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2387发布日期:2020-05-22 20: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贮油筒(1)、工作缸(2)、连杆(3)、导向器(4)、活塞总成(5)以及压缩阀总成(6);所述工作缸(2)套设于所述贮油筒(1)内,所述导向器(4)和所述压缩阀总成(6)设置于所述贮油筒(1)内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工作缸(2)的两端;所述连杆(3)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1),所述贮油筒(1)的底端固定有连接耳(11);所述导向器(4)、所述工作缸(2)以及所述活塞总成(5)配合形成第一工作腔(7),所述活塞总成(5)、所述工作缸(2)以及所述压缩阀总成(6)配合形成第二工作腔(8),所述贮油筒(1)、所述导向器(4)、所述工作缸(2)、所述连接耳(11)以及所述压缩阀总成(6)配合形成第三工作腔(9);所述活塞总成(5)活动设置于所述工作缸(2)内,所述活塞总成(5)包括从上至下依次串设于所述连杆(3)上的流通阀碟片(54)、流通阀片(55)、活塞本体(51)、复原阀节流阀片(56)以及复原阀片(57),所述活塞本体(51)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复原阀片(57)配合的复原孔(512)、与所述流通阀片(55)配合的流通孔(513),所述复原孔(512)和流通孔(513)呈圆周分布且交错设置在活塞本体(51)上,所述活塞本体(51)底部设有与所述复原孔(512)对应的第一流道(514),所述活塞本体(51)底部设有与所述流通孔(513)对应的第二流道(515),所述复原阀片(57)设置有与所述流通孔(513)对应的引流孔(571),所述活塞本体(51)外侧设有通过若干个第一凹槽(511)安装的耐磨环(52),所述第一工作腔(7)、所述引流孔(571)以及所述流通孔(513)依次呈连通设置,所述复原孔(512)与所述第二工作腔(8)连通;所述压缩阀总成(6)包括压缩阀座(61)、与所述压缩阀座(61)配合的护腕(62)、设置于所述护腕(62)与所述压缩阀座(61)之间的压缩阀体(63),所述护腕(62)与所述压缩阀体(63)之间设置有弹簧(65),所述压缩阀体(63)与所述压缩阀座(61)之间设置有多个压缩阀片(66)以及多个压缩阀节流片(67),所述压缩阀片(66)和压缩阀节流片(67)呈交错设置于压缩阀座(61)顶部,所述压缩阀座(61)设置有与所述压缩阀片(66)配合的补偿孔(611),所述压缩阀体(63)设置有与所述补偿孔(611)配合的流道孔(631),所述护腕(62)设有与所述补偿孔(611)配合的通孔(68),所述第二工作腔(8)、所述流道孔(631)以及所述补偿孔(611)依次呈连通设置,所述压缩阀座(61)与所述连接耳(11)间隙配合且留有供油液通过的导流槽(612),所述第三工作腔(9)、所述导流槽(612)以及所述补偿孔(611)依次呈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油筒(1)顶端固定有端盖(12),所述端盖(12)中间固定有第一油封(13),第一油封(13)与所述连杆(3)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4)顶端设有密封盖(45),所述导向器(4)内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工作腔(7)和所述第三工作腔(9)的导向孔(41),所述导向器(4)内嵌设有与所述连杆(3)相适应的衬套(46),所述衬套(46)与所述连杆(3)间隙配合且留有供油液通过的导向槽(47),所述第一工作腔(7)、所述导向槽(47)、所述导向孔(41)以及所述第三工作腔(9)依次呈连通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液压减震器,包括贮油筒、工作缸、连杆、导向器、活塞总成以及压缩阀总成,工作缸套设于贮油筒内,导向器和压缩阀总成设置于贮油筒内并且分别位于工作缸的两端;活塞总成活动设置于贮油筒内;活塞本体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活塞本体外侧套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耐磨环,连杆的一端与活塞总成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导向器且伸出贮油筒的外部,并且固定有连接座;贮油筒的底端固定有连接耳。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合理、减震效果好、活塞磨损小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冯维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卡西可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3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