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螺母及具有该新型螺母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9674发布日期:2019-12-17 21:2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螺母及具有该新型螺母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螺母以及具有该新型螺母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编码开关等带螺纹器件是手持终端设备上使用频率最高的部件之一,大部分带螺纹器件都会用到螺母固定。在经常使用过程中,螺母容易出现松脱现象,更为严重的会造成带螺纹器件损坏,引起客户投诉。目前常见的防松处理方式为在螺母上打螺纹胶进行防松,在装配时先将螺纹胶打在螺母上,再旋紧螺母。但是这种防松处理方式至少具有以下缺点:螺纹打胶要人工操作,增加人力;螺纹胶量控制困难,溢胶会造成周边材料性能下降;拆卸后重装需要重新打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螺母以及具有该新型螺母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新型螺母,其包括内螺母以及套设在所述内螺母外部的外螺母,所述内螺母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母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凸起,所述外螺母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内螺母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内螺母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所述外螺母的热膨胀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螺母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所述内螺母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凸起相配合的至少一个环形凹槽;或者,所述外螺母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所述内螺母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凹槽相配合的至少一个环形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螺母包括沿螺母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至少一个环形凸起包括在所述外螺母的第一端的内侧壁周圈凸起形成的第一环形凸起、以及在所述外螺母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内侧壁周圈凸起形成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包括在所述内螺母的外侧壁周圈凹陷形成的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凹槽;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包括在所述外螺母的第一端的内侧壁周圈凹陷形成的第一环形凹槽、以及在所述外螺母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内侧壁周圈凹陷形成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至少一个环形凸起包括在所述内螺母的外侧壁周圈凸起形成的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凸起、以及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螺母包括沿螺母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外螺母的第二端的内侧壁凸起形成有若干个突出部,所述内螺母上形成有与所述突出部相配合的卡槽;或者,所述外螺母的第二端凹陷形成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内螺母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突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第一凸起包括多个第一凸起,所述多个第一凸起沿周向分布在所述外螺母的外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为凸筋,所述凸筋包括沿螺母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凸筋的第一端凸出于所述外螺母外侧壁的高度大于等于零,所述凸筋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外螺母外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凸筋的第一端凸出于所述外螺母外侧壁的高度;或者,所述凸筋的第一端凸出于所述外螺母外侧壁的高度大于零,所述凸筋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外螺母外侧壁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凸筋的第一端凸出于所述外螺母外侧壁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螺母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外螺母采用塑胶或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外壳、带螺纹器件、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螺母,所述新型螺母的第一凸起过盈配合在所述外壳的安装孔中,所述带螺纹器件插设在所述新型螺母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凸起形成有若干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过盈配合;或者,所述第一凸起与每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的凹陷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包括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一侧凸出于所述安装孔孔壁的高度大于等于零,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二侧凸出于所述安装孔孔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一侧凸出于所述安装孔孔壁的高度。

实施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螺母结构简单,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其外螺母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借助弹性材料的弹性,使得螺母与壳体之间过盈配合,增大了螺母与壳体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可以增加螺母松动方向的阻力,同时在振动冲击时螺母无明显塑性变形,减少松动的可能性,这样可在不增加机构零件、不增加装配复杂度的情况下,实现螺母的防松,解决了跌落、冲击等造成螺母松动的问题;内螺母采用刚性材料制成,使得内螺纹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使内螺母与带螺纹器件之间的连接具有一定的刚度,使用时不易打滑跟转,提高使用寿命;另外,内螺母的热膨胀系数小于外螺母的热膨胀系数,利用内螺母与外螺母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确保在极端温度环境下该新型螺母与壳体之间的过盈配合。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新型螺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新型螺母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新型螺母与电子设备壳体配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新型螺母,该新型螺母1包括内螺母11和外螺母12,外螺母12套设在内螺母11的外部,内螺母11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111,外螺母12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凸起121。外螺母1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其可以过盈配合在壳体中;内螺母11采用刚性材料制成,使得内螺纹111具有一定的刚性;内螺母11的热膨胀系数小于外螺母12的热膨胀系数,利用内螺母11与外螺母12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确保在极端温度环境下该新型螺母1与壳体的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螺母11可以与外螺母12同轴设置,或者内螺母11也可以与外螺母12的轴向平行错开设置。内螺母11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外螺母12可以采用塑胶、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外螺母12的内侧壁上可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内螺母1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凸起相配合的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外螺母12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内螺母1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凹槽相配合的至少一个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环形凹槽可以与螺母同轴设置,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环形凹槽相互配合,保证外螺母12与内螺母11之间的相互固定,不会发生轴向移动。

如图1所示,内螺母11和外螺母12均包括沿螺母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内螺母11的高度可以大于外螺母12的高度,内螺母11的第一端可以与外螺母12的第一端齐平,内螺母11的第二端凸出于外螺母12的第二端。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螺母11的高度也可以与外螺母12的高度相等,或者内螺母11的高度也可以小于外螺母12的高度。

