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轴承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5559发布日期:2018-07-24 23:29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轴承箱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在金刚线切片机上的固定轴承箱。



背景技术:

金刚线切片机主要是利用在钢线上镶嵌微小颗粒的金刚石,从而做成金刚线,由于金刚线具有了金刚石微型锯齿,因而金刚线本身具有了切割能力,将金刚线在导线轮上织成金刚线网,然后通过金刚线网的高速运动,将晶棒切割成硅晶片的机器。其中,固定轴承箱为金刚线切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理解,固定轴承箱应用在金刚线切片机上使用时,固定轴承箱所对应的周围工作环境弥漫着各种细小的杂质及水汽,现有技术中固定轴承箱上的固定轴前端的密封效果较差,细小的杂质会进入到固定轴内,从而降低了固定轴的使用寿命和固定轴的精度,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固定轴承箱。

具体地,一种固定轴承箱,包括固定轴,设于固定轴上的固定轴承箱套和固定轴承箱前端盖;所述固定轴承箱套上面向固定轴的内侧壁与固定轴之间通过多个角接触球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承箱套的外侧壁上套接有不锈钢套,并用连接件与固定轴承箱套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在设于固定轴承箱套的一侧端部固定有轴端盖,其中所述固定轴承箱套的端部连接固定有后端盖,以对轴端盖进行罩盖;所述固定轴承箱前端盖与固定轴之间嵌装有一铜环,所述铜环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固定轴承箱前端盖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一进气孔,其中所述铜环在面向所述固定轴承箱前端盖上进气孔所在位置处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导流槽,且所述铜环上的导流槽与出气孔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轴在面向铜环的一侧开设有迷宫槽,以与铜环上的出气孔配合,共同实现对固定轴的气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轴上的迷宫槽包括三个凹槽,由外到内依次定义为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为与铜环上的圆周面相平行的圆周面,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的槽底均设置为向外倾斜的锥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铜环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在的位置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铜环的圆周面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出气孔,且所述多个出气孔的孔径不相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轴承箱套上设置有冷却循环系统,用于对该固定轴承箱进行水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轴承箱套包括端盖部和箱套部,所述箱套部上依次设置有多个环形槽,其中相邻两个环形槽之间用通道进行连通;所述端盖部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箱套部上开设有与进水孔连通的出水口,与出水孔连通的进水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箱套部上的出水口及进水口各自设置在箱套部的环形槽内,并在该出水口及进水口的两外侧的环形槽内分别套接有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相对于箱套部上的环形槽向外凸出,并与不锈钢套紧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箱套部中用于连通相邻两个环形槽的通道间隔地分布在箱套部的两相对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轴承箱套上进水孔与出水口,以及出水孔与进水口之间通过固定轴承箱套的内部流道进行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请求保护的固定轴承箱,通过固定轴与固定轴承箱前端盖之间铜环的合理结构设置,使得该固定轴承箱应用在金刚线切片机上使用时,可在固定轴与固定轴承箱前端盖之间间隙的360°每个方位形成相同的气压,以此实现了气密密封的作用,这样就保证了固定轴在高速旋转时,任何方向都可以做到气密密封,防止细小杂质进入到该固定轴承箱内,进而起到了延长固定轴使用寿命和提高固定轴精度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固定轴承箱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固定轴承箱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固定轴承箱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固定轴;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第三凹槽;20、固定轴承箱套;21、端盖部;22、箱套部;23、环形槽;24、通道;25、进水孔;26、出水孔;27、出水口;28、进水口;29、密封圈;30、固定轴承箱前端盖;31、进气孔;40、不锈钢套;50、轴端盖;60、后端盖;70、角接触球轴承;71、内隔圈;72、外隔圈;80、铜环;81、进气孔;82、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请求保护的固定轴承箱,包括固定轴10,设于固定轴10上的固定轴承箱套20和固定轴承箱前端盖30,套接在固定轴承箱套20上并与固定轴承箱套20连接固定的的不锈钢套40,设于固定轴10一侧端部的轴端盖50,以及与固定轴承箱套20连接固定并对轴端盖50进行罩盖的后端盖60。

可以理解,所述固定轴承箱套20与固定轴10之间是通过多个角接触球轴承70进行转动连接的,其中设于固定轴承箱套20与固定轴10之间的多个角接触球轴承70又用内隔圈71与外隔圈72进行隔离,使得该固定轴承箱在使用时,固定轴10可相对于固定轴承箱套20进行高速旋转运动。

