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0323发布日期:2020-12-15 11:4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输油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头。



背景技术:

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燃烧所需要的燃料主要通过燃油总管供给。燃油总管一般由进油接嘴、分管及总管组成。为了安装方便、常设计成两个半环、通过螺栓连接后环绕于燃烧室外机匣。为保证进油均匀、两个半环上各设置一个进油接嘴。为了简化燃油总管结构、节省安装空间、减少零件数目、将进油接嘴设计成三通或四通接头的形式、两个总管半环直接与三通接头连接。这样就取消了总管半环上的进油接嘴、同时简化了总管半环的连接结构。随着航空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对燃油流量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因此降低燃油总管的压力损失有利于增加燃油流量控制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的三通接头结构,是主管与支管直接连通,当燃油从主管进入支管时,由于流通面积发生突变会产生较大的压力损失。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有效降低进油时产生的压力损失的接头。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头,解决现有技术的在油的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损失较大的技术问题。本案的技术方案有诸多技术有益效果,见下文介绍:

一种接头,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总管的输油,包括本体,本体设置有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本体还包括以平滑渐变结构设置的集油腔,其中:

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分别与集油腔连通;

油通过平滑渐变结构设置的集油腔进入多个出油口能够降低油在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

进油口外接供油装置,一般的供油压力为2-5mpa,燃油经进油口进入平滑渐变结构设置的集油腔,平滑渐变结构能够极大程度降低供油压力的损失,确保燃油输送压力,经出油口输送到航空发动机燃油总管,由总管上设置的喷嘴雾化后喷入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相比传统接头,无需额外的增压设备对所输送的燃油进行增压。

本案所提供实时方式,将集油腔以平滑渐变结构设置,平滑渐变结构,例如,平滑斜直线或弧形结构设置,结构流体理学理论,尽可能在油流过集油腔时减少流速的损耗,从而实现油在输送时的压力损失,确保了油在进入输油总管的压力。

本案所提供实时方式,将集油腔以平滑渐变结构设置,平滑渐变结构,例如,平滑斜直线或弧形结构设置,结构流体理学理论,尽可能在油流过集油腔时减少流速的损耗,从而实现油在输送时的压力损失,确保了油在进入输油总管的压力。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时方式中,平滑渐变结构为斜直线渐变结构或弧形渐变结构,弧形渐变结构圆心背向集油腔。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时方式中,集油腔肩部内型面按集油腔进油夹角扩张,集油腔进油夹角的取值范围为80°~100°。

进油夹角扩张,集油腔进油夹角的取值范围为80°~100°,该结构设置的作用是以最佳角度结构设置,定位进油夹角扩张角度后,便于渐变结构的设置。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时方式中,出油口的数量为2个,两个出油口之间以圆心朝向集油腔的弧形结构设置,用以减少油的压力损失。该结构设置,能够有效地与集油腔相互配合,油在流经集油腔后,两个出油口之间以圆心朝向集油腔的弧形结构设置能进一步的降低油压力损耗。本该结构应用在三通当中,能够减少输油过程中油的压力损失。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时方式中,进油口的数量为多个并与集油腔的数量相同,且小于或等于出油口的数量。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时方式中,出油口的数量为3个,本案的所提供方案用于四通中,相对于传统结构的设置降低油在输送时的压力损耗。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时方式中,进油口的数量为多个并与集油腔的数量相同,且小于或等于出油口的数量。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时方式中,进油口与航空发动机的输油管活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时方式中,多个出油口的一段封闭且在紧邻出油口位置处均设置有出油孔,出油空孔与燃油总管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时方式中,集油腔内型面宽度大于进油口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案所提供技术方案,燃油经进油口进入平滑渐变结构设置的集油腔,平滑渐变结构能够极大程度降低供油压力的损失,确保燃油输送压力,经出油口输送到航空发动机燃油总管,由总管上设置的喷嘴雾化后喷入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相比传统接头,无需额外的增压设备对所输送的燃油进行增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接头的示意图;

图2为发明的接头的实际安装示意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接头为三通接头多进油口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接头为四通接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接头为四通接头多进油口的示意图。

其中,

1、本体;11、进油口;12、出油口;13、集油腔;14、过油部;2、输油管;3、燃油总管;131、渐变结构;4、总管压帽;5、总管接嘴;6、进油接嘴;7进油压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方面。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的接头,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总管的输油,包括本体1,本体设置有进油口11和多个出油口12,进油口11与输油管2的一端连接,例如,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输油管2的另一端外接输油设备,出油口12与燃油总管3连接,燃油总管3上设置多个喷头,油经喷头雾化后点燃,利用体积膨胀作用,作为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燃油总管3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开口端接入本案的接头,进行油的供给。

