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用电传动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0274发布日期:2020-10-09 22:2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载机用电传动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用电传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电传动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电传动技术的多类工程机械产品已推向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对于装载机而言,其载荷变化剧烈、工况恶劣。采用传统动力和传动方式的装载机操纵舒适性差,燃油经济性差,污染排放高。电传动装载机则载荷适应性强、操纵方便、节能环保。但是目前电动机的性能不能完全兼顾装载机的牵引力和车速,需要开发电传动装载机用变速器以降低电动机功率,优化传动方案,从而更好地发挥电传动的优势。

车辆变速器的性能对整个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排放以及可靠性都有极大的影响。电传动变速器利用电动机实现较宽的无级调速范围,具有良好的起步特性和较高的传动效率,可以根据工况特点,优化电机功率分配,使车辆获得最佳的工作性能,能够适应车辆经济性、动力性和舒适性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传动形式。



本技术:
披露总体上涉及电动装载机变速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装载机传动系的电传动变速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两台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的电传动变速器,可达到适用装载机工况、结构简单、操纵方便、传动效率高的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载机用电传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轴齿轮传动部件、换挡操纵部件和电驱调速装置;其中定轴齿轮传动部件包括输入齿轮轴(3)、输入齿轮(4)、低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5)及齿轮(6)、高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7)及齿轮(8)、输出轴(9);换挡操纵部件包括离合器(c1)、离合器(c2)和离合器(c3);电驱调速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1)和第二电动机(2),其连接关系为: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连接,第一电动机(1)与离合器(c1)的主动部分连接;离合器(c1)的被动部分与输入齿轮(4)相连;输入齿轮轴(3)、输入齿轮(4)同时与高速挡啮合齿轮副中的齿轮(8)啮合;高速挡啮合齿轮副中的齿轮(7)与离合器(c2)的主动部分相连;低速挡啮合齿轮副中的齿轮(6)与离合器(c3)的主动部分相连;离合器(c2)、离合器(c3)的被动部分与输出轴(9)相连,由此来实现由驾驶员操作确立多个变速挡位模式;其挡位为低速一挡传动模式、低速二挡传动模式、高速一挡传动模式以及高速二挡传动模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低速一挡传动模式为:离合器(c1)、离合器(c3)结合,离合器(c2)不工作,此时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相连,第一电动机(1)与输入齿轮(4)相连,低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6)与输出轴(9)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低速二挡传动模式为:离合器(c1)、离合器(c2)结合,离合器(c3)不工作,此时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相连,第一电动机(1)与输入齿轮(4)相连,高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7与输出轴(9)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高速一挡传动模式为:离合器(c3)结合,离合器(c1)、离合器(c2)不工作,此时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相连,低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6)与输出轴(9)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高速二挡传动模式为:离合器(c2)结合,离合器(c1)、离合器(c3)不工作,此时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相连,高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7与输出轴(9)相连。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换挡操纵部件的结合或分离,平滑衔接低速工作模式和高速工作模式,通过电动机来实现前进、后退挡位的变换,具有连续无级变速与良好的起步性能。同时,该变速器的定轴齿轮传动部件具有高、低两个机械挡。这样本发明可以实现低速两个挡位、高速两个档位等四种传动模式。根据工作状况的变化,可以充分发挥各传动模式的性能,具有连续无级变速、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传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实施例。

其结构主要包括定轴齿轮传动部件、换挡操纵部件和电驱调速装置;其中定轴齿轮传动部件包括输入齿轮(轴)3、输入齿轮4、低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5及齿轮6、高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7及齿轮8、输出轴9;换挡操纵部件包括离合器c1、离合器c2和离合器c3;电驱调速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1和第二电动机2。

其连接关系为: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连接,第一电动机1与离合器c1的主动部分连接;离合器c1的被动部分与输入齿轮4相连;输入齿轮(轴)3、输入齿轮4同时与高速挡啮合齿轮副中的齿轮8啮合;高速挡啮合齿轮副中的齿轮7与离合器c2的主动部分相连;低速挡啮合齿轮副中的齿轮6与离合器c3的主动部分相连;离合器c2、离合器c3的被动部分与输出轴9相连;所述调速部件采用第一电动机1和第二电动机2;由此来实现由驾驶员操作确立多个变速挡位模式;其挡位为低速一挡传动模式、低速二挡传动模式、高速一挡传动模式以及高速二挡传动模式。

