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选换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0356发布日期:2019-01-08 20:19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器选换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变速器选换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变速器日益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用户对变速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挡位重合度是变速器选换挡舒适性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现有变速器选换挡结构,通常第一导块悬臂与三四挡拨叉悬臂相邻两端面以及三四挡拨叉悬臂与第二导块悬臂相邻两端面均为平面,这样,当选换挡时,一二挡与三四挡以及三四挡与五r挡的挡位重合度较高、挡位清晰度低,在挡位间隙也较大,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易误挂挡、而且选换挡舒适度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选换挡结构,以解决现有变速器选换挡结构挡位重合度较高、挡位清晰度低以及在挡位间隙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速器选换挡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

包括平行设置的一二挡拨叉轴、三四挡拨叉轴、五r挡拨叉轴和分别对应垂直固定套装在三者上的第一导块、三四挡拨叉、第二导块,以及与第一导块、三四挡拨叉和第二导块相配合的换挡拨头;

所述三四挡拨叉左右对称,定义三四挡拨叉左右对称平面为第一平面,三四挡拨叉轴的轴线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内,一二挡拨叉轴与五r挡拨叉轴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的两侧;

在三四挡拨叉悬臂的顶端平面上,沿所述第一平面的法线方向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两内侧面均与三四挡拨叉轴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尺寸与换挡拨头的尺寸相适配;分别切除第一凹槽两侧壁顶部的两个角,使第一凹槽两侧壁的形状均为“凸”字型结构,所述“凸”字型结构小端的宽度尺寸与换挡拨头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相同;

在第一导块悬臂的右端平面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轴线与第一凹槽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尺寸与换挡拨头的尺寸相适配;分别切除第二凹槽两侧壁右下方的角,使第二凹槽两侧壁右侧均形成尺寸相同的第一台阶结构,且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与“凸”字型结构的台阶相适配,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壁分别通过第一台阶结构搭接在第一凹槽两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左侧台阶上;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大端左端平面之间的距离,与换挡拨头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相适配;

在第二导块悬臂的左端平面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轴线与第一凹槽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尺寸与换挡拨头的尺寸相适配;分别切除第三凹槽两侧壁左下方的角,使第三凹槽两侧壁左侧均形成尺寸相同的第二台阶结构,且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与“凸”字型结构的台阶相适配,所述第三凹槽的两侧壁分别通过第二台阶结构搭接在第一凹槽两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右侧台阶上;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大端右端平面之间的距离,与换挡拨头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相适配。上述的顶端、顶部、右端、上下、右下方、左端以及左下方等均只表示相对位置关系。

进一步地,为了挂挡容易,且又不会影响行驶过程中选换挡的舒适度,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大端左端平面之间的距离减去换挡拨头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大端右端平面之间的距离减去换挡拨头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差值,均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

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的上部右端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小端左端平面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三凹槽的侧壁的上部左端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小端右端平面之间的距离,均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大端左端平面之间的距离减去换挡拨头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大端右端平面之间的距离减去换挡拨头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差值,均等于0.5mm;

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的上部右端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小端左端平面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三凹槽的侧壁的上部左端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小端右端平面之间的距离,均等于0.5mm。

进一步地,为了使不管挂中间挡位,还是挂两侧挡位,都能挂挡可靠,所述换挡拨头的下端部为圆饼型结构,所述圆饼型结构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平面的法线方向同向,通过所述圆饼型结构轴线且与三四挡拨叉轴轴线平行的平面与“凸”字型结构的台阶平面共面。

进一步地,为了挂挡容易,提高选换挡的舒适性,所述圆饼型结构的两端面的棱角均倒角;

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内部侧面与“凸”字型结构大端左、右两端面相交的棱角均倒角;

所述第二凹槽靠近二挡一侧的内部侧面与第二凹槽侧壁的上部右端平面相交的棱角倒角;

所述第三凹槽靠近五挡一侧的内部侧面与第三凹槽侧壁的上部左端平面相交的棱角倒角。

进一步地,为了零件互换性好,零件种类少,便于加工,所述第二导块与第一导块为同一零件,所述一二挡拨叉轴与五r挡拨叉轴的径向尺寸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变速器选换挡结构,第一导块悬臂上的第二凹槽的两侧壁分别通过第一台阶结构搭接在三四挡拨叉悬臂上的第一凹槽两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左侧台阶上;第二导块悬臂上的第三凹槽的两侧壁分别通过第二台阶结构搭接在三四挡拨叉悬臂上的第一凹槽两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右侧台阶上;由于有台阶面的存在,换挡拨头在选换一、二挡和选换三、四挡之间切换时,其挡位之间间隔的距离比现有选换挡结构挡位之间间隔的距离多出“凸”字型结构左侧台阶面的宽度;同理,换挡拨头在选换三、四挡和选换五、r挡之间切换时,其挡位之间间隔的距离比现有选换挡结构挡位之间间隔的距离多出“凸”字型结构右侧台阶面的宽度;因而,其挡位重合度降低至挡位完全分离,挡位清晰度提高,降低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误挂挡的可能性;同时,也能使在挡位间隙降低约一半,大幅改善了变速器选换挡系统的性能,提升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选换挡的舒适度;因此,解决了现有变速器选换挡结构挡位重合度较高、挡位清晰度低以及在挡位间隙较大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只要对换挡拨头、第一导块、三四挡拨叉以及第二导块进行返修、修改其模具即可完成选换挡结构的优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本发明优选地第二凹槽的底部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大端左端平面之间的距离减去换挡拨头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差值,以及第三凹槽的底部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大端右端平面之间的距离减去换挡拨头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差值,均等于0.5mm;第二凹槽的侧壁的上部右端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小端左端平面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三凹槽的侧壁的上部左端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小端右端平面之间的距离,均等于0.5mm。这样不仅挂挡容易,而且在挡位间隙较小,行驶过程中选换挡的舒适度更高。

