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自动对接气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9554发布日期:2019-02-15 19:41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自动对接气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密气动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自动对接气源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壳体类零件“黑灯”加工(24小时无人值守)示范单元的建设,目的在于使人员从操作者变为监测与决策者,实现多种壳体在单元内混线自主运行加工,24小时运转夜间无人值守(黑灯)加工。在壳体类零件“黑灯”加工(24小时无人值守)过程中,机械臂对加工中心进行的自动化上下料动作是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传统形式的工作台,为满足多种零件混线加工要求,选用柔性化的定位和夹紧工装是自动化生产的必然选择。在装夹定位中,所选结构既需实现工装对毛坯件的快速装夹,也需保证装夹工装对毛坯件精准的定位精度,而选用具有伸缩夹头的标准底座并在标准底座上搭载高精度的标准托盘,就可达到上述要求。在壳体类零件“黑灯”加工(24小时无人值守)示范单元的建设,采用加工中心工作台上安装标准底座,通过机械臂转运装夹零件的标准托盘,标准底座与标准托盘相配合的方式,实现机械臂对加工中心进行的自动化上下料。

但是,壳体类零件“黑灯”加工示范单元选取的标准底座需配备外接的气源,标准底座的伸缩夹头才可进行气动加紧松卸动作,从而导致外接气源会对加工中心旋转的换位工作台进行限制,成为示范单元建设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之一。因此,对气源的接入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外接气源不但要保证标准底座正常夹紧松开,还不能影响工作台的更换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自动对接气源连接装置,突破了机械臂进行加工中心机床自动化上下料动作 (标准底座伸缩夹头的气动加紧松卸动作)的瓶颈,能够推广至其他行业的自动对接气源连接机构设计应用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度自动对接气源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机构上座、O型密封圈A、对气插头、连接机构下座、O型密封圈B、快换接头;连接机构下座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连接机构下座上部设有若干个凹槽,对气插头固定安装在连接机构下座的凹槽内,对气插头底部与连接机构下座之间设有快换接头,并通过O型密封圈B密封;对气插头上下部分分别安装有一个O型密封圈A,连接机构上座下部设有若干个与对气插头相适应的空腔,用于与对气插头相配合。

在所述连接机构上座空腔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的作用为,当O 型密封圈A失效时,供溢出的气流从开孔处释放,避免了溢出气流对连接机构上座的作用力。

所述连接机构上座的每个空腔都设计有两个斜面;这两个斜面的作用是与O型密封圈A配合,在两O型密封圈A中间形成密封腔。

所述对气插头外部设有固定O型密封圈A的凹槽,内部设有连接气路的通孔,顶端配有一工艺孔。

所述对气插头通孔内的气流先向上运动,再从上方向下输送到连接机构下座。

所述对气插头工艺孔的其作用:一是在零件中心钻削通气孔,二是为通过气流提供回转空间;工艺孔处设有管螺纹以方便工艺孔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气源连接机构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串联机械手臂及工作台;

(2)本实用新型气源连接机构设计巧妙,密封性高、经久耐用;

(3)本实用新型气源连接机构定位准确;

(4)本实用新型气源连接机构同时起到清洁底座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精度自动对接气源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气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机构上座、2-O型密封圈A、3-对气插头、4-连接机构下座、5-O型密封圈B、6-快换接头、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精度自动对接气源连接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精度自动对接气源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机构上座1、O型密封圈A2、对气插头3、连接机构下座4、O型密封圈B5、快换接头6;连接机构下座4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连接机构下座4上部设有若干个凹槽,对气插头3通过螺栓7 固定安装在连接机构下座4的凹槽内,对气插头3底部与连接机构下座4之间设有快换接头6,并通过O型密封圈B5密封;对气插头3 上下部分分别安装有一个O型密封圈A2,连接机构上座1下部设有若干个与对气插头3相适应的空腔,用于与对气插头3相配合,配合后,在对气插头3上下部分的两个O型密封圈A2之间形成一密闭空腔,在连接机构下座4设有两个气体快换接头6,气流通过快换接头 6进入密闭的空腔;

在连接机构上座1空腔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的作用为,当O 型密封圈A2失效时,供溢出的气流从开孔处释放,避免了溢出气流对连接机构上座1的作用力。

连接机构上座1的每个空腔都设计有两个斜面。这两个斜面的作用是与O型圈配合,在两O型圈中间形成密封腔。

如图2所示,对气插头3外部设有固定O型密封圈A2的凹槽,内部设有连接气路的通孔。在工作台处于工作状态时,对气插头3的工作环境恶劣,存在切削碎屑的刮擦和切削液侵蚀。如果在对气插头3上只设置一个通气孔,必定会有切削液浸入,影响压缩气体进入和伸缩夹头的打开。为避免切削液的浸入,刻意让进入的气流向上运动,在工艺孔处丝堵作用下,再从上方向下输送到连接机构下座4。

对气插头3的顶端配有一工艺孔,其作用:一是在零件中心钻削通气孔,二是为通过气流提供回转空间。工艺孔处设有管螺纹以方便工艺孔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气源连接机构上座1安装在机器人机械手上,随上下料的机器人一块运动,运动到机床工作台处,在需要抓取或放置托盘时,连接机构上座通过对气插头3,与连接机构下座4连接,控制该气路的相关电磁阀动作,即可完成托盘的取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