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96123发布日期:2021-04-23 15:1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卷扬机设备,特别是一种减速机。


背景技术:

2.卷扬机是由人力或机械动力驱动卷筒、卷绕绳索来完成牵引工作的装置。目前,建筑机械市场的建筑塔式起吊机的起升机构都是选用一些常规通用型的卷扬机,这些传统的卷扬机动力输入部分包括制动器、联轴器、制动轮等,机件多,结构庞大复杂、寿命短,其结构特点就决定了不能安装在塔吊的尾部,这样对于塔吊的现场安装和高空维护作业极其不利并且成本高。
3.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立式卷扬机,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4.目前,卷扬机普通采用三孔二级的减速箱(jzq系列),jzq系列减速箱是软齿面的减速箱,具有力矩大,抗振动,成本低的优点,在卷扬机的应用中,由于 jzq 系列减速箱的轴距太短,最大仅有 1mm,卷筒上的容绳量小,速比小,导致卷筒的转速过快,实际应用中往往在输出级再增加一级开式齿轮,从而导致润滑效果差,开式齿轮的模数大,加工费时,安装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成本。
5.专利号为cn210661216u公开了一种减速机;减速机与电机相连接,减速机包括:下壳体、上壳体、连接螺栓、连接螺母、输入轴、第一外齿、中间轴、第一齿轮、第三外齿、输出轴、第二外齿和吊耳。上壳体的上壁面呈平面,且上壳体为对称结构;密封垫为弹性体,密封垫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输入轴的直径小于输出轴的直径;同时,将上壳体上壁为平面时,输入轴、中间轴及第一齿轮与上壳体间有足够的空间。采用此种结构,结构简单,铸造方便,可以避免由于减速机腔内空间不足,而引发的散热性较差的问题;同时,通过将上壳体上壁设置为平面,还可以使起吊时,避免减速机在起吊时重心不稳,以避免减速机损坏,从而延长使用年限。
6.但是该减速机在使用过程中减速效果不理想,同时齿轮之间容易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重心低运行稳定,降低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的减速机。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速机,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齿轮,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壳体盖合后形成四个同心通孔,齿轮通过同心轴安装座同心通孔内,齿轮包括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齿轮依次排列并且齿轮半径逐级增加。
9.本方案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的提高减速机的运行稳定性,同时便于降低齿轮之间摩擦损伤,便于提高减速机使用寿命的提高。
10.进一步,所述上、下壳体的开口两侧均设有四个同心的半圆凹槽,上、下壳体的半圆凹槽相对设置,上、下壳体盖合后形成同心通孔,同心通孔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11.进一步,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上均设有主齿轮和副齿轮,主齿轮的半径大于副齿轮半径,第一从动轮的副齿轮与第二从动轮的主齿轮连接。
12.进一步,所述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上均设有一个齿轮。
13.进一步,所述第一从动轮的主齿轮与主动轮齿合连接。
14.进一步,所述第二从动轮的副齿轮与第三从动轮连接。
15.进一步,所述主动轮的同心轴外端设有皮带轮。
16.进一步,所述第三从动轮的同心轴外端设有皮带轮或链轮。
17.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上端设有润发油添加口,添加口处设有盖板,盖板上还设有润滑油检测针。
18.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上还设有吊装挂扣。
1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本方案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有效的降低了减速机的重心,提高了减速机的运行平稳,降低了对齿轮之间的摩擦损伤,有效的提高了减速的使用寿命。
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21.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

为图1的俯视图;
23.图3

为图1的剖视图;
[0024]1‑
第一轴孔,2

第二轴孔,3

第三轴孔,4

第四轴孔,5

下壳体,6

吊装挂扣,7

上壳体,8

轴孔盖,9

盖板,10

检测针,11

输入轴,12

输出轴,13

皮带轮,14

主动轮,15

第一从动轴,16

第二从动轴,17

第三从动轮,18

链轮,19

第二从动轮,20

第一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附图所示:一种减速机,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齿轮,壳体包括上壳体7和下壳体5,上下壳体5盖合后形成四个同心通孔,同心通孔包括第一轴孔1、第二轴孔2、第三轴孔4和第四轴孔4,壳体内设有腔体,齿轮通过同心轴安装在腔体中,同心轴的两端穿设在同心通孔内,同心轴包括输入轴11、第一从动轴15、第二从动轴16和输出轴12,齿轮包括主动轮14、第一从动轮20、第二从动轮19和第三从动轮17,齿轮依次排列并且齿轮半径逐级增加,主动轮14、第一从动轮20、第二从动轮19和第三从动轮17分别安装在输入轴11、第一从动轴15、第二从动轴16和输出轴12上;优选地,输入轴11、第一从动轴15、第二从动轴16和输出轴12与壳体的连接处设有轴孔盖8,便于提高密封效果,同时能够防止腔体中润滑油的漏出。
[0026]
优选地,输入轴11与第一从动轴15、第一从动轴15与第二从动轴16、第二从动轴16与输出轴12之间的轴距呈等比或等差逐步增加,便于降低对齿轮的摩擦损伤,进而提高减速机的使用寿命。
[0027]
在实施例中,上、下壳体5的开口两侧均设有四个同心的半圆凹槽,上、下壳体5的
半圆凹槽相对设置,上、下壳体5盖合后形成同心通孔,同心通孔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0028]
第一从动轮20、第二从动轮19均包括主齿轮和副齿轮,主齿轮的半径大于副齿轮半径,第一从动轮20的副齿轮与第二从动轮19的主齿轮连接。
[0029]
优选的,主动轮14和第三从动轮17上均为一个齿轮。第一从动轮20的主齿轮与主动轮14齿合连接。第二从动轮19的副齿轮与第三从动轮17连接。
[0030]
在实施例中,主动轮14的输入轴11外端设有皮带轮13。第三从动轮17的输出轴12外端设有皮带轮13或链轮18,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是链轮18;便于提高减速机与其他部件的连接便利。优选地,皮带轮13和链轮18位于减速机的同一侧。
[0031]
在实施例中,上壳体7上端设有润发油添加口,添加口处设有盖板9,盖板9上还设有润滑油检测针10。
[0032]
在实施例中,为提高对减速机的搬运和安装,上壳体7上还设有吊装挂扣6。
[0033]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