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差动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5558发布日期:2020-05-20 01:33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差动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行星差动减速器。



背景技术:

机械传动是机械工程学科最为经典的核心技术之一,机械传动系统在工业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凡是有原动机的场合几乎均需要用到机械传动系统进行变速,实现工作机的速度匹配,完成增速降扭或者减速增扭。

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由于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效率高和承载能力大等优点,已经在冶金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工程机械、化工机械和纺织机械等动力传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由于其多齿啮合的特点使误差均化效应明显有利于提高传动精度,近年来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机械传动领域。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技术传动系统的传动比小,功率密度低,等难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行星差动减速器,具有传动比大等优点。由于齿轮副采用非对称齿轮,接触承载的齿对数多,因此传动系统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传动比大,既可以有效地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又可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行星差动减速器,该传动系统结构新颖,承载能力强,功率密度高,能够在较小的体积下实现较大的传动比。

一种行星差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输入轴、输出轴均处于同一中心线上,输入轴为阶段式偏心轴,输入轴上安装左外齿轮、右外齿轮的位置处均为偏心段,内啮合齿轮副中内齿轮与左外齿轮、右外齿轮同时啮合,内啮合齿轮副与滚轴组成一个齿轮连杆机构,输入轴转动,内齿轮固定不动,迫使左外齿轮、右外齿轮绕内齿轮作行星运动,左外齿轮、右外齿轮绕输入轴所作的运动为反向低速自转运动,由转臂将左外齿轮、右外齿轮的自转运动传递到输出轴;

更进一步,左外齿轮、右外齿轮与内齿轮的齿数接近,左外齿轮、右外齿轮的旋转中心线与输出轴的中心线不重合,左外齿轮、右外齿轮、内齿轮均为非对称齿轮,轮齿两侧齿廓为非对称齿廓,工作面齿廓与非工作面齿廓的压力角不相等,工作面侧齿廓取大压力角,非工作面侧齿廓取小压力角;

更进一步,输入轴左侧通过输入轴左侧轴承安装在机盖上,输入轴左轴承内圈与输入轴之间过渡配合,输入轴左侧安装有散热风扇与机罩,机罩通过螺栓与机盖相连接,输入轴右侧通过输入轴右侧轴承安装在转臂上;

更进一步,内齿轮通过螺栓与机盖、机体刚性连接,保持不动,与左外齿轮、右外齿轮同时啮合,左外齿轮通过行星架左轴承安装在输入轴上,右外齿轮通过行星架右轴承安装在输入轴上;

更进一步,左侧滚轴右侧部分安装在左外齿轮上,右侧部分安装在左侧行星架上,滚轴通过左侧行星架滚套和右侧行星架滚套装配在右外齿轮上,右侧滚轴安装在转臂上,右侧滚轴公转,驱动转臂,再由转臂将运动传递到输出轴;

更进一步,输出轴左侧通过输出轴左轴承和轴套安装在机体上,输出轴右轴承右端通过卡环限位,安装在机体上,输出轴与右侧端盖外侧装配有密封圈;

更进一步,输入轴上的外齿轮均有减重孔,内齿轮外侧设置减重中心槽,机盖的轴向尺寸较小,机体的轴向尺寸较大,机盖与机体上均有减重中心槽,两者均通过螺栓组与内齿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传动原理新颖,构型独特,传动比大,功率密度高,具有非常广阔的商业前景,即可以填补相关技术空白,又可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行星差动减速器。

图2是传动系统核心部件三维结构图。

图3是非对称齿形。

图4是对称齿形。

图1中:

1、输入轴;2、机罩;3、机盖;

4、左外齿轮;5、左侧行星架滚套;6、右外齿轮;

7、行星架右轴承;8、滚轴;9、右侧行星架滚套;

10、输入轴右轴承;11、轴套;12、机体;

13、右侧端盖;14、密封圈;15、输出轴;

16、输出轴右轴承;17、输出轴左轴承;18、右侧滚轴;

19、转臂;20、右侧行星架;21、内齿轮;

22左侧行星架;23、左侧滚轴;24、风扇;

25、行星架左轴承;26、输入轴左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行星差动减速器,包括输入轴1、机罩2、机盖3、左外齿轮4、左侧行星架滚套5、右外齿轮6、行星架右轴承7、滚轴8、右侧行星架滚套9、输入轴右轴承10、轴套11、机体12、右侧端盖13、密封圈14、输出轴15、输出轴右轴承16、输出轴左轴承17、右侧滚轴18、转臂19、右侧行星架20、内齿轮21、左侧行星架22、左侧滚轴23、风扇24、行星架左轴承25、输入轴左轴承26。

