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换挡组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9622发布日期:2018-09-25 19:0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换挡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换挡机构是保障汽车行驶的重要部件,其用于改变汽车的行驶速度和方向,通过换挡机构不断的改变挡位来适应不同路况,以保证车辆在合适的速度下行驶。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六挡手动变速箱挡位布置图;请参见图1,常用六挡手动变速箱设置有七个挡位,前进挡中每两个挡位对应一个选挡位置,倒挡R独自对应一个选挡位置。其中,一、二挡的选挡位置和倒挡R的选挡位置设置在同一选挡方向,倒挡R的选挡位置位于一、二挡的选挡位置的左侧。在换挡机构底座上一挡和倒挡R之间设有限位装置,换挡杆的下端设有与限位装置配合的挡片,换挡杆转到一挡选挡位置时挡片会与限位装置抵顶配合,从而固定一挡的选挡位置,同时也能够阻挡换挡杆向倒挡R的位置移动,防止驾驶员在挂一挡时误挂入倒挡R的挡位。

由于不同变速箱的选挡角度不同,因此其一挡的选挡位置也不相同,而现有技术中变速箱上操纵机构的限位装置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由此造成了在更换一种选挡角度不同的变速箱时需相应的更换换挡机构,使汽车整车的成本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换挡组件及汽车,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通过将限位装置与底座滑动配合,使得限位装置与底座之间的位置可以相对调节,进而可以根据不同汽车变速箱选挡角度的不同调节限位装置的位置,使得手动换挡组件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变速箱的一挡选挡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换挡组件,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铰接连接的换挡杆,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阻挡所述换挡杆进入倒挡挡位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位置正对一挡挡位,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底座可滑动连接,所述换挡杆的下端设有挡片,当所述换挡杆转动到所述一挡挡位时,所述挡片抵顶在所述限位装置上以阻挡所述换挡杆继续转动。

如上所述的手动换挡组件,可选的,所述限位装置为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限位墙,所述限位墙的上端用于抵顶所述挡片,所述限位墙的下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手动换挡组件,可选的,所述限位墙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如上所述的手动换挡组件,可选的,所述限位墙与所述底座的滑动连接方式为: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所述限位墙的下端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墙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滑轨与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手动换挡组件,可选的,所述滑轨上还设有止挡装置,所述止挡装置为竖直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止挡块,所述止挡块的下部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止挡块上还设有竖直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锁紧螺栓。

如上所述的手动换挡组件,可选的,所述限位墙与所述底座的滑动连接方式为: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内部形成有长槽,所述长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设有滑轨,所述限位墙插入所述长槽中,所述限位墙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抵顶在所述长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所述限位墙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墙与所述长槽通过所述滑轨与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手动换挡组件,可选的,所述限位墙与所述底座的滑动连接方式为: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内部形成有长槽,所述长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齿形槽,所述限位墙插入所述长槽中,所述限位墙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抵顶在所述长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所述限位墙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有竖直设置的第二齿形槽,所述限位墙与所述长槽通过所述第一齿形槽与第二齿形槽的啮合滑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手动换挡组件,可选的,还设有固定装置,所述长槽的第三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墙的第三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装置为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与螺母配合以实现所述限位墙与所述长槽的相对固定。

如上所述的手动换挡组件,可选的,所所述换挡杆包括换挡杆本体,所述换挡杆本体的外侧套设有提拉滑套,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提拉滑套的下端,所述换挡杆本体的上端设有球头,所述提拉滑套与所述球头之间设有压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上设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手动换挡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动换挡组件及汽车,通过在手动换挡组件的底座上设置限位装置、且限位装置与底座可滑动连接,在换挡杆的下端设有挡片,当换挡杆转动到一挡挡位时,挡片抵顶在限位装置上以阻挡换挡杆继续转动,从而使限位装置能够正对一挡挡位,实现对一挡挡位的定位。在面对换挡角度不同的变速箱时,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可以通过调节限位装置在底座上的位置而改变一挡挡位的定位位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能够适应于不同换挡角度的变速箱。通过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能够适应于不同换挡角度的变速箱,其通用性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能够有效的减少汽车整车的研发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六挡手动变速箱挡位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动换挡组件的主视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动换挡组件的俯视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主视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俯视结构简图;

图6为图5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限位墙的主视结构简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限位墙的俯视结构简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限位墙的侧视结构简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换挡杆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

1-底座;

11-安装部;

12-长槽;

120-第一通孔;

121-第一侧壁(长槽);

122-第二侧壁(长槽);

123-第三侧壁(长槽);

2-换挡杆;

20-换挡杆本体;

21-挡片;

22-提拉滑套;

23-球头;

210-支撑筋;

211-卡座;

221-提手;

3-限位墙;

30-第二通孔;

31-第一侧壁(限位墙);

32-第二侧壁(限位墙);

33-第三侧壁(限位墙);

N:空挡;

