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8771发布日期:2020-09-15 19:2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油管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中加机油管组件是发动机的辅助零件,其通常安装于发动机油箱的油口外侧,用于发动机加注机油时机油的流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动机油管组件的稳定性与耐用性越来越强,外观与质量越来越高,增加了产品的档次与形象,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油管可能在输油过程中发生堵塞等情况,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具备防堵效果相对较好等优点,解决了油管可能在输油过程中发生堵塞等情况,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防堵效果相对较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包括油管本体,所述油管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有法兰,所述油管本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上插接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延伸至油管本体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杆远离定位块的一端与油管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左右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防堵杆,所述转动杆左右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防堵刮板,四个所述防堵刮板靠近转动杆的一侧与防堵杆固定连接,所述防堵刮板远离转动杆的一侧与油管本体接触,所述调节环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油管盖。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法兰套设并螺纹连接于螺纹槽上。

优选的,所述法兰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螺套设并纹连接于连接块上,所述连接管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环,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固定安装于调节环内部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转动杆穿插并固定连接于限位块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中部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块的一侧与油管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油管盖的底部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通过在油管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法兰,从而可使油管本体通过法兰安装于发动机上,且油管本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环,调节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构件,且支撑构件上穿插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底端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定位块,且定位块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与油管本体固定连接的定位杆,从而对转动杆稳定的定位,转动杆左右两侧的底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防堵杆,且防堵杆远离转动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堵刮板,且防堵刮板远离转动杆的一端与油管本体内壁接触,从而可通过转动调节环可带动转动杆,进而带动防堵刮板刮除油管本体内堵塞的油,从而使装置达到防堵效果相对较好的优势。

2、该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通过在连接块上开设有螺纹槽,从而使法兰可在连接块上进行长度调节,使装置在安装时不易由于长度过短而安装困难,从而增加了装置的安装便利性。

3、该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通过在连接块的底部套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从而通过安装板进行安装,且连接管上套设有固定连接的转动环,可通过握持转动环对连接管进行转动,从而增加了装置的操作便利性。

4、该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通过调节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且链各个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限位块,且转动杆插接并固定连接于限位块上,从而使支撑构件对转动杆的固定效果相对较好,从而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5、该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通过在转动杆上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固定于油管本体,从而使转动杆在转动时固定块起到定位稳定的作用,增加了转动杆的稳定性。

6、该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通过在调节环的内部安装有密封环,从而使油管盖与调节环连接时,通过密封环的密封,避免了油管盖与调节环连接处机油泄漏的问题,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结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结构b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堵杆与防堵刮板连接结构示意俯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发动机油管的连接组件,包括油管本体1,油管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连接块3上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有法兰4,油管本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环5,调节环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构件6,支撑构件6上插接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7,转动杆7的底端延伸至油管本体1的内部,转动杆7的底端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定位块8,定位块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9,两个定位杆9远离定位块8的一端与油管本体1固定连接,转动杆7左右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防堵杆10,转动杆7左右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防堵刮板11,四个防堵刮板11靠近转动杆7的一侧与防堵杆10固定连接,防堵刮板11远离转动杆7的一侧与油管本体1接触,调节环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油管盖12,通过在油管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法兰4,从而可使油管本体1通过法兰4安装于发动机上,且油管本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环5,调节环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构件6,且支撑构件6上穿插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7,且转动杆7的底端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定位块8,且定位块8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与油管本体1固定连接的定位杆9,从而对转动杆7稳定的定位,转动杆7左右两侧的底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防堵杆10,且防堵杆10远离转动杆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堵刮板11,且防堵刮板11远离转动杆7的一端与油管本体1内壁接触,从而可通过转动调节环5可带动转动杆7,进而带动防堵刮板11刮除油管本体1内堵塞的油,从而使装置达到防堵效果相对较好的优势。

进一步的,连接块3上开设有螺纹槽2,法兰4套设并螺纹连接于螺纹槽2上,通过在连接块3上开设有螺纹槽2,从而使法兰4可在连接块3上进行长度调节,使装置在安装时不易由于长度过短而安装困难,从而增加了装置的安装便利性。

进一步的,法兰4包括连接管401,连接管401螺套设并纹连接于连接块3上,连接管401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环402,连接管4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03,通过在连接块3的底部套设有连接管401,且连接管40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403,从而通过安装板403进行安装,且连接管401上套设有固定连接的转动环402,可通过握持转动环402对连接管401进行转动,从而增加了装置的操作便利性。

进一步的,支撑构件6包括两个支撑杆601,两个支撑杆601分别固定安装于调节环5内部的左右两侧,两个支撑杆601相对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602,转动杆7穿插并固定连接于限位块602上,通过调节环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601,且链各个支撑杆601之间固定连接限位块602,且转动杆7插接并固定连接于限位块602上,从而使支撑构件6对转动杆7的固定效果相对较好,从而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转动杆7的中部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远离固定块13的一侧与油管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在转动杆7上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固定块13,且固定块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固定于油管本体1,从而使转动杆7在转动时固定块13起到定位稳定的作用,增加了转动杆7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调节环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环15,密封环15与油管盖12的底部螺纹连接,通过在调节环5的内部安装有密封环15,从而使油管盖12与调节环5连接时,通过密封环15的密封,避免了油管盖12与调节环5连接处机油泄漏的问题,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通过在油管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法兰4,从而可使油管本体1通过法兰4安装于发动机上,且油管本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环5,调节环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构件6,且支撑构件6上穿插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杆7,且转动杆7的底端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定位块8,且定位块8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与油管本体1固定连接的定位杆9,从而对转动杆7稳定的定位,转动杆7左右两侧的底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防堵杆10,且防堵杆10远离转动杆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堵刮板11,且防堵刮板11远离转动杆7的一端与油管本体1内壁接触,从而可通过转动调节环5可带动转动杆7,进而带动防堵刮板11刮除油管本体1内堵塞的油,从而使装置达到防堵效果相对较好的优势,解决了油管可能在输油过程中发生堵塞等情况,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