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合结构和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314发布日期:2019-11-12 23:4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锁合结构和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锁合结构和显示屏。



背景技术:

目前的显示屏通常使用吊装锁连接两个箱体,以保证两个箱体的吊装强度及精度,在吊装锁生产过程中,吊装锁加工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工艺难以达到,且吊装锁的原材料成本太高,导致加工成本高。吊装锁在使用过程中,单人难以实现拆装,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锁合结构和显示屏。

一种锁合结构,用于连接第一基体及第二基体,包括锁芯、固定件、扣合件、弹性件和安装件,所述固定件用于与所述第二基体背离所述第一基体的一面连接,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扣合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结构上,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扣合件连接,所述安装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基体背离所述第二基体的一面连接,所述安装件开设有螺孔,所述锁芯的第一端穿设所述螺孔,所述锁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芯与所述螺孔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锁芯的第二端活动凸起于所述第二基体背离所述第一基体的一面设置,所述锁芯靠近第二端的位置设置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朝向所述锁芯的第一端设置,所述扣合件活动抵接于所述抵接面上。

上述锁合结构,将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靠近设置,推动所述扣合件使所述弹性件处于形变状态,使锁芯凸起于所述第二基体背离所述第一基体的一面,并释放所述弹性件,使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扣合件抵接于所述锁芯的抵接面上,从而限制所述锁芯由所述第二基体背离所述第一基体的一面至另一面的方向运动,实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的锁扣连接。上述锁合结构,锁合结构整体结构简洁,生产方便,有助于降低生产及使用成本。所述锁合结构通过单人即能实现快速锁紧两个箱体,从而快速方便准确吊装箱体,能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提高箱体拆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朝向所述锁芯的第一端的侧壁设置为所述抵接面,所述扣合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扣合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至少部分活动错开设置,所述锁芯依次穿设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活动凸起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设置,且所述扣合件的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边沿的位置活动抵接于所述抵接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沿所述扣合件朝所述抵接面的运动方向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连通,所述第一孔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孔的截面宽度,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孔或所述第二孔活动对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的第二端的端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由所述锁芯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逐渐向外侧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的一端与所述锁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内部的滑动腔,所述扣合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滑动腔的侧壁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扣合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件,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滑动腔连通,所述调节件穿设所述通道且与所述扣合件连接。

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两个箱体,其中一所述箱体为第一基体,另一所述箱体为第二基体,还包括如任一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锁合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锁合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锁合结构的立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锁合结构的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锁合结构的立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的扣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的锁合结构的一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解决难以对现有的锁合结构实现拆装,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锁合结构10,用于连接第一基体810及第二基体820,包括锁芯100、固定件200、扣合件300、弹性件400和安装件600,所述固定件200用于与所述第二基体820背离所述第一基体810的一面连接,所述固定件200上设置有导向结构500,所述扣合件300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结构500上,所述固定件200通过所述弹性件400与所述扣合件300连接,所述安装件600用于与所述第一基体810背离所述第二基体820的一面连接,所述安装件600开设有螺孔601,所述锁芯100的第一端101穿设所述螺孔601,所述锁芯100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芯100与所述螺孔601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锁芯100的第二端102活动凸起于所述第二基体820背离所述第一基体810的一面设置,所述锁芯100靠近第二端的位置设置有抵接面510,所述抵接面510朝向所述锁芯100的第一端101设置,所述扣合件300活动抵接于所述抵接面510上,所述扣合件300用于活动抵接于所述抵接面510时,限制所述锁芯100沿所述第二基体820背离所述第一基体810的一面至另一面的方向运动。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上述锁合结构10,将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靠近设置,并且使得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相互抵接,推动所述扣合件300使所述弹性件400处于形变状态,使锁芯100凸起于所述第二基体820背离所述第一基体810的一面,并释放所述弹性件400,使所述弹性件400推动所述扣合件300抵接于所述锁芯100的抵接面510上,从而限制所述锁芯100由所述第二基体820背离所述第一基体810的一面至另一面的方向运动,实现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的锁扣连接。上述锁合结构10,锁合结构10整体结构简洁,生产方便,有助于降低生产及使用成本。所述锁合结构通过单人即能实现快速锁紧两个箱体,从而快速方便准确吊装箱体,能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提高箱体拆装效率。

