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阀座硬密封平衡式双闸板平板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3583发布日期:2018-09-18 20:4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闸阀,具体涉及一种双阀座硬密封平衡式双闸板平板闸阀。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阀门在高温高压及颗粒、粉尘等恶劣工况下存在密封不严,打不开等弊端,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生产作业;本实用新型主要研究一种密封严实、防抱死、平衡式、双阀座双闸板的一种双阀座硬密封平衡式双闸板平板闸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严实、防抱死、平衡式、双阀座双闸板的一种双阀座硬密封平衡式双闸板平板闸阀。

一种双阀座硬密封平衡式双闸板平板闸阀,包括阀体、上阀座、下阀座、闸板一、闸板二;所述的上阀座与下阀座结构相同;所述的上阀座包括左阀座和右阀座,所述的闸板一和闸板二设置在上阀座和下阀座之间;所述的闸板一和闸板二并排设置;所述的闸板一和闸板二中间设置有防尘圈一和防尘圈二,所述的防尘圈一下部设置有弹簧一,防尘圈二上部设置有弹簧二。

所述的左阀座和右阀座结构相同;所述的左阀座包括左前阀座、左后阀座、弹簧三、蝶形弹簧一、石墨环一;所述的石墨环一右侧与左前阀座垂直接触;所述的石墨环一左侧与左后阀座的接触部位采用60°斜面,在弹簧三的弹簧力和介质作用力下推动斜面使石墨环一更好的与左后阀座密封;所述的左前阀座下部设置有工艺槽一;所述的左后阀座下部设置有弹簧三,所述的左前阀座通过弹簧三和石墨环一实现浮动设置;所述的蝶形弹簧一设置在左后阀座左侧;所述的左前阀座与闸板一接触面设置有密封面一。

所述的右阀座包括右前阀座、右后阀座、弹簧四、蝶形弹簧二、石墨环二;所述的石墨环二左侧与右前阀座垂直接触;所述的石墨环二右侧与右后阀座的接触部位采用60°斜面,在弹簧四的弹簧力和介质作用力下推动斜面使石墨环二更好的与右后阀座密封;所述的右前阀座下部设置有工艺槽二;所述的右后阀座下部设置有弹簧四,所述的右前阀座通过弹簧四和石墨环二实现浮动设置;所述的蝶形弹簧二设置在右后阀座右侧;所述的右前阀座与闸板二接触面设置有密封面二。

所述的弹簧三和弹簧四采用前半部分通孔、后半部分盲孔结构设计,这样可以更好的解决在低压情况下闸板、阀座密封面接触时由于预紧力不足而无法密封的情况,同时还能减少阀座推力过大造成石墨环一受力过大而过早损坏的情况。

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采用耐磨、耐高温的聚四氟乙烯材质,可以提高阀座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防尘圈一和防尘圈二能有效防止各种杂物进入闸板一和闸板二中间,把弹簧一和弹簧二堵死;弹簧一和弹簧二能有效补偿在低压情况下对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的预紧力,使闸板一、闸板二能同时向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施加更大的推力,使闸阀的密封性更好。

当闸阀内部压力相当时,闸板一和闸板二处于闭合状态,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形成初始密封,每次闸阀开或关时,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能清洁闸板一和闸板二两侧,达到闸板清洁无杂质;当对闸阀施加管道压力时,压力作用于闸板一和闸板二,迫使闸板一和闸板二贴近左阀座和右阀座,压缩石墨环一和石墨环二直到闸板一和闸板二停在左阀座和右阀座上;当阀腔压力泄放后,管道压力作用于闸阀,在弹簧三和弹簧四的作用下使左阀座和右阀座移向闸板一和闸板二,形成紧密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专利具有极强的密封性、耐冲性,管道介质中带有各种悬浮颗粒,不会对密封产生任何影响,能够完全自动补偿密封面的磨损,在高温下闸板一和闸板二不会因为膨胀而卡死;通过设置防尘圈一和防尘圈二可以有效防止闸阀密封不严、中腔进入杂物致使弹簧一和弹簧二堵死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专利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专利上阀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阀座硬密封平衡式双闸板平板闸阀,包括阀体(1)、上阀座(2)、下阀座(3)、闸板一(4)、闸板二(5);所述的上阀座(2)与下阀座(3)结构相同;所述的上阀座(2)包括左阀座(6)和右阀座(7),所述的闸板一(4)和闸板二(5)设置在上阀座(2)和下阀座(3)之间;所述的闸板一(4)和闸板二(5)并排设置;所述的闸板一(4)和闸板二(5)中间设置有防尘圈一(8)和防尘圈二(9),所述的防尘圈一(8)下部设置有弹簧一(10),防尘圈二(9)上部设置有弹簧二(11)。

