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双离合器式变速器进挡、换挡的方法及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8173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控制双离合器式变速器进挡、换挡的方法及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特别涉及控制双离合器式变速器拨叉进挡的方法、控制双离合器式变速器换挡的方法及一种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双离合器式变速器是一种机电液系统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中,拨叉进挡的控制精确性对车辆的动力性和NVH(Noise、Vibrat1n和Harshness)性能均有显著影响。拨叉进挡控制过程中,如果挂挡力过大,拨叉移动速度过快,会产生挂挡冲击和噪声;如果挂挡力过小,拨叉移动速度过慢,导致进挡时间过长,推迟了升降挡的时机,从而影响车辆性能,甚至有进挡不成功的风险。
[0003]如何结合双离合器式变速器机械系统的特性与液压系统的响应特点,精确控制拨叉的移动速度、是拨叉进挡控制中的难点。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更为精确地控制双离合器式变速器拨叉在进挡过程中的移动速度。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控制双离合器式变速器拨叉进挡的方法,包括:
[0006]确定目标挡位;
[0007]根据所述目标挡位,对拨叉同时施加正向换挡力及反向换挡力以移动拨叉并实现挂挡;所述正向换挡力大于反向换挡力。
[0008]可选的,所述确定目标挡位基于负载挡位状态、油门开度和车速计算。
[0009]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挡位,对拨叉同时施加正向换挡力及反向换挡力以移动拨叉并实现挂挡包括:
[0010]根据负载挡位及所述目标挡位,对拨叉同时施加正向换挡力及反向换挡力以移动拨叉并实现挂挡;
[0011]所施加的正向换挡力及反向换挡力基于所述负载挡位状态、油门开度、车速、目标挡位、当前轴转速及目标轴转速确定。
[0012]可选的,所施加的正向换挡力及反向换挡力基于拨叉位置确定。
[0013]可选的,所述对拨叉同时施加正向换挡力及反向换挡力以移动拨叉并实现挂挡包括:
[0014]在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之间以第一速度移动所述拨叉;
[0015]在第二位置至第三位置之间以第二速度移动所述拨叉;
[0016]在第三位置至第四位置之间以第三速度移动所述拨叉;
[0017]在第四位置至第五位置之间以第四速度移动所述拨叉;
[0018]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拨叉初始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接合齿圈和同步环的转速开始同步之前拨叉到达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接合齿圈和同步环的转速开始同步之时拨叉到达的任意位置,所述第四位置为所述接合齿圈和同步环的转速完成同步时的位置,所述第五位置为完全挂入所述目标挡时的位置;所述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所述第三速度大于第四速度。
[0019]可选的,所述以第一速度移动所述拨叉包括:对所述拨叉同时施加第一正向换挡力及第一反向换挡力;其中,所述第一正向换挡力大于所述第一反向换挡力;
[0020]所述以第二速度移动所述拨叉包括:对所述拨叉同时施加第二正向换挡力及第二反向换挡力;其中,所述第二正向换挡力基于所述第一正向换挡力按第一比例递减的结果,所述第二反向换挡力接近但小于所述第二正向换挡力;
[0021]所述以第三速度移动所述拨叉包括:对所述拨叉同时施加第三正向换挡力及第三反向换挡力;其中,所述第三正向换挡力大于所述第三反向换挡力;
[0022]所述以第四速度移动所述拨叉包括:对所述拨叉同时施加第四正向换挡力及第四反向换挡力;其中,所述第四正向换挡力是所述第三正向换挡力按第二比例递减的结果,所述第四反向换挡力接近但小于所述第四正向换挡力。
[0023]可选的,所述第二正向换挡力是基于所述第一正向换挡力按第一比例递减的结果。
[0024]可选的,所述第三正向换挡力基于到达第三位置时被施加的第二正向换挡力及同步过程中的转速差变化率比例递增或基于所述第二正向换挡力维持不变。
[0025]可选的,所述轴转速差基于第一转速及第二转速之差,所述第一转速为目标档位所属的输入轴的转速,所述第二转速为变速箱输出轴转速与目标档位速比之积。