R:倒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换挡机构是保障汽车行驶的重要部件,其用于改变汽车的行驶速度和方向,在正常驾驶中需要通过换挡机构不断的改变挡位来适应不同路况,以保证车辆在合适的速度下行驶。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六挡手动变速箱挡位布置图;请参见图1,常用六挡手动变速箱设置有七个挡位,前进挡中每两个挡位对应一个选挡位置,倒挡R独自对应一个选挡位置。其中,一、二挡的选挡位置和倒挡R的选挡位置设置在同一选挡方向,倒挡R的选挡位置位于一、二挡的选挡位置的左侧(一般为左前方)。在换挡机构底座上一挡和倒挡R之间通常设有限位装置,在换挡杆的下端设有与限位装置配合的挡片,换挡杆转到一挡选挡位置时挡片会与限位装置抵顶配合,从而固定一挡的选挡位置,同时也能够阻挡换挡杆向倒挡R的位置移动,防止驾驶员在挂一挡时误挂入倒挡R的挡位。

不同的变速箱由于其内部的结构不同而造成其具体的选挡角度不同,因此一挡的选挡位置也不相同(当一挡选挡位置确定后其他挡位的选挡位置也随之确定),现有技术中的手动换挡组件往往与其变速箱匹配设计,即一款手动换挡组件只能适用于此选挡角度的变速箱,当换到另一款选挡角度不同的变速箱时其具体选挡位置与变速箱的选挡角度将无法匹配,由此造成无法换挡的后果,此时需重新设计手动换挡组件,从而造成了设计成本的提升。而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技术中变速箱上操纵机构的限位装置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即手动换挡组件一旦确定其上的限位装置位置也随之确定),由此造成了在更换一种选挡角度不同的变速箱时需相应的更换换挡机构,使汽车整车的成本提升。

为解决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换挡组件及汽车,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通过将限位装置与底座滑动配合,使得限位装置与底座之间的位置可以相对调节,进而可以根据不同汽车变速箱选挡角度的不同调节限位装置的位置,使得手动换挡组件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变速箱的一挡选挡位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动换挡组件的主视结构简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动换挡组件的俯视结构简图;请参照图2-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动换挡组件,包括底座1和与底座1铰接连接的换挡杆2,底座1上还设有用于阻挡换挡杆2进入倒挡挡位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的位置正对一挡挡位,限位装置与底座1可滑动连接,换挡杆2的下端设有挡片21,当换挡杆2转动到一挡挡位时,挡片21抵顶在限位装置上以阻挡换挡杆2继续转动。

具体的,换挡杆2和底座1之间一般采用球铰连接,例如,在换挡杆1的下端设有球头结构,在底座1上设置球碗结构,以使二者进行铰接配合,球铰结构可以使换挡杆2相对于底座1沿360°旋转,方便进行挂挡动作。

结合现有技术中六挡手动变速箱挡位布置,上述限位装置一般设置在换挡杆2从一档档位向倒挡R档位的前进路径上(图2、图3中限位装置位于换挡杆2的左侧),本实施例中为使限位装置能够正确的限定一档档位的挂挡位置,应在限位装置与挡片21抵顶配合后使换挡杆2的位置正对一挡档位,从而确保驾驶员能够顺利的挂入1挡。

另外,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装置与底座1之间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限位装置可沿底座1左右滑动,以调节限位装置与换挡杆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手动换挡组件能够限定出不同的一档档位,使得本实施例的手动换挡组件能够匹配多种选档角度的变速箱。本实施例中不对限位装置的具体形状和结构进行限定,只要其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即可。

下面参照图1-图3继续对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手动换挡组件在实际操作时,驾驶员从空挡N的位置进行换挡操作,按正常的驾驶习惯,汽车前进时驾驶员首先需要踩住离合器踏板,然后将换挡杆2向左移动,当挡片21抵顶在限位装置上时,换挡杆2将无法继续向左移动,此时驾驶员只需将换挡杆2向上拨动即可挂入一档档位,松开离合踏板车辆即向前行驶;当驾驶员需要挂入倒挡R时,驾驶员在踩住离合器踏板的同时需向上提拉换挡杆2,使得换挡杆2下端的挡片21避开限位装置,此时驾驶员继续将换挡杆2向左移动即可挂入倒挡档位,松开离合踏板车辆即向后行驶。

本实施例的手动换挡组件通过在手动换挡组件的底座上设置限位装置、且限位装置与底座1可滑动连接,在换挡杆2的下端设有挡片21,当换挡杆2转动到一挡挡位时,挡片21抵顶在限位装置上以阻挡换挡杆2继续转动,从而使换挡杆2能够正对一挡挡位,实现对一挡挡位的定位。在面对换挡角度不同的变速箱时,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可以通过调节限位装置在底座1上的位置从而改变一挡挡位的定位位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能够适应于不同换挡角度的变速箱。通过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能够适应于不同换挡角度的变速箱,其通用性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能够有效的减少汽车整车的研发成本。

