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调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4658发布日期:2020-06-05 19:24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气体调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调压阀,属于气体压力调节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气体调压阀采用截止式结构,截止式结构结构尺寸小,调压精度相对较高,对各种恶劣环境适应性比较好,在很多场合及集成阀中广泛运用。但因为阀芯在移动时具有一定的摩擦阻力,其移动时需先克服摩擦力,其需初始克服的摩擦力受加工精度、气体清洁度、温度、震动等影响,从而导致其调压精度和重复精度受到外界条件和加工精度的影响较大,调压精度不高且输出的气体压力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调压阀,结构简单可靠,出气口压力相对恒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体调压阀,包括阀体,阀体内从底部向上开设直筒型活动槽,活动槽内上下相对布置有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上迷宫盘顶端设有封塞,封塞中部对应上迷宫盘设有封塞通气腔,上迷宫盘上对应封塞通气腔开设通气槽,封塞一侧设有连通封塞通气腔的封塞通气口,封塞顶端通过调压弹簧连接调压螺栓,调压螺栓贯穿阀体设置;上迷宫盘底部设有上迷宫齿,下迷宫盘上部设有下迷宫齿,上迷宫齿和下迷宫齿交错布置,下迷宫盘底部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连接下盖,下盖连接阀体;阀体中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对应设置,能够通过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之间的空腔连通;进气口设为逐渐收缩的喇叭口。出气口的中部设有缓冲腔;阀体上部设有排气口,能够通过封塞通气口连通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之间空腔。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压缩气体从进气口进入,通过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之间的空隙,进入出气口,出气口设有缓冲腔,送出的气体压力更均衡;

压缩气体压力超过调节压力时,压缩气体通过通气槽进入封塞通气腔,推动封塞上移,封塞通气口与排气口连通后,气体排出,压力减小,封塞连同上迷宫盘下移,复位弹簧带动下迷宫盘迅速复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上迷宫齿上沿横向开设上通气孔,下迷宫齿上沿横向开设下通气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上迷宫齿环绕上迷宫盘中心呈圆环状顺次排列布置;下迷宫齿环绕下迷宫盘中心呈圆环状顺次排列布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上迷宫盘与阀体配合面上开设上迷宫盘密封槽,上迷宫盘密封槽内设有上迷宫盘密封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下迷宫盘与阀体配合面上开设下迷宫盘密封槽,下迷宫盘密封槽内设有下迷宫密封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封塞与阀体配合面上开设封塞密封槽,封塞密封槽内设有封塞密封圈,封塞密封槽设于封塞通气口上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下盖和阀体底部设有底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迷宫盘、下迷宫盘、喇叭口式的进气口、带有缓冲腔的出气口和封塞,采用了直筒型活动槽,加工简单,结构简单可靠,气体压力稳定;

2、复位弹簧能够带动下迷宫盘迅速复位;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之间的缓冲弹簧能够保证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之间保持适当距离的同时,适当改变距离,调节气体压力,通过迷宫原理,也能够改变气体流动速度,能够尽可能保持出气口压力相对恒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迷宫盘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迷宫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压螺栓2、螺栓挡块3、调压弹簧4、弹簧固定座5、阀体6、封塞密封圈7、封塞8、通气槽9、上迷宫盘密封圈10、出气口11、下迷宫盘密封圈12、下迷宫盘13、复位弹簧14、下盖15、底板16、下迷宫齿17、下通气孔18、进气口19、上迷宫齿20、上通气孔21、上迷宫盘22、封塞通气腔23、封塞通气口24、排气口25、缓冲弹簧26、缓冲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体调压阀,包括阀体5,阀体5内从底部向上开设直筒型活动槽,活动槽内上下相对布置有上迷宫盘21和下迷宫盘12,上迷宫盘21顶端设有封塞7,封塞7中部对应上迷宫盘21设有封塞通气腔22,上迷宫盘21上对应封塞通气腔22开设通气槽8,封塞7一侧设有连通封塞通气腔22的封塞通气口23,封塞7顶端通过调压弹簧3连接调压螺栓1,调压螺栓1贯穿阀体5设置;上迷宫盘21底部设有上迷宫齿19,下迷宫盘12上部设有下迷宫齿16,上迷宫齿19和下迷宫齿16交错布置,下迷宫盘12底部设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连接下盖14,下盖14连接阀体5;

阀体中部设有进气口18和出气口10,进气口18与出气口10对应设置,能够通过上迷宫盘21和下迷宫盘12之间的空腔连通;进气口18设为逐渐收缩的喇叭口。出气口10的中部设有缓冲腔26;

阀体5上部设有排气口24,能够通过封塞通气口23连通上迷宫盘21和下迷宫盘12之间空腔。

上迷宫盘21和下迷宫盘12之间设有缓冲弹簧25。

上迷宫齿19上沿横向开设上通气孔20,下迷宫齿16上沿横向开设下通气孔17。

上迷宫齿19环绕上迷宫盘21中心呈圆环状顺次排列布置;下迷宫齿16环绕下迷宫盘12中心呈圆环状顺次排列布置。

上迷宫盘21与阀体5配合面上开设上迷宫盘密封槽,上迷宫盘密封槽内设有上迷宫盘密封圈9。

下迷宫盘12与阀体5配合面上开设下迷宫盘密封槽,下迷宫盘密封槽内设有下迷宫密封圈11。

封塞7与阀体5配合面上开设封塞密封槽,封塞密封槽内设有封塞密封圈6,封塞密封槽设于封塞通气口23上方。

下盖14和阀体5底部设有底板15。

封塞7顶端设有弹簧固定座4,调压弹簧3套装并固定于弹簧固定座4上,调压螺栓底部设有螺栓挡块2,调压弹簧3套装到调压螺栓1底部后固定连接螺栓挡块2。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1、进气状态:压缩气体从进气口进入,进气口设为喇叭口,进气更顺畅,通过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之间的空隙,压力适当时,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之间距离适当,气体流动顺畅,进入出气口,出气口设有缓冲腔,送出的气体压力相对更稳定;

2、排气状态: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之间压力增大时,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之间距离增大,缓冲弹簧开始产生作用力,拉紧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压缩气体通过通气槽进入封塞通气腔,推动封塞上移,封塞通气口与排气口连通后,气体排出,压力减小,封塞连同上迷宫盘下移,缓冲弹簧和复位弹簧带动下迷宫盘迅速复位;

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之间压力减小时,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之间距离缩小,缓冲弹簧开始产生作用力,向外对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施加压力;上迷宫齿和下迷宫齿交错布置,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之间的流通空间缩小,气体流动速度减小,且在重力作用下,上迷宫盘和下迷宫盘同时下移,进一步对气体施加压力,气体进入出气口压力增加。本实用新型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