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支撑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8951发布日期:2019-08-31 02:1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升降支撑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支撑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显示器已广泛应用于现今生活中;目前显示器基本上以液晶显示器为主流,液晶显示器为一种近似板状的显示器,其本身无法自行站立,必须借助支撑架等支撑结构的支撑才能使用,且为实际使用中更方便使用,大多显示器还需要能升降。

现今常见用以承载显示器的支撑结构,其升降部分走线易被卡住是整个走线中的最难点;现有技术采用的走线方式,其升降部分升降时导线的哪部分先弯曲为随机的,形状变化大,增加了卡住的风险。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升降支撑架及电子设备,以减少导线被卡住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升降支撑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线易被卡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线易被卡住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支撑架,包括底座、立柱本体、升降件和导线;

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柱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升降件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立柱本体内部,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立柱本体外部用于连接含屏物体;

所述立柱本体设置有本体理线件;所述升降件设置有升降理线件;

所述导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本体理线件改变所述导线方向后,绕过所述升降理线件再次改变所述导线方向后,用于连接含屏物体;

所述升降件能够沿所述立柱本体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以使所述导线相应随所述升降理线件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沿所述导线的延伸方向,相邻的所述本体理线件与所述升降理线件在所述升降件的滑动方向上不共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沿所述导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理线件相邻的所述升降理线件设置在所述升降件的底部;

所述本体理线件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升降理线件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本体理线件的直径大于所述导线的直径;

所述升降理线件的直径大于所述导线的直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升降件设置有升降导向件;所述升降导向件与所述升降理线件设置在所述导线的两侧;所述升降导向件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立柱本体设置有本体导向件;所述本体导向件与所述本体理线件设置在所述导线的两侧;所述本体导向件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本体理线件与所述立柱本体枢接;所述升降理线件与所述升降件枢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本体理线件和所述升降理线件为定滑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的升降支撑架包括恒力弹簧;

所述恒力弹簧设置在所述立柱本体内,且所述恒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件和所述立柱本体连接,所述恒力弹簧趋向于迫使所述升降件向上移动,用于提供支撑所述升降件和含屏物体的支撑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升降件上设置有俯仰铰链;所述俯仰铰链用于连接含屏物体,以能够调整含屏物体的俯仰角度;

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柱本体可转动连接,或者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柱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本体与所述升降件之间设置有滑轨或者轴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立柱本体与所述升降件通过滑轨连接;

所述立柱本体内沿自身高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在上方设置有开口;

所述滑轨包括外轨、内轨、复数个滚珠以及用于保持滚珠间隔设置的珠架;所述外轨相对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所述升降件与所述内轨连接,并通过所述滑轨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升降件的上端自所述开口伸出用于连接含屏物体。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升降支撑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支撑架,包括底座、立柱本体、升降件和导线;通过设置本体理线件和升降件设置的升降理线件,以便升降件在沿立柱本体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时,升降理线件可以随升降件移动升降,继而导线相应随升降理线件移动升降,以将导线收纳在本体理线件和升降理线件之间,以便相对确定升降件在升降时导线的空间位置,减少或者基本避免了升降时导线弯曲的随机性,降低了导线被卡住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升降支撑架,通过升降支撑架的本体理线件和升降理线件,以便升降件在沿立柱本体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时,升降理线件可以随升降件移动升降,继而导线相应随升降理线件移动升降,以将导线收纳在本体理线件和升降理线件之间,以便相对确定升降件在升降时导线的空间位置,减少或者基本避免了升降时导线弯曲的随机性,降低了导线被卡住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支撑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支撑架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支撑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支撑架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支撑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标:110-底座;120-立柱本体;121-本体理线件;122-本体导向件;130-升降件;131-升降理线件;132-升降导向件;14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支撑架;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支撑架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升降支撑架的主视图;图2和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支撑架的三种状态示意图,其中,图2所示为升降支撑架的升降件处于较低的升降位置,也即导线随升降理线件移动而处于折叠状态,图4所示为升降支撑架的升降件处于较高的升降位置,也即导线随升降理线件移动而处于打开状态,图3所示为升降件的升降位置位于图2和图4所示升降件的升降位置之间。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支撑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为了更加清楚的显示结构,图1-图5所示的导线用网格线填充。