可选的,上述限位装置为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的限位墙3,限位墙3的上端用于抵顶挡片21,以实现对一档档位的定位,限位墙3的下端与底座1滑动连接,以调节限位墙3与换挡杆2之间的距离;限位墙3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只要其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限位墙3与底座1的滑动连接方式为:底座1上设有滑轨,限位墙3的下端设有滑槽,限位墙3与底座1通过滑轨与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滑轨与滑槽的配合方式稳定可靠,且能够实现限位墙3位置的任意调节,满足了装置的调节需求。

进一步的,为防止限位墙3在滑轨上发生误滑动,还可以在滑轨上设置止挡装置,止挡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下任意适宜的形式,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装置为竖直设置在滑轨上的止挡块,止挡块从限位墙3的右侧(与挡片21相对侧)抵顶在限位墙3上,以防止限位墙3的移动;止挡块的下部设有与滑轨相匹配的滑槽,以使止挡块能够在滑轨上滑动,调节合适的止挡位置;止挡块上还设有竖直通孔,通孔的方向与导轨垂直,通孔内设有锁紧螺栓,当拧紧锁紧螺栓后,紧锁紧螺栓将抵顶在滑轨的表面上,从而限制了止挡块的滑动。当然,止挡块的锁止方式并不限于此,可采用现有技术任意适宜的形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主视结构简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俯视结构简图;图6为图5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限位墙的主视结构简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限位墙的俯视结构简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限位墙的侧视结构简图;请继续参见图2-图9,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限位墙3与底座1的滑动连接方式为:底座1上设有安装部11,安装部11可以为长方形,在安装部11的内部形成有长槽12,长槽12为长方形的凹槽。长槽12的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上均设有滑轨,限位墙3插入长槽12中,限位墙3的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分别抵顶在长槽的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上,限位墙3的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上设有滑槽,限位墙3与长槽12通过滑轨与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滑轨与滑槽的配合方式稳定可靠,且能够实现限位墙3位置的任意调节,满足了装置的调节需求。

继续参见图2-图9,在本实施例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限位墙3与底座1的滑动连接方式为:底座1上设有安装部11,安装部11可以为长方形,在安装部11的内部形成有长槽12,长槽12为长方形的凹槽。长槽12的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齿形槽,限位墙3插入长槽12中,限位墙3的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分别抵顶在长槽12的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上,限位墙3的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上有竖直设置的第二齿形槽,第二齿形槽设置在限位墙3的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的下半部分(即限位墙3与长槽12相配合的部分),限位墙3与长槽12通过第一齿形槽与第二齿形槽的啮合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为防止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中的限位墙3发生误滑动,还可以设置配套的固定装置。例如,可以在长槽12的第三侧壁123上设有第一通孔120,在限位墙3的第三侧壁33上设有第二通孔30,限位墙3装配到长槽12中后应保证第一通孔120和第二通孔30相对应;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装置可以为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穿过第一通孔120和第二通孔30后与螺母配合以实现限位墙3与长槽12的相对固定,螺母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通孔30两侧的紧固螺栓上,以将限位墙3锁紧。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换挡杆的结构简图,请参见图10。为实现换挡杆2的提拉换挡功能,可选的,换挡杆2包括换挡杆本体20,换挡杆本体20的外侧套设有提拉滑套22,提拉滑套22可沿换挡杆本体20的轴向滑动;提拉滑套22的下端连接有挡片固定部,挡片21与挡片固定部一体成型,挡片21与挡片固定部之间还可以设置支撑筋210以增强二者的连接强度;挡片固定部上还设有用于与提拉滑套22卡接的卡座211,卡座211上设有卡槽,在提拉滑套22的下端设有卡爪,通过卡爪与卡槽的配合实现提拉滑套22与卡座固定部之间的连接。提拉滑套22的上端设有提手221,以供驾驶员操作;换挡杆本体20的上端设有球头23,提拉滑套22与球头23之间设有压簧,压簧起到回位的作用,当驾驶员向上拉动提手221后,提手221带动提拉滑套22整体向上移动并压紧压簧;松开提手221后使提拉滑套22在压簧的作用下整体向下移动,恢复到正常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上设有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手动换挡组件。

本实施例的手动换挡组件通过在手动换挡组件的底座上设置限位装置、且限位装置与底座可滑动连接,在换挡杆的下端设有挡片,当换挡杆转动到一挡挡位时,挡片抵顶在限位装置上以阻挡换挡杆继续转动,从而使限位装置能够正对一挡挡位,实现对一挡挡位的定位。在面对换挡角度不同的变速箱时,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可以通过调节限位装置在底座上的位置而改变一挡挡位的定位位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能够适应于不同换挡角度的变速箱。通过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能够适应于不同换挡角度的变速箱,其通用性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组件能够有效的减少汽车整车的研发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