所述的左阀座(6)和右阀座(7)结构相同;所述的左阀座(6)包括左前阀座(12)、左后阀座(13)、弹簧三(14)、蝶形弹簧一(15)、石墨环一(16);所述的石墨环一(16)右侧与左前阀座(12)垂直接触;所述的石墨环一(16)左侧与左后阀座(13)的接触部位采用60°斜面,在弹簧三(14)的弹簧力和介质作用力下推动斜面使石墨环一(16)更好的与左后阀座(13)密封;所述的左前阀座(12)下部设置有工艺槽一(17);所述的左后阀座(13)下部设置有弹簧三(14),所述的左前阀座(12)通过弹簧三(14)和石墨环一(16)实现浮动设置;所述的蝶形弹簧一(15)设置在左后阀座(13)左侧;所述的左前阀座(12)与闸板一(4)接触面设置有密封面一(18)。

所述的右阀座(7)包括右前阀座(71)、右后阀座(72)、弹簧四(73)、蝶形弹簧二(74)、石墨环二(75);所述的石墨环二(75)左侧与右前阀座(71)垂直接触;所述的石墨环二(75)右侧与右后阀座(72)的接触部位采用60°斜面,在弹簧四(73)的弹簧力和介质作用力下推动斜面使石墨环二(75)更好的与右后阀座(72)密封;所述的右前阀座(71)下部设置有工艺槽二(76);所述的右后阀座(72)下部设置有弹簧四(73),所述的右前阀座(71)通过弹簧四(73)和石墨环二(75)实现浮动设置;所述的蝶形弹簧二(74)设置在右后阀座(72)右侧;所述的右前阀座(71)与闸板二(5)接触面设置有密封面二(77)。

所述的弹簧三(14)和弹簧四(73)采用前半部分通孔、后半部分盲孔结构设计,这样可以更好的解决在低压情况下闸板、阀座密封面接触时由于预紧力不足而无法密封的情况,同时还能减少阀座推力过大造成石墨环一(16)受力过大而过早损坏的情况。

密封面一(18)和密封面二(77)采用耐磨、耐高温的聚四氟乙烯材质,可以提高阀座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防尘圈一(8)和防尘圈二(9)能有效防止各种杂物进入闸板一(4)和闸板二(5)中间,把弹簧一(10)和弹簧二(11)堵死;弹簧一(10)和弹簧二(11)能有效补偿在低压情况下对密封面一(18)和密封面二(77)的预紧力,使闸板一(4)、闸板二(5)能同时向密封面一(18)和密封面二(77)施加更大的推力,使闸阀的密封性更好。

当闸阀内部压力相当时,闸板一(4)和闸板二(5)处于闭合状态,密封面一(18)和密封面二(77)形成初始密封,每次闸阀开或关时,密封面一(18)和密封面二(77)能清洁闸板一(4)和闸板二(5)两侧,达到闸板清洁无杂质;当对闸阀施加管道压力时,压力作用于闸板一(4)和闸板二(5),迫使闸板一(4)和闸板二(5)贴近左阀座(6)和右阀座(7),压缩石墨环一(16)和石墨环二(75)直到闸板一(4)和闸板二(5)停在左阀座(6)和右阀座(7)上;当阀腔压力泄放后,管道压力作用于闸阀,在弹簧三(14)和弹簧四(73)的作用下使左阀座(6)和右阀座(7)移向闸板一(4)和闸板二(5),形成紧密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专利具有极强的密封性、耐冲性,管道介质中带有各种悬浮颗粒,不会对密封产生任何影响,能够完全自动补偿密封面的磨损,在高温下闸板一(4)和闸板二(5)不会因为膨胀而卡死;通过设置防尘圈一(8)和防尘圈二(9)可以有效防止闸阀密封不严、中腔进入杂物致使弹簧一(10)和弹簧二(11)堵死现象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