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制造连杆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3776发布日期:2020-09-11 22:1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制造连杆轴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制造连杆轴套。



背景技术:

连杆是发动机的重要组件,在连杆的设计需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连杆在发动机的高速运转中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轴套是套在转轴上的筒状机械零件,现有的轴套一般为整体结构,轴套在使用一端时间后其表面会产生磨损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更换,整体结构的轴套不便于更换,操作时费时费力,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再制造连杆轴套,设计合理、结构牢固、便于更换,省时省力,通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再制造连杆轴套,所述连杆轴套包括:连杆、轴套、中间体和固定销;

所述连杆包括:连杆本体、第一连杆头和第二连杆头;

所述连杆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头和第二连杆头相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头设置于所述连杆本体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杆头设置于所述连杆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连杆头的表面开设有连杆通孔,所述连杆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卡槽;

所述轴套设置于所述连杆通孔内,所述轴套为半封闭式空腔结构,所述轴套包括:左侧轴套和右侧轴套,所述左侧轴套和右侧轴套之间具有豁口;

所述左侧轴套设置于所述卡槽的一侧,所述左侧轴套侧面开设有左凹槽;

所述右侧轴套设置于所述卡槽的另一侧,所述右侧轴套侧面开设有右凹槽;

所述左侧轴套和右侧轴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对称设置有销钉孔;

所述中间体卡设于所述豁口内,所述中间体的外形与所述豁口相匹配,所述中间体通过卡设于所述豁口内,实现所述左侧轴套、右侧轴套和中间体连接成为一体式空腔结构;

所述固定销顺次穿设所述轴套和中间体,将所述左侧轴套和右侧轴套与所述中间体连接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左侧轴套还包括:左侧定位环;

所述左侧定位环设置于所述左侧轴套的外侧面上,所述左侧定位环卡设于所述卡槽内,将所述左侧轴套固定于所述连杆通孔内侧。

优选的,所述右侧轴套还包括:右侧定位环;

所述右侧定位环设置于所述右侧轴套的外侧面上,所述右侧定位环卡设于所述卡槽内,将所述右侧轴套固定于所述连杆通孔内侧。

优选的,所述左侧定位环和右侧定位环的两端通过过盈配合或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间体具体包括:上柱体、中柱体和下柱体;

所述上柱体设置于所述中柱体的上方,所述上柱体卡合于所述豁口的上端;

所述中柱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柱体和下柱体相连接,所述中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容置于所述左凹槽和右凹槽内,所述中柱体的顶端对称开设有通孔;

所述下柱体设置于所述中柱体的下方,所述下柱体卡合于所述豁口的下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销钉孔与所述通孔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销具体为圆柱销,所述固定销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左侧轴套、右侧轴套和中间体的厚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制造连杆轴套,通过对左侧轴套、右侧轴套和中间体进行拼接夹紧以及通过固定销固定,实现对组成部件的快速拆卸和更换,达到操作方便,结构牢固,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制造连杆轴套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轴套和中间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轴套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中间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制造连杆轴套中连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再制造连杆轴套,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制造连杆轴套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轴套和中间体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轴套的俯视图,图4为图2中中间体的俯视图;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连杆轴套包括:连杆1、轴套2、中间体3和固定销4;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制造连杆轴套中连杆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5所示,连杆1包括连杆本体10、第一连杆头11和第二连杆头12;连杆本体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头11和第二连杆头12相连接;第一连杆头11设置于连杆本体10的一侧;第二连杆头12设置于连杆本体10的另一侧,第二连杆头12的表面开设有连杆通孔120,连杆通孔120的内壁设置有卡槽121。

具体的,第一连杆头11、连杆本体10和第二连杆头12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连杆头11位于连杆本体10的左侧;第二连杆头12位于连杆本体10的右侧,轴套2通过过盈配合方式插入连杆通孔120,连杆1通过连杆通孔120内壁设置有卡槽121固定轴套2,使其稳定的固定于第二连杆头12内,优选的,卡槽121的内部形状为半圆形。

如图3所示,轴套2设置于连杆通孔120内,轴套2为半封闭式空腔结构,轴套2包括左侧轴套20和右侧轴套21,左侧轴套20和右侧轴套21之间具有豁口23。

具体的,轴套2由左侧轴套20和右侧轴套21拼接构成一体,豁口23的形状与中间体3的外形相匹配,轴套2设计为拼接一体的原因如下;一方面检修时便于快速拆卸和组装;另一方面轴套2为易磨损部件,更换操作方便;轴套2整体呈圆柱体结构。

左侧轴套20设置于卡槽121的一侧,左侧轴套20侧面开设有左凹槽201,左凹槽201用于容置部分中柱体31,左侧轴套2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对称设置有销钉孔22,左侧轴套2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左侧定位环202,左侧定位环202卡设于卡槽121内,将左侧轴套20固定于连杆通孔120内侧。

右侧轴套21设置于右侧卡槽121的另一侧,右侧轴套21侧面开设有右凹槽211,右凹槽211用于容置部分中柱体31,右侧轴套2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对称设置有销钉孔22,右侧轴套2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右侧定位环212,右侧定位环212卡设于卡槽121内,将右侧轴套21固定于连杆通孔120内侧。

优选的,左侧定位环202和右侧定位环212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中间体3卡设于豁口23内,中间体3的外形与豁口23相匹配,中间体3通过卡设于豁口23内,实现左侧轴套20、右侧轴套21和中间体3连接成为一体式空腔结构,左侧轴套20、右侧轴套21和中间体3的厚度相等。

具体的,中间体3由上柱体30、中柱体31和下柱体32组成,上柱体30设置于中柱体31的上方,上柱体30卡合于豁口23的上端;中柱体3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柱体30和下柱体32相连接,中柱体31的左右两侧分别容置于左凹槽201和右凹槽211内,中柱体31的顶端和底端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310;下柱体32设置于中柱体31的下方,下柱体32卡合于豁口23的下端。

优选的,销钉孔22与通孔310位于同一直线上。

固定销4顺次穿设轴套2和中间体3,将左侧轴套20和右侧轴套21与中间体3连接固定在一起。

具体的,固定销4顺次穿设轴套2和中间体3的销钉孔22和通孔310,实现轴套2和中间体3连接成为一体,固定销4与销钉孔22和通孔310通过过盈配合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过程,详细说明再制造连杆轴套拼装过程。

使用时,先将中间体3与轴套2的左侧轴套20和右侧轴套21拼装对齐,具体通过左侧轴套20和右侧轴套21的销钉孔22是否与中柱体31的通孔310位于同一直线上来判断中间体3与轴套2的拼接是否准确,然后将固定销4分别插入左侧轴套20和右侧轴套21的销钉孔22和通孔310实现中间体3与轴套2的完全固定,将左侧定位环和右侧定位环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之后将固定好的轴套2整体压入连杆1的第二连杆头12,具体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将轴套2整体通过连杆通孔120压入第二连杆头12,随着轴套2逐渐压入第二连杆头12内,期间轴套2与第二连杆头12内壁之间的缝隙被进一步压缩直至过盈配合完全结束,轴套2与第二连杆头12内壁完全贴合,左侧定位环202和右侧定位环212分别与第二连杆头12内壁设置的卡槽121相卡合,轴套2完全容置于第二连杆头12内,连杆轴套的拼装结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制造连杆轴套,通过对左侧轴套、右侧轴套和中间体进行拼接夹紧以及通过固定销固定,实现对组成部件的快速拆卸和更换,达到操作方便,结构牢固,通用性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