块可做为待加持部位进行配合加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