箱体主体由机盖3、机体12、右侧端盖13组成,输入轴1左侧通过输入轴左轴承18安装在机体上,输入轴1左侧安装有散热风扇25与机罩2,机罩2通过螺栓与机盖3连接,输入轴1右侧通过输入轴右侧轴承10安装在转臂上。

内齿轮21通过螺栓与机盖3、机体12刚性连接,保持不动,与左外齿轮4、右外齿轮6同时啮合,左外齿轮4通过行星架左轴承25安装在输入轴1上,右外齿轮6通过行星架右轴承7安装在输入轴1上。

左侧滚轴23右侧部分安装在左外齿轮4上,右侧部分安装在左侧行星架22上,滚轴8通过左侧行星架滚套5和右侧行星架滚套9装配在右外齿轮5上,右侧滚轴19安装在转臂19上,右侧滚轴18公转,驱动转臂19转动,再由转臂19将运动传递到输出轴15。

输出轴15左侧通过输出轴左轴承17和轴套11安装在机体12上,输出轴右轴承16右端通过卡环限位,安装在机体12上,输出轴15与右侧端盖13外侧装配有密封圈1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行星差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输入轴、输出轴均处于同一中心线上,输入轴为阶段式偏心轴,输入轴上安装左外齿轮、右外齿轮的位置处均为偏心段,内啮合齿轮副中内齿轮与左外齿轮、右外齿轮同时啮合,内啮合齿轮副与滚轴组成一个齿轮连杆机构,输入轴转动,内齿轮固定不动,左外齿轮、右外齿轮绕输入轴所作的运动为反向低速自转运动,由转臂将左外齿轮、右外齿轮的自转运动传递到输出轴;

左外齿轮、右外齿轮与内齿轮的齿数接近,左外齿轮、右外齿轮的旋转中心线与输出轴的中心线不重合,左外齿轮、右外齿轮、内齿轮均为非对称齿轮,轮齿两侧齿廓为非对称齿廓,工作面齿廓与非工作面齿廓的压力角不相等,工作面侧齿廓取大压力角,非工作面侧齿廓取小压力角;

输入轴左侧通过输入轴左侧轴承安装在机盖上,输入轴左轴承内圈与输入轴之间过渡配合,输入轴左侧安装有散热风扇与机罩,机罩通过螺栓与机盖相连接,输入轴右侧通过输入轴右侧轴承安装在转臂上;

内齿轮通过螺栓与机盖、机体刚性连接,保持不动,与左外齿轮、右外齿轮同时啮合,左外齿轮通过行星架左轴承安装在输入轴上,右外齿轮通过行星架右轴承安装在输入轴上;

左侧滚轴右侧部分安装在左外齿轮上,右侧部分安装在左侧行星架上,滚轴通过左侧行星架滚套和右侧行星架滚套装配在右外齿轮上,右侧滚轴安装在转臂上,右侧滚轴公转,驱动转臂,再由转臂将运动传递到输出轴;

输出轴左侧通过输出轴左轴承和轴套安装在机体上,输出轴右轴承右端通过卡环限位,安装在机体上,输出轴与右侧端盖外侧装配有密封圈;

输入轴上的外齿轮均有减重孔,内齿轮外侧设置减重中心槽,机盖的轴向尺寸较小,机体的轴向尺寸较大,机盖与机体上均有减重中心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差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输入轴、输出轴均处于同一中心线上,输入轴为阶段式偏心轴,输入轴上安装左外齿轮、右外齿轮的位置处均为偏心段,内啮合齿轮副中内齿轮与左外齿轮、右外齿轮同时啮合,内啮合齿轮副与滚轴组成一个齿轮连杆机构,输入轴转动,内齿轮固定不动,迫使左外齿轮、右外齿轮绕内齿轮作行星运动,左外齿轮、右外齿轮绕输入轴所作的运动为反向低速自转运动,由转臂将左外齿轮、右外齿轮的自转运动传递到输出轴;有益效果是传动系统结构新颖,功率密度高,承载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莫帅;唐文杰;党合玉;岳宗享;石丽娟;邹振兴;朱晟平;张廷;冯战勇;巩嘉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1.18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