[0026]可选的,所述第三正向换挡力是拨叉到达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正向换挡力按第三比例递增的结果,所述第三比例的绝对值小于第一比例的绝对值。
[0027]可选的,所述第三比例的绝对值小于第二比例的绝对值。
[0028]可选的,所述当前轴转速为同步环输入侧转速,所述目标轴转速为同步环输出侧转速。
[0029]可选的,所述同步环输出侧转速通过所述输出轴上的转速传感器乘以当前档位所属的主减速器速比计算。
[0030]可选的,所述同步环输入侧转速通过目标档位所属的输入轴转速除以当前挡位速比计算。
[0031]可选的,所述目标挡位为中间挡位。
[003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适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包括:若干挡位油缸、对应至少一个挡位油缸的第一多路换向阀、第二多路换向阀、第一单路换向阀及第二单路换向阀;所述挡位油缸分别与所述第一多路换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多路换向阀与所述第二多路换向阀连接,所述第二多路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单路换向阀及第二单路换向阀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单路换向阀及第二单路换向阀分别具备先导控制的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
[0033]控制单元,适于根据所述目标挡位,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在拨叉进档时对拨叉施加所述正向换挡力及反向换挡力。
[003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双离合器式变速器换挡的方法,所述变速器包括第一分变速装置及第二分变速装置,负载挡位及目标挡位分配给所述第一分变速装置,中间挡位分配给所述第二分变速装置,包括:
[0035]接入中间挡位:确定中间挡位;根据所述中间挡位,对拨叉同时施加正向换挡力及反向换挡力以移动拨叉并实现挂挡;
[0036]从第一分变速装置的离合器转换到第二分变速装置的离合器,以进行第一次离合器变换;
[0037]解脱所述负载挡位;
[0038]接入目标挡位:确定目标挡位;根据所述目标挡位,对拨叉同时施加正向换挡力及反向换挡力以移动拨叉并实现挂挡;
[0039]从第二分变速装置的离合器到第一分变速装置的离合器,以进行第二次离合器变换;
[0040]解脱所述中间挡位。
[004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为:
[0042]本发明技术方案结合双离合器式变速器机械系统的特性及液压系统的响应特点,能够精确控制拨叉的移动速度:通常情况下,须向拨叉进挡方向施加较大的换挡力,也即正向换挡力,使控制拨叉快速移动,以保证挂挡迅速且到位,但在拨叉到达同步位置点及进挡末期、齿套接近接合齿圈的位置点时,需降低拨叉移动速度,控制拨叉缓慢进挡;在拨叉处于上述位置点时,需降低拨叉移动速度,控制拨叉位移,现有技术仅单一地减小正向换挡力,这种方式在拨叉移动的惯性作用、以及液压系统的响应延迟下,不能及时减小拨叉移动速度,难以准确地控制拨叉位移;本发明技术方案基于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机械系统及液压系统,对前进中的拨叉同时施加正向换挡力及反向换挡力,其中,正向换挡力使拨叉挂入目标挡位,反向换挡力用于及时调整上述位置点时拨叉的移动速度。
[0043]在拨叉移动过程中,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输出的流量,可精确控制拨叉移动速度。而第一电磁阀(主动端)的输出流量由电磁阀电流和电磁阀(主动端)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压力差来决定。第一电磁阀的输入压力是系统主线压力,而输出压力实际上是油缸的负载。当只施加正向力(主动端,也即第一电磁阀输出流量)时,由于负载变化非常大,因此第一电磁阀的输出流量并不稳定,导致仅对拨叉施加正向换挡力时无法稳定精确地控制拨叉移动速度。而引入了反向力之后,第二电磁阀也同时输出流量,基于所述第二电磁阀输出流量而控制第一电磁阀的输出压力,进而有效控制第一电磁阀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压力差,从而实现了对输出流量的精确控制,进而有效控制拨叉移动速度。
[0044]本发明技术方案因可有效控制拨叉进挡过程中的移动速度,特别是在进挡时拨叉到达同步位置点及进挡末期、齿套接近接合齿圈的位置点时,能够准确降低拨叉移动速度、控制拨叉缓慢进挡,显著降低了现有技术因难以控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