为使得抵接面510和扣合件300的抵接更加紧密,如图2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600用于与所述第一基体810背离所述第二基体820的一面连接,所述安装件600开设有螺孔601,所述锁芯100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外螺纹111,所述锁芯100与所述螺孔601的侧壁螺纹连接,具体地,所述螺孔601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锁芯100的外螺纹111与所述螺孔601的内螺纹相匹配,锁芯100通过所述螺孔601的侧壁与所述安装件600连接,从而实现所述锁芯100的第一端101用于与所述第一基体810连接的效果。另外,当所述抵接面510抵接于所述扣合件300时,通过旋转锁芯100,使得锁芯100沿所述螺孔601的侧壁朝所述第二基体820至第一基体810的方向运动,从而令抵接面510更加贴合于所述扣合件300的表面,使得所述抵接面510与扣合件300的抵接更加紧密,进而使得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为实现设置所述抵接面510,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100开设有卡槽501,所述卡槽501朝向所述锁芯100的第一端101的侧壁设置为所述抵接面510,所述扣合件300活动设置于所述卡槽501内。扣合件300设置于所述卡槽501内时,抵接面510限制所述锁芯100沿所述第二基体820背离所述第一基体810的一面至另一面的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扣合件300设置于所述卡槽501内时,卡槽501相对于所述抵接面510的侧壁上限制所述锁芯100沿插入方向继续运动,从而当扣合件300位于卡槽501内时,能有效判断所述扣合件300设置是否到位。

为使得所述锁芯100更加稳固,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20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1,所述扣合件30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1,所述第一通孔201与所述第二通孔301至少部分活动错开设置,所述锁芯100依次穿设所述第二通孔301及所述第一通孔201,所述第二通孔301的侧壁活动凸起于所述第一通孔201的侧壁设置,且所述扣合件300的靠近所述第二通孔301的边沿的位置活动抵接于所述抵接面510。当锁芯100穿设第一通孔201时,通过第一通孔201的侧壁对锁芯100进行限位,避免锁芯100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体810及第二基体820的方向位移,从而令锁芯100更加稳固。当锁芯100穿设第二通孔301时,扣合件300无法脱开所述锁芯100,提升扣合件300和锁芯100之间的稳定性。

为使得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如图2所示,具体地,所述第一基体810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811,所述第二基体820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821,所述锁芯100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固定孔811、第二固定孔821、所述第二通孔301及所述第一通孔201。从而通过第一固定孔811和第二固定孔821使锁芯100穿设第一基体810及第二基体820,这样,抵接面510提供的支撑力将朝向第一基体810及第二基体820,以提供更有效的支撑作用,使得第一基体810和第二基体820之间连接更加紧密。

为方便锁芯100的穿设的同时,使得抵接面510更好地与扣合件300接触,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301的宽度沿所述扣合件300朝所述抵接面510的运动方向逐渐增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301的宽度沿所述扣合件300靠近所述锁芯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实现便于锁芯100从第二通孔301宽度较大的位置穿设时,且当所述锁芯100穿设至第二通孔301内时,在弹性件400的弹力作用下,弹性件400推动所述扣合件300移动,从而使得第二通孔301截面宽度较小的一端的外侧边缘逐渐靠近所述抵接面510,最终通过第二通孔301截面宽度较小的边沿抵接于所述抵接面510上,第二通孔301截面宽度较小的位置的边沿与抵接面510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使得抵接面510更好地与扣合件300接触,限制锁芯100运动。

为实现所述第二通孔301的宽度沿所述扣合件300朝所述抵接面510的运动方向逐渐增大,如图3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301包括第一孔302和第二孔303,所述第一孔302与所述第二孔303连通,所述第一孔302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孔303的截面宽度,所述第一通孔201与所述第一孔302或所述第二孔303活动对齐,具体地,当所述第一通孔201与所述第一孔302活动对齐时,便于所述锁芯100穿设所述第一孔302及第一通孔201,当所述第一通孔201与所述第二孔303活动对齐时,第二孔303的截面宽度较小,以增加第二孔303的边沿与抵接面510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抵接面510更好地与扣合件300接触,取得更好的固定锁芯100的效果。

