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斜簧及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42998发布日期:2021-09-15 01:0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减震斜簧及鞋垫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鞋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斜簧及鞋垫。


背景技术:

2.为适应用户的需要,鞋类的设计一直在持续地发展,以寻找和确定能够为人们提供最佳舒适的技术方案。如果鞋子没有良好的减震结构来缓冲冲击,那么人在运动特别是快跑时,双脚一定会感到疲惫,无法保持速度和耐力,同时会冲击脊柱和大脑,对健康造成损伤,给生活带来不小的烦恼。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市面上推出了一种具有减震的鞋子,通常需要在鞋底设置减震装置来实现对弹跳的缓冲。具体的方式是通过在鞋底或者鞋垫上设置气垫或柔性材料来达到缓冲的效果,气垫和柔性材料的缺点都是实效期短,长时间穿着后会发生变形,失去弹性而不能保证缓冲效果。而另外一种具有减震的鞋子需要在鞋底设置多个弹簧来达到缓冲的效果,但这类型的鞋子由于弹簧的稳固性不够好,容易损坏,且易造成受力不均匀,舒适度不够好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斜簧及鞋垫,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鞋底或者鞋垫缓冲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斜簧,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弹簧单元,所述弹簧单元由弹性线材通过折弯处理形成,所述弹簧单元具有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和前后间隔设置的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所述第一缓冲部的第一端与置于前侧的所述上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缓冲部的第二端与置于后侧的所述下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缓冲部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缓冲部与后侧相邻的所述弹簧单元的下支撑部连接。
5.可选地,各个所述弹簧单元的上支撑部间隔分布形成上支撑面,各个所述弹簧单元的下支撑部间隔分布形成下支撑面,所述上支撑面和所述下支撑面平行设置。
6.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部往前侧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缓冲部与所述下支撑面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5
°
~85
°

7.可选地,所述弹簧单元的最大数量等于静置状态的所述减震斜簧的外径总长度除以所述弹性线材的线径,所述弹簧单元的最小数量为三。
8.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弹簧单元的第一缓冲部之间设有第一避空空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弹簧单元的第二缓冲部之间设有第二避空空间。
9.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所述上支撑部和所述下支撑部均呈杆状结构设置,各个所述第一缓冲部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各个所述第二缓冲部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缓冲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长度。
10.可选地,所述第二缓冲部呈弧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缓冲部往远离或者靠近所述第一缓冲部的方向凹陷设置。
11.可选地,所述上支撑部上设有与穴位相对应的焊点。
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斜簧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外部物件或者人体与减震斜簧接触,减震斜簧受到外界的载荷,各个弹簧单元之间的间距变小,上支撑部往靠近或者远离下支撑部的方向运动,第一缓冲部和上支撑部之间以及第一缓冲部和下支撑部之间产生扭动,弹簧单元通过弹性变形储存变形能,从而在纵向方向上实现缓冲减震效果;各个上支撑部均与物件接触并对物件进行支撑,使得物件各处受力均匀,提高减震斜簧的整体支撑效果和缓冲效果。
