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298发布日期:2019-11-12 23:43阅读:2753来源:国知局
塑料件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塑料件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件包括一体连接的杆件和主体件。在日常使用中杆件需要通过插接产品检测产品性能,使得杆件部分为易损部分。而每当杆件损坏时,都需要整个更换塑料件。从而整体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件的固定结构,其具有更换成本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件的固定结构,包括主套体、杆体、固定套件、抵接件和连接件,所述主套体内开设有主体槽,所述固定套件设置于主体槽内,且所述固定套件包括和主体槽同轴的连杆槽体以及连接于连杆槽体面向主体槽开口一侧的抵紧壁,所述抵紧壁的外侧设置有抵紧斜面,所述抵接件套设于杆体外且一侧端面抵接于抵紧斜面上;所述连接件和主套体可拆卸连接主套体上,且抵接于抵接件远离抵紧斜面的一侧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体和主套体通过固定套件、抵接件和连接件三者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方式为,当连接件安装在主套体上,由于连接件和抵接件外侧的端面抵接,具有驱使抵接件向内的作用力;而抵接件的内侧端面向抵接在抵紧壁上的抵紧斜面上,抵紧斜面将抵接件向内的作用力转化为径向向内和轴向向内两个方向的作用力,使得抵紧壁均有了向内收紧的作用力,从而将插接在连杆槽体内的杆体夹紧固定,而在杆体损坏后,仅需拆下连接件,使得抵紧壁失去将杆体夹紧的作用力即可。因此本方案在杆体损坏后,无需进行整体更换,仅需更换杆体,降低了更换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壁上沿周向均布有若干沿轴向开设的分割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割口的设置,使得抵紧壁更易产生径向向内的形变,有利于安装连接件后,将杆体稳定固定在主套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壁的内侧设置有摩擦凸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凸纹增加了抵紧壁和杆体之间的摩擦系数,进一步提升杆体和主套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壁面向连杆槽体的一侧侧壁设置有易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易弯槽的设置进一步使得抵紧壁能够更加轻易的向内弯折,进一步有利于将杆体稳定固定在主套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面向连杆槽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面的设置,使得杆体更换时能够更加轻易的穿过抵紧壁进入到连杆槽体内,便于杆体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件面向抵紧壁的一侧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抵紧斜面的贴合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斜面和贴合面平行,增大了抵接件和抵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抵接件能够更加稳定驱动抵紧壁向内侧缩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盖接于所述主套体上,所述主套体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螺纹连接于外螺纹的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的方式拆装方便,同时通过侧壁抵接的方式抵接简易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件远离抵紧斜面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的截面呈外凸的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环能够增大连接件推动抵接件轴线滑移的间距,同时凸环设置为外凸的弧形较易产生形变,在抵接件被连接件抵紧后,形变的凸环可以产生向抵紧壁的作用力,进一步使得抵接件和抵紧壁向贴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杆体和主套体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杆体损坏后,仅需更换杆体,降低了更换成本;

(2)通过在抵接件设置凸环,在连接件安装后使凸环形变,产生向抵紧壁的作用力,使得抵接件和抵紧壁紧贴;

(3)通过在抵紧壁上设置分割口,使得抵紧壁更易产生径向向内的形变,有利于安装连接件后,将杆体稳定固定在主套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套体;2、杆体;3、固定套件;4、抵接件;5、连接件;6、主体槽;7、连杆槽体;8、抵紧壁;9、抵紧斜面;10、分割口;11、易弯槽;12、摩擦凸纹;13、导向面;14、贴合面;15、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塑料件的固定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主套体1、杆体2、固定套件3、抵接件4和连接件5。杆体2和主套体1通过固定套件3、抵接件4和连接件5三者实现可拆卸连接。

如图1、2所示,主套体1内开设有主体槽6,固定套件3、抵接件4依次放置安装在主体槽6内;固定套件3包括和主体槽6同轴的连杆槽体7以及连接于连杆槽体7面向主体槽6开口一侧的抵紧壁8,抵紧壁8的外侧设置有抵紧斜面9,杆体2依次穿过连接件5和抵接件4插接于连杆槽体7内,抵接件4套设于杆体2外且一侧端面抵接于抵紧斜面9上;连接件5和主套体1可拆卸连接主套体1上,且连接件5抵接于抵接件4远离抵紧斜面9的一侧端面。因此当连接件5安装在主套体1上,由于连接件5和抵接件4外侧的端面抵接,具有驱使抵接件4向内的作用力;而抵接件4的内侧端面向抵接在抵紧壁8上的抵紧斜面9上,抵紧斜面9将抵接件4向内的作用力转化为径向向内和轴向向内两个方向的作用力,使得抵紧壁8均有了向内收紧的作用力,从而将插接在连杆槽体7内的杆体2夹紧固定。

具体的,如图1、2所示,连杆槽体7呈开口朝向主体槽6槽口方向的匚形,连杆槽体7的外壁贴合于主体槽6的内壁上。抵紧壁8呈中部具有通孔的圆台状,抵紧壁8的侧壁构成抵紧斜面9,同时抵紧壁8沿周向均布有四个沿轴向开设的分割口10,分割口10将抵紧壁8分隔成四片,使得抵紧壁8在受到外力时,更易产生径向向内的形变。抵紧壁8内侧临近连杆槽体7的一侧开设有易弯槽11,易弯槽11也设置为圆台状。易弯槽11减小了抵紧壁8于连杆槽体7之间的连接面积,有利于抵紧壁8产生形变。而在抵紧壁8内侧临近连杆槽体7的一侧设置有摩擦凸纹12,摩擦凸纹12增加了抵紧壁8和杆体2之间的摩擦系数。

如图1、2所示,杆体2面向连杆槽体7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13,利于杆体2穿过抵紧壁8插接至连杆槽体7内。抵接件4面向抵紧壁8的一侧设置有平行于抵紧斜面9的贴合面14,贴合面14和抵紧斜面9紧贴,使得抵接件4能够更加稳定驱动抵紧壁8向内侧缩紧。抵接件4远离抵紧斜面9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凸环15,凸环15的截面呈外凸的弧形。抵接件4被连接件5抵紧后,凸环15将产生形变,从而产生使得抵接件4抵紧抵紧壁8的作用力,进一步使得抵接件4和抵紧壁8向贴近。

如图1、2所示,连接件5呈盖体状,连接件5盖接于主套体1上,使得连接件5抵接在抵接件4的凸环15上。同时主套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连接件5上设置有螺纹连接于外螺纹的内螺纹。使得连接件5和主套体1之间螺纹连接,便于拆装。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因此在杆体2损坏后,仅需通过旋拧拆下连接件5,使得抵紧壁8失去将杆体2夹紧的作用力,就可以把损坏的杆体2拆下,把新的杆体2安装上。因此本方案在杆体2损坏后,无需进行整体更换,仅需更换杆体2,降低了更换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