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防喷器动密封轴向循环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40866阅读:来源:国知局
强了冷却效果。
[0027]轴承座5和外壳7配合产生一个环形密封空间13,作为静态冷却通道;轴I的轴向均布若干个液体流道15,随着轴I和轴承8 一起旋转,作为动态冷却通道;静态冷却通道和动态冷却通道,通过上端径向连通通道11、下端径向连通通道12的连通,形成一条完整的冷却循环回路。该冷却结构可对发热区域的内外两侧同时进行360°无死角的冷却,提高冷却效果。
[0028]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压套3、下压套9和轴承座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29]旋转防喷器动密封轴向循环冷却结构,包括轴1、轴承8和轴承座5,所述轴承8外径安装在轴承座5上,轴承8内径套设在轴I上,轴承8通过上压板3和下压板9与轴I紧密接触;所述轴承座5外部密封连接有外筒7,轴承座5与外筒7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空腔13,所述轴承座5上设有入口 14,所述入口 14与密封空腔13连通;所述轴I的轴向分布多个液体流道15,液体流道15下端通过丝堵17密封连接;所述液体流道15与密封空腔13通过下径向连通通道12连通;所述轴承座5上设置有与入口 14对称的出口 16,所述液体流道15与出口 16通过上径向连通通道11连通。
[0030]所述轴I的轴向均布的多个液体流道,在流道下端直接堵焊。所述轴I与上压套3之间通过第一动密封件2密封连接,轴I的下端通过第二动密封件201与下压套9密封连接。
[0031]所述轴I的轴向均匀分布多个液体流道15,且沿中心对称。
[0032]轴承座5和外壳7配合产生一个环形密封空间13,作为静态冷却通道;轴I的轴向均布若干个液体流道15,随着轴I和轴承8 一起旋转,作为动态冷却通道;静态冷却通道和动态冷却通道,通过上端径向连通通道11、下端径向连通通道12的连通,形成一条完整的冷却循环回路。该冷却结构可对发热区域的内外两侧同时进行360°无死角的冷却,提高冷却效果。
[0033]其中,上端径向连通通道11由上压套3圆周均布的若干径向孔组成;下端径向连通通道12由轴承座5下端圆周均布的若干径向孔、下压套9圆周均布的若干径向孔组成;三个O型密封圈对静态冷却通道起密封作用,第一动密封件2可对动态冷却通道起密封作用。
[0034]实施例3:
基于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轴I的轴向均布的多个液体流道,在流道下端用丝堵密封。轴承座5和外壳7配合产生一个环形空间,作为静态冷却通道;轴I的轴向均布若干个液体流道,随着轴I和轴承8 —起旋转,作为动态冷却通道;静态冷却通道和动态冷却通道,通过上、下端径向连通通道的沟通,形成一条完整的冷却循环回路。该冷却结构可对发热区域的内外两侧同时进行360°无死角的冷却,提高冷却效果。
[0035]所述外筒7的上下两端通过第二密封圈6和第三密封圈10与轴承座5密封连接;轴承座5与上压板3和下压板9通过第一密封圈4密封连接。
[0036]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6和第三密封圈10是三个O型密封圈,三个O型密封圈对静态冷却通道起密封作用,第一动密封件2可对动态冷却通道起密封作用。
【主权项】
1.旋转防喷器动密封轴向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I)、轴承(8)和轴承座(5),所述轴承(8)外径安装在轴承座(5)上,轴承(8)内径套设在轴(I)上,轴承(8)通过套设在轴(I)上的上压板(3)和下压板(9)与轴(I)固定连接,上压板(3)和下压板(9)与轴承(8)紧密接触;所述轴承座(5)外部密封连接有外筒(7),轴承座(5)与外筒(7)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空腔(13),所述轴承座(5)上设有入口(14),所述入口(14)与密封空腔(13)连通;所述轴(I)的轴向分布多个液体流道(15),液体流道(15)下端通过丝堵(17)密封连接; 所述液体流道(15)与密封空腔(13)通过设在下压板(9)上的下径向连通通道(12)连通;所述轴承座(5 )上设置有与入口( 14)对称的出口( 16 ),所述液体流道(15 )与出口( 16 )通过设在上压板(3 )上的上径向连通通道(11)连通。
2.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旋转防喷器动密封轴向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I)与上压套(3)之间通过第一动密封件(2)密封连接,轴(I)的下端通过第二动密封件(201)与下压套(9)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旋转防喷器动密封轴向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I)的轴向均匀分布多个液体流道(15),且沿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旋转防喷器动密封轴向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套(3)、下压套(9)和轴承座(5)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旋转防喷器动密封轴向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15)下端也可以直接堵焊。
6.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旋转防喷器动密封轴向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7)的上下两端通过第二密封圈(6)和第三密封圈(10)与轴承座(5)密封连接;轴承座(5)与上压板(3)和下压板(9)通过第一密封圈(4)密封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的旋转防喷器动密封轴向循环冷却结构,包括轴、上压套、下压套、轴承座和外壳,所述轴与上压套之间通过第一动密封件转动密封连接,轴的下端通过第二动密封件与下压套转动密封连接;轴的轴向均布若干个液体流道;上压套与下压套之间连接有轴承,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轴承座上端部分布两个对称的孔,轴承座与上压套和下压套密封连接,所述轴承座与外壳密封连接,形成一个环形空间;周向动态密封的冷却结构,部分冷却参与旋转防喷器的旋转,动态冷却作用发热区域内侧、静态冷却作用发热区域外侧,增强了冷却效果。轴承座和外壳配合产生一个环形空间,对发热区域的内外两侧同时进行360°无死角的冷却,可提高冷却效果。
【IPC分类】F16J15-16, E21B33-06, F16C37-00
【公开号】CN104863972
【申请号】CN201510238228
【发明人】李前春, 赵航博, 王玲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