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5819发布日期:2019-06-13 12:5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屏用调节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文的进步,支架藉由其能承载液晶显示屏(英文简称为LCD)的功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也有所提高,其中,人们对于承载液晶显示屏的调节支架的热衷度也大大提高。

传统的承载液晶显示屏的支架为底座式,底座式支架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不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多方位调整其显示角度;其次,放于桌面时占用大量空间降低办公效率;除此之外,由于其固定于桌面故其增大了用户的清扫难度,更甚者,由于底座式支架不能多方位调节,故给用户带来很多健康问题,如颈椎病、腰酸背痛等等。

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多角度调节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多角度调节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包括连接底座、第一摆臂、第一转接头、第二摆臂、第二转接头、第三转接头、枢转座及用于供液晶显示屏安装的安装板,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端绕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底座枢接,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二端绕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第一端枢接,所述第一转接头的第二端绕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一端枢接,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二端绕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转接头的第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转接头的第二端绕第五枢转与所述第三转接头的第一端枢接,所述第三转接头的第二端绕第六转轴与所述枢转座的第一端枢接,所述枢转座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及第五转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三转轴及第四转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心线还与所述第三转轴的轴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摆臂与连接底座之间、所述第一转接头与第一摆臂之间、所述第二摆臂与第一转接头之间、所述第二转接头与第二摆臂之间、所述第三转接头与第二转接头之间及所述枢转座与所述第三转接头之间各组装有一锁止结构。

较佳地,所述第一转接头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转轴穿置的第一内孔,所述第一转接头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三转轴的轴向开设有供所述第三转轴穿置的第一通孔。

较佳地,所述第二转接头的第一端沿所述第四转轴的轴向开设有供所述第四转轴穿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转接头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五转轴的轴向开设有供所述第五转轴穿置的第二内孔。

较佳地,所述第三转接头包含第一圆环体、第二圆环体及与位于所述第一圆环体与所述第二圆环体之间的连接杆,所述第五转轴穿置于所述第一圆环体的中心线,所述第六转轴穿置于所述第二圆环体的中心线。

较佳地,所述第二转接头的第二端设有一凹槽,所述第一圆环体伸入所述凹槽。

较佳地,所述第二摆臂包括上顶板及下底板,所述上顶板的第一端绕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第二端枢接,所述下底板的第一端绕第七转轴与所述第一转接头的第二端枢接;所述上顶板的第二端绕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转接头的第一端枢接,所述下底板的第二端绕第八转轴与所述第二转接头的第一端枢接,且所述上顶板、下底板、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七转轴及第八转轴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较佳地,所述第二摆臂还包括一弹性件,所述上顶板与所述下底板围成一收容腔,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上顶板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底板连接。

较佳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摆臂下方的藏线板,所述藏线板为朝外凸的曲面板,所述藏线板与所述第二摆臂之间形成用于供电源线藏置的容纳腔。

较佳地,所述连接底座具有C型卡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藉由第一摆臂、第一转接头、第二摆臂、第二转接头、第三转接头及枢转座的协调配合,故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在使用时,连接底座固定于外界物体上以安置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第一摆臂绕第一转轴相对连接底座枢摆以使第二摆臂及安装板也随着第一摆臂而改变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位置;藉由第一转接头,使得第二摆臂绕第二转轴相对第一摆臂枢转从而改变第二摆臂相对第一摆臂的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位置,即是说,藉由第一转接头,第二摆臂与第一摆臂可位于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同时,第二摆臂绕第三转轴相对第一摆臂竖直或水平枢转,以改变第二摆臂与第一摆臂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第二摆臂的高度或者于水平面的位置;藉由第二摆臂与枢转座之间还设有第二转接头及第三转接头,第二转接头绕第四转轴相对第二摆臂竖直或水平枢摆,第三转接头绕第五转轴相对第二转接头水平或竖直枢摆,枢转座绕第六转轴相对第三转接头竖直或水平枢摆,故安装于枢转座上的安装板先调整空间中的水平位置及高度位置后再调整自身的旋转角度,故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能实现多角度调节的功能,满足用户不同的观看需求,也能满足竖屏或横屏的等多种安装场合,还具有多种安装使用的方式;除此之外,藉由枢转各处设有锁止结构,故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调整水平位置、高度位置及自身角度后即可处于静止状态;力度也根据液晶屏的重量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采用第一种安装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采用第二种安装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之第三转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之第二摆臂隐藏上顶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100适用于侧装的场合。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100包括连接底座1、第一摆臂2、第一转接头3、第二摆臂4、第二转接头5、第三转接头6、枢转座7及用于供液晶显示屏安装的安装板8。连接底座1侧装于外界物体上,如图1所示,较优的是,连接底座1具有C型卡合结构,以使得连接底座1借助C型卡合结构而快速地卡合于办公用品的型材处,但不以此为限。第一摆臂2的第一端21绕第一转轴a与连接底座1枢接,第一摆臂2的第二端22与绕第二转轴(图中未示)与第一转接头3的第一端31枢接,第一转接头3的第二端32绕第三转轴c与第二摆臂4的第一端41枢接,第二摆臂4的第二端42绕第四转轴d与第二转接头5的第一端51枢接,第二转接头5的第二端52绕第五转轴(图中未示)与第三转接头6的第一端61枢接,第三转接头6的第二端62绕第六转轴(图中未示)与枢转座7的第一端71枢接,枢转座7的第二端72与安装板8固定连接;第一转轴a、第二转轴及第五转轴相互平行,第三转轴c及第四转轴d相互平行,第一转轴a的轴心线还与第三转轴c的轴心线相互垂直,第一摆臂2与连接底座1之间、第一转接头3与第一摆臂2之间、第二摆臂4与第一转接头3之间、第二转接头5与第二摆臂4之间、第三转接头6与第二转接头5之间及枢转座7与第三转接头6之间各组装有一锁止结构11。

