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自动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5421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刹车自动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刹车装置。
由于汽车频繁刹车,其蹄片和制动鼓之间的磨损间隙逐渐变大,使制动距离变长,目前调节刹车间隙是用手调,因手调往往不能及时,给行车带来不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刹车调节器,它能将刹车间隙增大的距离自动消除,使刹车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刹车自动调节器,具有外壳,外壳内装有一组蜗轮蜗杆,其特征在于蜗杆的轴由左顶杆套和顶杆构成,左顶杆套一端有若干凹槽,顶杆上的凸销与其吻合,与左顶杆套同轴的右顶杆套固定在外壳上。右顶杆套上有转向壁孔,顶杆上的销钉位于壁孔之中。
本实用新型的顶杆套也可以固定在外壳上,顶杆套中的顶杆与蜗杆轴之间由传动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顶杆套还可以固定在蜗杆轴端部,顶杆套中的顶杆与蜗杆轴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一端与气动连杆连接,另一端通过蜗轮轴与凸轮连接,顶杆伸出顶套两端,顶杆右端与限位之间的距离为刹车理想间隙。正常刹车时,气动连杆动作,推动调节器外壳向右转动,装在外壳内的一组蜗轮蜗杆,以及蜗轮轴上的凸轮随之转动相应的角度,凸轮顶起蹄片实现刹车。当蹄片磨损,刹车间隙增大,刹车时,导致调节器外壳向右转动的角度同时增大,调节器外壳上的顶杆右端与限位之间的距离消失,使顶杆不能同外壳继续向右运动,而固定在外壳上的右顶杆套继续向右,因此顶杆与顶杆套之间产生相对移动,顶杆上的凸销离开左顶套上的凹槽,并且顶杆销钉沿右顶套上的转向壁孔位移,使顶杆转动一定角度。当解除刹车时,外壳开始向左回位,顶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右回位,凸销转角位移后同凹槽重新吻合,外壳继续回位,顶杆随外壳移动,遇到限位便携同左顶套沿右顶套的转向壁孔转动,它带动蜗杆,蜗轮转动。蜗轮轴上的凸轮转动一定角度,达到调整刹车间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顶杆带动左顶套,随刹车间隙的增大而转动,该转动使凸轮顶起刹车蹄片,实现重新调整刹车间隙,这种自动调节器不但使用方便,而且始终保持刹车良好状态,使行车安全、可靠,本技术的优点还在于能自动调节间隙,还仍然保持原来手动的功能。
下列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刹车自动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气动连杆(1)一端固定在调节器外壳(2)上,另一端连接着刹车的动力源,起动刹车时它推动外壳(2)转动。外壳(2)内装一组蜗轮(12)、蜗杆(3),该蜗轮(12)、蜗杆(3)能随外壳(2)一起转动,也能在外壳(2)内自转,本技术的特点是蜗杆轴是由左顶杆套(4)和顶杆(5)组合而构成,左顶杆套(4)一端有棘轮(13)带有壁孔(7)的右顶杆套(6)与左顶杆套(4)同轴,右顶杆套(6)被固定在外壳(2)上,装在左、右顶杆套中的顶杆(5)上有棘爪(14)与棘轮(13)相吻合,顶杆(5)上的销钉(8)位于壁孔(7)之中,本实施例在顶杆(5)上装有弹簧(9)有利于顶杆(5)回位,顶杆(5)两端部有调整螺丝(10),调整顶杆行程的限位方便,顶杆(5)端面为圆球面(11),点接触减少磨擦。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刹车自动调节器,具有外壳,外壳内装有一组蜗轮、蜗杆,其特征在于蜗杆的轴由左顶杆套和顶杆构成,左顶杆套一端有若干凹槽,顶杆上的凸销与其吻合,与左顶杆套同轴的右顶杆套固定在外壳上,右顶杆套上有转向壁孔,顶杆上的销钉位于壁孔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汽车刹车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顶杆套固定在外壳上,顶杆套中的顶杆与蜗杆轴之间由传动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汽车刹车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顶杆套固定在蜗杆轴端部,顶杆套中的顶杆与蜗杆轴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刹车自动调节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将原技术中调节间隙的蜗杆轴设计成顶杆和顶杆套,其左边顶杆套有若干凹槽,右边顶杆套上有转向壁孔顶杆上的凸销与凹槽吻合,顶杆上的销钉位于壁孔中,它能将刹车间隙增加的距离自动消除,使行车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16D65/38GK2120917SQ9220796
公开日1992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1日
发明者韩学智, 李林, 孙延伟 申请人:韩学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