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对丝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9934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对丝接头。



背景技术:

接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零部件,如果接头的扭矩不当,会引起管件流路不畅,扭矩过小容易产生泄露,扭矩过大容易导致接头损坏,产生遗留物,导致流路不畅,并且现有的接头的内壁没有任何的内衬,经过长期使用以后,管道的内壁容易生锈,对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丝扣的截面呈现圆柱形,存在连接不牢固的隐患,目前,接头可分为:空气用接头、氧气燃料气体用接头、气体液体共用接头、油压用接头、惰性气体用接头、冷却水温油用接头、半导体接头,现有的接头大多数功能比较单一,并且在与外界连接的时候不够牢固,并且在接头外外界事物的连接处密封性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性强和密封性好的一种新型对丝接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对丝接头,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有T形接头,所述管体包括固定端和外接端,所述T形接头与外接端相连接,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内螺纹A,所述管体的外接端设置有台阶一和台阶二,所述管体内部还设置有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T形接头包括T形端,所述固定接头与T形端相互配合,从而将T形接头与管体固定在一起,所述T形接头设置有内螺纹B,所述T形接头的截面呈梯形,由T形端到另一端逐渐缩小,所述T形接头穿过管体,T形接头的T形端固定在台阶一和台阶二上,然后在T形接头的T形端设置有一个弹性垫圈,在弹性垫圈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管体的一端还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设置为圆柱形且中间为空心设置,所述T形接头和密封板为内外层关系,所述密封板和T形接头的同一端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

为了减少管体的磨损,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管体的固定端上设置有外接头平台。

为了更好的使用管体,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T形接头上设置有打磨平口。

为了增加密封板与T形接头之间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密封材料为橡胶圈。

为了更加长久的使用T形接头和管体,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T形接头和管体采用不锈钢材质进行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台阶一、台阶二和T形端的设计为T形连接头与管体之间的牢固连接提供了保障,比内外螺纹相互配合的连接方式更加牢固,密封板和密封材料的设计增加了T形接头与管体之间的密封性,所述T形接头的截面呈梯形,进一步增加了T形连接头与外界连接时的牢固性,外接头平台的设计有效的防止了管体因长期使用导致固定端被磨损或者变形,从而导致外界的管道无法正常的与固定接头相连接。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对丝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管体;2-T形接头;3-台阶一;4-台阶二;5-固定接头;6-T形端;7-密封圈;8-密封板;9-密封材料;10-外接头平台;11-打磨平口;111-固定端;112-外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对丝接头,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一端设置有T形接头2,所述管体包括固定端111和外接端112,所述T形接头与外接端112相连接,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内螺纹A,所述管体的外接端112设置有台阶一3和台阶二4,所述管体1内部还设置有固定接头5,所述固定接头5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T形接头2包括T形端6,所述固定接头5与T形端6相互配合,从而将T形接头2与管体1固定在一起,所述T形接头2设置有内螺纹B,所述T形接头2的截面呈梯形,由T形端6到另一端逐渐缩小,所述T形接头2穿过管体1,T形接头2的T形端6固定在台阶一3和台阶二4上,然后在T形接头2的T形端6设置有一个弹性垫圈,在弹性垫圈上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管体1的一端还设置有密封板8,所述密封板8设置为圆柱形且中间为空心设置,所述T形接头2和密封板8为内外层关系,所述密封板8和T形接头2的同一端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9。

为了减少管体的磨损,所述管体的固定端111上设置有外接头平台10。为了更好的使用管体,所述T形接头上设置有打磨平口11。为了增加密封板与T形接头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密封材料为橡胶圈。为了更加长久的使用T形接头和管体,所述T形接头和管体采用不锈钢材质进行制作。

首先将T形接头2插入到管体1中,使得T形端6与台阶一3和台阶二4相贴合,然后将固定接头5通过内外螺纹的相互配合与管体1连接在一起,从而将T形接头2进行固定,防止其向后移动,固定接头5通过外螺纹可以与外界的管道或者阀门进行连接, T形接头2可以与任何与之匹配的管道或者阀门进行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密封材料9和密封圈7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对管体1以及T形接头2之间进行密封,防止其发生泄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