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叶内衬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3543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六叶内衬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六叶内衬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管线的修复有多种方法,比如:1、传统内衬法。该方法是将一根直径稍小的新管体直接括入或拉入持修复的管体内,然后向新管和待修复管体之间的环形间隙灌浆,待浆液凝固后是新管体与待修复管体固结,完成待修复管体的修复。2、高密度聚乙烯压U穿插法。高密度聚乙烯压U穿插法是在施工前将新管体(主要是聚乙烯管)通过机械加工,使其断面产生变形,随后将其送入持修复管体内,再通过加热加压或依靠自然作用使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从而与待修复管体形成紧密的配合,完成待修复管体的修复。3、翻转内衬法。该方法采用闭路电视摄像机检查欲修复的管道内部情况,施工时将含有热凝树脂的柔性纺织管从人井或其它工作坑通过绞车拉入,也可以利用液体或气体压力推送入欲修复的管道内,在液压或气压的作用下使纺织管紧贴待修复管体内壁,完成待修复管体的修复。4、螺旋缠绕法。该方法主要用于修复污水管道。施工时,借助于螺旋缠绕机,互锁的条带在待修复管体内缠绕成一条连续的管状内衬层,从而完成待修复管体的修复。5、喷涂法。该方法主要用于管道的防腐处理,高速回转的喷头在绞车的牵引下,一边后返一边将水泥浆液或环氧树脂均匀地喷涂在管道的内壁上,达到管体修复的效果。6、局部修复法。局部修复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密封法、补丁法、灌浆法、饺接法、机器人法等。

前述各种对地下管线的修复方法,虽然都能达到管体修复的效果,但是也都存在需要改进的空间,比如高密度聚乙烯压U穿插法,在修复过程中使用的高环刚度的异性高密度聚乙烯内衬模板,虽然能够现场焊接,通过专业设备压制成U型后可完成待修管线的整体穿插,但是由于高密度聚乙烯模板管壁的结构稳定性无法达到承重管线的高环刚度要求,要达到高环刚度要求,则需要增加高密度聚乙烯管的壁厚,约在原壁厚的基础上再增加6至7倍,这样不仅会使原管内径大幅度减少,还增加了材料成本和现场施工工程成本,因此有待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载性好、成本低的六片内衬模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六叶内衬模板,其包括六块内衬模板,相邻内衬模板之间活动链接,所述相邻内衬模板之间设有交叉结构,所述交叉结构处设有自动锁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交叉结构其包括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处设有自动锁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锁紧机构为弹性锁紧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锁紧结构为钥匙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锁紧机构为搭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六块内衬模板为圆弧模板,所述圆弧模板内侧设有加强圈。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圈在圆弧模板的中心处,所述加强圈在轴向上的长度为圆弧的1/3~2/3。

进一步地,所述六叶内衬模板采用不锈钢、钢或聚氯乙烯中任意一种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链接为活页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①力学承载性好、成本低,设置自动锁紧机构,外力作用下(如十字油缸),六叶内衬模板由折叠状态转化成圆形状态,此时,相邻圆弧模板之间相互锁死,相邻模板之间的力学承载性能好,所需内衬模板的厚度降低,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②使用寿命长,设置内加强圈,外力的受力点集中在加强圈上,有效地避免应力集中,防止内衬模板受损,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锁紧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六叶内衬模板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II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六叶内衬模板,其包括六块内衬模板1,相邻内衬模板之间活动链接2,所述相邻内衬模板之间设有交叉结构,所述交叉结构处设有自动锁紧机构3。所述交叉结构其包括凸起12和凹槽13,所述凸起12和凹槽13相互配合。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交叉结构处均设有自动锁紧机构,也并不是每相邻内衬模板之间设有自动锁紧机构,自动锁紧机构的设定根据六叶内衬模板的使用情况来确认。当使用环境恶劣、所受承载力大时,相邻内衬模板的两端交叉结构处设有自动锁紧机构;一般情况下,间隔内衬模板设置自动锁紧机构,就能够实现较好的力学承载性能。

所述凹槽13处设有自动锁紧机构3,所述自动锁紧机构3为弹性锁紧结构,所述弹性锁紧结构为钥匙扣结构5。需要说明的是,钥匙扣结构包括固定端53、转动轴51、自锁端52,所述固定端53、转动轴51均设置在凹槽13处内衬模板上;工作时,凸起12压着自锁端52移动,当六块内衬模板呈圆形时,自锁端复位将凸起12牢牢地固定在凹槽13内。

所述六块内衬模板为圆弧模板,所述圆弧模板内侧设有加强圈11。所述加强圈11在圆弧模板的中心处,所述加强圈在轴向上的长度为圆弧的1/3~2/3。防止内衬模板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受损。

所述六叶内衬模板采用不锈钢、钢、聚氯乙烯中任意一种制成,所述内衬模板使用状态的管径范围为400-2800mm,在此处不作特别限定。

所述活动链接为活页结构,此处,活动链接方式不作特别限定。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动锁紧机构采用的搭扣结构。搭扣结构的优点是,易于安装,安装精度高。搭扣结构对本领域人员来说,安装方式和使用方式比较单一,在此就不做具体详细的阐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内衬模板力学承载性好、成本低,设置自动锁紧机构,外力作用下(如十字油缸4),六叶内衬模板由折叠状态转化成圆形状态,此时,相邻圆弧模板之间相互锁死,相邻模板之间的力学承载性能好,所需内衬模板的厚度降低,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寿命长,设置内加强圈,外力的受力点集中在加强圈上,有效地避免应力集中,防止内衬模板受损,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