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消音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5382发布日期:2018-08-21 16:4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音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气消音器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烟气消音器为了得到较好的消音效果,一般体积都比较大,冷凝水的处理需要烟管上增加排水管段,这种较大的烟气消音器往往对空间的要求会比较高,冷凝水处理上需要更长的管段设置来满足冷凝水低位排放要求,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烟气消音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烟气消音器装置,包括消音器外壳,所述消音器外壳内沿横向设有多块隔板而分隔成多个空间,其中,最左侧空间为最左侧缓冲空间,最右侧空间为最右侧缓冲空间,中间的多个空间为中间缓冲空间;所述消音器外壳的左端穿入有烟气进气管,烟气进气管从左至右地依次穿过多块隔板而延伸至最右侧缓冲空间内;所述消音器外壳内设有缓冲管,缓冲管穿过多块隔板而使其两端分别连接最左侧缓冲空间和最右侧缓冲空间,缓冲管上的对应中间缓冲空间的部分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消音器外壳的右端穿入有烟气出气管,烟气进气管从右至左地依次穿过多块隔板而延伸至最左侧缓冲空间内;所述隔板的下端开设有小孔或缺口,消音器外壳的下侧设有第一排水开关;所述烟气出气管的出口处设有冷凝阻回管和第二排水开关。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两块,每块隔板竖立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消音器外壳内通过多块隔板相隔,并通过中间部分带出气孔的缓冲管连接最左侧空间和最右侧空间,采用这种结构有效减小了消音器需要的缓冲消音空间,减小了消音器的体积;冷凝水排放设置降低了后端管道的长度,防倒灌设计也有效的保护了机组避免金属件被冷凝水腐蚀而生锈,从而保证了机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1消音器外壳

2隔板

201缺口

3烟气进气管

4缓冲管

401出气孔

5烟气出气管

6第一排水开关

7冷凝阻回管

8第二排水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一种烟气消音器装置,包括消音器外壳1,所述消音器外壳1内沿横向设有两块隔板2而分隔成三个空间,这三个空间分别为左侧缓冲空间、中间缓冲空间和右侧缓冲空间;所述消音器外壳1的左端穿入有烟气进气管3,烟气进气管3从左至右地依次穿过两块隔板2而延伸至右侧缓冲空间内;所述消音器外壳1内设有缓冲管4,缓冲管4穿过两块隔板2而使其两端分别连接左侧缓冲空间和右侧缓冲空间,缓冲管4上的对应中间缓冲空间的部分设有多个出气孔401;所述消音器外壳1的右端穿入有烟气出气管5,烟气进气管3从右至左地依次穿过两块隔板2而延伸至左侧缓冲空间内;所述两块隔板2上分别开设有供烟气进气管3、缓冲管4和烟气出气管5穿过的孔。工作时,烟气从烟气进气管3进入消音器装置内,先进入右侧缓冲孔,然后通过缓冲管4进入左侧缓冲空间,在这期间,缓冲管4上中间部分的出气孔401会让烟气逸散进中间缓冲空间,最后,烟气再进入烟气出气管5,从烟气出气管5排至大气中,这种结构大大降低了烟气的流速,以此达到消音的目的。

隔板2的数量还可以是两块以上,消音器外壳1内分隔的空间相对应地可以是三个空间以上,这时的左侧缓冲空间应理解为最左侧隔板2分隔成的最左侧缓冲空间,中间缓冲空间,右侧缓冲空间应理解为最右侧隔板2分隔成的最右侧缓冲空间,中间缓冲空间,中间缓冲空间应理解为除最左侧缓冲空间和最右侧缓冲空间外的中间被隔开的所有的缓冲空间。

其中,在烟气消音过程中会在消音器装置内产生冷凝水,故所述隔板2的下端开设有小孔或缺口201,参见图2,消音器外壳1的下侧设有第一排水开关6,隔板2下端的小孔或缺口201供消音器外壳1内侧的冷凝水通过,第一排水开关6供消音器外壳1内侧的冷凝水集中排出。

烟气出气管5的出口处设有冷凝阻回管7和第二排水开关8,冷凝阻回管7可以有效地防止烟气出气管5连接的后端管道内的冷凝水倒灌回消音器装置以及机组内,第二排水开关8供后端管道内的冷凝水流出。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