为方便所述锁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宽度沿所述第二基体靠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具体地,所述第一孔302的截面宽度沿所述第二基体靠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孔303的截面宽度沿所述第二基体靠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从而通过所述通孔宽度较大的一端便于所述锁芯穿过。

为使得锁芯100推动扣合件300,如图2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100的第二端102的端部设置有斜面520,所述斜面520由所述锁芯100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逐渐向外侧倾斜。设置所述斜面520使得所述锁芯100朝所述第二基体820运动时,锁芯100的斜面520活动抵接于扣合件300上,使扣合件300沿斜面520运动,便于锁芯100能推动扣合件300,从而不用手动推动扣合件300,令所述锁合结构10的安装更加简便。

为设置所述斜面520,如图2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100截面宽度由所述锁芯100的第二端102至第一端101的方向逐渐增大,也就是说,所述锁芯100的第二端102的至少部分设置为圆锥形或圆台形,从而在所述锁芯100的第二端102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所述斜面520。本实施例中,所述锁芯100截面宽度较小的位置伸至扣合件300的边沿,锁芯100朝第二基体820运动时,锁芯100逐渐推开所述扣合件300,从而实现锁芯100推动扣合件300的功能,使得锁合结构10安装方便。

为更方便地旋转所述锁芯1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锁合结构10还包括转动把手700,所述转动把手700的一端与所述锁芯100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把手700的一端与所述锁芯100固定连接。通过手动转动所述转动把手700,带动所述锁芯100转动,从而实现更方便地旋转所述锁芯100。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把手700包括套接部710、杆部720和拨片730,所述套接部710上开设有套接槽711,所述杆部720的一端与所述套接部710的外侧表面连接,所述杆部720的另一端与所述拨片730连接,所述锁芯100的第一端101穿设所述螺孔601且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螺孔601外,所述套接部710通过所述套接槽711套设于所述锁芯100的第一端101上,所述套接槽711的侧壁与所述锁芯100的第一端101连接。通过推动所述拨片730使得杆部720带动套接部710转动,从而使得锁芯100绕中部转动,从而实现更方便地旋转所述锁芯100。

为更方便推动所述拨片730,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片730的表面上设置有条纹,以增大拨片730表面的摩擦力,使得更加方便地推动所述拨片730。

如图6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接部710开设有第一销接孔(图未示),所述第一销接孔与所述套接槽711连通,所述锁芯100的第一端101开设有第二销接孔712,所述第一销接孔及所述第二销接孔712内设有一销轴740,通过所述销轴740实现所述套接槽711的侧壁与所述锁芯100的第一端101连接。

为实现所述套接槽的侧壁与所述锁芯的第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接槽的侧壁与所述锁芯焊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接槽的侧壁与所述锁芯螺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接槽的侧壁设置有内花键,所述锁芯的外侧设置有外花键,所述套接槽的侧壁通过所述内花键与所述锁芯的外花键配合。

为实现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功能,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00为弹簧,弹簧具有弹性,从而实现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功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片,从而实现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功能。

为实现所述扣合件300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结构500上,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500为设置于所述固定件200内部的滑动腔202,所述扣合件300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腔202内,所述滑动腔202的侧壁通过所述弹性件400与所述扣合件300连接。所述扣合件300在滑动腔202内滑动,通过滑动腔202限制所述扣合件300的滑动方向,实现所述扣合件300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结构500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件300与所述滑动腔202的侧壁活动抵接,即扣合件300的外侧沿着滑动腔202的侧壁滑动,从而更好地限制所述扣合件300在所述滑动腔202内的滑动。本实施例中,在滑动腔202内设置所述扣合件300,从而避免扣合件300受到损坏,进而更好地保护所述扣合件3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件200包括上盖210和下盖220,所述上盖210和下盖220连接,且所述上盖210和下盖220之间形成所述滑动腔202,所述第一通孔201开设于下盖220。

为实现所述扣合件300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结构50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件300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导向结构500为设置于所述固定件200上的滑轨,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从而实现所述扣合件300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结构500上。

