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梨形绳套及其螺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9328发布日期:2018-09-14 21:24阅读:1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连接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钢绳连接装置及其构件。



背景技术:

钢绳连接在很多的生产、运输、仓储、码头等场合都会大量用到,这些场合的大量操作中都会需要一些快速钢绳连接的工序,需要将钢丝绳快速地与绳套固定连接。

一般钢丝绳由中心的钢芯和外围包裹的钢丝构成。现有技术中钢丝绳与绳套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

1、钢丝绳插入绳套后,把钢丝绳散开,钢丝绳头部墩头或者弯曲,使钢丝绳头部形成菊花状,然后清洗钢丝绳。把钢丝绳拉入坑绳套,绳套预热,再用合金浇注。冷却24小时,方可使用。

2、钢丝绳插入绳套后,把钢丝绳散开,清洗钢丝绳。把钢丝绳拉入绳套,用树脂胶水浇注。冷却24小时,方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巧妙的绳套及绳套螺旋柱,能够更加快速、牢固地将钢丝绳与之固定连接。

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梨形绳套,包括横截面呈梨形的绳套主体,所述梨形绳套的小端为前端,在所述绳套的中间设置有一绳孔,所述绳孔在绳套的前端开口、形成前开口,所述绳孔前开口小而内部渐大,孔内壁呈圆锥面形;

在所述的绳孔内匹配设置有一外表面呈相应圆锥面的螺旋柱,在所述的螺旋柱的圆锥形外表面上均布地螺旋设置有若干道左旋和/或右旋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柱中心设置有一中心通孔;所述螺旋柱的一侧开设有一条径向贯穿至所述中心通孔、轴向贯穿整个螺旋柱的回弹槽;所述螺旋柱的大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绳孔的前开口的内径;所述绳孔的后端从所述梨形绳套的后部向两侧形成后开口,所述螺旋柱能从所述后开口向内塞入所述的绳孔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绳孔的孔壁上沿径向直径方向设置有一对螺纹通孔,在螺纹通孔内匹配设置有紧固螺钉。所述螺旋柱外表面上均布地螺旋设置有六道左旋的螺旋槽和六道右旋的螺旋槽。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了一种用于绳套的螺旋柱,所述绳套的中间设置有一绳孔,所述绳孔在绳套的前端开口、形成前开口,所述绳孔前开口小而内部渐大,孔内壁呈圆锥面形;所述的螺旋柱外表面呈圆锥面,与所述绳孔相匹配,在所述的螺旋柱的圆锥形外表面上均布地螺旋设置有若干道左旋和/或右旋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柱中心设置有一中心通孔;所述螺旋柱的一侧开设有一条径向贯穿至所述中心通孔、轴向贯穿整个螺旋柱的回弹槽。

更优地,所述螺旋柱外表面上均布地螺旋设置有六道左旋的螺旋槽和六道右旋的螺旋槽。

本实用新型的梨形绳套结构巧妙合理,在使用时,将钢丝绳从绳套的前端的绳孔的前开口插入,并从后开口拉出,然后将钢丝绳前端外围的钢丝拆开,分成与螺旋柱的外表面上螺旋槽相匹配的若干股,然后将钢丝绳中间的钢芯穿入所述螺旋柱的中心通孔中,将若干股钢丝分别匹配缠绕在所述螺旋柱的若干螺旋槽内,然后从前开口一侧拉动钢丝绳,从而将缠绕了钢丝绳的螺旋柱拉入所述的绳孔中,由于所述的螺旋柱开设有一条回弹槽,所以在给予钢丝绳足够拉力的时候,所述螺旋柱的回弹槽会弹性闭合,从而形成卡死固定螺旋柱的作用使得所述钢丝绳与绳套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固牢靠。

径向设置的螺纹通孔和紧固螺钉则使得螺旋柱则使得螺旋柱的固定更加不易松动,当所述的螺旋柱固定位置已经到位后,向内旋紧所述的紧固螺钉,将所述的螺旋柱进一步紧固定位。

因为钢丝绳的外包裹钢丝有左旋结构和右旋结构之分,所以使用螺旋柱之时需要分别匹配设置左旋螺旋槽的螺旋柱或设置右旋螺旋槽的螺旋柱;而当所述螺旋柱外表面上均布地螺旋设置若干道左旋的螺旋槽和若干道右旋的螺旋槽后,若干道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交叉设置,这样的螺旋柱即能匹配任何形式钢丝绳,达到一个螺旋柱通配左右旋结构的钢丝绳,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梨形绳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为绳套主体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为螺旋柱(左右双螺旋槽)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螺旋柱(左右双螺旋槽)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螺旋柱(左右双螺旋槽)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为螺旋柱(左右双螺旋槽)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9为螺旋柱(单螺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绳套主体 2、绳孔

21、前开口 22、后开口

3、螺旋柱

31、螺旋槽 32、中心通孔 33、回弹槽

4、螺纹通孔 5、紧固螺钉 6、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图2、图3和图4示出了一种梨形绳套,包括横截面呈梨形的锻件绳套主体1,所述梨形绳套的小端为前端,在所述绳套的中间设置有一绳孔2,所述绳孔2在绳套的前端开口、形成前开口21,所述绳孔前开口21小而内部渐大,孔内壁呈圆锥面形;

在所述的绳孔2内匹配设置有一外表面呈相应圆锥面的螺旋柱3,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在所述的螺旋柱3的圆锥形外表面上均布地螺旋设置有六道左旋的螺旋槽31和右旋的螺旋槽31(当然,出于不同尺寸参数的钢丝绳或工程要求的不同,也可以设置五道、七道或其它合适数量的螺旋槽31。也可以只设置左旋的螺旋槽31或右旋的螺旋槽31以分别单独匹配左旋结构的钢丝绳6或右旋结构的钢丝绳6使用,如图9所示),所述螺旋柱中心设置有一中心通孔32;所述螺旋柱3的一侧开设有一条径向贯穿至所述中心通孔32、轴向贯穿整个螺旋柱3的回弹槽33;所述螺旋柱3的大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绳孔2的前开口21的内径;所述绳孔2的后端从所述梨形绳套的后部向两侧形成后开口22,所述螺旋柱3能从所述后开口22向内塞入所述的绳孔2中。

在所述的绳孔2的孔壁上沿径向直径方向设置有一对螺纹通孔4,在螺纹通孔4内匹配设置有紧固螺钉5。

在使用时,将钢丝绳6从绳套前端的绳孔2的前开口21插入,并从后开口22拉出,然后将钢丝绳6前端外围的钢丝拆开,分成与螺旋柱3的外表面上螺旋槽相匹配的六股,然后将钢丝绳6中间的钢芯穿入所述螺旋柱3的中心通孔32中,将六股钢丝分别匹配缠绕在所述螺旋柱3的若干螺旋槽31内,然后从前开口22一侧拉动钢丝绳6,从而将缠绕了钢丝绳6的螺旋柱3拉入所述的绳孔2中,由于所述的螺旋柱3开设有一条回弹槽33,所以在给予钢丝绳足够拉力的时候,所述螺旋柱3的回弹槽会弹性闭合,从而形成卡死固定螺旋柱3的作用使得所述钢丝绳6与绳套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固牢靠。

当所述的螺旋柱3固定位置已经到位后,向内旋紧所述的紧固螺钉5,将所述的螺旋柱进一步紧固定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