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3693发布日期:2019-08-03 16:28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注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注油器是以压缩空气作动力的注油设备,借助泵的作用使油料产生高压,利用高压进行注油。它是注油工艺机械化不可缺少的注油设备。能加注各种锂基脂等粘度较大的油料。适用于汽车、拖拉机及其它各种动力机械加注润滑油脂的作业。但是,传统的高压注油器还存在不足:结构设置不合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重量重、维护难、使用不方便且运输或转移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重量轻、维护容易、使用方便且运输或转移方便的高压注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注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一体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焊接有高压罐,所述底座上可拆卸设置有柱塞泵,所述柱塞泵与高压罐的侧面之间可拆卸设置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上设置有球阀和过滤器,所述球阀设置在靠近高压罐侧面处,所述高压罐的左端可拆卸设置有浮子液位计,所述浮子液位计内的介质通道与高压罐的内腔连通;所述高压罐的底部焊接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背离高压罐端可拆卸设置有闸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压罐下方设置了底座,定位可靠,工作稳定;通过在高压罐侧面设置浮子液位计,液位查看方便;柱塞泵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柱塞泵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的优点;高压罐的底部设置了排油管和闸阀,使用方便;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重量轻、维护容易、使用方便且运输或转移方便,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压罐左端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所述浮子液位计的右端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三连接法兰和第四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三连接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且使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三连接法兰连接处构成密封;所述第二连接法兰和第四连接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且使第二连接法兰和第四连接法兰连接处构成密封。通过本设置,高压罐与浮子液位计连接可靠,装拆容易。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压罐右下端一体设置有第五连接法兰,所述输油管靠近高压罐侧面端一体设置有第六连接法兰,所述第五连接法兰和第六连接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且使第五连接法兰和第六连接法兰连接处构成密封;输油管背离高压罐端与柱塞泵的进油口通过螺纹连接构成密封。通过本设置,高压罐与输油管连接可靠,装拆容易。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压罐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镀铬内层、奥氏体不锈钢层、双相不锈钢内层、硬质合金加强层、工程塑料加强层和双相不锈钢外层,所述镀铬内层的外表面与奥氏体不锈钢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奥氏体不锈钢层的外表面与双相不锈钢内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双相不锈钢内层的外表面与硬质合金加强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硬质合金加强层的外表面与工程塑料加强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工程塑料加强层的外表面与双相不锈钢外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本设置,高压罐结构设置合理,硬度好,耐磨性好且不易开裂,重量轻。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程塑料加强层上设置有蜂窝孔,所述工程塑料加强层的壁厚是双相不锈钢内层的壁厚的2倍或2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硬质合金加强层的壁厚是双相不锈钢内层的壁厚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奥氏体不锈钢层的壁厚与双相不锈钢内层的壁厚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镀铬内层的壁厚在20微米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高压罐下方设置了底座,定位可靠,工作稳定;通过在高压罐侧面设置浮子液位计,液位查看方便;柱塞泵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柱塞泵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的优点;高压罐的底部设置了排油管和闸阀,使用方便;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重量轻、维护容易、使用方便且运输或转移方便,实用性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右视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压注油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一体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上端焊接有高压罐3,所述底座1上可拆卸设置有柱塞泵4,所述柱塞泵4与高压罐3的侧面之间可拆卸设置有输油管5,所述输油管5上设置有球阀6和过滤器7,所述球阀6设置在靠近高压罐3侧面处,所述高压罐3的左端可拆卸设置有浮子液位计8,所述浮子液位计8内的介质通道与高压罐3的内腔连通;所述高压罐3的底部焊接有排油管9,所述排油管9背离高压罐端可拆卸设置有闸阀10。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1上一体设置有四根支撑柱2,四根支撑柱2绕高压罐3的竖向中心线环形均匀分布;柱塞泵4与底座1通过现有的螺栓连接固定;柱塞泵4上可拆卸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是通过现有的螺栓连接固定的;电动机驱动柱塞泵4的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和压油;所述输油管5由多根短管采用螺纹连接方式组装而成,所述球阀6和过滤器7分别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输油管5的短管之间,且各部件连接处固定后构成密封,所述球阀6和过滤器7均为现有的产品,球阀6为现有的不锈钢球阀,过滤器7为现有的不锈钢滤芯过滤器。所述闸阀10与排油管9背离高压罐端采用螺纹连接固定。

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高压罐3 左端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31和第二连接法兰32,所述浮子液位计 8的右端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三连接法兰81和第四连接法兰82,所述第一连接法兰31与第三连接法兰8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且使第一连接法兰31与第三连接法兰81连接处构成密封;所述第二连接法兰32和第四连接法兰8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且使第二连接法兰32和第四连接法兰82连接处构成密封。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法兰31和第二连接法兰32均与高压罐3一体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法兰81和第四连接法兰82均与浮子液位计8一体设置。

所述高压罐3右下端一体设置有第五连接法兰33,所述输油管5靠近高压罐3侧面端一体设置有第六连接法兰51,所述第五连接法兰33和第六连接法兰 5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且使第五连接法兰33和第六连接法兰51连接处构成密封;输油管5背离高压罐端与柱塞泵4的进油口通过螺纹连接构成密封。

所述高压罐3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镀铬内层34、奥氏体不锈钢层35、双相不锈钢内层36、硬质合金加强层37、工程塑料加强层38和双相不锈钢外层39,所述镀铬内层34的外表面与奥氏体不锈钢层3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奥氏体不锈钢层35的外表面与双相不锈钢内层3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双相不锈钢内层36的外表面与硬质合金加强层3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硬质合金加强层37的外表面与工程塑料加强层3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工程塑料加强层 38的外表面与双相不锈钢外层39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镀铬内层34、奥氏体不锈钢层35、双相不锈钢内层36、硬质合金加强层37、工程塑料加强层38和双相不锈钢外层39复合连接后构成一体结构。

所述工程塑料加强层38上设置有蜂窝孔,所述工程塑料加强层38的壁厚是双相不锈钢内层36的壁厚的2倍或2倍以上。

所述硬质合金加强层37的壁厚是双相不锈钢内层36的壁厚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所述奥氏体不锈钢层35的壁厚与双相不锈钢内层36的壁厚相同。

所述镀铬内层34的壁厚在20微米以上。

实际应用时,高压罐下方设置了底座,定位可靠,工作稳定;通过在高压罐侧面设置浮子液位计,液位查看方便;柱塞泵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柱塞泵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的优点;高压罐的底部设置了排油管和闸阀,使用方便;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重量轻、维护容易、使用方便且运输或转移方便,实用性好。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