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8阀电空试验台用阀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3942发布日期:2020-05-22 21:02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F8阀电空试验台用阀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f8阀电空试验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8阀电空试验台用阀体结构。



背景技术:

f8阀电空试验台是针对f8型客车电空分配阀的主阀、辅助阀、紧急电磁阀、常用和缓解电磁阀进行测试的设备。

如《铁道车辆》,第42卷第8期,2004年8月,作者徐博铭、陈蓉,该文章涉及f8阀电空制动试验台微机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硬件由压力检测、数据采集处理、设备电气控制和机械系统4部分组成,系统工作首先由计算机发出命令,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命令控制各风门动作,计算机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处理,生成测试数据后自动记录存贮建立微机档案。

现有的试验台,所用电磁阀、变动器数量多,连接管路比较复杂,在试验台台架内布置的比较凌乱,不便于安装及后期的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f8阀电空试验台用阀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试验台管路布置较乱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f8阀电空试验台用阀体结构,包括气路阀板、四个电磁阀、压力变送器,气路阀板的底侧设有第一螺钉孔,用于将气路阀板固定在试验台台架上;

气路阀板的前侧设有四组第二螺钉孔,用于固定各所述的电磁阀;

气路阀板的左侧设有用于连接压力表一的第一压力表连接孔,气路阀板的右侧设有用于连接压力表二的第二压力表连接孔;

气路阀板的上侧设有用于连接变送器一的第一变送器连接孔及连接变送器二的第二变送器连接孔;

气路阀板的后侧设有排风口、副风缸接口、储风缸接口、电空紧急阀座接口及主阀接口;

气路阀板的前侧设有与电磁阀的进出气口对应的四组电磁阀孔,每组电磁阀孔包括第一孔、第二孔,气路阀板内设有沿左右延伸的两端封闭的第一气道,各组电磁阀孔中的第二孔及所述的副风缸接口均与第一气道连通;

四组电磁阀孔记为第一组电磁阀孔、第二组电磁阀孔、第三组电磁阀孔、第四组电磁阀孔,沿左右方向依次设置,其中,第一组电磁阀孔中的第一孔与第一变送器连接孔、第一压力表连接孔、主阀接口相互连通,第四组电磁阀孔中的第一孔与第二变送器连接孔、第二压力表连接孔、电空紧急阀座接口相互连通;

第二组电磁阀孔中的第一孔与储风缸接口连通,第三组电磁阀孔中的第一孔与排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路阀板内设有风源通道,风源通道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两端封闭,气路阀板的上侧设有风源进口,气路阀板的前侧设有四个导气孔,分别通过相应管路连接至对应电磁阀的先导阀进气口,导气孔与风源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道、风源通道均是盲孔结构,第一气道、风源通道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开口端分别设有第一堵头、第二堵头。

进一步地,所述气路阀板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的第二螺钉孔设有两个,且分布在电磁阀孔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若干电磁阀、变送器集成设计,安装在一共用的气路阀板上,整体再通过螺钉固定在台架上。气路阀板上设有压力表连接孔、变送器连接孔、排风口、副风缸接口、储风缸接口、电空紧急阀座接口、主阀接口及电磁阀孔,并在内部设置气道,实现部分接口之间的通断。模块化设计、安装,使得管路布置整齐美观,便于后期检修,管路走向一目了然。

附图说明

图1是f8阀电空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后视);

图2是图1中f8阀电空试验台的除去部分侧板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结构的示意图(三);

图6是气路阀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气路阀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气路阀板的俯视图;

图9是图8中b-b剖视图;

