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档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1658发布日期:2020-03-31 17:0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档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多档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现有的水龙头一般采用球形阀芯作为启闭元件并通过外部把手转动进行开关水龙头。

其缺点在于:水龙头只可处于常开或者常闭状态,因此,假若使用者在使用完毕之后忘记关闭水龙头将会导致水龙头持续性出水导致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弹簧自动关闭流道且具有常开、快速自动关闭及缓慢自动关闭三种档位的一种多档水龙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阀瓣、阀杆、驱动头及弹簧,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流道,所述阀瓣设置于流道内,所述阀杆一端固定连接于阀瓣,另一端穿出阀体连接于驱动头,所述阀杆沿轴向滑移设置于阀体,所述流道内位于阀瓣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连通流道的启闭口,所述弹簧套设于阀杆外周,且压缩相抵于阀体与阀瓣之间,所述弹簧的复位方向与阀瓣朝启闭口运动方向相同,所述阀杆外周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阀体朝向阀杆外周侧设置有与阀杆同轴的圆柱轨道面,所述圆柱轨道面上设置有供定位凸块滑移的多档开关轨道,所述多档开关轨道包括至少一组轴向复位轨道、固定轨道及螺旋复位轨道,且各组多档开关轨道沿圆柱轨道面周向等间距设置,各所述轴向复位轨道的轨道方向与阀杆的轴向相同,各所述固定轨道的轨道方向与阀杆周向相同,且各所述固定轨道设置于对应轴向复位轨道背离阀瓣侧,并与轴向复位轨道相互连通设置,各所述螺旋复位轨道一端与对应的固定轨道背离轴向复位轨道端连通,且另一端与相邻的轴向复位轨道靠近阀瓣侧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采用阀瓣配合弹簧,利用阀瓣在无外力作用下受到弹簧的作用力而自动朝启闭口封闭流道,实现流道自动封闭的功能,防止使用者因忘记关闭而持续性出水;2.定位凸块配合多档开关轨道,使得阀瓣相对启闭口具有三种不同的状态,第一状态,定位凸块位于轴向复位轨道内,此时通过驱动头将阀瓣远离启闭口,在弹簧作用下,定位凸块沿着轴向复位轨道滑移实现阀瓣以一定速率复位,第二状态,定位凸块位于固定轨道内时,此时,阀瓣远离启闭口,流道处于开启状态,且定位凸块在固定轨道的作用下无法移动,实现流道的常开状态,第三状态,定位凸块位于螺旋复位轨道内时,通过驱动头将阀瓣远离启闭口,此时定位凸块位于螺旋复位轨道靠近固定轨道侧,之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定位凸块沿着螺旋复位轨道转动以一定的速率靠近相邻的轴向复位轨道,且螺旋复位轨道内的复位速率由于螺旋复位轨道周壁的阻力远小于轴向复位轨道内的复位速率。综上:第一状态、快速关闭;第二状态、常开;第三状态、低速关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档开关轨道为两组,所述定位凸块为两块,且定位凸块对称设置于阀杆轴线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多档开关轨道配合两块定位凸块,其中定位凸块对称设置实现阀杆的受力均匀,防止产生弯矩,而多档开关轨道则为两定位凸块实现了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包括安装定位凸块的转动阀杆以及安装阀瓣的滑移阀杆,所述转动阀杆与滑移阀杆之间连接设置有滚珠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阀杆在螺旋复位轨道复位过程中具有旋转的过程,因此防止因阀杆旋转而同步带动阀瓣旋转,使得在启闭口的密封效果减弱,将阀杆分为转动阀杆与滑移阀杆,并通过滚珠轴承连接,因此转动阀杆在转动过程中滑移阀杆不会同步转动,从而不再接受来自转动阀杆的扭矩,使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包括设置流道的主体及设置圆柱轨道面的次盖,所述主体与次盖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体分为主体与次盖,使得阀体可进行拆分,从而将阀瓣、阀杆等零部件安装至流道内,且通过螺纹连接实现了阀体的快速拆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位于流道内设置有隔离部,所述隔离部内设置有周向包络弹簧且朝向阀瓣侧开口的包络腔,所述阀瓣滑移设置于包络腔内且阀瓣的周壁大小形状与包络腔的周壁大小形状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离部内设置包络腔,通过包络腔对弹簧周向进行包络,且通过阀瓣滑移于包络腔内,实现对包络腔朝向阀瓣侧的开口进行封闭,因此流道内的固体杂质无法进入包络腔对弹簧进行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头朝向阀杆侧设置有呈圆环柱体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内周与阀杆外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驱动头与阀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螺柱,所述第二安装螺柱与驱动头及阀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螺纹与第二安装螺柱上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部在阀杆外侧与阀杆螺纹连接,实现第一重安装固定,第二安装螺柱则在阀杆内部与阀杆螺纹连接,实现第二重安装固定,此外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螺柱螺纹方向相反,因此不会出现驱动头相对阀杆松动现象,且拆卸需要依次拆卸,使得阀杆与驱动头的安装稳定有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头外周沿阀杆轴向设置有呈波浪形的弧形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浪形的弧形表面的设置,增加了表面不平整度,使得使用者将驱动头沿阀杆轴向拔拉更加的省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次盖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次盖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放大图;