1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鞋垫,包括上述减震斜簧。
14.可选地,鞋垫所述包括至少两组所述减震斜簧,所述减震斜簧与所述鞋垫可拆卸连接。
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鞋垫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鞋垫中设置内腔,减震弹簧设于内腔中;人体与减震斜簧接触,减震斜簧受到脚部的载荷,各个弹簧单元之间的间距变小,上支撑部往靠近或者远离下支撑部的方向运动,第一缓冲部和上支撑部之间以及第一缓冲部和下支撑部之间产生扭动,弹簧单元通过弹性变形储存变形能,从而实现缓冲减震效果;各个上支撑部均与脚底接触并对脚底进行支撑,使得脚底各处受力均匀,提高减震斜簧的整体支撑效果和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斜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斜簧的左侧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斜簧的右侧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2.10—弹簧单元
ꢀꢀꢀꢀꢀꢀꢀꢀꢀ
11—第一缓冲部
ꢀꢀꢀꢀꢀꢀꢀꢀꢀ
12—第二缓冲部
23.13—上支撑部
ꢀꢀꢀꢀꢀꢀꢀꢀꢀ
14—下支撑部
ꢀꢀꢀꢀꢀꢀꢀꢀꢀꢀꢀ
15—第一避空空间
24.16—第二避空空间
ꢀꢀꢀꢀꢀ
20—上支撑面
ꢀꢀꢀꢀꢀꢀꢀꢀꢀꢀꢀ
21—下支撑面。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1~4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6.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2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减震斜簧,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弹簧单元10,弹簧单元10由弹性线材通过折弯处理形成,弹簧单元10具有第一缓冲部11、第二缓冲部12和前后间隔设置的上支撑部13和下支撑部14,第一缓冲部11的第一端与置于前侧的上支撑部13连接,第二缓冲部12的第二端与置于后侧的下支撑部14连接,第二缓冲部12的第一端与上支撑部13连接,第二缓冲部12与后侧相邻的弹簧单元10的下支撑部14连接。
3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外部物件或者人体与减震斜簧接触,减震斜簧受到外界的载荷,各个弹簧单元10之间的间距变小,上支撑部13往靠近或者远离下支撑部14的方向运动,第一缓冲部11和上支撑部13之间以及第一缓冲部11和下支撑部14之间产生扭动,弹簧单元10通过弹性变形储存变形能,从而在纵向方向上实现缓冲减震效果;各个上支撑部13均与物件接触并对物件进行支撑,使得物件各处受力均匀,提高减震斜簧的整体支撑效果和缓冲效果。
31.具体地,弹性线材可选用弹簧钢材料制成,或者选用不锈钢材料,将弹簧钢放置于弹簧机中,弹簧机将弹簧钢经过多次折弯处理后形成弹簧单元10,多个弹簧单元10组成减震斜簧。
32.具体地,减震斜簧的首端和末端均设置有弧形封闭结构,各个弹簧单元10设于首末两端的弧形封闭结构之间,减震斜簧的抗拉强度范围为1300~3000mpa。
33.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该减震斜簧的各个弹簧单元10的上支撑部13间隔分布形成上支撑面20,各个弹簧单元10的下支撑部14间隔分布形成下支撑面21,上支撑面20和下支撑面21平行设置;物件与上支撑面20接触,通过面接触的方式代替现有技术中使用点接触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支撑效果,上支撑面20和下支撑面21平行设置,上支撑面20和下支撑面21之间各处的垂直间距保持在预设范围内,从而使得上支撑面20和下支撑面21各处的支撑力保持均衡,进一步增强缓冲效果。
34.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减震斜簧的第一缓冲部11往前侧方向倾斜设置,第一缓冲部11与下支撑面21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5
°
~85
°
;其中,减震斜簧在不受到外界载荷时,第一缓冲部11与下支撑面21之间的优选角度为45
°
,使减震斜簧的收缩范围和拉伸范围同时保持在较大区间,提高适用范围,实用性更强;第一缓冲部11与下支撑面21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在5
°
~45
°
之间时,减震斜簧的拉伸范围大,抗拉性能较好,第一缓冲部11与
下支撑面21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在45
°
~85
°
之间时,上支撑面20和下支撑面21之间的间距大,减震斜簧的收缩范围大,减震效果较好。