图10是图8中c-c剖视图。

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11、下台架,12、上台架,121、支撑板,21、第一压力表,22、第二压力表,31、列车管,32、储风缸,33、副风缸,4、安装模块,5、气路阀板,6、变送器一,7、变送器二,8、电磁阀,501、第二开口端,502、第一开口端,503、第二压力表连接孔,511、电空紧急阀座接口,512、排风口,513、副风缸接口,514、储风缸接口,515、主阀接口,52、风源通道,521、风源进口,522、第一变送器连接孔,523、第二变送器连接孔,53、第一压力表连接孔,541、第一孔,542、第二孔,543、第二螺钉孔,544、导气孔,55、第一螺钉孔,56、第一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为f8阀电空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f8阀电空试验台包括台架,台架分为下台架11、上台架12,下台架11内用于安装列车管31、储风缸32、副风缸33等。上台架12上设有用于装夹待测f8阀的卡具,卡具及列车管、储风缸、副风缸等都是现有技术中的部件。本实用新型主要为方便管路布置而设计,将电磁阀、变送器分成几个安装模块,各安装模块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台架底部的支撑板上,支撑板沿左右方向延伸,使得各电磁阀成一排布置,模块块设计,便于管路布置,便于后期维修。

以其中图中标记4的一个安装模块为例,该阀体结构,如图3至10所示,包括气路阀板5、四个电磁阀8、压力变送器,气路阀板5为长方体结构,气路阀板5的底侧设有两个第一螺钉孔55,用于将气路阀板固定在试验台台架的支撑板121上。各安装模块均是安装在该支撑板上,一排布置。

图6所示,气路阀板5的前侧设有四组第二螺钉孔543,用于固定各所述的电磁阀。气路阀板的前侧设有与电磁阀的进出气口对应的四组电磁阀孔,四组电磁阀孔记为第一组电磁阀孔、第二组电磁阀孔、第三组电磁阀孔、第四组电磁阀孔,沿左右方向依次设置。每组电磁阀孔包括第一孔541、第二孔542,斜对角设置。每组所述的第二螺钉孔543设有两个,且分布在电磁阀孔的两侧。

图6所示,气路阀板的左侧设有用于连接压力表一的第一压力表连接孔53,通过管路连接至设置在台架上的第一压力表21。气路阀板5的上侧设有用于连接变送器一6的第一变送器连接孔522及连接变送器二7的第二变送器连接孔523。

气路阀板5的右侧设有用于连接压力表二的第二压力表连接孔503,通过管路连接至设置在台架上的第二压力表22。

气路阀板5的后侧设有排风口512、副风缸接口513、储风缸接口514、电空紧急阀座接口511及主阀接口515,副风缸接口513、储风缸接口514、电空紧急阀座接口511及主阀接口515,分别通过相应的管路连接至副风缸33、储风缸32、电空紧急阀座,电空紧急阀座用于固定待测f8阀中的电空紧急阀。

气路阀板5内设有沿左右延伸的两端封闭的第一气道56,各组电磁阀孔中的第二孔542及所述的副风缸接口513均与第一气道56连通。第一气道是盲孔结构,第一气道、在左右方向上的第一开口端502设有第一堵头,设置开口端是开孔工艺的要求,再通过设置第一堵头将其堵上。

第一组电磁阀孔中的第一孔541与第一变送器连接孔522、第一压力表连接孔53、主阀接口515相互连通,第四组电磁阀孔中的第一孔541与第二变送器连接孔523、第二压力表连接孔503、电空紧急阀座接口511相互连通。第一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参数,供操作人员直接查看,并能通过第一变送器将该压力参数传送至电脑端。第二压力表、第二变送器类似于第一压力表、第一变送器。

第二组电磁阀孔中的第一孔与储风缸接口514连通,第三组电磁阀孔中的第一孔与排风口512连通。试验结束时,可通过排风口排风。

上述的电磁阀为先导式二位二通电磁阀。气路阀板内还设置有风源通道52,风源通道52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两端封闭,风源通道均是盲孔结构,风源通道的在左右方向上的第二开口端501设有第二堵头。气路阀板的上侧设有两个风源进口521,风源进口521连通所述的风源通道内腔。两个风源进口,其中一个是进气口、另一个是出气口,本实施例中,进气口是连接上一个安装模块中气路阀板的出气口,出气口是连接下一个安装模块中气路阀板的进气口,实现串接。气路阀板5的前侧设有导气孔544,导气孔544与风源通道52连通。导气孔有四个,分别通过相应管路连接至对应电磁阀的先导阀进气口。

其他实施例中,若不采用先导式电磁阀,则可以不设置气源通道、导气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