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法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822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法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法兰,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法兰,属于工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法兰,又叫法兰凸缘盘或突缘。法兰是管子与管子之间相互连接的零件,用于管端之间的连接;也有用在设备进出口上的法兰,用于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传统的法兰安装时将管道与上下法兰盘焊接,然后通过很多个螺栓将上下法兰固定,安装和拆卸时非常的繁琐,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继而传统的法兰渐渐无法满足人们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法兰,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安装繁琐、拆卸麻烦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法兰,包括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所述上法兰盘的一端焊接第一管道,所述上法兰盘的另一端连接下法兰盘,所述上法兰盘与下法兰盘之间设有法兰垫,所述上法兰盘的外圈被四个紧固栓贯穿,四个所述紧固栓均匀分布在上法兰盘的外圈,所述紧固栓的一端设有紧固夹握把,所述紧固栓的另一端设有紧固块和紧固套,所述紧固套通过螺纹固定在紧固栓的顶端,所述紧固块套设在紧固栓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块的内孔径大于紧固栓的外径,所述紧固块的一端设有凸起,且凸起的一面抵住下法兰盘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套的侧表面面积大于紧固块内孔的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夹握把为波浪形,且表面刻有防滑纹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法兰盘与下法兰盘均由高碳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于安装的法兰,通过在上法兰盘的四周设置紧固装置,安装时只需要通过按压紧固夹握把,就可以将上下法兰牢牢地紧固在一起,大大的节省了施工人员的时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纵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管道;2、紧固夹握把;3、上法兰盘;4、紧固块;5、紧固栓;6、紧固套;7、第二管道;8、下法兰盘;9、法兰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法兰,包括上法兰盘3和下法兰盘8,上法兰盘3的一端焊接第一管道1,上法兰盘3的另一端连接下法兰盘8,上法兰盘3与下法兰盘8之间设有法兰垫9,上法兰盘3的外圈被四个紧固栓5贯穿,四个紧固栓5均匀分布在上法兰盘3的外圈,紧固栓5的一端设有紧固夹握把2,紧固栓5的另一端设有紧固块4和紧固套6,紧固套6通过螺纹固定在紧固栓5的顶端,紧固块4套设在紧固栓5的表面。

进一步的,紧固块4的内孔径大于紧固栓5的外径,紧固块4的一端设有凸起,且凸起的一面抵住下法兰盘8的一侧,使紧固块4能绕紧固栓5旋转,方便安装,利用凸块使上下法兰之间连接跟家紧密。

进一步的,紧固套6的侧表面面积大于紧固块4内孔的面积,紧固时利用紧固套6抵住紧固块4移动。

进一步的,紧固夹握把2为波浪形,且表面刻有防滑纹理,便于操作人员的握持。

进一步的,上法兰盘3与下法兰盘8均由高碳钢制成,高碳钢具有很好的硬度与强度,是两管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具体时,将需要连接的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7分别与上法兰盘3和下法兰盘8焊接固定,上法兰盘3的四周设有紧固装置,由于紧固块4的内孔径大于紧固栓5的外径,所以紧固块4可绕紧固栓5进行旋转,将四个紧固块4分别旋转至于上法兰盘的3外圈表面平行时,将下法兰盘8安装到上法兰盘3的内部,当上法兰盘3与下法兰盘8连接时,将紧固块4绕紧固栓5旋转至凸块抵住下法兰盘8的表面,搬动紧固夹握把2,使紧固栓5向第一管道1的方向移动,紧固栓5移动的过程中,紧固套6随之移动,由于紧固套6的侧表面面积大于紧固块4的内孔面积,驱使紧固块4一同移动并使凸块压迫下法兰盘8,使下法兰盘8与上法兰盘3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同时将下法兰盘8与上法兰盘3固定,在上法兰盘3与下法兰盘8之间设有法兰垫9,增强两者之间的密封性。

该种便于安装的法兰,通过在上法兰盘3的四周设置紧固装置,安装时只需要通过按压紧固夹握把2,就可以将上下法兰牢牢地紧固在一起,大大的节省了施工人员的时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纵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