为方便拆卸所述锁合结构10,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合结构10还包括调节件310,所述固定件200上开设有通道203,所述通道203与所述滑动腔202连通,所述调节件310穿设所述通道203且与所述扣合件300连接。从而能在滑动腔202外部推动或拉动所述调节件310,进而使得扣合件300脱离所述抵接面510,从而使得锁芯100处于活动状态,便于拆卸所述锁合结构10。一个实施例中,调节件310倾斜于扣合件300设置,一个实施例是,调节件310倾斜于扣合件300的滑动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所述把手,使得抵接面510与所述扣合件300之间松动,再推动或拉动所述调节件310,使得锁芯100处于活动状态,再拆卸所述锁合结构10,拆卸过程简单、便捷。

为实现所述调节件310的功能,如图2和图3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310包括插入部311和握持部312,所述插入部311穿设所述通道203,所述插入部311穿设至所述滑动腔202内的一端与所述扣合件300连接,所述插入部311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部312连接,握持部312倾斜于扣合件300设置具体地,所述握持部312凸起于所述插入部311的外侧表面。从而实现所述调节件310的功能,且通过所述握持部312在外部使所述扣合件300脱离所述抵接面510,方便拆卸。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设置为片状,即所述握持部为握持片,所述握持片所在的平面倾斜于所述调节件的运动方向,从而方便向所述握持片施力。为便于向握持部施力,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表面设置有条纹,本实施例中,所述握持片表面设置有条纹,从而增大握持片表面的摩擦系数,便于向所述握持片施力。

为实现所述锁芯100的功能,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100包括锁芯本体110、连接柱120和卡块130,所述锁芯本体110的第一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外螺纹111,所述锁芯本体110的第二端的通过所述连接柱120与所述卡块130连接,所述连接柱120一端与所述锁芯本体1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连接柱120另一端与所述卡块130连接,所述锁芯本体110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柱120的截面宽度,所述卡块130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柱120的截面宽度,具体地,所述卡块130靠近连接柱120的一端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柱120的截面宽度,所述卡块130、所述连接柱120和所述锁芯本体110之间形成所述卡槽501,所述卡块130朝向所述锁芯本体110第一端的一面设置为所述抵接面510,所述卡块130的截面宽度由所述卡块130远离所述锁芯本体110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卡块130的外侧表面上设置为所述斜面520。本实施例中,卡块130具有圆台形结构。

请参阅图4,锁芯100朝第二基体运动过程中,通过所述卡块130的外侧表面活动抵接于所述扣合件300以推开所述扣合件300,锁芯100继续朝第二基体运动,所述扣合件300脱离所述卡块130的外侧表面并通过弹性件400的作用下使所述扣合件30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卡槽501内,并通过所述卡块130的抵接面510抵接于所述扣合件300上,从而限制所述锁芯100向远离第二基体的方向运动,也就是限制锁芯100朝第一基体的方向运动,通过转动所述锁芯本体110,使得锁芯本体110沿所述螺孔601的侧壁朝所述第二基体820至第一基体810的方向运动,使得抵接面510与扣合件300之间抵接更加紧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两个箱体,其中一所述箱体为第一基体,另一所述箱体为第二基体,还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锁合结构。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为所述第一基体,所述第二箱体为所述第二基体。

为实现所述锁芯与所述第一基体连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与所述第一基体一体成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与所述第一基体螺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与所述第一基体焊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与所述第一基体卡扣连接。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基体连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基体焊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基体卡扣连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基体螺接,即安装件与第一基体通过螺丝或者螺钉螺接,具体地,所述安装件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基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穿设一第一螺栓,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螺栓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分别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栓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螺接,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螺接,所述从而实现所述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基体螺接。

为实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基体连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基体焊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基体卡扣连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基体螺接,具体地,所述固定件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基体上开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及所述第四安装孔内穿设一第二螺栓,也就是说,所述第二螺栓穿设所述第三安装孔及所述第四安装孔,具体地,所述第三安装孔及所述第四安装孔内分别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螺栓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三安装孔螺接,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四安装孔螺接,从而实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基体螺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