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稳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4674发布日期:2020-06-05 19:2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稳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稳压阀。



背景技术:

气体稳压阀是一种气动式控制器,其安装于管路中,采用控制阀体内的启闭件的开度来调节介质的流速,将介质的压力降低,同时借助阀后压力与弹簧的平衡系统,使阀后压力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保持稳定。

公开号为cn20382322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气体稳压阀,能够实现对气体压力的控制,减小稳压阀的振动和噪音。但是该稳压阀调节精度不高,且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稳压阀的维修与保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精准压力调节的气体稳压阀。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稳压阀,它包括活塞架、阀体、连接套、活塞、调压轴、压力元件、弹簧圈座、传动轴等,所述活塞架设有进气口,阀体设有出气口;活塞架通过连接套与阀体连接,活塞架与阀体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活塞架内安装有活塞,活塞的一端与橡胶环及筒螺母盖连接,另一端与压力元件连接,活塞与压力元件之间设有隔膜;大弹簧和小弹簧的一端与压力元件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圈座连接;调压轴与弹簧圈座通过螺纹连接,调压轴的一端与安装在阀体上的角接触轴承配合,另一端与安装在压力元件内的滑动轴承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安装于阀体,传动轴的一端与调节旋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斜齿轮及轴套连接;调压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相互啮合。

如此设计,可通过旋转调节旋钮从而带动传动轴,再经过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传动,最终带动调压轴。

进一步的,所述调压轴上设有橡胶缓冲圈。

如此设计,所述橡胶缓冲圈可起到稳定调压轴的作用,减小滑动轴承在移动中可能对调压轴造成的冲击。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内部设有半圆孔,阀体侧面设有四个螺纹孔,端盖通过螺钉与阀体连接。

如此设计,所述端盖可拆卸,方便稳压阀内部零件安装与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侧面设有三个扇形节流口。

如此设计,在活塞移动时,所述活塞侧面导流孔可实现扇形节流口大小的改变,从而调节阀后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架侧面设有三个导流孔以及阻尼孔。

如此设计,导流孔用于供气体从活塞架流入阀体,阻尼孔用于供气体从活塞架流入腔室。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弹簧调节机制可实现压力的精准调节,使阀后压力保持在较小误差范围内保持稳定,且顶部调节旋钮可实时设定阀后气压,结构紧凑,稳压阀整体可拆卸,易于维修与保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稳压阀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稳压阀的正视立体图;

图3为活塞的总体结构图;

图4为活塞架的总体结构图;

图5为阀体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的a-a向剖面图;

图中:进气口1、活塞架2、连接套3、阀体4、扇形节流口5、腔室6、隔膜7、压力元件8、小弹簧9、大弹簧10、弹簧圈座11、调节旋钮12、传动轴13、出气口14、第一斜齿轮15、轴套16、第二斜齿轮17、角接触轴承18、橡胶缓冲圈19、调压轴20、滑动轴承21、活塞22、橡胶密封圈23、橡胶环24、筒螺母盖25、端盖26、导流孔27、阻尼孔28、半圆孔29、螺纹孔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稳压阀,它包括活塞架2、阀体4、连接套3、活塞22、调压轴20、压力元件8、弹簧圈座11、传动轴13等,所述活塞架2设有进气口1,阀体4设有出气口14;活塞架2通过连接套3与阀体4连接,活塞架2与阀体4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23,以确保良好的气密性;活塞架2内安装有活塞22,活塞22可在活塞架2内相对滑动,活塞22的一端与橡胶环24及筒螺母盖25连接,另一端与压力元件8连接,活塞22与压力元件8之间设有隔膜7;大弹簧10和小弹簧9的一端与压力元件8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圈座11连接,双弹簧调节机制可提高压力的调节精度;调压轴20与弹簧圈座11通过螺纹连接,可将调压轴2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弹簧圈座11的线性运动;调压轴20的一端与安装在阀体4上的角接触轴承18配合,由于大弹簧10和小弹簧9会通过弹簧圈座11对调压轴20施加较大轴向载荷,而角接触轴承18可承受较大单向轴向负荷;调压轴20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压力元件8内的滑动轴承21配合,可实现调压轴20与压力元件8间的相对滑动;所述传动轴13安装于阀体4,传动轴13的一端与调节旋钮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斜齿轮15及轴套16连接;调压轴2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斜齿轮17,第二斜齿轮17与第一斜齿轮15相互啮合,可通过旋转调节旋钮12从而带动传动轴13,再经过第一斜齿轮15和第二斜齿轮17传动,最终带动调压轴20;调压轴20上设有橡胶缓冲圈19,可起到稳定调压轴20的作用,减小滑动轴承21在移动中可能对调压轴20造成的冲击。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是,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活塞22侧面设有三个扇形节流口5,在活塞22移动时可实现扇形节流口5大小的改变,从而调节阀后气压;活塞架2侧面设有三个导流孔27以及阻尼孔28,导流孔27用于供气体从活塞架2流入阀体4,阻尼孔28用于供气体从活塞架2流入腔室6。