(3)本发明优选地通过换挡拨头圆饼型结构轴线且与三四挡拨叉轴轴线平行的平面与“凸”字型结构的台阶平面共面,这样不管是挂中间挡位,还是挂两侧挡位,都能挂挡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空挡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挂中间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挂两侧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图6中c-c线的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

1-换挡拨头,2-第一导块,3-三四挡拨叉,4-第二导块,5-一二挡拨叉轴,6-三四挡拨叉轴,7-五r挡拨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一种变速器选换挡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一二挡拨叉轴5、三四挡拨叉轴6、五r挡拨叉轴7和分别对应垂直固定套装在三者上的第一导块2、三四挡拨叉3、第二导块4,以及与第一导块2、三四挡拨叉3和第二导块4相配合的换挡拨头1。

上述三四挡拨叉3左右对称,定义三四挡拨叉3左右对称平面为第一平面,三四挡拨叉轴6的轴线位于第一平面内,一二挡拨叉轴5与五r挡拨叉轴7分别对称设置在上述第一平面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一二挡拨叉轴5、三四挡拨叉轴6以及五r挡拨叉轴7的轴线共面。

在三四挡拨叉3悬臂的顶端平面上,沿上述第一平面的法线方向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两内侧面均与三四挡拨叉轴6的轴线垂直,第一凹槽的宽度尺寸与换挡拨头1的尺寸相适配;分别切除第一凹槽两侧壁顶部的两个角,使第一凹槽两侧壁的形状均为“凸”字型结构,“凸”字型结构小端的宽度尺寸与换挡拨头1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相同。

在第一导块2悬臂的右端平面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轴线与第一凹槽的轴线垂直,第二凹槽的宽度尺寸与换挡拨头1的尺寸相适配;分别切除第二凹槽两侧壁右下方的角,使第二凹槽两侧壁右侧均形成尺寸相同的第一台阶结构,且第一台阶结构与“凸”字型结构的台阶相适配,第二凹槽的两侧壁分别通过第一台阶结构搭接在第一凹槽两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左侧台阶上;第二凹槽的底部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大端左端平面之间的距离,与换挡拨头1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相适配。

在第二导块4悬臂的左端平面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轴线与第一凹槽的轴线垂直,第三凹槽的宽度尺寸与换挡拨头1的尺寸相适配;分别切除第三凹槽两侧壁左下方的角,使第三凹槽两侧壁左侧均形成尺寸相同的第二台阶结构,且第二台阶结构与“凸”字型结构的台阶相适配,第三凹槽的两侧壁分别通过第二台阶结构搭接在第一凹槽两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右侧台阶上;第三凹槽的底部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大端右端平面之间的距离,与换挡拨头1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相适配。

为了挂挡容易,且又不会影响行驶过程中选换挡的舒适度,本发明优选地第二凹槽的底部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大端左端平面之间的距离减去换挡拨头1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差值,以及第三凹槽的底部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大端右端平面之间的距离减去换挡拨头1沿第一平面法线方向的厚度尺寸的差值,均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取0.5mm。同理,本发明优选地第二凹槽的侧壁的上部右端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小端左端平面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三凹槽的侧壁的上部左端平面与第一凹槽侧壁的“凸”字型结构的小端右端平面之间的距离,也均大于等于0.3mm小于等于0.9mm,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取0.5mm。

为了使不管挂中间挡位,还是挂两侧挡位,都能挂挡可靠,本实施例换挡拨头1的下端部为圆饼型结构,圆饼型结构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平面的法线方向同向,通过圆饼型结构轴线且与三四挡拨叉轴6轴线平行的平面与“凸”字型结构的台阶平面共面。

为了挂挡容易,提高选换挡的舒适性,本实施例中,上述圆饼型结构的两端面的棱角均倒角,第一凹槽的两个内部侧面与“凸”字型结构大端左、右两端面相交的棱角均倒角,第二凹槽靠近二挡一侧的内部侧面与第二凹槽侧壁的上部右端平面相交的棱角倒角,第三凹槽靠近五挡一侧的内部侧面与第三凹槽侧壁的上部左端平面相交的棱角倒角。

为了减少零件种类,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导块4与第一导块2为同一零件,上述一二挡拨叉轴5与五r挡拨叉轴7的径向尺寸相同。

本发明的变速器选换挡结构,由于挂中间挡和挂两侧挡时,相邻挡位的相邻边界之间,间隔上述“凸”字型结构的一侧台阶的宽度,因而使挡位重合度降低至挡位完全分离,提高了挡位清晰度,降低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误挂挡的可能性;同时,也能使在挡位间隙降低约一半,大幅改善了变速器选换挡系统的性能,提升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选换挡的舒适度;因而本发明的变速器选换挡结构可广泛应用于变速器选换挡领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