如图2所示,所述至少一个环形凸起可包括在外螺母12的第一端的内侧壁周圈凸起形成的第一环形凸起124、以及在外螺母1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内侧壁周圈凸起形成的第二环形凸起122。相对应地,所述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可包括在内螺母11的第一端的外侧壁周圈凹陷形成的与第一环形凸起124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凹槽114、以及在内螺母1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外侧壁周圈凹陷形成的与第二环形凸起122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凹槽1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凸起124和第二环形凸起122的内径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凸起124的截面呈矩形,第二环形凸起122的截面呈半圆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凸起124和第二环形凸起122的截面也可以同为方形、弧形、齿形、梯形等其他形状,或者第一环形凸起124和第二环形凸起122的截面外形也可以不相同,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螺母12的第二端的内侧壁凸起形成有若干个突出部123,内螺母11上形成有与突出部123相配合的卡槽113,突出部123与卡槽113相互配合,保证外螺母12与内螺母11之间的相互固定,不会发生相对转动。突出部123可以有两个,其分别对应设置在外螺母12的径向两相对端。在其他实施例中,突出部123也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突出部123凸出于外螺母12的内侧壁的高度大于环形凸起凸出于外螺母12的内侧壁的高度,以保证突出部123与卡槽113之间的卡合固定牢固可靠。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螺母12的第二端凹陷形成有若干个卡槽,内螺母11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突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第一凸起121包括多个第一凸起121,所述多个第一凸起121沿周向均匀分布在外螺母12的外侧壁上。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凸起121也可以不均匀分布在外螺母12的外周壁上。优选地,所述若干个第一凸起121包括至少五个第一凸起121。第一凸起121可以为凸筋,其包括沿螺母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凸筋的第一端与外螺母12的第一端相对应,凸筋的第二端与外螺母12的第二端相对应。所述凸筋可以与外螺母12的高度相同,或者其也可以小于外螺母12的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筋的第一端凸出于外螺母12的外侧壁的高度大于等于零,凸筋的第二端凸出于外螺母12的外侧壁的高度大于凸筋的第一端凸出于外螺母12的外侧壁的高度,使得连接凸筋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外侧面1211具有一定的斜度,方便与壳体的组装;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凸筋的第一端凸出于外螺母12的外侧壁的高度大于零,凸筋的第二端凸出于外螺母12的外侧壁的高度大于等于凸筋的第一端凸出于外螺母12的外侧壁的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筋凸出于外螺母12的外侧壁的高度可以从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增大。在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凸起121的外侧面1211位于与外螺母12同轴的圆弧面上;第一凸起121的第一端的外径与外螺母12的外径相等,即第一凸起121的第一端凸出于外螺母12的外侧壁的高度为零;第一凸起121的第二端外径大于外螺母12的外径;第一凸起121沿外螺母12轴向的截面大致呈梯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21沿外螺母12轴向的截面也可以大致呈三角形、弧形、矩形等其它形状,在此不做限制。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新型螺母1、壳体2、以及带螺纹器件3。带螺纹器件3插设在新型螺母1中,其可以为编码开关等电子元器件。带螺纹器件3的连接轴31上设有外螺牙,其与新型螺母1的内螺纹111相互配合。带螺纹器件3上的外螺牙也可以采用金属等刚性材料制成。由于内螺纹111采用金属等刚性材料制成,使得新型螺母1与带螺纹器件3之间的接合具有一定的刚度。壳体2上设有用于安装新型螺母1的安装孔21,新型螺母1过盈配合在安装孔21中,借助外螺母12弹性材料的弹性,当螺母1装配到安装孔21中后,具有弹性的迫紧效果,实现螺母的防松。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21的孔壁上凸起形成有若干个第二凸起22,第一凸起121与第二凸起22过盈配合抵触连接,这样可以减少螺母1与壳体2之间的过盈配合面,方便新型螺母1的安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第二凸起22包括多个第二凸起22,所述多个第二凸起22沿安装孔21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凸起22包括沿安装孔21的周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凸起22的第一侧的内径与安装孔21的直径相等,第二凸起22的第二侧的内径小于安装孔21的直径,即第二凸起22的第一侧凸出于安装孔21孔壁的高度为零,第二凸起22的第二侧凸出于安装孔21孔壁的高度大于第二凸起22的第一侧凸出于安装孔21孔壁的高度,使得连接第二凸起22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的过渡面221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从而可以适量调整螺母1与壳体2之间的过盈配合量。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第二凸起22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的过渡面221可以为圆弧过渡面,圆弧过渡面221的圆心背离螺母1。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圆弧过渡面221的圆心也可以朝向螺母1;第二凸起22的第一侧凸出于安装孔21孔壁的高度也可以大于零,第二凸起22的第二侧凸出于安装孔21孔壁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二凸起22的第一侧凸出于安装孔21孔壁的高度;连接第二凸起22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的过渡面221也可以为斜平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起22沿安装孔21径向的截面也可以大致呈齿形、矩形、圆弧形、梯形等其他形状。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21也可以过盈配合在每两个第二凸起22形成的凹陷之间;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有第二凸起22,安装孔21可设置为阶梯孔,第一凸起121与阶梯孔的孔壁过盈配合。

该新型螺母在组装时,首先将新型螺母1从壳体2的一侧入口装配到安装孔21中压紧,使得内螺母11和外螺母12的第一端与安装孔21的底部抵触连接,第一凸起121与第二凸起22之间过盈配合抵触连接,然后将带螺纹器件3从壳体2的另一侧装配到螺母1中,且在带螺纹器件3与螺母1拧紧的过程中,圆弧过渡面221还能起到防松的作用。

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螺母,外螺母12采用塑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借助弹性材料的弹性,使得螺母1与壳体2之间过盈配合,增大了螺母1与壳体2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可以增加螺母松动方向的阻力,同时在振动冲击时螺母无明显塑性变形,减少松动的可能性,这样可在不增加机构零件、不增加装配复杂度的情况下,实现螺母的防松,解决了跌落、冲击等造成螺母松动的问题;内螺母11采用刚性材料制成,使得内螺纹111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使内螺母11与带螺纹器件3之间的连接具有一定的刚度,使用时不易打滑跟转,提高使用寿命;另外,内螺母11的热膨胀系数小于外螺母12的热膨胀系数,利用内螺母11与外螺母12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确保在极端温度环境下该新型螺母1与壳体2之间的过盈配合;结构简单,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该新型螺母可适用于电子设备领域,如手持终端、车载终端等上,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设备上需要螺母紧固的场合。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