所述的低速一挡传动模式为:离合器c1、离合器c3结合,离合器c2不工作,此时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相连,第一电动机1与输入齿轮4相连,低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6与输出轴9相连。

所述的低速二挡传动模式为:离合器c1、离合器c2结合,离合器c3不工作,此时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相连,第一电动机1与输入齿轮4相连,高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7与输出轴9相连。

所述的高速一挡传动模式为:离合器c3结合,离合器c1、离合器c2不工作,此时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相连,低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6与输出轴9相连。

所述的高速二挡传动模式为:离合器c2结合,离合器c1、离合器c3不工作,此时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相连,高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7与输出轴9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换挡操纵部件的结合或分离,平滑衔接低速工作模式和高速工作模式,通过电动机来实现前进、后退挡位的变换,具有连续无级变速与良好的起步性能。同时,该变速器的定轴齿轮传动部件具有高、低两个机械挡。这样本发明可以实现低速两个挡位、高速两个档位等四种传动模式。根据工作状况的变化,可以充分发挥各传动模式的性能,具有连续无级变速、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载机用电传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轴齿轮传动部件、换挡操纵部件和电驱调速装置;其中定轴齿轮传动部件包括输入齿轮轴(3)、输入齿轮(4)、低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5)及齿轮(6)、高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7)及齿轮(8)、输出轴(9);换挡操纵部件包括离合器(c1)、离合器(c2)和离合器(c3);电驱调速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1)和第二电动机(2);

其连接关系为: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连接,第一电动机(1)与离合器(c1)的主动部分连接;离合器(c1)的被动部分与输入齿轮(4)相连;输入齿轮轴(3)、输入齿轮(4)同时与高速挡啮合齿轮副中的齿轮(8)啮合;高速挡啮合齿轮副中的齿轮(7)与离合器(c2)的主动部分相连;低速挡啮合齿轮副中的齿轮(6)与离合器(c3)的主动部分相连;离合器(c2)、离合器(c3)的被动部分与输出轴(9)相连,由此来实现由驾驶员操作确立多个变速挡位模式;其挡位为低速一挡传动模式、低速二挡传动模式、高速一挡传动模式以及高速二挡传动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载机用电传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速一挡传动模式为:离合器(c1)、离合器(c3)结合,离合器(c2)不工作,此时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相连,第一电动机(1)与输入齿轮(4)相连,低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6)与输出轴(9)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载机用电传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速二挡传动模式为:离合器(c1)、离合器(c2)结合,离合器(c3)不工作,此时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相连,第一电动机(1)与输入齿轮(4)相连,高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7与输出轴(9)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载机用电传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速一挡传动模式为:离合器(c3)结合,离合器(c1)、离合器(c2)不工作,此时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相连,低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6)与输出轴(9)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载机用电传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速二挡传动模式为:离合器(c2)结合,离合器(c1)、离合器(c3)不工作,此时第二电动机(2)与输入齿轮轴(3)相连,高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7与输出轴(9)相连。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机用电传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轴齿轮传动部件、换挡操纵部件和电驱调速装置;其中定轴齿轮传动部件包括输入齿轮轴、输入齿轮、低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及齿轮、高速挡啮合齿轮副齿轮及齿轮、输出轴;换挡操纵部件包括三个离合器;电驱调速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由此来实现由驾驶员操作确立多个变速挡位模式;其挡位为低速一挡传动模式、低速二挡传动模式、高速一挡传动模式以及高速二挡传动模式。具有连续无级变速与良好的起步性能。根据工作状况的变化,可以充分发挥各传动模式的性能,具有连续无级变速、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敏;张卫东;刘艳芳;卢凤臣;乔征;曹健榕;李治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6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