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型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4112发布日期:2018-11-07 21:55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一种C型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型钢。



背景技术:

型钢是一种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尺寸的条型钢材。按照钢的冶炼质量不同,型钢分为普通型钢和优质型钢。普通型钢按现行金属产品目录又分为大型型钢、中型型钢、小型型钢。普通型钢按其断面形状又可分为C型钢、工字钢、角钢、圆钢等,现有技术中的C型钢一般只能适用于常规结构,通常弯折处呈直角设置,整体强度较低,当外力作用过大时,容易导致断裂,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结构强度的C型钢。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C型钢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C型钢,包括长条形的型钢本体,所述型钢本体的截面设置为C型,所述型钢本体包括相互平行并且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钢边,还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钢边之间并且垂直于第一钢边的第二钢边,所述第二钢边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钢边的端部;所述第一钢边的外表面中部设置为内凹的第一圆弧,所述第二钢边的外表面中部设置为内凹的第二圆弧,所述第二钢边与第一钢边的连接处呈第三圆弧,第三圆弧沿弧形边缘设有多个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内凹槽,内凹槽沿型钢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型钢本体内壁位于第二钢边设置有多个呈圆弧形空心状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沿第二钢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钢边的连接处设置为圆弧结构,相邻两个第一加强筋之间形成弧状U形;所述型钢本体内壁位于第一钢边设有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沿第一钢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用于加强第二钢边的结构强度,设置第二加强筋,用于加强第一钢边的结构强度,使得型钢本体整体的结构强度高,同时,第二钢边与第一钢边的连接处呈第三圆弧,第三圆弧沿弧形边缘设有多个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内凹槽,第三圆弧的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弯折处容易断裂的问题,提高了弯折处的结构强度,并且,多个内凹槽的设置,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边的一端与第二钢边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卷边,两个第一钢边的卷边相对设置。通过卷边的设置,增加受力面积,提高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卷边设置为向内弯折的Z字型,包括第一卷边、第二卷边、第三卷边,所述第二卷边倾斜地设置在第一卷边和第三卷边之间,所述第一卷边的一端与第一钢边的端部边缘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卷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卷边的另一端与第三卷边连接,第二卷边与第三卷边的连接处与第一钢边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卷边设置为向内弯折的Z字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卷边容易弯折变形的问题,提高了卷边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卷边与第一钢边的连接处设置为弧形,所述第一卷边与第二卷边的连接处设置为弧形,所述第二卷边、第三卷边与第一钢边的连接处设置为弧形。卷边的弯折处呈弧形,防止直角弯折强度低易断裂的现象,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中心设有中心孔,中心孔沿第一加强筋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中心孔呈月牙形。通过中心孔的设置,在结构强度增加的同时减重,质地轻、便于运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用于加强第二钢边的结构强度,设置第二加强筋,用于加强第一钢边的结构强度,使得型钢本体整体的结构强度高,同时,第二钢边与第一钢边的连接处呈第三圆弧,第三圆弧沿弧形边缘设有多个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内凹槽,第三圆弧的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弯折处容易断裂的问题,提高了弯折处的结构强度,并且,多个内凹槽的设置,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卷边的设置,卷边设置为向内弯折的Z字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卷边容易弯折变形的问题,提高了卷边的结构强度,并且,卷边的弯折处呈弧形,防止直角弯折强度低易断裂的现象,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其中,1第一圆弧,2第一钢边,3第一卷边,4第二卷边,5卷边,6第三卷边,7中心孔,8第一加强筋,9第二加强筋,10第三圆弧,11内凹槽,12第二圆弧,13第二钢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C型钢,包括长条形的型钢本体,型钢本体的截面设置为C型,型钢本体包括相互平行并且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钢边2,还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钢边2之间并且垂直于第一钢边2的第二钢边13,第二钢边1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钢边2的一端,第一钢边2的另一端设置有卷边5,两个第一钢边2的卷边5相对设置,通过卷边5的设置,增加受力面积,提高结构强度;卷边5设置为向内弯折的Z字型,包括第一卷边53、第二卷边54、第三卷边65,第二卷边54倾斜地设置在第一卷边53和第三卷边65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卷边54,提供支撑强度,第一卷边53的一端与第一钢边2的端部边缘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卷边54的一端连接,第二卷边54的另一端与第三卷边65连接,第二卷边54与第三卷边65的连接处与第一钢边2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卷边5容易弯折变形的问题,提高了卷边5的结构强度;第一卷边53与第一钢边2的连接处设置为弧形,第一卷边53与第二卷边54的连接处设置为弧形,第二卷边54、第三卷边65与第一钢边2的连接处设置为弧形,防止直角弯折强度低易断裂的现象,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第一钢边2的外表面中部设置为内凹的第一圆弧1,第二钢边13的外表面中部设置为内凹的第二圆弧12,第二钢边13与第一钢边2的连接处呈第三圆弧10,第三圆弧10沿弧形边缘设有多个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内凹槽11,内凹槽11沿型钢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型钢本体内壁位于第二钢边13设置有多个呈圆弧形空心状的第一加强筋8,用于加强第二钢边13的结构强度,第一加强筋8沿第二钢边13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筋8的中心设有中心孔7,中心孔7沿第一加强筋8的长度方向延伸,中心孔7呈月牙形,通过中心孔7的设置,在结构强度增加的同时减重,质地轻、便于运输;第一加强筋8与第二钢边13的连接处设置为圆弧结构,相邻两个第一加强筋8之间形成弧状U形;型钢本体内壁位于第一钢边2设有多个第二加强筋9,第二加强筋9沿第一钢边2的长度方向延伸,加强第一钢边2的结构强度,使得型钢本体整体的结构强度高,同时,第二钢边13与第一钢边2的连接处呈第三圆弧10,第三圆弧10沿弧形边缘设有多个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内凹槽11,第三圆弧10的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弯折处容易断裂的问题,提高了弯折处的结构强度,并且,多个内凹槽11的设置,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8,用于加强第二钢边13的结构强度,设置第二加强筋9,用于加强第一钢边2的结构强度,使得型钢本体整体的结构强度高,多方向受力,不会造成型钢本体的断裂,便于型钢本体的多场合使用;同时,第二钢边13与第一钢边2的连接处呈第三圆弧10,第三圆弧10沿弧形边缘设有多个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内凹槽11,第三圆弧10的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弯折处容易断裂的问题,提高了弯折处的结构强度,并且,多个内凹槽11的设置,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将卷边5设置为向内弯折的Z字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卷边5容易弯折变形的问题,提高了卷边5的结构强度,并且,卷边5的弯折处呈弧形,防止直角弯折强度低易断裂的现象,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