如图5和图6所示,阀体4内部设有半圆孔29,可供气流通过;阀体4侧面设有四个螺纹孔30,端盖26通过螺钉与阀体4连接。

当该稳压阀工作时,气体进入进气口1后通过扇形节流口5,由节流作用产生压力降,降低后的压力一部分经导流孔27从出气口14排出,另一部分经阻尼孔28到达腔室6内;稳压阀根据输出压力的变化,自动调节扇形节流口5的开度,保持输出压力的稳定;如果输出压力升高,作用在隔膜7上的力也会增加,当其大于大弹簧10和小弹簧9的作用力时,隔膜7便会带动活塞22向右侧移动,使扇形节流口5的开度降低,从而压力降增大,输出端的压力也随之下降,直到作用在隔膜7上的力与大弹簧10和小弹簧9的作用力相平衡为止;如果输出压力降低,作用在隔膜7上的力也会下降,当其值小于大弹簧10和小弹簧9的作用力时,隔膜7则带动活塞22向左侧移动,使扇形节流口5的开度增大,从而压力降减小,输出压力也随之升高,直到作用在隔膜7上的力与大弹簧10和小弹簧9的作用力相平衡为止。

输出压力值的大小可由调节旋钮12来设定,当旋转调节旋钮12时,经过传动轴13、第一斜齿轮15、第二斜齿轮17以及调压轴20,可实现弹簧圈座11的左右线性移动,来压缩或放松大弹簧10和小弹簧9,从而增加或减少弹簧的作用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稳压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活塞架、阀体、连接套、活塞、调压轴、压力元件、弹簧圈座、传动轴等,所述活塞架设有进气口,阀体设有出气口;活塞架通过连接套与阀体连接,活塞架与阀体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活塞架内安装有活塞,活塞的一端与橡胶环及筒螺母盖连接,另一端与压力元件连接,活塞与压力元件之间设有隔膜;大弹簧和小弹簧的一端与压力元件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圈座连接;调压轴与弹簧圈座通过螺纹连接,调压轴的一端与安装在阀体上的角接触轴承配合,另一端与安装在压力元件内的滑动轴承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安装于阀体,传动轴的一端与调节旋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斜齿轮及轴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轴上设有橡胶缓冲套,调压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部设有半圆孔,阀体侧面设有四个螺纹孔,端盖通过螺钉与阀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侧面设有三个扇形节流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架侧面设有三个导流孔以及阻尼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稳压阀,包括活塞架、阀体、连接套、活塞、调压轴、压力元件、弹簧圈座、传动轴等,所述活塞架设有进气口,阀体设有出气口,通过双弹簧调节机制可实现压力的精准调节,使阀后压力保持在较小误差范围内保持稳定,且顶部调节旋钮可实时设定阀后气压,结构紧凑,稳压阀整体可拆卸,易于维修与保养。

技术研发人员:钟笑凯;李文涛;丛红钏;钱丽娟;王艺婷;褚贵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计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