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支撑架,用于支撑显示器、液晶电视、电子荧幕等等设备。

参见图1-图5所示,所述升降支撑架包括底座110、立柱本体120、升降件130和导线140。所述升降支撑架包括立柱外壳,立柱本体120、升降件130和导线140均设置在立柱外壳内;为了清楚地显示结构,图1-图5均未显示立柱外壳。

底座110与立柱本体120的底部连接;升降件130的一部分设置在立柱本体120内部,另一部分设置在立柱本体120外部用于连接含屏物体,以使含屏物体随升降件130升降。其中,含屏物体例如可以为显示器、液晶电视、电子荧幕等。

立柱本体120设置有本体理线件121,也即本体理线件121不随升降件130的升降而移动。升降件130设置有升降理线件131,也即升降理线件131随升降件130的升降而移动。可选地,立柱本体120内部设置有本体理线件121;可选地,立柱本体120的外部设置有本体理线件121。可选地,升降理线件131设置在立柱本体120内部。

导线140的一端设置在底座110内;导线140的另一端绕过本体理线件121改变导线140方向后,绕过升降理线件131再次改变导线140方向后,用于连接含屏物体;可选地,导线140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本体理线件121和升降理线件131后,其导线140的方向不变或者基本不变。

升降件130能够沿立柱本体120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以使升降理线件131随升降件130移动,继而导线140相应随升降理线件131移动。也即升降件130沿立柱本体120升降时,升降理线件131随升降件130升降,继而导线140随升降理线件131相应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支撑架,包括底座110、立柱本体120、升降件130和导线140;通过设置本体理线件121和升降件130设置的升降理线件131,以便升降件130在沿立柱本体120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时,升降理线件131可以随升降件130移动升降,继而导线140相应随升降理线件131移动升降,以将导线140收纳在本体理线件121和升降理线件131之间,以便相对确定升降件130在升降时导线140的空间位置,减少或者基本避免了升降时导线140弯曲的随机性,降低了导线140被卡住的概率。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本体理线件121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可选地,导线140依次绕过多个本体理线件121。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理线件131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可选地,导线140依次绕过多个升降理线件131。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沿导线140的延伸方向,相邻的本体理线件121与升降理线件131在升降件130的滑动方向上不共线。也即若本体理线件121的数量为多个时,或升降理线件131的数量为多个时,沿导线140的延伸方向,靠近本体理线件121的升降理线件131与靠近升降理线件131的本体理线件121在升降件130的滑动方向上不共线。通过相邻的本体理线件121与升降理线件131在升降件130的滑动方向上不共线,以减少导线140在升降件130下降时导线140弯折处较大的变形,进而降低或者避免导线140因弯折处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沿导线140的延伸方向,与本体理线件121相邻的升降理线件131设置在升降件130的底部,以便于相对确定升降件130在升降时导线140的空间位置,减少或者基本避免升降时导线140弯曲的随机性,进而降低了导线140被卡住的概率。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本体理线件121的直径大于导线140的直径;在升降件130下降时,以减少导线140在本体理线件121的弯折处的变形,进而降低或者避免导线140因弯折处而影响使用寿命。

可选地,本体理线件121的直径不小于导线140的直径的1.5倍。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理线件131的直径大于导线140的直径;在升降件130下降时,以减少导线140在升降理线件131的弯折处的变形,进而降低或者避免导线140因弯折处而影响使用寿命。

可选地,升降理线件131的直径不小于导线140的直径的1.5倍。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件130设置有升降导向件132;升降导向件132与升降理线件131设置在导线140的两侧;通过升降导向件132与升降理线件131,以便于在升降件130上导引导线140的走向,进一步确定升降件130在升降时导线140的空间位置,减少或者基本避免升降时导线140弯曲的随机性。可选地,升降导向件132设置在立柱本体120内部。