请参阅图1及图2,于本实施例的场合中,第一转轴a、第二转轴及第五转轴沿竖直方向布置,第三转轴c、第四转轴d及第六转轴沿水平方向布置。可理解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安装的方式不同,其第一转轴a、第二转轴、第三转轴c、第四转轴d、第五转轴及第六转轴的方向有所改变,如图2所示,展示了本实用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适用于正装的场合,其第一转轴a、第二转轴及第五转轴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三转轴c、第四转轴d及第六转轴沿竖直方向布置,故不以此为限。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100能适用于多种安装方式,提高了其实用性以及满足市场用户的各种需求。较优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100还包括位于第二摆臂4下方的藏线板9,藏线板9为朝外凸的曲面板,藏线板9与第二摆臂4之间形成用于供电源线藏置的容纳腔10,以方便内部走线。更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1及图3,第一转接头3的第一端31沿第二转轴的轴向开设有供第二转轴穿置的第一内孔(图中未标记),第一转接头3的第二端32沿第三转轴c的轴向开设有供第三转轴c穿置的第一通孔(图中未标记)。藉由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c的轴线方向垂直,故使得第二摆臂4除了相对第一摆臂2在水平方向枢转从而改变第二摆臂4之第二端42在空间中的水平位置,还可相对第一摆臂2在竖直方向枢转以改变第二摆臂4相对第一摆臂2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第二摆臂4之第二端42在空间中的高度。

请参与图1及图3,第二转接头6的第一端61沿第四转轴d的轴向开设有供第四转轴d穿置的第二通孔(图中未标记),第二转接头6的第二端62沿第五转轴的轴向开设有供第五转轴穿置的第二内孔(图中未标记),第三转接头6的第二端62沿第六转轴的轴向开设有供第六转轴穿置的轴孔(图中未标记)。藉由第四转轴d与第五转轴垂直且第四转轴d与第六转轴平行,故使得枢转座7在空间中的某个位置固定后可调节其自身的角度,从而使得与枢转座7的第二端72固定连接的安装板8可调节其自身的角度。

请参阅图3及图4,第三转接头6包含第一圆环体63、第二圆环体64及与位于第一圆环体63与第二圆环体64之间的连接杆65,第五转轴穿置于第一圆环体63的中心线,第六转轴穿置于第二圆环体64的中心线。第二转接头5的第二端52设有一凹槽(图中未标记),第一圆环体63伸入凹槽。

请参阅图1、图3及图5,第二摆臂4包括上顶板43及下底板44,上顶板43的第一端绕第三转轴c与第一转接头3的第二端32枢接,下底板44的第一端绕第七转轴g与第一转接头3的第二端32枢接;上顶板43的第二端绕第四转轴d与第二转接头5的第一端51枢接,下底板44的第二端绕第八转轴h与第二转接头5的第一端51枢接,且上顶板43、下底板44、第一转接头3、第二转接头5、第三转轴c、第四转轴d、第七转轴g及第八转轴h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具体地,第七转轴g与第三转轴c的布置方向一致,第八转轴h与第四转轴d的布置方向一致。第二摆臂4还包括一弹性件45,上顶板43与下底板44围成一收容腔46,弹性件45位于收容腔46内,弹性件45的一端与上顶板43连接,弹性件45的另一端与下底板44连接,以当第二摆臂4绕第一摆臂2枢转时,使第三转轴c、第四转轴d、第八转轴h及第七转轴g之间形成四边形结构,又藉由弹兴件45使得该四边形结构分成两个三角形结构,从而使得该四边形结构稳定,故而使得第二摆臂4相对第一摆臂2的枢转稳定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100,藉由第一摆臂2、第一转接头3、第二摆臂4、第二转接头5、第三转接头6及枢转座7的协调配合,故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100在使用时,连接底座1固定于外界物体上以安置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100;第一摆臂2绕第一转轴a相对连接底座1枢摆以使第二摆臂4及安装板8也随着第一摆臂2而改变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位置;藉由第一转接头5,使得第二摆臂4绕第二转轴相对第一摆臂2枢转从而改变第二摆臂4相对第一摆臂1的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位置,即是说,藉由第一转接头5,第二摆臂4与第一摆臂1可位于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同时,第二摆臂4绕第三转轴c相对第一摆臂2竖直或水平枢转,以改变第二摆臂4与第一摆臂1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第二摆臂4的高度或者于水平面的位置;藉由第二摆臂4与枢转座7之间还设有第二转接头5及第三转接头6,第二转接头5绕第四转轴d相对第二摆臂4竖直或水平枢摆,第三转接头6绕第五转轴相对第二转接头5水平或竖直枢摆,枢转座7绕第六转轴相对第三转接头6竖直或水平枢摆,故安装于枢转座7上的安装板8先调整空间中的水平位置及高度位置后再调整自身的旋转角度,故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100能实现多角度调节的功能,满足用户不同的观看需求,也能满足竖屏或横屏的等多种安装场合,还具有多种安装使用的方式;除此之外,藉由枢转各处设有锁止结构11,故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屏用多角度调节支架100调整水平位置、高度位置及自身角度后即可处于静止状态;力度也根据液晶屏的重量进行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清楚第二转轴、第五转轴及第六转轴的位置关系,故采用标注轴线的方式展示,第二转轴的轴线为B,第五转轴的轴线为E,第六转轴的轴线为F。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