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减震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3675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减震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减震垫。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减震垫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其能够有效地对外部压力进行缓冲,以避免汽车部件受到损伤,目前,现有的车用减震垫多采用实心结构,外形为半椭圆形结构,该种结构的减震垫因其自身设计问题存在减震效果差和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减震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用减震垫存在减震效果差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减震垫,其包括具有内孔的圆柱体结构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减震垫圈和第二减震垫圈,所述第一减震垫圈的外侧面上均布有若干个减震凸起部,所述减震凸起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孔,所述连接段的内孔中开设有用于装配整个减震垫的内齿形。
[0005]特别地,所述第一、二减震垫圈的直径大于连接段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减震垫圈的直径小于第二减震垫圈的直径。
[0006]特别地,所述减震凸起部设置有四个,且均为圆柱体结构。
[0007]特别地,所述第一减震垫圈的内壁向内侧延伸有若干条用于装配整个减震垫的凸棱。
[0008]特别地,所述凸棱的截面为方形、圆弧形、三角形或梯形的任一种。
[0009]特别地,所述内齿形的截面为圆弧形、方形、三角形或梯形的任一种。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车用减震垫通过结构优化,整体结构包括由第一减震垫圈、第二减震垫圈和减震凸起部组成的三级减震结构,大大提高了减震垫的减震效果,同时提高了减震垫的耐屈绕性,延长了减震垫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车用减震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车用减震垫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图4是图2的B向视图。
[0012]图中:
1、连接段;2、内孔;3、内齿形;4、第一减震垫圈;5、第二减震垫圈;6、减震凸起部;7、孔;8、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14]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车用减震垫包括圆柱体结构的连接段1,所述连接段I具有内孔2,所述内孔2中开设有用于装配整个减震垫的圆弧形的内齿形3,且所述连接段I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减震垫圈4和第二减震垫圈5,所述第一减震垫圈4的外侧面上均布有四个减震凸起部6,所述减震凸起部6均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减震凸起部6的中心处开设有孔7。
[0015]所述第一减震垫圈4和第二减震垫圈5的直径大于连接段I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减震垫圈4的直径小于第二减震垫圈5的直径。
[0016]所述第一减震垫圈4的内壁向内侧延伸有若干条用于装配整个减震垫的凸棱8,所述凸棱8截面为方形结构。
[0017]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车用减震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内孔的圆柱体结构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减震垫圈和第二减震垫圈,所述第一减震垫圈的外侧面上均布有若干个减震凸起部,所述减震凸起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孔,所述连接段的内孔中开设有用于装配整个减震垫的内齿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减震垫圈的直径大于连接段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减震垫圈的直径小于第二减震垫圈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凸起部设置有四个,且均为圆柱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垫圈的内壁向内侧延伸有若干条用于装配整个减震垫的凸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截面为方形、圆弧形、三角形或梯形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形的截面为圆弧形、方形、三角形或梯形的任一种。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减震垫,其包括具有内孔的圆柱体结构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减震垫圈和第二减震垫圈,所述第一减震垫圈的外侧面上均布有若干个减震凸起部,所述减震凸起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孔,所述连接段的内孔中开设有用于装配整个减震垫的内齿形。上述车用减震垫通过结构优化,整体结构包括由第一减震垫圈、第二减震垫圈和减震凸起部组成的三级减震结构,大大提高了减震垫的减震效果,同时提高了减震垫的耐屈绕性,延长了减震垫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F16F7-00
【公开号】CN104763764
【申请号】CN201410582309
【发明人】刘勇, 徐俊
【申请人】昆山力普电子橡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