可选地,升降导向件132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立柱本体120设置有本体导向件122;本体导向件122与本体理线件121设置在导线140的两侧;通过本体导向件122与本体理线件121,以便于在立柱本体120上导引导线140的走向,进一步确定升降件130在升降时导线140的空间位置,减少或者基本避免升降时导线140弯曲的随机性。可选地,立柱本体120的内部设置有本体导向件122;可选地,立柱本体120的外部设置有本体导向件122。

可选地,本体导向件122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本体理线件121与立柱本体120枢接;通过本体理线件121枢接在立柱本体120上,以减少升降件130升降时导线140与本体理线件121之间的摩擦,以减少或者基本避免对导线140使用寿命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导线14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本体理线件121为定滑轮。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理线件131与升降件130枢接。通过升降理线件131枢接在升降件130上,以减少升降件130升降时导线140与升降理线件131之间的摩擦,以减少或者基本避免对导线140使用寿命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导线14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升降理线件131为定滑轮。

可选地,本体理线件121和升降理线件131为定滑轮。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本体导向件122与立柱本体120枢接;通过本体导向件122枢接在立柱本体120上,以减少升降件130升降时导线140与本体导向件122之间的摩擦,以减少或者基本避免对导线140使用寿命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导线14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本体导向件122为定滑轮。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导向件132与升降件130枢接。通过升降导向件132枢接在升降件130上,以减少升降件130升降时导线140与升降导向件132之间的摩擦,以减少或者基本避免对导线140使用寿命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导线14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升降导向件132为定滑轮。

可选地,本体导向件122和升降导向件132为定滑轮。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升降支撑架包括恒力弹簧(图中未显示)。

恒力弹簧设置在立柱本体120内,且恒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升降件130和立柱本体120连接,恒力弹簧趋向于迫使升降件130向上移动,用于提供支撑升降件130和含屏物体的支撑力,实现含屏物体的随停。通过恒力弹簧,以实现含屏物体在升降支撑架上升降的随停,便于用户使用含屏物体。可选地,恒力弹簧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件130上设置有俯仰铰链(图中未显示);俯仰铰链用于连接含屏物体,以能够调整含屏物体的俯仰角度;通过俯仰铰链,以便于调节含屏物体的俯仰角度,进而便于用户使用含屏物体。

可选地,底座110与立柱本体120可转动连接,以便于调节含屏物体相对于用户的角度,进而便于用户使用含屏物体。

可选地,底座110与立柱本体120固定连接。

可选地,立柱本体120与升降件130之间设置有滑轨(图中未显示)或者轴承(图中未显示)。通过滑轨或者轴承,以减少立柱本体120与升降件130在升降时的摩擦力,进而便于升降件130的升降以及含屏物体的升降。

例如,立柱本体120与升降件130之间设置滑轨的一种实现方式为:

立柱本体120与升降件130通过滑轨连接;

立柱本体120内沿自身高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在上方设置有开口;

滑轨包括外轨、内轨、复数个滚珠以及用于保持滚珠间隔设置的珠架;外轨相对固定地设置在滑槽内;

升降件130与内轨连接,并且升降件130通过滑轨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以使升降件沿立柱本体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升降件130的上端自开口伸出用于连接含屏物体。

可选地,恒力弹簧设置在滑槽内。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升降支撑架,实施例一所公开的升降支撑架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升降支撑架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升降支撑架;还包括显示器、液晶电视、电子荧幕等含屏物体;升降支撑架的升降件连接含屏物体。该电子设备,通过升降支撑架的本体理线件和升降理线件,以便升降件在沿立柱本体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时,升降理线件可以随升降件移动升降,继而导线相应随升降理线件移动升降,以将导线收纳在本体理线件和升降理线件之间,以便相对确定升降件在升降时导线的空间位置,减少或者基本避免了升降时导线弯曲的随机性,降低了导线被卡住的概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含屏物体还可以替换为其他需要支撑的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实施例一所述升降支撑架的优点,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所述升降支撑架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