所述不锈钢套40与固定轴承箱套20之间具体是用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的,其中,所述连接件可为多颗沉头螺钉。

请参阅图3,所述固定轴承箱套20包括端盖部21和箱套部22,其中所述箱套部22上依次设置有多个环形槽23,且相邻两个环形槽23之间用通道24进行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道24具体为设置在环形槽23的槽壁上,以对相邻两个环形槽23进行连通。

其中,本实施例的固定轴承箱套20上端盖部2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进水孔25和出水孔26,而所述箱套部22上开设有与进水孔25连通的出水口27,与出水孔26连通的进水口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轴承箱套20上进水孔25与出水口27,以及出水孔26与进水口28之间具体是通过固定轴承箱套20的内部流道(图未示)进行连通的。使得该固定轴承箱套20可在端盖部21上的进水孔25导入冷却水,通过内部流道从箱套部22上的出水口27流出,并途径箱套部22上的多个环形槽23,再从箱套部22上的出水口27回流至端盖部21上的出水孔26,以此实现该固定轴承箱套20上冷却水的循环,进而起到了对固定轴承箱整体冷却循环的作用。

由上可知,所述冷却水从箱套部22上的出水口27流出后会从上往下依次途径位于出水口27与进水口28之间的环形槽23,然后再流回出水口28,而相邻两个环形槽23之间又是通过通道24进行连通的。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连通相邻两个环形槽23的通道24间隔地分布在箱套部22的两相对侧,也就是说,相邻两个通道24是呈180°间隔设置的,使得冷却水能够充分流经每个环形槽23,进而起到了充分冷却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箱套部22上的出水口27及进水口28各自是设置在箱套部22的环形槽23内的,以便于冷却水在箱套部22的环形槽23内进行流动,且本实施例的箱套部22在出水口27与进水口28的两外侧的环形槽23内分别套接有一密封圈29,其中所述密封圈29相对于箱套部22上的环形槽23向外凸出设置,并与不锈钢套40紧配合,以防止循环的冷却水在固定轴承箱套20与不锈钢套40共同构成的密封腔内发生泄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轴承箱前端盖30与固定轴10之间嵌装有一铜环80,所述铜环80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81,具体地,所述铜环80的圆周面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出气孔81,且所述多个出气孔81的孔径不相等。相应地,所述固定轴承箱前端盖30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一进气孔31,其中所述铜环80在面向所述固定轴承箱前端盖30上进气孔31所在位置处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导流槽82,且所述铜环80上的导流槽82与出气孔31相连通。使得该固定轴承箱在使用时,可由固定轴承箱前端盖30的进气孔81导入高压气体,然后途径铜环80上的导流槽82,并从铜环80上的出气孔81向固定轴10排出,由于固定轴10向内是密封固定的,故由铜环80的出气孔81排向固定轴10的高压气体只能从固定轴10向外排除,以此达到气密密封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10在面向铜环80的一侧开设有迷宫槽,以与铜环80上的出气孔配合,共同实现对固定轴10的气密封。

具体地,所述固定轴10上的迷宫槽包括三个凹槽,由外到内依次定义为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及第三凹槽13,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1的槽底设置为与铜环80上的圆周面相平行的圆周面,所述第二凹槽12与第三凹槽13的槽底均设置为向外倾斜的锥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铜环80是设置在所述固定轴10上第一凹槽11及第二凹槽12所在的位置处。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铜环80与固定轴10上的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及第三凹槽13分别对应形成了一道气密封,且通过对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及第三凹槽13上槽底合理的结构设置,实现了该铜环80与固定轴10之间气密封的密封效果,防止细小杂质进入到固定轴10内。

综上,本发明请求保护的固定轴承箱,通过固定轴与固定轴承箱前端盖之间铜环的合理结构设置,使得该固定轴承箱应用在金刚线切片机上使用时,可在固定轴与固定轴承箱前端盖之间间隙的360°每个方位形成相同的气压,以此实现了气密密封的作用,这样就保证了固定轴在高速旋转时,任何方向都可以做到气密密封,防止细小杂质进入到该固定轴承箱内,进而起到了延长固定轴使用寿命和提高固定轴精度的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