35.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减震斜簧的弹簧单元10的最大数量等于静置状态的减震斜簧的外径总长度除以弹性线材的线径;减震斜簧呈鞋底结构设置,减震斜簧的长边为外径总长度,减震斜簧的短边为外径总宽度,弹簧钢(弹性线材)的线径取值范围为0.2mm~6.0mm,通过减震斜簧的外径总长度除以弹簧钢的线径得到弹簧单元10的数量,各个弹簧单元10之间均匀间隔分布,从而得出各个弹簧单元10之间的间距,弹簧单元10的最小数量为三。
36.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该减震斜簧的相邻的两个弹簧单元10的第一缓冲部11之间设有第一避空空间15,相邻的两个弹簧单元10的第二缓冲部12之间设有第二避空空间16;减震斜簧受到外界载荷时,相邻的两个第一缓冲部11之间相互靠近,第一避空空间15变小,相邻的两个第二缓冲部12之间相互靠近,第二避空空间16变小,相邻的两个第一缓冲部11之间和相邻的两个第二缓冲部12之间均间隔设置,通过避空空间使得减震斜簧在产生弹性变形时各个弹簧单元10之间不会相互干扰,保持缓冲减震过程的稳定性。
37.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减震斜簧的第一缓冲部11、第二缓冲部12、上支撑部13和下支撑部14均呈杆状结构设置,增大上支撑部13和下支撑与物件的接触面积,避免物件局部受力过大的情况,使得物件各处的受力均衡,各个第一缓冲部1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各个第二缓冲部12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第二缓冲部12的长度大于第一缓冲部11的长度,第二缓冲部12为长边,第一缓冲部11为短边,下支撑部14、第一缓冲部11、上支撑部13和第二缓冲部12依次连接以使得弹簧单元10呈矩形开环结构设置,下支撑部14和第一缓冲部11之间设有第一圆角,第一缓冲部11和上支撑部13之间设有第二圆角,上支撑部13和第二缓冲部12之间形成第三圆角,在各部连接处设置圆角以提高连接处的最大折弯性能,提高弹性单元的最大弹性变形程度,提高减震斜簧的整体稳定性。
38.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减震斜簧的第二缓冲部12呈弧形结构设置,第二缓冲部12往远离或者靠近第一缓冲部11的方向凹陷设置;第二缓冲部12的凹陷方向与纵向弹性变形方向垂直,第二缓冲部12呈弧形结构设置可提高横向方向上的支撑力,在减震斜簧受到其他方向上的作用力,第二缓冲部12在横向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以减少减震斜簧在横向方向上的弹性变形,减少对纵向方向上的干扰,使得减震斜簧在纵向方向上的缓冲减震效果保持在较佳范围,增强减震斜簧横向方向的抗变形作用。
39.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减震斜簧的上支撑部13上设有与穴位相对应的焊点,脚底与减震斜簧接触,上支撑部13的焊点与脚底的穴位接触,人在走路时可对脚底的穴位进行按摩,减缓脚底疲劳,具有按摩治疗效果,提高舒适度。
40.具体地,该减震斜簧可应用于鞋垫、床垫、枕头或者坐垫等物件中。
4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鞋垫,包括上述的减震斜簧;鞋垫中设置内腔,减震弹簧设于内腔中;人体与减震斜簧接触,减震斜簧受到脚部的载荷,各个弹簧单元10之间的间距变小,上支撑部13往靠近或者远离下支撑部14的方向运动,第一缓冲部11和上支撑部13之间以及第一缓冲部11和下支撑部14之间产生扭动,弹簧单元10通过弹性变形储存变形能,从而实现缓冲减震效果;各个上支撑部13均与脚底接触并对脚底进行支撑,使
得脚底各处受力均匀,提高减震斜簧的整体支撑效果和缓冲效果。
42.具体地,“前侧”和“后侧”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弹簧单元10设置包括以下方式:一、将鞋垫的前侧定义为前侧,上支撑部13设于下支撑部14的上侧,且上支撑部13设于下支撑部14的前侧,第一缓冲部11和第二缓冲部12往靠近前侧的方向倾斜设置;二、将鞋垫的后侧定义为前侧,上支撑部13设于下支撑部14的上侧,且上支撑部13设于下支撑部14的前侧,第一缓冲部11和第二缓冲部12往靠近前侧的方向倾斜设置。
43.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鞋垫的该减震斜簧包括至少两组减震斜簧,减震斜簧与鞋垫可拆卸连接,采用分体设置的方式,便于搭配不同数量的减震弹簧,可将鞋垫分隔呈多个区域,由前往后依次为前脚掌区域、中间区域和脚后跟区域,可以上述一个或多个区域中设置减震斜簧,以满足不同的使用情况,适用于多种场合。
44.具体地,上支撑部13和下支撑部14之间设有第三避空空间,在减震斜簧产生弹性变形时第三避空空间受到挤压变小,从而将第三避空空间内的气体排出,减震斜簧复位时由于负压作用将外部气体吸入第三避空空间中,从而实现换气功能,减少产生异味的情况,保持鞋垫的透气效果。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