本体1还包括以平滑渐变结构设置的集油腔13,其中:平滑渐变结构131可以为斜直线渐变结构或弧形渐变结构或其他渐变形状的结构,弧形渐变结构圆心背向集油腔13,油从输油管2通过进油口11进入集油腔13,进油口11和多个出油口12分别与集油腔13连通,通过出油口12进入燃油总管3。输油设备输送油时,油通过平滑渐变结构设置的集油腔13进入多个出油口能够降低油在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

进油口11外接供油装置,一般的供油压力为2-5mpa,燃油经进油口11进入平滑渐变结构设置的集油腔13,平滑渐变结构131能够极大程度降低供油压力的损失,确保燃油输送压力,经出油口12输送到航空发动机燃油总管3,由总管上设置的喷嘴雾化后喷入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相比传统接头,无需额外的增压设备对所输送的燃油进行增压,就能保证雾化的压力需求。

需要指出的时,如图2所示,在实际安装接头时,需要借助其他零部件来进行接头的安装和固定,如,出油口12出口端安装总管压帽4和总管接嘴5,并在进油口11位置处安装进油接嘴6和进油压帽7,以保证进油安全性。

作为本案所提供的实施方式,集油腔13内型面按集油腔13进油夹角扩张,集油腔13的肩部内型面按集油腔进油夹角进行扩张集的角度,其作用是,由于集油腔13肩部内型面存在集油腔进油夹角,因此,燃油流通面积没有发生突变、避免了燃油因流通面积突变而产生压力损失。油腔13进油夹角的取值范围为80°~100°。斜直线渐变结构扩张角为50°~150°,优选的为,80°~100°,保证供油压力损失最小,上述所述的弧形结构扩张角度同样可以选用该扩张角度。

随着燃油不断进入集油腔13,集油腔13内部液面逐渐上升,当液面到达出油口12时,燃油从集油腔,13流出、经过出油口12进入燃油总管。当燃油供油量发生变化时、由于集油腔13内存储有部分燃油、因此进油管2中的压力变化不会影响到燃油总管内部的燃油压力,并增加了供油量调节过程中的燃油总管内部油压的稳定性。

作为本案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出油口的数量为2个,作为三通的应用,两个出油口之间以圆心朝向集油腔13的过油部14以弧形结构设置或是以下凹折线结构设置,用以减少油的压力损失。油经过油部14后,可以得到暂短的缓冲,缓冲能够让油的流速损失近可能的小,从而减少油压得损耗。油在集油腔13底部能够进行缓冲,能够油在出油口12的输出压力,经喷嘴作用后保证雾锥角至少增大5%,利用雾化后油的扩散,提高燃烧效率。

作为本案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进油口11的数量为多个,并与集油腔13的数量相同,且小于或等于出油口的数量。多个进油口设置,满足发动机在大功率工作状态下时的供油量。

作为本案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出油口12的数量为3个,作为四通的应用,进油口11的数量为多个并与集油腔13的数量相同,且小于或等于出油口12的数量。多个进油口设置,满足发动机在大功率工作状态下时的供油量。且该技术方案是对传统三通的进一步改变,适应不同型号发动机的供油需求,也可以用于其他管路系统的供油,例如,发动机滑油系统中润滑油的供油,该结构能够保证滑油系统中充足的油压。

作为本案所提供的实施方式进油口11与航空发动机的输油管2活动连接,方便接头的维修或拆换。

上述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更进一步的降低油压损耗,渐变后的集油腔13面积大于进油口直线段面积,进油段在进入集油腔13之前以直线段设置,以保证燃油的缓冲,保证供油压力的稳定性,避免出油口出现压力波动。

作为本案所提供的实施方式,集油腔13各个截面的面宽度大于进油口11直径,进油口11的总截面积大于所有出油口12的截面积之和,和/或,集油腔13各个截面的面积由进油口11向出油口12方向,逐级增大。需要指出的是,本案的接头需要通过3d打印或铸造的方式进行加工或成型,无法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成型。材质可选择高温合金或不锈钢、由于集油腔的13存在、使得接头无法采用机加成型,因此,可采用铸造或3d打印后再机加成型。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接头产品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发明创造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