图7为图1中c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档水龙头,包括阀体1、阀瓣2、阀杆3、驱动头4及弹簧5,阀体1内设置有流道11,流道11分为进流道111与出流道112,且进流道111与出流道112之间通过启闭口113连通,阀瓣2设置于出流道112内,且位于启闭口113上方,阀杆3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于阀瓣2,另一端朝上穿出阀体1并与驱动头4固定连接,阀杆3沿轴向滑移设置于阀体1,另外,弹簧5套设于阀杆3外周,且压缩相抵于阀体1与阀瓣2之间,其中,弹簧5的复位方向与阀瓣2朝启闭口113运动方向相同。因此,可通过驱动头4将阀杆3及阀瓣2朝上拉,使得阀瓣2与启闭口113分离,实现流道11的开启状态,另外,若失去外力,阀瓣2在弹簧5的作用下将会朝启闭口113封闭启闭口113,实现自动关闭流道11,防止因忘记关闭水源而造成水资源浪费。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阀杆3外周一体成型设置有呈圆柱体的定位凸块31,且定位凸块31的轴线与阀杆3的轴线相交且垂直,另外,阀体1朝向阀杆3外周侧设置有与阀杆3同轴的圆柱轨道面12,另外,圆柱轨道面12上开设有多档开关轨道13供定位凸块31滑移,其中,多档开关轨道13可以为一组或者多组,各组多档开关轨道13均包括轴向复位轨道131、固定轨道132及螺旋复位轨道133,且各组多档开关轨道13沿圆柱轨道面12周向等间距排列,其中,轴向复位轨道131的轨道方向与阀杆3的轴向相同,固定轨道132的轨道方向与阀杆3周向相同,且固定轨道132设置于对应轴向复位轨道131背离阀瓣2侧,并与轴向复位轨道131相互连通设置,螺旋复位轨道133一端与对应的固定轨道132背离轴向复位轨道131端连通,且另一端与相邻的轴向复位轨道131靠近阀瓣2侧连通,且螺旋复位轨道133沿着圆柱轨道面12的轴向及周向呈倾斜的弧形段。因此,定位凸块31若位于轴向复位轨道131内时,由于轴向复位轨道131周壁对定位凸块31的阻力较小,使得可实现快速的自动关闭流道11动作;定位凸块31若位于固定轨道132内时,定位凸块31无法沿轴向运动,则可实现流道11的常开状态;定位凸块31若位于螺旋复位轨道133内时,由于螺旋复位轨道133周壁对定位凸块31的阻力较大,使得可实现缓慢的自动关闭流道11动作。从而实现三种不同状态的流道11控制。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多档开关轨道13为两组,定位凸块31为两块,且定位凸块31对称设置于阀杆3轴线两侧。因此,对称的两块定位凸块31实现了阀杆3轴向受力对称稳定,不易产生弯矩导致阀杆3侧翻导致,此外,过多的多档开关轨道13设置将会导致螺旋复位轨道133的倾斜程度过大而接近轴向复位轨道131,使关闭流速过快而失去设计意义。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阀杆3包括安装定位凸块31的转动阀杆32以及安装阀瓣2的滑移阀杆33,转动阀杆32朝下同轴设置有安装凸块321,滑移阀杆33对应安装凸块321设置有安装凹槽331供安装凸块321插设,且安装凹槽331内周面与安装凸块321外周边之间过盈配合有滚珠轴承34,使得转动阀杆32在转动过程中不带动滑移阀杆33转动,从而滑移阀杆33上的阀瓣2只沿轴向上下滑移而不会随转动阀杆32周向转动,使得阀瓣2与启闭口113的密封效果更好。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阀体1包括设置流道11的主体14及设置圆柱轨道面12的次盖15,且主体14内周与次盖15外周通过螺纹连接。因此,使得阀体1可进行拆分,从而将阀瓣2、阀杆3等零部件安装至流道11内,且通过螺纹连接实现了阀体1的快速拆装。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阀体1位于流道11内一体成型朝下设置有隔离部16,隔离部16呈圆环柱体设置,且隔离部16内环侧设置有周向包络弹簧5的包络腔161,且包络腔161朝向贯穿有开口,使得通过隔离部16对弹簧5周向进行包络,防止固体杂质及高压流动冲击磨损弹簧5,另外,阀瓣2滑移设置于包络腔161内且阀瓣2的周壁大小形状与包络腔161的周壁大小形状相适配,使得通过阀瓣2堵塞包络腔161的开口,进一步提升保护效果。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头4呈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圆环柱体,其中驱动头4的上端内侧朝下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呈圆环柱体的第一安装部41,且第一安装部41内周与阀杆3外周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完成阀杆3与驱动头4的第一重固定安装,另外,驱动头4上端及阀杆3开设有同轴的螺柱孔,且驱动头4上的螺柱孔沿轴向贯穿驱动头4上端,另外,驱动头4及阀杆3内的螺柱孔内螺纹设置有第二安装螺柱42,使得阀杆3与驱动头4通过第二安装螺柱42实现第二重固定安装。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安装部41上的螺纹与第二安装螺柱42上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设置。因此不会出现驱动头4相对阀杆3松动现象,且拆卸需要依次拆卸,使得阀杆3与驱动头4的安装稳定有效。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头4外周表面沿阀杆3轴向呈波浪形的弧形表面43。因此,增加了表面不平整度,使得使用者将驱动头4沿阀杆3轴向拔拉更加的省力。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头4外周始终套设于阀体1外周,使得对伸出阀体1的阀杆3部分进行罩设,防止被破坏,且驱动头4的上端表面朝下贯穿有恒压孔44,使得驱动头4内部压强恒定,便于朝上拔拉驱动头4。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阀瓣2设置于进流道111侧,只需改变多档开关轨道13的设置同样可实现,为另一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